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有机化合物的物理和光谱性质 第4章 有机化合物的物理性质
第 4 章 有机化合物的物理性质 第一篇 有机化合物的物理和光谱性质
●目录 4.1 分子间作用力 4.4 有机化合物的物理状态 一、 色散力 4.5有机化合物的溶解性 二、静电力 一、溶剂的分类 三、氢键 二、溶解过程 4.2有机化合物的沸点 三、有机化合物在水中 4.3有机化合物的熔点 的溶解性 2
●目录 2 4.1 分子间作用力 一、色散力 二、静电力 三、氢键 4.2 有机化合物的沸点 4.3 有机化合物的熔点 4.4 有机化合物的物理状态 4.5 有机化合物的溶解性 一、溶剂的分类 二、溶解过程 三、有机化合物在水中 的溶解性
§4.1分子间作用力 一、色散力 瞬时偶极:由于带电粒子的相对运动而在某一时刻产生的偶极。 色散力:瞬时偶极之间的相互吸引力。 十一十 十一+一十一+ 瞬间偶极的相互吸引 ○色散力的大小与分子的极化率和分子间的接触面积 有关。 ○色散力没有方向性和饱和性,既存在于非极性分子间, 也存在于极性分子间
3 §4.1 分子间作用力 一、色散力 瞬时偶极:由于带电粒子的相对运动而在某一时刻产生的偶极。 色散力:瞬时偶极之间的相互吸引力。 ●色散力的大小与分子的极化率和分子间的接触面积 分子间的接触面积 有关。 ●色散力没有方向性和饱和性 方向性和饱和性,既存在于非极性分子间, 也存在于极性分子间。 瞬间偶极的相互吸引
二、静电力 静电力:极性分子的固有偶极之间的相互吸引力,只存在 于极性分子之间。 6-8+6+ H3C-CI CI-CH2CH2-C Cl-CH3 -CH2C2-9 8+6+ ●静电力的大小与分子的偶极矩、温度、分子间距离有关。 三、氢键 当氢原子与电负性较大、原子半径较小、负电荷较集中的 原子如F、N、O相连时,氢带正电性。由于氢原子的半径很 小,电荷密度大,可以与另一个负电荷比较集中的F、N、O 原子产生强烈的静电吸引作用,形成氢键。 A
4 二、静电力 静电力:极性分子的固有偶极之间的相互吸引力,只存在 于极性分子之间。 ●静电力的大小与分子的偶极矩、温度、分子间距离有关。 H3C Cl + - Cl CH3 - + Cl CH2CH2 Cl - + + - Cl CH2CH2 Cl - + + - 三、氢键 当氢原子与电负性较大、原子半径较小、负电荷较集中的 原子如 F、N、O相连时,氢带正电性。由于氢原子的半径很 小,电荷密度大,可以与另一个负电荷比较集中的 F、N、O 原子产生强烈的静电吸引作用,形成氢键。 4
氢键具有方向性和饱和性,其大小与原子的电负性 和原子半径有关。 分子间作用力的强度:氢键>静电力>色散力 Back
5 ● 氢键具有方向性和饱和性 方向性和饱和性,其大小与原子的电负性 和原子半径有关。 ● 分子间作用力的强度: ● 氢键>静电力>色散力。 F H F H F H F H O H H O H H O H H O R H O R H O R H NH H H NH H H NH H H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