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诗歌: 传统与新潮
第十一章 诗歌: 传统与新潮
如何理解所谓的“传统与新潮”? ÷“传统”指什么?“新潮”又指 什么?
v如何理解所谓的“传统与新潮”? v“传统”指什么?“新潮”又指 什么?
第一节 “文革”后的诗界 ”两大诗人群体: > “归来诗人”: “右派”诗人:艾青、公刘等 “七月”派诗人:绿原、牛汉等 “九叶》派诗人:郑敏、陈敬容等 >青年诗人: 现实主义诗歌:雷抒雁、叶文福、骆耕野 “朦胧诗”派:北岛、舒婷等 “第三代”诗人(“新生代”):80年代中期以 后 ※与世界诗欧大朝相靠近相融合的十年
第一节 “文革”后的诗界 v 两大诗人群体: Ø “归来诗人”: u “右派”诗人:艾青、公刘等 u “七月”派诗人:绿原、牛汉等 u “九叶”派诗人:郑敏、陈敬容等 Ø 青年诗人: u 现实主义诗歌:雷抒雁、叶文福、骆耕野 u “朦胧诗”派:北岛、舒婷等 u “第三代”诗人(“新生代”):80年代中期以 后 ※与世界诗歌大潮相靠近相融合的十年
第二节《归来者》之歌 艾青 诗集:《归来的歌》 《彩色的诗》 《雪莲》 关注民族和人民命运、歌昌人类的理想和光明 两种表现形式: ◆ 取材当下社会政治现实, 《在浪尖上》《迎接一个 迷人的春天》,“人民苦难”的歌咏者 有着开阔视野或浓郁哲思, 《鱼化石》 《光的赞 歌》,启示性;托物寓意 深沉、内敛、端庄、朴实
第二节“归来者”之歌 一 、艾青 v 诗集:《归来的歌》《彩色的诗》 《雪莲》 v 关注民族和人民命运、歌唱人类的理想和光明 v 两种表现形式: u 取材当下社会政治现实,《在浪尖上》《迎接一个 迷人的春天》, “人民苦难”的歌咏者 u 有着开阔视野或浓郁哲思,《鱼化石》《光的赞 歌》,启示性;托物寓意 v 深沉、内敛、端庄、朴实
鱼化石 《鱼化石》当然有诗人自传 的性质,但它提供了典型的 意义。这不是一个关于一条 动作多么活泼, 你绝对的静止, 鱼死亡的故事,而是一个涉及 精力多么旺盛, 对外界毫无反应, 不同的鱼而拥有一个共同的 在浪花里跳跃, 看不见天和水, 不幸和悲剧命运的故事, 在大海里浮沉; 听不见浪花的声音。 这就是前面说的‘联想到 不幸遇到火山爆发, 众多的鱼变成了化石’。这是 也可能是地震, 凝视着一片化石, 个人遭际与时代风云的叠合。 你失去了自由, 傻瓜也得到教训: 谢冕 被埋进了灰尘; 离开了运动, 就没有生命。 过了多少亿年, 地质勘察队员在, 岩层重发现你, 活着就要斗争, 依然栩栩如生。 在斗争中前进, 当死亡没有来临, 但你是沉默的, 把能量发挥干净 连叹息也没有, 鳞和鳍都完整, 带有诗人生命印记; 却不能动弹; 超越了个人苦难而复活 为整整一代人的记忆
鱼化石 v 动作多么活泼, 精力多么旺盛, 在浪花里跳跃, 在大海里浮沉; 不幸遇到火山爆发, 也可能是地震, 你失去了自由, 被埋进了灰尘; 过了多少亿年, 地质勘察队员在, 岩层里发现你, 依然栩栩如生。 但你是沉默的, 连叹息也没有, 鳞和鳍都完整, 却不能动弹; v 你绝对的静止, 对外界毫无反应, 看不见天和水, 听不见浪花的声音。 凝视着一片化石, 傻瓜也得到教训: 离开了运动, 就没有生命。 活着就要斗争, 在斗争中前进, 当死亡没有来临, 把能量发挥干净。 带有诗人生命印记; 超越了个人苦难而复活 为整整一代人的记忆 “《鱼化石》当然有诗人自传 的性质,但它提供了典型的 意义。这不是一个关于一条 鱼死亡的故事,而是一个涉及 不同的鱼而拥有一个共同的 不幸和悲剧命运的故事, 这就是前面说的‘联想到 众多的鱼变成了化石’。这是 个人遭际与时代风云的叠合。” ——谢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