第3周,第5讲次课程名称:《卫生统计学A》要摘第三章定性变量的统计描述第四节授课题目(章、节)统计表5第五节统计图本讲目的要求及重点难点:【目的要求】通过本讲课程的学习,掌握统计表的绘制方法、常用统计图的种类及作用。[重点】统计表的结构及统计图的作用【难点】统计图的作用。内容
课程名称:《卫生统计学 A》 第 3 周,第 5 讲次 摘 要 授课题目(章、节) 第三章 定性变量的统计描述 第四节 统计表 第五节 统计图 本讲目的要求及重点难点: 【目的要求】通过本讲课程的学习,掌握统计表的绘制方法、常用统计图的种类及作用。 【重 点】统计表的结构及统计图的作用。 【难 点】统计图的作用。 内 容
【本讲课程的引入】前面两章我们学习了如何通过统计指标描述定性资料及定量资料的特征,除了统计指标可以描述资料的特征外,还可以使用统计图和统计表来描述资料的特征。这次课程我们就来学习一下统计表的结构、编制方法及几种常用统计图的作用。板书“统计表的结构"。讲授【本讲课程的内容】第一节统计表举例一、统计表的概念是将要统计分析的事物或指标以表格的形式列出来,以代替烦琐文字描述的种表现形式。二、统计表的结构、制表原则与要求标题→表1不同药物治疗急性冠周炎效果比较一顶线治愈未愈合计纵标目→分组分隔线一42529替硝唑+横标目181432表值→甲硝唑431861,合计底线1标题:表的名称。位置在表格的最上方,应包括时间、地点和要表达的主要内容。2标目:横标目说明每一行要表达的内容,相当于句子的主语;纵标目说明每一列要表达的内容,相当于句子的谓语。标目所表达的性质相当于“变量名称”,要有单位。3线条:四根横线条,不用竖线条,禁用斜线条。4数字:小数点要上下对齐,缺失时用“-”或“---”代替。5备注:表中用“*”标出,再在表的下方注出。三、统计表的种类简单表:表格只有一个中心意思。复合表:表格有多个中心意思四、列表原则与要求标题·言简意#
【本讲课程的引入】前面两章我们学习了如何通过统计指标描述定性资料及定量资 料的特征,除了统计指标可以描述资料的特征外,还可以使用统计图和统计表来描 述资料的特征。这次课程我们就来学习一下统计表的结构、编制方法及几种常用统 计图的作用。板书“统计表的结构”。 【本讲课程的内容】 第一节 统计表 一、统计表的概念 是将要统计分析的事物或指标以表格的形式列出来,以代替烦琐文字描述的一 种表现形式。 二、统计表的结构、制表原则与要求 1 标题:表的名称。位置在表格的最上方,应包括时间、地点和要表达的主要内容。 2 标目:横标目说明每一行要表达的内容,相当于句子的主语;纵标目说明每一列 要表达的内容,相当于句子的谓语。标目所表达的性质相当于“变量名称”,要有 单位。 3 线条:四根横线条,不用竖线条,禁用斜线条。 4 数字:小数点要上下对齐,缺失时用“-”或“-”代替。 5 备注:表中用“*”标出,再在表的下方注出。 三、统计表的种类简单表:表格只有一个中心意思。 复合表:表格有多个中心意思 四、列表原则与要求 标题:言简意赅。 讲授 举例
第二节统计图一、统计图的概念:用点、线、面的位置、升降或大小来表达统计资料数量关系的一种陈列形式。讲授二、制图的基本要求:1要有标题,一般位于图的下方,扼要说明资料的内容。2条图、散点图、线图、直方图要有横、纵轴,要有单位和图例3注意合理选用图的种类。三、常用统计图的类型、适用条件和要求1条图:又称直条图,表示按质量分组的资料。有单式与复式之分。2百分条图和圆图:描述构成比的大小,用颜色或各种图形将不同比例表达出来。3线图:用线条的升降表示连续性资料的发展变化趋势4半对数线图:纵轴用对数尺度,描述连续性资料的变化速度及趋势5直方图:描述计量资料的频数分布6散点图:描述两种现象的相关关系。7箱式图:用于数据的直观分析。采用的指标:最小值、P25、中位数、P75最大值【本讲课程的小结】
第二节 统计图 一、统计图的概念: 用点、线、面的位置、升降或大小来表达统计资料数量关系的一种陈列形 式。 二、制图的基本要求: 1 要有标题,一般位于图的下方,扼要说明资料的内容。 2 条图、散点图、线图、直方图要有横、纵轴,要有单位和图例。 3 注意合理选用图的种类。 三、常用统计图的类型、适用条件和要求 1 条图:又称直条图,表示按质量分组的资料。 有单式与复式之分。 2 百分条图和圆图:描述构成比的大小,用颜色或各种图形将不同比例表达 出来。 3 线图:用线条的升降表示连续性资料的发展变化趋势。 4 半对数线图:纵轴用对数尺度,描述连续性资料的变化速度及趋势。 5 直方图:描述计量资料的频数分布 6 散点图:描述两种现象的相关关系。 7 箱式图:用于数据的直观分析。采用的指标:最小值、P25、中位数、P75、 最大值 讲授 【本讲课程的小结】
【本讲课程的作业】1.统计表的编制原则是什么?2.各种统计图的用途是什么?第_3周,第6讲次课程名称:《卫生统计学A》摘要第四章常用概率分布授课题目(章、节)第一节二项分布第二节泊松分布本讲目的要求及重点难点:【目的要求】通过本讲课程的学习,掌握二项分布及泊松分布的特点及应用。【重点】二项分布的应用与Poisson分布的应用。【难点】二项分布与Poisson分布的特点及概率函数。内容
【本讲课程的作业】 1.统计表的编制原则是什么? 2.各种统计图的用途是什么? 课程名称:《卫生统计学 A》 第 3 周,第 6 讲次 摘 要 授课题目(章、节) 第四章 常用概率分布 第一节 二项分布 第二节 泊松分布 本讲目的要求及重点难点: 【目的要求】通过本讲课程的学习,掌握二项分布及泊松分布的特点及应用。 【重 点】二项分布的应用与 Poisson 分布的应用。 【难 点】二项分布与 Poisson 分布的特点及概率函数。 内 容
【本讲课程的引入】医学研究中的很多随机现象可以用概率分布函数来描述,最为常用的分布函数包括二项分布、泊松分布、正态分布、t分布、F分布及卡方分布等这次课程我们就来学习一下二项分布及泊松分布的概念、特征及应用。板书“二项讲授分布的应用"。【本讲课程的内容】第一节二项分布一、二项分布的概念与特征n!cn =p(x)=cn元*(1-元)n-xx!(n-x)!1、概念若随机变量x的概率函数为:则称x服从参数为n、T的二项分布,记做:B(x;n、T)2、二项分布的条件摸球模型5例中 3例(A1A2 A3)有效的概率为:p(AA2 A,AA) = 元3(1 - 元)5-35例中任意三例有效的组合数为10,则5例中3例(任意三例)有效的概率为店c元 (1- 元)5-3二项分布的条件:各次实验是独立的;每次实验只能发生互相对立结果的一种;发生一种结果的概率为。 = /n(1-元)μ=n元3、二项分布的特征(1)图形图5-1/5-2形状取决于n、T;
【本讲课程的引入】医学研究中的很多随机现象可以用概率分布函数来描述,最为 常用的分布函数包括二项分布、泊松分布、正态分布、t 分布、F 分布及卡方分布等, 这次课程我们就来学习一下二项分布及泊松分布的概念、特征及应用。板书“二项 分布的应用”。 【本讲课程的内容】 第一节 二项分布 一、二项分布的概念与特征 1、概念 若随机变量 x 的概率函数为: 则称 x 服从参数为 n、π的二项分布,记做:B(x; n、π) 2、二项分布的条件 摸球模型 5 例中 3 例(A1 A2 A3 )有效的概率为: 5 例中任意三例有效的组合数为 10, 则 5 例中 3 例(任意三例 )有效的概率为: 二项分布的条件: 各次实验是独立的;每次实验只能发生互相对立结果的一种;发生一种结果的概率 为π。 3、二项分布的特征 (1)图形 图 5-1/5-2 形状取决于 n、π; 正态近似条件: nπ以及 n(1-π)≥0 讲授 ( ) (1 ) x x n x p x cn − = − ! !( )! x n n x n x c = − 3 5 3 p A A A A A ( ) (1 ) 1 2 3 4 5 − = − 3 3 5 3 c5 (1 ) − − = n = − n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