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细胞的发现.细胞学说的创立和发展 植物细胞 ◼ 构成植物体、执生理功能和遗传变异的基本单位 一).细胞的发现 ◼ 通常细胞都很小,必须用显微镜才能观察到.因此细胞的发现 与了解和显微镜的发明,以及显微技术的不断改进分不开.没 有显微镜的产生就不可能发现细胞.1665年, Robert hook(英 国人)用自制的显微镜观察软木,发现许多类似蜂窝状的结 构—小室,并将其命名为细胞(Cell).实际上他所观察到的仅仅 是软木的死细胞壁
. 细胞的发现.细胞学说的创立和发展 植物细胞 ◼ 构成植物体、执生理功能和遗传变异的基本单位 一).细胞的发现 ◼ 通常细胞都很小,必须用显微镜才能观察到.因此细胞的发现 与了解和显微镜的发明,以及显微技术的不断改进分不开.没 有显微镜的产生就不可能发现细胞.1665年, Robert hook(英 国人)用自制的显微镜观察软木,发现许多类似蜂窝状的结 构—小室,并将其命名为细胞(Cell).实际上他所观察到的仅仅 是软木的死细胞壁
二).细胞学说的创立 ◼ 自从 Robert hook 发现了软木死细胞壁后,在近200年期间, 随着显微镜的制造技术和显微技术的不断改进,对细胞的认 识也有进一步了解. ◼ 1838—1839年,德国植物学家施来登(Schleidon)和动物学家 施旺(Schwan)提出了细胞学说(Cell theory).其基本要点为: 1. 动.植物有机体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2. 细胞可以分裂.分化形成组织. 3. 所有的细胞都是由细胞分裂或融合而来. 4. 每个细胞都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单位. 5. 精子.卵都属于细胞
二).细胞学说的创立 ◼ 自从 Robert hook 发现了软木死细胞壁后,在近200年期间, 随着显微镜的制造技术和显微技术的不断改进,对细胞的认 识也有进一步了解. ◼ 1838—1839年,德国植物学家施来登(Schleidon)和动物学家 施旺(Schwan)提出了细胞学说(Cell theory).其基本要点为: 1. 动.植物有机体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2. 细胞可以分裂.分化形成组织. 3. 所有的细胞都是由细胞分裂或融合而来. 4. 每个细胞都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单位. 5. 精子.卵都属于细胞
◼ 细胞学说的创立,是生物学发展史的一个重要阶段,是研究生 物结构.生长.分化.发育和功能的新起点.由此掀起对动.植物 细胞进行了广泛的观察研究. 1840年: 在细胞中发现了细胞核.细胞质.叶绿体. 1880年: 在动.植物细胞中发现了有丝分裂. (Flemming,Strasburger) 1883-86年: 在动.植物细胞中发现了减数分裂. (Beneden,Strasburger) 1888-93年: 在植物中发现了双受精现象.在动. (Strasburger,Overton) 1894年: 发现了线粒体. (Altman) 1898年: 发现了高尔基体. (Golgi)
◼ 细胞学说的创立,是生物学发展史的一个重要阶段,是研究生 物结构.生长.分化.发育和功能的新起点.由此掀起对动.植物 细胞进行了广泛的观察研究. 1840年: 在细胞中发现了细胞核.细胞质.叶绿体. 1880年: 在动.植物细胞中发现了有丝分裂. (Flemming,Strasburger) 1883-86年: 在动.植物细胞中发现了减数分裂. (Beneden,Strasburger) 1888-93年: 在植物中发现了双受精现象.在动. (Strasburger,Overton) 1894年: 发现了线粒体. (Altman) 1898年: 发现了高尔基体. (Golgi)
◼ 上述发现是在光学显微镜的帮助下发现的,但光学显微镜经 过三百多年的改进与发展(1665-1970),由于受光波波长的 限制(光学显微镜的理论分辩率极限为0.2微米),细胞内小于 0.2微米的结构,在光学显微镜下无法观察到. ◼ 20世纪20年代以来,人们用电子透镜代替玻璃透镜,用电子 束代替光束,研制成电子显微镜. 电子显微镜的分辩率可达 1-2A,有效放大倍数可达20万倍,由此进一步揭示了细胞内 各种细微结构. ◼ 由于一些新技术在生物学领域的应用(组织培养.同位素示踪. 放射自显影等技术),使对细胞的研究从超微水平进入到分 子水平、对细胞核、细胞质、细胞壁各种细胞器、染色体、 核酸等不仅了解其形态结构. 而且对其功能也有进一步了 解.DNA(脱氧核糖核酸)双螺旋结构的阐明,被认为是20世纪 中科学界的重大突破之一
◼ 上述发现是在光学显微镜的帮助下发现的,但光学显微镜经 过三百多年的改进与发展(1665-1970),由于受光波波长的 限制(光学显微镜的理论分辩率极限为0.2微米),细胞内小于 0.2微米的结构,在光学显微镜下无法观察到. ◼ 20世纪20年代以来,人们用电子透镜代替玻璃透镜,用电子 束代替光束,研制成电子显微镜. 电子显微镜的分辩率可达 1-2A,有效放大倍数可达20万倍,由此进一步揭示了细胞内 各种细微结构. ◼ 由于一些新技术在生物学领域的应用(组织培养.同位素示踪. 放射自显影等技术),使对细胞的研究从超微水平进入到分 子水平、对细胞核、细胞质、细胞壁各种细胞器、染色体、 核酸等不仅了解其形态结构. 而且对其功能也有进一步了 解.DNA(脱氧核糖核酸)双螺旋结构的阐明,被认为是20世纪 中科学界的重大突破之一
. 真核、原核细胞和非细胞结构的生命 细胞特征 原 核 细 胞 真 核 细 胞 细胞大小 1——10微米 10——100微米 细 胞 壁 主要成份为肽聚糖. 主要成份是纤维素. 细 胞 核 有核仁和核膜的分化 无 染 色 体 每个细胞只有二条以上染 色体,DNA与蛋白质结合. 每一细胞只有一条DNA, 大多数不与蛋白质结合. 细 胞 器 有 无 细胞骨架 有 无 细胞分裂 二分体或出芽,无丝分裂. 分裂方式多种:有丝.无丝. 减数分裂
. 真核、原核细胞和非细胞结构的生命 细胞特征 原 核 细 胞 真 核 细 胞 细胞大小 1——10微米 10——100微米 细 胞 壁 主要成份为肽聚糖. 主要成份是纤维素. 细 胞 核 有核仁和核膜的分化 无 染 色 体 每个细胞只有二条以上染 色体,DNA与蛋白质结合. 每一细胞只有一条DNA, 大多数不与蛋白质结合. 细 胞 器 有 无 细胞骨架 有 无 细胞分裂 二分体或出芽,无丝分裂. 分裂方式多种:有丝.无丝. 减数分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