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语文期中试卷 (总分:150分,时间:150分钟) 、基础题(9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蛊惑(g)埋(man)怨 伺机(ci) 长歌当哭(dang) B、陨(yun)首 栏楯dn) 悲恻(ce) 相形见绌(chu) C、僭fjin)称 口讷(ne) 龟裂(jun 同仇敌忾kai) D、虫豸(zhi) 提(t防 狭隘(ai) 悄无声息(qiao)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许多家长以为只要给孩子单独租房居住并且家长陪读就会提高学习成绩,结果弄巧 成拙,孩子反而由于心理问题而成绩滑坡 B、一开盘,这只股票就一路狂跌,势如破竹,使已经遭受股市重重打击的股民又雪上 加霜。 C、他们以实际行动履行自己的誓言,发奋苦练,终于在北京夺得四枚金牌,雄辩地说 明哀兵必胜。 D、似乎人类在自然科学上一遇到“起源”的问题就一筹莫展,宇宙起源、生命起源、 思维起源都是人类碰到的几个最大的难题。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网上购物方便快捷,好处多多,但是由于“好处”的兑现并没有实现,目前很难受 到人们青睐 B、世博会吉祥物“海宝”设计独具匠心,鲜明的中国特色、浓郁的传统风格以及时尚 的现代造型令世人耳目一新 C、要从根本上解决水资源利用效率低和严重的用水浪费,必须大力提倡节约用水,建 设节水型社会,这是保障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D、“IP长途,每分钟不到两角钱”、“手机新打法,接听全免费”……这些平时在各种路 牌、平面、媒体杂志以及电视上的通信产品广告中被广泛宣传的“超值”服务,被国家发改 委通报涉及价格违法。 4、余光中先生说:一个方块字是一个天地,美丽的中文不老。许多汉字自身的构成就能 诠释含义、激发联想。请仿照示例拆拼汉字,并用富有文采的语言描述它。要求:至少运用 种修辞方法。(4分) 【例1】墨:大地滋养出一个黑色的精灵,在古朴的宣纸上翩翩起舞。 【例2】鸿:江边盘旋的那只孤独的鸟啊,每一声哀鸣都在诉说游子的心曲 (1)尘 (2)舒 5、为下面这段新闻拟一个标题,不超过10个字。(5分) 明年起,江苏城镇居民特别是低收入群体、少年儿童、残疾人、低保户、无退休金和无 收入老年人等,将统一纳入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与现在的城镇企事业单位职工一样实现刷卡 看病。记者昨天从省和市劳动保障部门获悉,明年13个市将全面推广苏州、泰州等五个试点 城市的做法,通过政府出大头、个人摊小头的费用分担方式,建立“非职工”居民基本医疗 保险制度。经测算,江苏明年会有1000多万居民从中受益,将城镇全民医保又推进了一大步
1 高二语文期中试卷 (总分:150 分,时间:150 分钟) 一、基础题(9 分,每小题 3 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 A、蛊惑 (gǔ ) 埋(mán)怨 伺机(cì) 长歌当哭 (dàng ) B、陨(yǔn)首 栏楯(dǔn) 悲恻(cè) 相形见绌(chù) C、僭(jiàn)称 口讷(nè) 龟裂 (jūn) 同仇敌忾(kài) D、虫豸(zhì) 提(tí)防 狭隘(ài) 悄无声息 (qiāo)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A、许多家长以为只要给孩子单独租房居住并且家长陪读就会提高学习成绩,结果弄巧 成拙,孩子反而由于心理问题而成绩滑坡。 B、一开盘,这只股票就一路狂跌,势如破竹,使已经遭受股市重重打击的股民又雪上 加霜。 C、他们以实际行动履行自己的誓言,发奋苦练,终于在北京夺得四枚金牌,雄辩地说 明哀兵必胜。 D、似乎人类在自然科学上一遇到“起源”的问题就一筹莫展,宇宙起源、生命起源、 思维起源都是人类碰到的几个最大的难题。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网上购物方便快捷,好处多多,但是由于“好处”的兑现并没有实现,目前很难受 到人们青睐。 B、世博会吉祥物“海宝”设计独具匠心,鲜明的中国特色、浓郁的传统风格以及时尚 的现代造型令世人耳目一新。 C、要从根本上解决水资源利用效率低和严重的用水浪费,必须大力提倡节约用水,建 设节水型社会,这是保障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D、“IP 长途,每分钟不到两角钱”、“手机新打法,接听全免费”……这些平时在各种路 牌、平面、媒体杂志以及电视上的通信产品广告中被广泛宣传的“超值”服务,被国家发改 委通报涉及价格违法。 4、余光中先生说:一个方块字是一个天地,美丽的中文不老。许多汉字自身的构成就能 诠释含义、激发联想。请仿照示例拆拼汉字,并用富有文采的语言描述它。要求: 至少运用 一种修辞方法。(4 分) 【例 1】墨:大地滋养出一个黑色的精灵,在古朴的宣纸上翩翩起舞。 【例 2】鸿:江边盘旋的那只孤独的鸟啊,每一声哀鸣都在诉说游子的心曲 (1)尘 (2)舒 5、为下面这段新闻拟一个标题,不超过 10 个字。(5 分) 明年起,江苏城镇居民特别是低收入群体、少年儿童、残疾人、低保户、无退休金和无 收入老年人等,将统一纳入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与现在的城镇企事业单位职工一样实现刷卡 看病。记者昨天从省和市劳动保障部门获悉,明年 13 个市将全面推广苏州、泰州等五个试点 城市的做法,通过政府出大头、个人摊小头的费用分担方式,建立“非职工”居民基本医疗 保险制度。经测算,江苏明年会有 1000 多万居民从中受益,将城镇全民医保又推进了一大步
,古代诗文阅读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6-9题。(18分) 傅永,字修期,清河人也。幼随叔父洪仲入魏,寻复南奔。有气干,拳勇过人,能手执 鞍桥,倒立驰骋。年二十余,有友人与之书而不能答,请洪仲,洪仲深让之而不为报。永乃 发愤读书,涉猎经史,兼有才干 王肃之为豫州,以永为平南长史。齐将鲁康祖、赵公政侵豫州之太仓口,肃令永击之 永量吴、楚兵好以斫营为事,又贼若夜来,必于渡淮之所以火记其浅处。永既设伏,仍密令 人以瓠盛火,渡南岸,当深处置之,教云:“若有火起,即亦燃之。”其夜,康祖、公政等果 亲率领来斫营。东西二伏夹击之,康祖等奔趋淮水。火既竞起,不能记其本济,遂望永所置 火争渡。水深溺死,斩首者数千级,生禽公政。康祖人马坠淮,晓而获其尸,斩首并公政送 京师。 裴叔业又围涡阳,时帝在豫州,遣永为统军,与高聪、刘藻、成道益、任莫问等救之 永日:“深沟固垒,然后图之。”聪等不从,一战而败。聪等弃甲奔悬瓠,永独收散卒徐还 贼追至,又设伏击之,挫其锐。藻徙边,永免官爵而已。不经旬,诏永为汝阴镇将,带汝阴 太守。中山王英之征义阳,永为宁朔将军、统军,当长围遏其南门。齐将马仙碑连营稍进, 规解城围。永乃分兵付长史贾思祖,令守营垒,自将马步千人,南逆仙碑。贼俯射永,洞其 左股,永出箭复入,遂大破之。仙碑烧营卷甲而遁。英日:“公伤矣!且还营。”永日:“昔汉 祖扪足,不欲人知。下官虽微,国家一帅,奈何使虏有伤将之名!”遂与诸军追之,极夜而返 时年七十余矣,三军莫不壮之。后除恒农太守,非心所乐。时英东征钟离,表请永,求以为 将,朝廷不听。永每言日:“马援、充国,竟何人哉?吾独白首见拘此郡!”然于御人非其所长, 故在任无多声称。后为南衮州刺史。年逾八十,犹能驰射,盘马奋槊,常讳言老。每自称六 十九。(《北史·傅永传》,有删节 6、以下句子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寻复南奔不久 B、洪仲深让之而不为报责备 C、自将马步千人,南逆仙碑背对 D、表请永,求以为将,朝廷不听允许 7、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A、永乃发愤读书 今少卿乃教以推贤进士,无乃与仆之私心剌谬乎 B、永量吴、楚兵好以斫营为事引以为流觞曲水 C、深沟固垒,然后图之 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 D、公伤矣!且还营 彼且奚适也 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傅永年少时就武艺超群,但20多岁时却不能答对朋友在一篇文章中提出的问题,后 来通过发愤读书,终于兼具文武之才 B、傅永足智多谋,料事如神,他摸准了南齐入侵之敌的心理,巧置疑标,妙施伏兵之 计,一战而大获全胜 C、解涡阳之围时,在髙聪等人不听从作战意见而导致战败后,傅永没有气馁,而是收 拾残兵,利用伏击转败为胜
2 二,古代诗文阅读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 6-9 题。(18 分) 傅永,字修期,清河人也。幼随叔父洪仲入魏,寻复南奔。有气干,拳勇过人,能手执 鞍桥,倒立驰骋。年二十余,有友人与之书而不能答,请洪仲,洪仲深让之而不为报。永乃 发愤读书,涉猎经史,兼有才干。 王肃之为豫州,以永为平南长史。齐将鲁康祖、赵公政侵豫州之太仓口,肃令永击之。 永量吴、楚兵好以斫营为事,又贼若夜来,必于渡淮之所以火记其浅处。永既设伏,仍密令 人以瓠盛火,渡南岸,当深处置之,教云:“若有火起,即亦燃之。”其夜,康祖、公政等果 亲率领来斫营。东西二伏夹击之,康祖等奔趋淮水。火既竞起,不能记其本济,遂望永所置 火争渡。水深溺死,斩首者数千级,生禽公政。康祖人马坠淮,晓而获其尸,斩首并公政送 京师。 裴叔业又围涡阳,时帝在豫州,遣永为统军,与高聪、刘藻、成道益、任莫问等救之。 永日:“深沟固垒,然后图之。”聪等不从,一战而败。聪等弃甲奔悬瓠,永独收散卒徐还。 贼追至,又设伏击之,挫其锐。藻徙边,永免官爵而已。不经旬,诏永为汝阴镇将,带汝阴 太守。中山王英之征义阳,永为宁朔将军、统军,当长围遏其南门。齐将马仙碑连营稍进, 规解城围。永乃分兵付长史贾思祖,令守营垒,自将马步千人,南逆仙碑。贼俯射永,洞其 左股,永出箭复入,遂大破之。仙碑烧营卷甲而遁。英日:“公伤矣!且还营。”永日:“昔汉 祖扪足,不欲人知。下官虽微,国家一帅,奈何使虏有伤将之名!”遂与诸军追之,极夜而返。 时年七十余矣,三军莫不壮之。后除恒农太守,非心所乐。时英东征钟离,表请永,求以为 将,朝廷不听。永每言日:“马援、充国,竟何人哉?吾独白首见拘此郡!”然于御人非其所长, 故在任无多声称。后为南衮州刺史。年逾八十,犹能驰射,盘马奋槊,常讳言老。每自称六 十九。(《北史•傅永传》,有删节) 6、以下句子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寻复南奔 不久 B、洪仲深让之而不为报 责备 C、自将马步千人,南逆仙碑 背对 D、表请永,求以为将,朝廷不听 允许 7、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 A、永乃发愤读书 今少卿乃教以推贤进士,无乃与仆之私心剌谬乎 B、永量吴、楚兵好以斫营为事 引以为流觞曲水 C、深沟固垒,然后图之 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 D、公伤矣!且还营。 彼且奚适也 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傅永年少时就武艺超群,但 20 多岁时却不能答对朋友在一篇文章中提出的问题,后 来通过发愤读书,终于兼具文武之才。 B、傅永足智多谋,料事如神,他摸准了南齐入侵之敌的心理,巧置疑标,妙施伏兵之 计,一战而大获全胜。 C、解涡阳之围时,在高聪等人不听从作战意见而导致战败后,傅永没有气馁,而是收 拾残兵,利用伏击转败为胜
D、傅永临阵勇猛过人,70多岁了还独自率领千余人与前来解围之敌决战,且不顾腿伤 冲入敌阵,把敌人打得大败而逃 9、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及课文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9分) (1)又贼若夜来,必于渡淮之所以火记其浅处。 译文: (2)下官虽微,国家一帅,奈何使虏有伤将之名! 译文: (3)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 译文 (二)古诗阅读 10、阅读下面两首古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城东早春 雨晴 杨巨源 王驾 诗家清景在新春, 雨前初见花间蕊, 绿柳才黄半未匀。 雨后全无叶底花 若待上林花似锦, 蜂蝶纷纷过墙去, 出门俱是看花人。 却疑春色在临家 (1)这两首诗歌咏的对象和抒发的心情有何不同?请在空格中写出答案(4分) 杨诗对象: 心情 王诗对象 心情: (2)这两首诗的下联表现手法上有何相同?分别表达诗人怎样的情意?(4分) 11、名句默写(8分) ① 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② ,众人皆醉我独醒,是以见放。《渔父》 ③碧云天, ,西风紧,北雁南飞。 ?总是离人泪。 茕茕独立,形影相吊。《陈情表》 ⑤亦欲以究天人之际, ,成一家之言。(《报任安书》) 三、现代文阅读(20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15题。(20分) 草屋的声音 赵伟平 ①《史记》里说虞舜戴着斗笠披着衣衫精心修筑的是草屋,杜甫吟唱的《茅屋为秋风所 破歌》,这茅屋本质上也是草屋。 ②上世纪70年代那些移民迁徙到刚刚围塘还泛着盐渍的土地上,开始“筑巢”。这建造 的方式实在是太简单了,几根竹木扎起来,屋面是铺展均匀的一束束的稻草,屋墙是缚住竹 竿的一扇扇稻草,源于土地的稻草裏掖着屋子,阳光下金灿灿的,抬头望着齐厚齐厚的稻草 屋檐,会有一种知足的温煦和生命的叠重掠过。 ③小时候,不知是听母亲还是其他乡人说过这句话:“只有懒的人,没有懒的田”。其实
3 D、傅永临阵勇猛过人,70 多岁了还独自率领千余人与前来解围之敌决战,且不顾腿伤 冲入敌阵,把敌人打得大败而逃。 9、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及课文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9 分) (1)又贼若夜来,必于渡淮之所以火记其浅处。 译文: (2)下官虽微,国家一帅,奈何使虏有伤将之名! 译文: (3)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 译文: (二)古诗阅读 10、阅读下面两首古诗,然后回答问题。(8 分) 城东早春 雨晴 杨巨源 王驾 诗家清景在新春, 雨前初见花间蕊, 绿柳才黄半未匀。 雨后全无叶底花。 若待上林花似锦, 蜂蝶纷纷过墙去, 出门俱是看花人。 却疑春色在临家。 (1)这两首诗歌咏的对象和抒发的心情有何不同?请在空格中写出答案(4 分) 杨诗 对象: 心情: 王诗 对象: 心情: (2)这两首诗的下联表现手法上有何相同?分别表达诗人怎样的情意?(4 分) 11、名句默写(8 分) ① , ,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② ,众人皆醉我独醒,是以见放。《渔父》 ③碧云天, ,西风紧,北雁南飞 。 ?总是离人泪。 ④ , ;茕茕独立,形影相吊。《陈情表》 ⑤亦欲以究天人之际,_______ _______,成一家之言。(《报任安书》) 三、现代文阅读(20 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2—15 题。(20 分) 草屋的声音 赵伟平 ①《史记》里说虞舜戴着斗笠披着衣衫精心修筑的是草屋,杜甫吟唱的《茅屋为秋风所 破歌》,这茅屋本质上也是草屋。 ②上世纪 70 年代那些移民迁徙到刚刚围塘还泛着盐渍的土地上,开始“筑巢”。这建造 的方式实在是太简单了,几根竹木扎起来,屋面是铺展均匀的一束束的稻草,屋墙是缚住竹 竿的一扇扇稻草,源于土地的稻草裹掖着屋子,阳光下金灿灿的,抬头望着齐厚齐厚的稻草 屋檐,会有一种知足的温煦和生命的叠重掠过。 ③小时候,不知是听母亲还是其他乡人说过这句话:“只有懒的人,没有懒的田”。其实
海边的田地即使不懒也够坑人的,芦苇根、柳丝藤草之类像一张网罩着地面,盘根错节,密 密匝匝,成群地疯长,种地人垦植庄稼往往会如游击战、拉锯战一样地与它们争斗。然而, 最终也是那些芦苇一样坚韧的人征服了草屋后的一片片土地。春天一来拼起一幅嫩绿的画景。 夏天绿得更深、更翠,像湖,像海,碧波欣欣。几把闪电,几度雷鸣,几经风雨,青黄相融, 一幅幅逼真的水彩,当之无愧。秋色染过了又一幅金色的秋景图,慢慢向田野走来了。收获 最后的田野,草屋的灯光亮了,里面的主人抹一把额头上发亮的汗珠,洗一洗长满老茧的双 手,便从门缝里传出几声纯朴而又憨厚的笑声。 ④草屋是温馨的。但草屋有时会经历一些惊险的无奈和战栗。常常在汛期的时段里,村 口的防汛喇叭一响,草屋里的男女老少提锹带箕奔赴海边,这是一场义无反顾的战争,一心 想缚住大海的疯狂的手脚。有一次,海浪冲破了堤岸,草屋灰黄色的屋顶浮在浊黄的水面上, 海水退后,草屋几乎还是完好的,草屋能挡得了寒冷与酷暑,却对水从来都留着通道,这正 像无边的大水漫过一丛丛热爱生命的草,它们聪明地匍匐在大地上,水过后,阳光一照,依 然能够旺盛地向上长 ⑤草屋留给我记忆的更多的是宁静。我曾住的是一幢两间半的草屋,挡门墙的草栓周围 终年种着一圈茗苳草,有点像兰花的叶子,这草终年不枯,似乎也终年点燃着草屋的绿意 草屋的前后有两棵树,屋东北角有一颗髙大的梧桐树,梧桐的枝桠粗犷而大气,一到初夏, 盆底大的叶子和小号一样紫色的花便一起高高地摇曳;屋西南侧长着一颗枝细叶茂的枣树 我常常会在屋檐下,看飒飒落下的枣花,再看着米粒一样的枣儿怎样长成姑娘般的丰满与红 润,然而,又会算计着折一支长长的竹竿渐次敲落那些美味。一前一后的两棵树,庇护着草 屋,草屋便更加安宁而有情致了 ⑥冬天的雪对于草屋来说,又是一道别样的风景,隔着砧板大的天窗仰望雪片飘摇而来, 先是与稻草摩挲的声音,再是“沙沙”、“沙沙”雪花与雪花挤在一起的声音。最后像神韵 样,雪脚踩得无声无息了。满世界一屋银妆素裹,草屋上的雪层已经盖过了草层,一间间草 屋早已成了一个个意味无穷的童话了。融雪的时候,那些剥离草屋的水的精灵似乎很不愿意 真的离去,在经过屋檐的刹那间,在空中凝住了,这凝结的雕塑越结越大,越挂越长,几乎 每一根稻草顶端都挂起这样的冰凌串儿,远望去,冰凌串就像在琴键上髙低跳跃的音符 ⑦草屋无言。但我相信,从草屋里出来的人都会有对草屋的种种理解,都能聆听到草屋 里发出的种种声音! (选自2007年8月7日《解放日报》) 12、结合全文的内容来看,作者“聆听”到哪些“声音”?(6分) 13、第③自然段中画线句子在表达上有什么特色?(4分) 14、第⑤自然段中写终年不枯的茗苳草,草屋前后的梧桐和枣树,对描写草屋起到什么 作用?(4分) 15、本文标题为“草屋的声音”,第⑦自然段中又说“草屋无言”。你怎样从这看似矛盾 的话语中理解和评价作者包蕴在文章中的思想感情和人生态度?(6分) (二)论述类文本: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6一19题。(18分) 从偏见到卑劣
4 海边的田地即使不懒也够坑人的,芦苇根、柳丝藤草之类像一张网罩着地面,盘根错节,密 密匝匝,成群地疯长,种地人垦植庄稼往往会如游击战、拉锯战一样地与它们争斗。然而, 最终也是那些芦苇一样坚韧的人征服了草屋后的一片片土地。春天一来拼起一幅嫩绿的画景。 夏天绿得更深、更翠,像湖,像海,碧波欣欣。几把闪电,几度雷鸣,几经风雨,青黄相融, 一幅幅逼真的水彩,当之无愧。秋色染过了又一幅金色的秋景图,慢慢向田野走来了。收获 最后的田野,草屋的灯光亮了,里面的主人抹一把额头上发亮的汗珠,洗一洗长满老茧的双 手,便从门缝里传出几声纯朴而又憨厚的笑声。 ④草屋是温馨的。但草屋有时会经历一些惊险的无奈和战栗。常常在汛期的时段里,村 口的防汛喇叭一响,草屋里的男女老少提锹带箕奔赴海边,这是一场义无反顾的战争,一心 想缚住大海的疯狂的手脚。有一次,海浪冲破了堤岸,草屋灰黄色的屋顶浮在浊黄的水面上。 海水退后,草屋几乎还是完好的,草屋能挡得了寒冷与酷暑,却对水从来都留着通道,这正 像无边的大水漫过一丛丛热爱生命的草,它们聪明地匍匐在大地上,水过后,阳光一照,依 然能够旺盛地向上长! ⑤草屋留给我记忆的更多的是宁静。我曾住的是一幢两间半的草屋,挡门墙的草栓周围 终年种着一圈茗苳草,有点像兰花的叶子,这草终年不枯,似乎也终年点燃着草屋的绿意。 草屋的前后有两棵树,屋东北角有一颗高大的梧桐树,梧桐的枝桠粗犷而大气,一到初夏, 盆底大的叶子和小号一样紫色的花便一起高高地摇曳;屋西南侧长着一颗枝细叶茂的枣树, 我常常会在屋檐下,看飒飒落下的枣花,再看着米粒一样的枣儿怎样长成姑娘般的丰满与红 润,然而,又会算计着折一支长长的竹竿渐次敲落那些美味。一前一后的两棵树,庇护着草 屋,草屋便更加安宁而有情致了。 ⑥冬天的雪对于草屋来说,又是一道别样的风景,隔着砧板大的天窗仰望雪片飘摇而来, 先是与稻草摩挲的声音,再是“沙沙”、“沙沙”雪花与雪花挤在一起的声音。最后像神韵一 样,雪脚踩得无声无息了。满世界一屋银妆素裹,草屋上的雪层已经盖过了草层,一间间草 屋早已成了一个个意味无穷的童话了。融雪的时候,那些剥离草屋的水的精灵似乎很不愿意 真的离去,在经过屋檐的刹那间,在空中凝住了,这凝结的雕塑越结越大,越挂越长,几乎 每一根稻草顶端都挂起这样的冰凌串儿,远望去,冰凌串就像在琴键上高低跳跃的音符。 ⑦草屋无言。但我相信,从草屋里出来的人都会有对草屋的种种理解,都能聆听到草屋 里发出的种种声音! (选自 2007 年 8 月 7 日《解放日报》) 12、结合全文的内容来看,作者“聆听”到哪些“声音”?(6 分) 13、第③自然段中画线句子在表达上有什么特色?(4 分) 14、第⑤自然段中写终年不枯的茗苳草,草屋前后的梧桐和枣树,对描写草屋起到什么 作用?(4 分) 15、本文标题为“草屋的声音”,第⑦自然段中又说“草屋无言”。你怎样从这看似矛盾 的话语中理解和评价作者包蕴在文章中的思想感情和人生态度?(6 分) (二)论述类文本: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6 一 19 题。(18 分) 从偏见到卑劣
温宪 在西藏发生暴力犯罪事件之后,国际上某些自以为站在“道义制高点”上的人颇为失态, 很有点幸灾乐祸的怪劲儿。然而,当偏见膨胀得“越了线”,便走向了卑劣。 试举一例:某英国专栏作家日前撰文,除了极为荒谬地将北京奥运会与1936年柏林 奥运会相提并论外,还声称“当西藏形势恶化后,以奥运会为武器针对北京的压力将增大”, 中国对成功举办奥运会的深切关注为全球反华势力提供了“机遇之窗”,继而煽动包括美国民 主党总统候选人奥巴马和希拉里在内的各方人士,随着奥运圣火的传递,应参与“一个滚动 的全球范围的反华抗议”。不仅如此,这位曾有从政经历的人士还极力鼓动说:“当西方政治 家面临无力扭转经济颓势和人们在伊拉克及阿富汗问题上的愤怒郁积之际,将辱骂倾泻于中 国,为这些政治家从其他灾难中转移人们的注意力提供了一个合适的机会。” 荒谬吗?就是如此荒谬!如同经过热炒后,远在苏丹的达尔富尔问题被荒诞地与北京奥 运会联系起来一样,如今借着西藏问题,西方经济颓势、伊拉克及阿富汗问题等“灾难”与 奥运会这样风马牛不相及的事情竟被联系到了一起,真是一语泄了天机!北京奥运会不仅是 个合适的机会”,它还像是一面镜子,照出了某些反华势力无知而狂妄、狭隘而傲慢、起 哄而无理的嘴脸 奥林匹克运动之所以成为全人类的盛会,是因为这个世界实在需要一种借奥运会得以承 载、传扬的髙尚精神。正如前国际奧委会主席布伦戴奇所言,奥林匹克运动是“超越了人类 切宗教的‘宗教’”,这个“宗教”所宣扬的终极追求其实就是那些人类所推崇的最基本的 道德追求:公正、和平、理解和友谊。奥林匹克运动初起时令人感动的约定之一是赛会期 交战各方一律休战;奥运圣火采集仪式上令人感动的一幕便是与火炬同时高高举起的橄榄枝 人类文明社会发展到今天,奥林匹克精神理应更加具有理性包容、平等沟通、促进和谐的诉 求。在奥林匹克精神和理想面前,那些不肯摘下意识形态有色眼镜、受制于冷战思维定势的 人们是不是显得距“道义制高点”很远? 有着13亿人口的中国,正在以自己的真诚努力见证着一个拥有古老文明的民族对于奥林 匹克精神的崇尚,履行着世界上最大发展中国家对整个国际社会的庄严承诺。全球化进程加 快了,地球村变小了,诸如奥运会在内的许多关乎大家的事情需要大家一起办,也只有通过 国际间的公正、和平、理解和友谊才能将国际社会的好事办好。恰如英国奥委会主席科林· 莫伊尼汉所言,“体育运动和奥运会本身是一股向善的力量”,“让中国蒙羞不会赢得任何成果, 最终反而可能会适得其反”。那些以阴暗心理或阴险举措诋毁、攻击乃至破坏北京奥运会的人, 伤及的不仅仅是中国人民,已经进入21世纪的整个人类文明社会亦将蒙羞 上述幸灾乐祸者文中有言:“魔瓶已经打开,如何终结尚未可知。”其实,结局可以预料: 打开充满偏见的魔瓶后,亵渎奥运者终将自取其辱! 2008-04-0206:5726新华网 16、下列对“这个世界实在需要一种借奥运会得以承载、传扬的高尚精神”一句话中的 “高尚精神”的理解,最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是“超越了人类一切宗教的宗教”。 B、是那些人类所推崇的最基本的道德追求:公正、和平、理解和友谊。 C、是与火炬同时高高举起的橄榄枝 D、是赛会期间交战各方一律休战的约定。 17、下列对文章内容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5 温 宪 在西藏发生暴力犯罪事件之后,国际上某些自以为站在“道义制高点”上的人颇为失态, 很有点幸灾乐祸的怪劲儿。然而,当偏见膨胀得“越了线”,便走向了卑劣。 试举一例:某英国专栏作家日前撰文,除了极为荒谬地将北京奥运会与1936年柏林 奥运会相提并论外,还声称“当西藏形势恶化后,以奥运会为武器针对北京的压力将增大”, 中国对成功举办奥运会的深切关注为全球反华势力提供了“机遇之窗”,继而煽动包括美国民 主党总统候选人奥巴马和希拉里在内的各方人士,随着奥运圣火的传递,应参与“一个滚动 的全球范围的反华抗议”。不仅如此,这位曾有从政经历的人士还极力鼓动说:“当西方政治 家面临无力扭转经济颓势和人们在伊拉克及阿富汗问题上的愤怒郁积之际,将辱骂倾泻于中 国,为这些政治家从其他灾难中转移人们的注意力提供了一个合适的机会。” 荒谬吗?就是如此荒谬!如同经过热炒后,远在苏丹的达尔富尔问题被荒诞地与北京奥 运会联系起来一样,如今借着西藏问题,西方经济颓势、伊拉克及阿富汗问题等“灾难”与 奥运会这样风马牛不相及的事情竟被联系到了一起,真是一语泄了天机!北京奥运会不仅是 “一个合适的机会”,它还像是一面镜子,照出了某些反华势力无知而狂妄、狭隘而傲慢、起 哄而无理的嘴脸。 奥林匹克运动之所以成为全人类的盛会,是因为这个世界实在需要一种借奥运会得以承 载、传扬的高尚精神。正如前国际奥委会主席布伦戴奇所言,奥林匹克运动是“超越了人类 一切宗教的‘宗教’”,这个“宗教”所宣扬的终极追求其实就是那些人类所推崇的最基本的 道德追求:公正、和平、理解和友谊。奥林匹克运动初起时令人感动的约定之一是赛会期间 交战各方一律休战;奥运圣火采集仪式上令人感动的一幕便是与火炬同时高高举起的橄榄枝。 人类文明社会发展到今天,奥林匹克精神理应更加具有理性包容、平等沟通、促进和谐的诉 求。在奥林匹克精神和理想面前,那些不肯摘下意识形态有色眼镜、受制于冷战思维定势的 人们是不是显得距“道义制高点”很远? 有着 13 亿人口的中国,正在以自己的真诚努力见证着一个拥有古老文明的民族对于奥林 匹克精神的崇尚,履行着世界上最大发展中国家对整个国际社会的庄严承诺。全球化进程加 快了,地球村变小了,诸如奥运会在内的许多关乎大家的事情需要大家一起办,也只有通过 国际间的公正、和平、理解和友谊才能将国际社会的好事办好。恰如英国奥委会主席科林• 莫伊尼汉所言,“体育运动和奥运会本身是一股向善的力量”,“让中国蒙羞不会赢得任何成果, 最终反而可能会适得其反”。那些以阴暗心理或阴险举措诋毁、攻击乃至破坏北京奥运会的人, 伤及的不仅仅是中国人民,已经进入 21 世纪的整个人类文明社会亦将蒙羞。 上述幸灾乐祸者文中有言:“魔瓶已经打开,如何终结尚未可知。”其实,结局可以预料: 打开充满偏见的魔瓶后,亵渎奥运者终将自取其辱! ——2008-04-02 06:57:26 新华网 16、下列对“这个世界实在需要一种借奥运会得以承载、传扬的高尚精神”一句话中的 “高尚精神”的理解,最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是“超越了人类一切宗教的宗教”。 B、是那些人类所推崇的最基本的道德追求:公正、和平、理解和友谊。 C、是与火炬同时高高举起的橄榄枝。 D、是赛会期间交战各方一律休战的约定。 17、下列对文章内容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