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指出对词类活用情况解说错误的一项 A、臣不胜犬马怖惧之情(名词作动词,像 犬马一样) A B、臣欲奉诏奔驰,则刘病日笃(日,名词 做状语,一天天) C、历职郎署(职,名词做动词用,任职) D、是以区区不能废远(远,形容词做动词 用,远离)
9、指出对词类活用情况解说错误的一项 A、臣不胜犬马怖惧之情(名词作动词,像 犬马一样) B、臣欲奉诏奔驰,则刘病日笃(日,名词 做状语,一天天) C、历职郎署(职,名词做动词用,任职) D、是以区区不能废远(远,形容词做动词 用,远离) A
11、注意下面一些表示与官职有关的词,解说有 误的一项是()AA、寻蒙国恩,除臣洗马 (除:免职) B、过蒙拔擢,宠命优渥 (擢:提拔)C、诏书特下,拜臣郎中(:授 予官)D、猥以微贱,当侍东宫(当:任,担任 12、请给“以”字按意义和用法分类 ①臣以险衅②臣以供养无主③谨拜表以闻 ④猥以微贱⑤但以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⑥ 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②@臣具以表闻③ A、因为,介词:④②B、连词: C、用,(词: D、凭着,以, 个词
11、注意下面一些表示与官职有关的词,解说有 误的一项是( ) A、寻蒙国恩,除臣洗马 (除:免职) B、过蒙拔擢,宠命优渥 (擢:提拔) C、诏书特下,拜臣郎中(:授 予官) D、猥以微贱,当侍东宫(当:任,担任) 12、请给“以”字按意义和用法分类 ( ) ①臣以险衅 ②臣以供养无主 ③谨拜表以闻 ④猥以微贱 ⑤但以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 ⑥ 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 ⑦臣具以表闻 A、因为,介词: B 、连词: C、用,介词: D、凭着,以, 介词: A ①②⑤ ③ ⑥⑦ ④
13、文中多次提到官名,下列加点字不是官 名的一项是( )A、后刺史臣荣举臣 秀才B、诏书特下,拜臣郎中C寻 蒙国恩,除臣洗马 D且臣少仕伪朝, 历职郎署 14、加点字意义与众不同的一项是C A、逮春圣朝,沐浴清化(《陈情表》 B、比至南郡,而琮已降(《赤壁之战》) C、郦元之所见闻,殆与余同(苏轼《石钟 山记》)D、迨至菡萏成花,娇姿欲滴 (李渔《芙蕖》)
13、文中多次提到官名,下列加点字不是官 名的一项是( ) A、后刺史臣荣举臣 秀才 B、诏书特下,拜臣郎中 C寻 蒙国恩,除臣洗马 D且臣少仕伪朝, 历职郎署 14、加点字意义与众不同的一项是 A、逮春圣朝,沐浴清化(《陈情表》) B、比至南郡,而琮已降(《赤壁之战》) C、郦元之所见闻,殆与余同(苏轼《石钟 山记》) D、迨至菡萏成花,娇姿欲滴 (李渔《芙蕖》) A C
16、对文章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是(D) A、第一段叙述自己的遭遇和家庭的困境,为下 文请求提供依据。 B、第二段叙述自己并非没有奉诏之心,只是因 为祖母病重,自己进退两难,身不由己。 C、第三段提出“圣朝以孝治天下”的大道理, 再着重说明“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 无以终余年”的情况,以说明并非欲全名节。 D、第四段陈述希望,恳请皇上满足他孝敬祖母 的愿望,并表达了自己一定要“陨首”“结草” 对祖母报恩的决心
16、对文章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第一段叙述自己的遭遇和家庭的困境,为下 文请求提供依据。 B、第二段叙述自己并非没有奉诏之心,只是因 为祖母病重,自己进退两难,身不由己。 C、第三段提出“圣朝以孝治天下”的大道理, 再着重说明“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 无以终余年”的情况,以说明并非欲全名节。 D、第四段陈述希望,恳请皇上满足他孝敬祖母 的愿望,并表达了自己一定要“陨首”“结草” 对祖母报恩的决心。 D
1.以(1)娘以指叩门扉曰(介词,用) (2)此吾祖太常公宜德间执此以朝(连词,表承接,可 译为“来”) (3)能以足音辨人(介词,凭借,根据) (4以手阉门(介词,用) 2.而(1)而庭阶寂寂(连词,表并列) ·(2)墙往往而是(连词,表修饰) (3)客逾庖而宴(连词,表修饰) (4)而母立于兹(代词,你,你的) (5呱呱而泣(连词,表修饰) 3.之(1)顷之,持一象笏至(语助词,调整音节) ·(2)久之,能以足音辨人(语助词,调整音节) (3他日汝当用之(代词,代象笏) (4)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助词,的)
1. 以 (1)娘以指叩门扉曰(介词,用) • (2)此吾祖太常公宣德间执此以朝(连词,表承接,可 译为“来”) • (3)能以足音辨人(介词,凭借,根据) • (4)以手阉门(介词,用) • 2. 而 (1)而庭阶寂寂(连词,表并列) • (2)墙往往而是(连词,表修饰) • (3)客逾庖而宴(连词,表修饰) • (4)而母立于兹(代词,你,你的) • (5)呱呱而泣(连词,表修饰) 3.之 (1)顷之,持一象笏至(语助词,调整音节) • (2)久之,能以足音辨人(语助词,调整音节) • (3)他日汝当用之(代词,代象笏) • (4)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助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