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拟试题部分参考答案(武汉理工大学余晨光编辑)模拟试题1一、填空:1、驱动力与空气阻力的差,汽车重力2、坡度阻力,加速阻力3、侧倾角速度,俯仰角速度4、4-12.5Hz,0.5-2Hz5、后,hu1Ji+o二、名词解释6、附着力:地面对轮胎切向反作用力的极限值。7、发动机负荷率:发动机在某一转速下发出的有效功率与相同转速下所能发出的最大有效功率的比值。8、转向灵敏度:即稳态横摆角速度增益,指稳态的横摆角速度与前轮转角的比值。9、侧偏刚度:地面对轮胎的侧偏力与对应产生的侧偏角的比值,侧偏刚度为负值。10、比功率:汽车的比功率是发动机功率和汽车总质量(答汽车质量也给分)的比值。三、判断12、×13、×11、14、V15、×18、×20、×16、V17、V19、×
模拟试题部分参考答案(武汉理工大学 余晨光编辑) 模拟试题 1 一、填空: 1、驱动力与空气阻力的差,汽车重力 2、坡度阻力,加速阻力 3、侧倾角速度,俯仰角速度 4、4-12.5Hz,0.5-2Hz 5、后, 2 2 1 1 1 2 1 w h D 二、名词解释 6、附着力:地面对轮胎切向反作用力的极限值。 7、发动机负荷率:发动机在某一转速下发出的有效功率与相同转速下所能发出的最大有效功率的比 值。 8、转向灵敏度:即稳态横摆角速度增益,指稳态的横摆角速度与前轮转角的比值。 9、侧偏刚度:地面对轮胎的侧偏力与对应产生的侧偏角的比值,侧偏刚度为负值。 10、比功率:汽车的比功率是发动机功率和汽车总质量(答汽车质量也给分)的比值。 三、判断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模拟试题2一、填空:1、满载,60%2、滚动阻力,坡度阻力3、侧倾角速度,俯仰角速度4、4~8Hz,3Hz以下5、后,1二、名词解释6、汽车的后备功率:称P-二(P+P)为汽车的后备功率。其中P、P分别为汽车以某车速等速行nr驶时的滚动阻力功率和空气阻力功率,P.为此时发动机在相应转速下能发出的最大功率,nt为传动系统的机械效率。7、汽车比功率:汽车的比功率是发动机功率和汽车总质量(答汽车质量也给分)的比值。8、汽车制动距离:是指汽车以一定的速度行驶时,从驾驶员开始操纵制动控制装置(制动踏板)到汽车完全停住为止所驶过的距离。9、车厢侧倾轴线:车厢相对地面转动时的瞬时轴线称为车厢侧倾轴线。10、汽车纵向通过角:汽车满载、静止时,分别通过前、后轮外缘作垂直于汽车纵向对称平面的切平面,当两切平面交于车体下部较低部位时所夹的最小锐角。三、判断11、12、×13、×14、15、×16、×17、×18、V19、20、×四、不定项选择21、BD22、C23、B24、A25、AD
模拟试题 2 一、填空: 1、满载,60% 2、滚动阻力,坡度阻力 3、侧倾角速度,俯仰角速度 4、4~8Hz,3Hz 以下 5、后, 2 2 1 1 1 2 1 w h D 二、名词解释 6、汽车的后备功率:称 1 ( ) e f W T P P P 为汽车的后备功率。其中 Pf 、PW 分别为汽车以某车速等速行 驶时的滚动阻力功率和空气阻力功率, Pe 为此时发动机在相应转速下能发出的最大功率, T 为传动 系统的机械效率。 7、汽车比功率:汽车的比功率是发动机功率和汽车总质量(答汽车质量也给分)的比值。 8、汽车制动距离:是指汽车以一定的速度行驶时,从驾驶员开始操纵制动控制装置(制动踏板)到 汽车完全停住为止所驶过的距离。 9、车厢侧倾轴线:车厢相对地面转动时的瞬时轴线称为车厢侧倾轴线。 10、汽车纵向通过角:汽车满载、静止时,分别通过前、后轮外缘作垂直于汽车纵向对称平面的切平 面,当两切平面交于车体下部较低部位时所夹的最小锐角。 三、判断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四、不定项选择 21、BD 22、C 23、B 24、A 25、AD
模拟试题3一、填空题1、压力阻力、摩擦阻力2、市郊工况、城市(市区)工况3、侧向速度(侧向运动)、横摆角速度(横摆运动)4、作用方向、持续时间(暴露时间)5、最小离地间隙、纵向通过角二、名词解释题6、动力因数:驱动力与空气阻力的差与汽车重量的比值。7、汽车质量利用系数:汽车装载质量与整车整备质量之比。8、汽车制动效率:车轮不抱死的最大制动强度与车轮和地面间的附着系数的比值。9、质心侧偏角:汽车质心侧向速度与前进速度的比值。Pi10、悬挂质量分配系数:8=其中p,为车身质量绕横轴y的回转半径,a、b为车身质量的质Tab'心至前、后轴的距离。三、判断题12、X13、×14、V15、X11、X16、17、×18、V19、X20、X四、不定项选择题21、AC22、D23、BC24、B25、AC
模拟试题 3 一、填空题 1、压力阻力、摩擦阻力 2、市郊工况、城市(市区)工况 3、侧向速度(侧向运动)、横摆角速度(横摆运动) 4、作用方向、持续时间(暴露时间) 5、最小离地间隙、纵向通过角 二、名词解释题 6、动力因数:驱动力与空气阻力的差与汽车重量的比值。 7、汽车质量利用系数:汽车装载质量与整车整备质量之比。 8、汽车制动效率:车轮不抱死的最大制动强度与车轮和地面间的附着系数的比值。 9、质心侧偏角:汽车质心侧向速度与前进速度的比值。 10、悬挂质量分配系数: ab y 2 ,其中 y 为车身质量绕横轴 y 的回转半径,a、b 为车身质量的质 心至前、后轴的距离。 三、判断题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四、不定项选择题 21、AC 22、D 23、BC 24、B 25、AC
模拟试题4一、填空题1、驱动力、最低附着系数2、最大爬坡度、汽车最低稳定车速3、无穷大、越小4、路面功率谱密度、统计特性5、0.063m、0.4m二、名词解释题6、道路阻力系数:道路滚动阻力系数f与道路坡度i的和(或=f+i)。7、MPG:mile/USgal,即每加仑行驶的英里数:MPG是美国燃油经济性指标。8、汽车比功率:单位汽车总质量具有的发动机功率。9、滑动率:滑动率s="-rox100%式中u.为车轮中心速度,r为没有地面制动力时的车轮滚Uw动半径,の为车轮的角速度。滑动率的数值说明了车轮运动中滑动成分所占的比例。10、悬架侧倾角刚度:悬架的侧倾角刚度是指侧倾时,单位车厢转角下,悬架系统给车厢总的弹性恢复力矩。三、判断题11、×12、×13、14、×15、×18、V19、16、×17、VV20、×
模拟试题 4 一、填空题 1、驱动力、最低附着系数 2、最大爬坡度、汽车最低稳定车速 3、无穷大、越小 4、路面功率谱密度、统计特性 5、0.063m、0.4m 二、名词解释题 6、道路阻力系数:道路滚动阻力系数 f 与道路坡度 i 的和(或ψ=f+i)。 7、MPG:mile/USgal,即每加仑行驶的英里数;MPG 是美国燃油经济性指标。 8、汽车比功率:单位汽车总质量具有的发动机功率。 9、滑动率:滑动率 0 w r w 100% w u r s u , 式中 uw为车轮中心速度,rr0为没有地面制动力时的车轮滚 动半径,ωW为车轮的角速度。滑动率的数值说明了车轮运动中滑动成分所占的比例。 10、悬架侧倾角刚度:悬架的侧倾角刚度是指侧倾时,单位车厢转角下,悬架系统给车厢总的弹性恢 复力矩。 三、判断题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模拟试题5一、填空题1、车轮不锁死的最大制动强度(或即将抱死的制动强度)、车轮和地面间附着系数2、最高车速、驾驶性能3、达到最大值(或为中性转向横摆角速度增益的一半)、越低4、作用方向、持续时间(一)-2倍(岁)5.二、名词解释题6、附着率:汽车直线行驶状况下,充分发挥驱动力作用时要求的最低附着系数。7、碳平衡法:汽(柴)油经过发动机燃烧后,排气中的碳质量的总和与燃烧前的燃油中碳质量的总和应该相等,利用该原理求燃油消耗量。8、侧偏特性:主要是指侧偏力、回正力矩与侧偏角的关系,是研究汽车操纵稳定性的基础。9、悬挂质量分配系数:8=/Pab,其中p,为车身质量绕横轴y的回转半径,a、b为车身质量的质心至前、后轴的距离。10、纵向通过角:汽车满载、静止时,分别通过前、后车轮外缘作垂直于汽车纵向对称平面的切平面,两切平面交于车体下部较低部位时所夹的最小锐角。三、判断题11、√12、V13、×14、×15、×16、V17、V18、V19、X220、X
模拟试题 5 一、填空题 1、车轮不锁死的最大制动强度(或即将抱死的制动强度)、车轮和地面间附着系数 2、最高车速、驾驶性能 3、达到最大值(或为中性转向横摆角速度增益的一半)、越低 4、作用方向、持续时间 5、 2 1 1 1 1 2 1 w h D 、 2 2 d w w l h h D D D 二、名词解释题 6、附着率:汽车直线行驶状况下,充分发挥驱动力作用时要求的最低附着系数。 7、碳平衡法:汽(柴)油经过发动机燃烧后,排气中的碳质量的总和与燃烧前的燃油中碳质量的总和 应该相等,利用该原理求燃油消耗量。 8、侧偏特性:主要是指侧偏力、回正力矩与侧偏角的关系,是研究汽车操纵稳定性的基础。 9、悬挂质量分配系数: ab y 2 ,其中 y 为车身质量绕横轴 y 的回转半径,a、b 为车身质量的质 心至前、后轴的距离。 10、纵向通过角:汽车满载、静止时,分别通过前、后车轮外缘作垂直于汽车纵向对称平面的切平面, 两切平面交于车体下部较低部位时所夹的最小锐角。 三、判断题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