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分组交换技术 第4章分组交换技术 4.1概述 4.2分组交换原理 4.3X.25协议 4.4分组交换机 4.5帧中继技术 思考题 BACK
第4章 分组交换技术 第4章 分组交换技术 4.1 概述 4.2 分组交换原理 4.3 X.25协议 4.4 分组交换机 4.5 帧中继技术 思考题
第4章分组交换技术 4.1概述 4.1.1分组交换的产生背景 分组交换PS(Packet Switching)技术的研究是从20世纪60年代开 始的。当时,电路交换技术己经得到了极大的发展。电路交换技 术是最适合于话音通信的,但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人们越来 越多地希望多个计算机之间能够进行资源共享,即能够进行数据 业务的交换。数据业务不像电话业务那样具有实时性,而是具有 突发性的特点,并要求高度的可靠性。这就要求在计算机之间有 高速、大容量和时延小的通信路径。在计算机之间进行数据通信 时,传统的电路交换技术的缺点越来越明显:固定占用带宽,线 路利用率低,通信的终端双方必须以相同的数据率进行发送和接 收等。所有这些都表明电路交换不适合于进行数据通信。因此, 大约在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人们开始研究一种新形式的、 适合于进行远距离数据通信的技术一分组交换
第4章 分组交换技术 4.1 概 述 4.1.1 分组交换的产生背景 分组交换PS(Packet Switching)技术的研究是从20世纪60年代开 始的。当时,电路交换技术已经得到了极大的发展。电路交换技 术是最适合于话音通信的,但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人们越来 越多地希望多个计算机之间能够进行资源共享,即能够进行数据 业务的交换。数据业务不像电话业务那样具有实时性,而是具有 突发性的特点,并要求高度的可靠性。这就要求在计算机之间有 高速、大容量和时延小的通信路径。在计算机之间进行数据通信 时,传统的电路交换技术的缺点越来越明显:固定占用带宽,线 路利用率低,通信的终端双方必须以相同的数据率进行发送和接 收等。所有这些都表明电路交换不适合于进行数据通信。因此, 大约在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人们开始研究一种新形式的、 适合于进行远距离数据通信的技术——分组交换
第4章分组交换技术 分组交换技术是一种存储一转发的交换技术,被广泛用于 数据通信和计算机通信中。它结合了电路交换和早期的存储一 转发交换方式—报文交换的特点,克服了电路交换线路利用 率低的缺点,同时又不像报文交换那样时延非常大。因此,分 组交换技术自从产生后便得到了迅速的发展
第4章 分组交换技术 分组交换技术是一种存储—转发的交换技术,被广泛用于 数据通信和计算机通信中。它结合了电路交换和早期的存储— 转发交换方式——报文交换的特点,克服了电路交换线路利用 率低的缺点,同时又不像报文交换那样时延非常大。因此,分 组交换技术自从产生后便得到了迅速的发展
第4章分组交换技术 4.1.2分组交换的概念 分组交换不像电路交换那样在传输中将整条电路都交给一 个连接,而不管它是否有信息要传送。分组交换的基本思想是: 把用户要传送的信息分成若干个小的数据块,即分组(packet), 这些分组长度较短,并具有统一的格式,每个分组有一个分组 头,包含用于控制和选路的有关信息。这些分组以“存储-转发” 的方式在网内传输,即每个交换节点首先对收到的分组进行暂 时存储,分析该分组头中有关选路的信息,进行路由选择,并 在选择的路由上进行排队,等到有空闲信道时转发给下一个交 换节点或用户终端
第4章 分组交换技术 4.1.2 分组交换的概念 分组交换不像电路交换那样在传输中将整条电路都交给一 个连接,而不管它是否有信息要传送。分组交换的基本思想是: 把用户要传送的信息分成若干个小的数据块,即分组(packet), 这些分组长度较短,并具有统一的格式,每个分组有一个分组 头,包含用于控制和选路的有关信息。这些分组以“存储-转发” 的方式在网内传输,即每个交换节点首先对收到的分组进行暂 时存储,分析该分组头中有关选路的信息,进行路由选择,并 在选择的路由上进行排队,等到有空闲信道时转发给下一个交 换节点或用户终端
第4章分组交换技术 显然,采用分组交换时,同一个报文的多个分组可以同时 传输,多个用户的信息也可以共享同一物理链路,因此分组交 换可以达到资源共享,并为用户提供可靠、有效的数据服务。 它克服了电路交换中独占线路、线路利用率低的缺点。同时, 由于分组的长度短,格式统一,便于交换机进行处理,因此它 能比传统的“报文交换”有较小的时延
第4章 分组交换技术 显然,采用分组交换时,同一个报文的多个分组可以同时 传输,多个用户的信息也可以共享同一物理链路,因此分组交 换可以达到资源共享,并为用户提供可靠、有效的数据服务。 它克服了电路交换中独占线路、线路利用率低的缺点。同时, 由于分组的长度短,格式统一,便于交换机进行处理,因此它 能比传统的“报文交换”有较小的时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