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荒漠化的防治一一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同步检测试卷及答案 (45分钟,100分) 、选择题(共15小题,每题4分,共60分) (2010·济南高二检测)发菜的主要产地在中国西北,它是上佳的固定沙 土的野生植物,在过去二十余年中,单在内蒙古因采挖发菜而沙化的草场面积 已经相当于两个香港,令中国成为地球沙漠化的一个重灾区。据此完成1、2题。 1.西北地区荒漠化的人为原因除了刮取发菜外,还有() ①坡地开荒导致水蚀严重 ②过度樵采导致土地荒漠化 ③不合理的灌溉导致土壤次生盐碱化④农业结构调整导致酸雨增加 A.⑥② B.①③ G.①④ D.②③ 2.关于西北地区生态环境脆弱形成的自然原因,叙述正确的是() A.人口激增对生态环境的压力 B气候千旱,地表水丰富,河流发育良好 G.大风日数多,地表沙质沉积物多,为风沙活动创造了有利条件 D.这里的高山地区冰川作用显著,加上河流的作用 (2010·扬州模拟读下表四大牧区超载起止时间、持续时间和年平均超载 率和四大牧区草原退化趋势图。据此完成3、4题。 超载起止 超载持续 年平均超 地区 年份(年) 时间(年) 载率(‰ 西藏牧 1964~2000 37 47 区 青海牧 1970~2000 31 18 区
第一节《荒漠化的防治——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同步检测试卷及答案 (45 分钟,100 分) 一、选择题(共 15 小题,每题 4 分,共 60 分) (2010·济南高二检测)发菜的主要产地在中国西北,它是上佳的固定沙 土的野生植物,在过去二十余年中,单在内蒙古因采挖发菜而沙化的草场面积 已经相当于两个香港,令中国成为地球沙漠化的一个重灾区。据此完成 1、2 题。 1.西北地区荒漠化的人为原因除了刮取发菜外,还有( ) ①坡地开荒导致水蚀严重 ②过度樵采导致土地荒漠化 ③不合理的灌溉导致土壤次生盐碱化 ④农业结构调整导致酸雨增加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②③ 2.关于西北地区生态环境脆弱形成的自然原因,叙述正确的是( ) A.人口激增对生态环境的压力 B.气候干旱,地表水丰富,河流发育良好 C.大风日数多,地表沙质沉积物多,为风沙活动创造了有利条件 D.这里的高山地区冰川作用显著,加上河流的作用 (2010·扬州模拟)读下表四大牧区超载起止时间、持续时间和年平均超载 率和四大牧区草原退化趋势图。据此完成 3、4 题。 地区 超载起止 年份(年) 超载持续 时间(年) 年平均超 载率(%) 西藏牧 区 1964~2000 37 47 青海牧 区 1970~2000 31 18
甘肃牧 1973~2000 28 20 区 四川牧 1982~2000 19 区 8019851990199520 002005(年) 3.根据图表信息,可判断() ①超载持续时间越长的牧区,年平均超载率就越大 ②四大牧区中青海牧区草原退化速度最快 ③四大牧区草原退化的现象均呈上升趋势 ④2005年,四川牧区和西藏牧区超载面积基本相当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O④ 4.有关我国草原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全球变暖对我国草原生态环境影响不大 ②经济贫困是影响草原生态退化的惟一原因 ③通过划分草原保护区和畜牧区,使草原生态得以保护 ④建立牧区灾害防御系统,能有效保护草原生态环境 A.①② B.②③ G③④ D①④ (2010·合肥高二检测)目前西部地区因生态环境破坏所造成的直接经济 损失达1500亿元。据此回答5、6题 5.据统计,目前西部的水士流失面积已占全国水土流失面积的625%,部分省 区水土流失面积超过其国土面积的一半,这主要是因为( A.西部地区植被破坏严重 B.西部地区降水多且集中
甘肃牧 区 1973~2000 28 20 四川牧 区 1982~2000 19 10 3.根据图表信息,可判断( ) ①超载持续时间越长的牧区,年平均超载率就越大 ②四大牧区中青海牧区草原退化速度最快 ③四大牧区草原退化的现象均呈上升趋势 ④2005 年,四川牧区和西藏牧区超载面积基本相当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4.有关我国草原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叙述,正确的是 ( ) ①全球变暖对我国草原生态环境影响不大 ②经济贫困是影响草原生态退化的惟一原因 ③通过划分草原保护区和畜牧区,使草原生态得以保护 ④建立牧区灾害防御系统,能有效保护草原生态环境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2010·合肥高二检测)目前西部地区因生态环境破坏所造成的直接经济 损失达 1500 亿元。据此回答 5、6 题。 5.据统计,目前西部的水土流失面积已占全国水土流失面积的 62.5%,部分省 区水土流失面积超过其国土面积的一半,这主要是因为 ( ) A.西部地区植被破坏严重 B.西部地区降水多且集中
G.西部地区耕地面积少 D.西部地区黄土面积广泛 6.为了保护和恢复西部生态环境,应采取的措施是() ①尽量减少资源的开采②生态建设以自然恢复为主 ③重点地区实行严格的退耕还草还林措施 ④调整产业结构,从根本上改变粗放型经济发展模式 A.①②③ B.②③④ .①③④ D.①②④ (2010·哈尔滨高二检测采用小流域为单位的整体模型试验,检验黄土高 原小流域综合治理水土保持规划的合理性。据下表数据完成7~9题。 不同植被覆盖率林草措施减流减沙效益表 降水 减 植被覆径流产入渗 盖率/(m3生量身|产沙减流|沙 总量效益效 (mm/30(mm/3 0 (g)(%)益 mI 0 mIn (‰) 80.799 100609.7750.230.85 8 59798. 85 6020.4639541.52 5
C.西部地区耕地面积少 D.西部地区黄土面积广泛 6.为了保护和恢复西部生态环境,应采取的措施是 ( ) ①尽量减少资源的开采 ②生态建设以自然恢复为主 ③重点地区实行严格的退耕还草还林措施 ④调整产业结构,从根本上改变粗放型经济发展模式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2010·哈尔滨高二检测)采用小流域为单位的整体模型试验,检验黄土高 原小流域综合治理水土保持规划的合理性。据下表数据完成 7~9 题。 不同植被覆盖率林草措施减流减沙效益表 植被覆 盖率 (%) 降水 量 (mm/3 0 min) 径流产 生量 (mm/30 min) 入渗 量 (mm/3 0 min) 产沙 总量 (g) 减流 效益 (%) 减 沙 效 益 (%) 100 60 9.77 50.23 0.85 80.7 8 99. 3 85 60 20.46 39.54 1.52 59.7 5 98. 77
46.296 70 6027.3132.694.34 7|48 24.124.780 60 6038.2421.76 41 57.217.553 40 6041.9118.09 45 88.716.527 20 6042.4417.56 5 89 123. 0 6050.839.17 00 07 7.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径流产生量随植被覆盖率增大而增大 B.入渗量随植被覆盖率减小而增大 G.径流产生量随入渗量减少而增大 D.产沙总量随入滲量增大而增大 8.在植被覆盖率变化幅度相同的条件下,对减流减沙效益影响最大的植被覆盖 率变化范围是() A.20%~40% B.40%~60% c.60%~70% D.70%~85% 9.下列关于黄土高原小流域综合治理的叙述,正确的是() A.采用轮荒耕作,有利于提高土地生产力 B.治理重点是保持水土,合理开发利用水土资源
70 60 27.31 32.69 4.34 46.2 7 96. 48 60 60 38.24 21.76 24.1 1 24.7 7 80. 41 40 60 41.91 18.09 57.2 9 17.5 3 53. 45 20 60 42.44 17.56 88.7 5 16.5 1 27. 89 0 60 50.83 9.17 123. 07 0 0 7.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径流产生量随植被覆盖率增大而增大 B.入渗量随植被覆盖率减小而增大 C.径流产生量随入渗量减少而增大 D.产沙总量随入渗量增大而增大 8.在植被覆盖率变化幅度相同的条件下,对减流减沙效益影响最大的植被覆盖 率变化范围是( ) A.20%~40% B.40%~60% C.60%~70% D.70%~85% 9.下列关于黄土高原小流域综合治理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采用轮荒耕作,有利于提高土地生产力 B.治理重点是保持水土,合理开发利用水土资源
G.植树造林是重要的工程措施 D.生物措施的功能在于充分利用光热资源 (2010·扬州高二检测)黄河口是我国新增湿地最快的地区,近50年来平 均每年造地4万亩,但近年来湿地增长速度减慢。据此回答10、11题。 10.黄河口湿地的成因是() A.黄土高原水土流失 B.渤海海区不断下沉 G.海水的堆积作用 D.河流的沉积作用 11.近年来,黄河口湿地增长趋缓的原因不正确的是() A.渤海区下沉速度增快B.小浪底枢纽工程蓄水拦沙 G.黄河下游段取水量增加D.中游生态有所恢复 12(2010·金华高一检测目前国家决定停止在P平原开 垦荒地,同时建立自然保护区,主要原因是() A.该地矿产资源丰富,应积极开发矿产资源 B.我国已加入o,可从国际市场进口粮食 G.开展多种经营,发展水生生物 D.保护湿地,有利于改善生态环境 13.(2010·淄博高二检测)下列有关热带雨林分布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主要分布在赤道南北两侧 B.赤道穿过的陆地都有雨林分布 G.在大陆向风地带可以延伸到南北纬15°~25° D.亚马孙地区集中分布了地球上约一半的雨林 为促进世界森林的可持续经营、保护和开发,联合国大会决定将2011年定 为国际森林年。据此回答14、15题。 14.目前全球每年约有1000多万公顷的森林被毁坏,导致全球森林被毁的主要 原因包括()
C.植树造林是重要的工程措施 D.生物措施的功能在于充分利用光热资源 (2010·扬州高二检测)黄河口是我国新增湿地最快的地区,近 50 年来平 均每年造地 4 万亩,但近年来湿地增长速度减慢。据此回答 10、11 题。 10.黄河口湿地的成因是( ) A.黄土高原水土流失 B.渤海海区不断下沉 C.海水的堆积作用 D.河流的沉积作用 11.近年来,黄河口湿地增长趋缓的原因不正确的是( ) A.渤海区下沉速度增快 B.小浪底枢纽工程蓄水拦沙 C.黄河下游段取水量增加 D.中游生态有所恢复 12.(2010·金华高一检测)目前国家决定停止在 P 平原开 垦荒地,同时建立自然保护区,主要原因是( ) A.该地矿产资源丰富,应积极开发矿产资源 B. 我国已加入 WTO,可从国际市场进口粮食 C.开展多种经营,发展水生生物 D.保护湿地,有利于改善生态环境 13.(2010·淄博高二检测)下列有关热带雨林分布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主要分布在赤道南北两侧 B.赤道穿过的陆地都有雨林分布 C.在大陆向风地带可以延伸到南北纬 15°~25° D.亚马孙地区集中分布了地球上约一半的雨林 为促进世界森林的可持续经营、保护和开发,联合国大会决定将 2011 年定 为国际森林年。据此回答 14、15 题。 14.目前全球每年约有 1 000 多万公顷的森林被毁坏,导致全球森林被毁的主要 原因包括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