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机械零件的强度 。强度准则是设计机械零件的最基本准则。 。通用机械零件的强度分为静应力强度和变应力 强度两个范畴。 。在机械零件整个工作寿命期间应力变化次数小 于10的通用零件,均按静应力强度进行设计。 。即使是承受变应力的零件,在按疲劳强度进行 设计的同时,还有不少情况需要根据受载过程 中作用次数很少而数值很大的峰值载荷作静应 力强度校核。本章以下只讨论零件在变应力下的疲劳、低应力下 的脆断和接触强度等问题
第三章 机械零件的强度 强度准则是设计机械零件的最基本准则。 通用机械零件的强度分为静应力强度和变应力 强度两个范畴。 在机械零件整个工作寿命期间应力变化次数小 于103的通用零件,均按静应力强度进行设计。 即使是承受变应力的零件,在按疲劳强度进行 设计的同时,还有不少情况需要根据受载过程 中作用次数很少而数值很大的峰值载荷作静应 力强度校核。本章以下只讨论零件在变应力下的疲劳、低应力下 的脆断和接触强度等问题
§3一1材料的疲劳特性 。应力比(或循环特性)r=omin/oax 。在材料的标准试件上加上一定应力比的等幅变应力, 。r=-1,对称循环应力 。r=0,脉动循环应力 材料的疲劳特性可用最大应力ox、应力循环次数N、 r来描述
§3—1 材料的疲劳特性 应力比(或循环特性) r=σmin/σmax 在材料的标准试件上加上一定应力比的等幅变应力, r=—1,对称循环应力 r=0,脉动循环应力 材料的疲劳特性可用最大应力σ max、应力循环次数N、 r来描述
sity of C 15 §3一1材料的疲劳特性 。机械零件材料的抗疲劳性能是通过试验来测定的。通 过试验,记录出在不同最大应力下引起试件疲劳破坏 所经历的应力循环次数N。把试验的结果用图3-1或 图3-2来表达,就得到材料的疲劳特性曲线
§3—1 材料的疲劳特性 机械零件材料的抗疲劳性能是通过试验来测定的。通 过试验,记录出在不同最大应力下引起试件疲劳破坏 所经历的应力循环次数N。把试验的结果用图3—1或 图3—2来表达,就得到材料的疲劳特性曲线
§3一1材料的疲劳特性 图3-1 图3-2 D W4=1NB≈103Nc≈10 ND N ON =NoIN=G,KN 。图3-1描述了在一定的应力比r下,疲劳极限(以最大应力oax表征) 与应力循次数N的关系曲线,通常称为o-N曲线。图3-2描述的是 在一定的应力循环次数N下,极限平均应力om与极限应力幅值oa 的关系曲线。这一曲线实际上也反映了在特定寿命条件下,最大 应力omax=om+oa与应力比r=(o一oa)/(om+oa)的关系,故常 称其为等寿命曲线或极限应力线图
§3—1 材料的疲劳特性 图3—1描述了在一定的应力比r下,疲劳极限(以最大应力σmax表征) 与应力循次数N的关系曲线,通常称为σ—N曲线。图3—2描述的是 在一定的应力循环次数N下,极限平均应力σm与极限应力幅值σa 的关系曲线。这一曲线实际上也反映了在特定寿命条件下,最大 应力σmax=σm+σa与应力比r=(σm—σa)/(σm+σa)的关系,故常 称其为等寿命曲线或极限应力线图。 r N m rN r N0 / N K 图3—1 图3—2
sty of C §3一1材料的疲劳特性 o在循环次数约为103以前,相应于图 3一1中的曲线AB段,使材料试件发生 破坏的最大应力值基本不变,或者说下 降得很小,因此我们可以把在应力循环 .1NB≈103Nc≈10 N= 次数N≤103时的变应力强度看作是静应 力强度的状况
§3—1 材料的疲劳特性 在循环次数约为103以前,相应于图 3—1中的曲线AB段,使材料试件发生 破坏的最大应力值基本不变,或者说下 降得很小,因此我们可以把在应力循环 次数N≤103时的变应力强度看作是静应 力强度的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