詹姆斯提出的“意识流”概念,强调了思维的 不间断性,即没有“空白”,始终在“流动”; 也强调其超时间性和超空间性,即不受时间和空 间的束缚,因为意识是一种不受客观现实制约的 纯主观的东西,它能使感觉中的现在与过去不可 分割。这一概念及其内涵的思想直接影响了文学 家,并被他们借用、 借鉴,从而进入文学领域, 作用于作家的创作 , 从而导致“意识流”文学的 产生 实际上,詹姆斯的心理学理论并非意识流文学产 生的惟一诱因。与其他现代主义文学流派产生的 因由相同,它也是在20世纪西方资本主义高度发 展的情况下,在新的经济结构体系中,人对自我 重新定位后被开掘出的一片文学新领地
詹姆斯提出的“意识流”概念,强调了思维的 不间断性,即没有“空白” ,始终在“流动” ; 也强调其超时间性和超空间性,即不受时间和空 间的束缚,因为意识是一种不受客观现实制约的 纯主观的东西,它能使感觉中的现在与过去不可 分割。这一概念及其内涵的思想直接影响了文学 家,并被他们借用、借鉴,从而进入文学领域, 作用于作家的创作,从而导致“意识流”文学的 产生。 实际上,詹姆斯的心理学理论并非意识流文学产 生的惟一诱因。与其他现代主义文学流派产生的 因由相同,它也是在20世纪西方资本主义高度发 展的情况下,在新的经济结构体系中,人对自我 重新定位后被开掘出的—片文学新领地
在这种社会背景下流行开来的西方非理性哲学和现代心理学又为 意识流文学创作提供了理论依据。法国哲学家柏格森非理性主义 强调直觉是认识世界本体的唯一根据。他认为,世界的本体是 “生命冲动”,即《意识的绵延”。只有它才是宇宙运转的惟 动力,客观万物无非其外在表现形式而已。因此,靠理性分析永 远不能把握世界的本质,只有依靠直觉才能获得实在的知识,才 能认识世界和解决社会的一切问题。在他看来,潜意识应该成为 文学的表现对象,作家必须深入到人的内心世界、甚至潜意识领 域中去,把握理性不能提供的东西;打破传统的时间观念,按照 “心理时间”结构作品。另一位深刻影响现代主义文学、尤其是 意识流文学的理论家是奥地利心理学家弗洛伊德,他对潜意识和 无意识的充分肯定无疑为意识流文学创作思想张目。他的精神分 析学说中关于潜意识和无意识的理论,意在反拨“人是理性动物 的传统观念。认为潜意识乃至无意识是人的生命力和意识活动的 基础,人的行为动机出自人的本能冲动;人的本能冲动经常受到 社会规范及理性良知的束缚,使人充满矛盾
在这种社会背景下流行开来的西方非理性哲学和现代心理学又为 意识流文学创作提供了理论依据。法国哲学家柏格森非理性主义 强调直觉是认识世界本体的唯一根据。他认为,世界的本体是 “生命冲动” ,即“意识的绵延” 。只有它才是宇宙运转的惟一 动力,客观万物无非其外在表现形式而已。因此,靠理性分析永 远不能把握世界的本质,只有依靠直觉才能获得实在的知识,才 能认识世界和解决社会的一切问题。在他看来,潜意识应该成为 文学的表现对象,作家必须深入到人的内心世界、甚至潜意识领 域中去,把握理性不能提供的东西;打破传统的时间观念,按照 “心理时间”结构作品。另一位深刻影响现代主义文学、尤其是 意识流文学的理论家是奥地利心理学家弗洛伊德,他对潜意识和 无意识的充分肯定无疑为意识流文学创作思想张目。他的精神分 析学说中关于潜意识和无意识的理论,意在反拨“人是理性动物” 的传统观念。认为潜意识乃至无意识是人的生命力和意识活动的 基础,人的行为动机出自人的本能冲动;人的本能冲动经常受到 社会规范及理性良知的束缚,使人充满矛盾
第一节意识流文学概述 19世纪末,法国作家埃杜阿杜雅尔丹(18611949) 发表了小说《被砍倒的月桂树》。该作因始终运用 “内心独白”艺术手法,被后人视为意识流文学的先 声。进入20世纪后, 意识流文学家们将意识流创作方 法加以完备化并使之走向成熟。至20年代前后,意识 流文学进入兴盛时期 意识流文学的奠基者是法国作家马赛尔·普鲁斯特 (1871一1922)。其代表作七卷本长篇小说《追忆似水 年华》实践了作者“主观真实论”的艺术观,是“单 纯型”意识流文学的范本。 这部作品为意识流文学打 下了发展的基础
第一节 意识流文学概述 19世纪末,法国作家埃杜阿·杜雅尔丹(1861~1949) 发表了小说《被砍倒的月桂树》。该作因始终运用 “内心独白”艺术手法,被后人视为意识流文学的先 声。进入20世纪后,意识流文学家们将意识流创作方 法加以完备化并使之走向成熟。至20年代前后,意识 流文学进入兴盛时期。 意识流文学的奠基者是法国作家马赛尔·普鲁斯特 (1871—1922)。其代表作七卷本长篇小说《追忆似水 年华》实践了作者“主观真实论”的艺术观,是“单 纯型”意识流文学的范本。这部作品为意识流文学打 下了发展的基础
第一节意识流文学概述 英国著名小说家批评家维吉尼亚·伍尔芙(1882 1941) 也是一位著名的意识流作家和意识流小说的奠基 者。她在对一些意识流小说家的创作进行总结、借鉴的 基础上, 丰富、发展了意识流文学的表现手法,并对它 进行理论阐发 伍尔芙小说不注重表现事件、人物之间的关系,而把创 作重心放在对人物思想感情流程的再现上,讲究环境和 景物描写的印象效果。她的文笔富于音乐性,并运用音 乐上的“曲式学”结构作品,给读者以美感。 爱尔兰作家詹姆斯·乔伊斯(1882一1941)是意识流文 学代表作家之一。乔伊斯的作品始终未离开都柏林人和 他们的生活
第一节 意识流文学概述 英国著名小说家、批评家维吉尼亚·伍尔芙(1882— 1941)也是一位著名的意识流作家和意识流小说的奠基 者。她在对一些意识流小说家的创作进行总结、借鉴的 基础上,丰富、发展了意识流文学的表现手法,并对它 进行理论阐发 伍尔芙小说不注重表现事件、人物之间的关系,而把创 作重心放在对人物思想感情流程的再现上,讲究环境和 景物描写的印象效果。她的文笔富于音乐性,并运用音 乐上的“曲式学”结构作品,给读者以美感。 爱尔兰作家詹姆斯·乔伊斯(1882—1941)是意识流文 学代表作家之一。乔伊斯的作品始终未离开都柏林人和 他们的生活
第一节意识流文学概述 美国作家威廉.福克纳(1897~1962)是意识流文学的又一 杰出代表。《喧哗与骚动》的故事背景是杰弗逊镇。它 描写和表现了一个曾经显赫、如令已走向没落的家族 康普生家族后代的生活及精神世界 福克纳采用“复合式”意识流的表现手法,通过不同性 格、不同遭际、不同品质的人物在不同的时间段内的意 识流动来叙述同一个故事的始末,造成了一种意识复合 流动的效果。其中虽有部分重复,却毫无雷同之感,原 因在于作者描写的重心不在凯蒂母女堕落的故事本身, 而是该事件在不同人的内心产生的影响及其导致的心灵 变化。故事化为三个人物意识流程的有机组成部分,把 读者引入各种人物的内心世界
第一节 意识流文学概述 美国作家威廉·福克纳(1897~1962)是意识流文学的又一 杰出代表。《喧哗与骚动》的故事背景是杰弗逊镇。它 描写和表现了一个曾经显赫、如今已走向没落的家族— —康普生家族后代的生活及精神世界。 福克纳采用“复合式”意识流的表现手法,通过不同性 格、不同遭际、不同品质的人物在不同的时间段内的意 识流动来叙述同一个故事的始末,造成了一种意识复合 流动的效果。其中虽有部分重复,却毫无雷同之感,原 因在于作者描写的重心不在凯蒂母女堕落的故事本身, 而是该事件在不同人的内心产生的影响及其导致的心灵 变化。故事化为三个人物意识流程的有机组成部分,把 读者引入各种人物的内心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