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看序注 一般交代创作的年代、缘由、背景 多为整个作品奠定情感基调,有助于把 握诗歌思想情感。如: 姜夔《扬州慢》序中说:“孑怀怆然,感慨今昔, 因自度此曲。干岩老人以为有《黍离》之悲也。 小序对词作表达的昔盛今衰的感伤之情作了明确的概括
(三)看序注 一般交代创作的年代、缘由、背景, 多为整个作品奠定情感基调,有助于把 握诗歌思想情感。如: 姜夔《扬州慢》序中说:“予怀怆然,感慨今昔, 因自度此曲。千岩老人以为有《黍离》之悲也。” 小序对词作表达的昔盛今衰的感伤之情作了明确的概括
(四)找诗眼 诘歌丰富的思想情感往往借助于精炼的语 言来体现,我们要抓住这些关键字。 秋夜朱淑真 夜久无眠秋气清,烛花频剪欲三更。 铺床凉满梧桐月,月在梧桐缺处明。 此诗无一“情”字,而无处不含“情”。请从 四句中找出最能体现诗人感情的一个字 并在对全诗整体感悟的基础上,简要分析诗 人在这两句诗中是营造出什么样的意境
(四)找诗眼 诗歌丰富的思想情感往往借助于精炼的语 言来体现,我们要抓住这些关键字。 秋夜 朱淑真 夜久无眠秋气清,烛花频剪欲三更。 铺床凉满梧桐月,月在梧桐缺处明。 此诗无一“情”字,而无处不含“情” 。请从 三、四句中找出最能体现诗人感情的一个字, 并在对全诗整体感悟的基础上,简要分析诗 人在这两句诗中是营造出什么样的意境
“凉”。“凉”字既写天凉, 由床上之月写到天上之月,过 渡巧妙;愁情、凉床、月影和 梧桐,共同营造出孤寂(离愁 别怨)的意境
“凉” 。 “凉”字既写天凉, 又写心境的孤寂(或心凉)。 由床上之月写到天上之月,过 渡巧妙;愁情、凉床、月影和 梧桐,共同营造出孤寂(离愁 别怨)的意境
(五)品意象 诗歌所写之“景”、所咏之“物”,即 为客观之“象”;借景所抒之“情”, 咏物所言之“志”,即为主观之“意” “象”与“意”的完美结合,就是“意 象”。只有领悟“意象”中的寓意,才 能把握好诗歌的思想感情
(五)品意象 诗歌所写之“景”、所咏之“物”,即 为客观之“象”;借景所抒之“情” , 咏物所言之“志”,即为主观之“意” ; “象”与“意”的完美结合,就是“意 象”。只有领悟“意象”中的寓意,才 能把握好诗歌的思想感情
第一节诗歌形象的鉴赏 诗歌的形象包括意象、物象、人物形象。诗歌的形象 倾注了诗人的思想感情,因此,只有真正了解了诗歌的形 象,才能深入领会诗人思想感情。 鉴赏诗歌的意象 提问方式:本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意境、景象、景 物)?描写的景物有什么特点? 答题步骤:1.描绘画面2总结特点(有手法的要点明手法 3思想感情 常见的景物特点: 宏阔——苍凉、雄浑、莽苍、辽阔、高远、壮阔、深远 细腻 寂、缠绵、幽静、幽美、宁谧、婉转、朦胧 繁复——繁丽、热烈、高亢、繁华、淳朴、喧闹 清冷——暗淡、渺茫、寥落、萧糸、荒凉、冷寂
第一节 诗歌形象的鉴赏 诗歌的形象包括意象、物象、人物形象。诗歌的形象 倾注了诗人的思想感情,因此,只有真正了解了诗歌的形 象,才能深入领会诗人思想感情。 一、鉴赏诗歌的意象 提问方式:本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意境、景象、景 物)?描写的景物有什么特点? 答题步骤:1.描绘画面 2.总结特点(有手法的要点明手法) 3.思想感情 常见的景物特点: 宏阔——苍凉、雄浑、莽苍、辽阔、高远、壮阔、深远 细腻——空寂、缠绵、幽静、幽美、宁谧、婉转、朦胧 繁复——繁丽、热烈、高亢、繁华、淳朴、喧闹 清冷——暗淡、渺茫、寥落、萧条、荒凉、冷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