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迁 廉颇蔺相如列传
廉颇蔺相如列传 司马迁
学习目标 (一)积累文言基础知识。 (二)掌握出自本文的成语。 (三)分析人物性格并积累写作素材 1.读動口叹培养语薇 大言文单法)2.译—动手以营握加钢点 3.思—动脑以积累写作食材
(一)积累文言基础知识。 (二)掌握出自本文的成语。 (三)分析人物性格并积累写作素材。 学习目标 1.读——动口以培养语感 2.译 ——动手以掌握知识点 3.思——动脑以积累写作素材 文言文学法
4
1、秦昭王闻之,使人遗赵王书,愿以十五城请易璧。 秦昭王听到了这件事,派人送给赵王一封信,愿 意用十五座城池换取这块宝玉。 2、计未定,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 计策还没有定下来,想找个可以出使去回复秦国 的人,也没有找到。 3、秦以城求璧而赵不许,曲在赵;赵予璧而秦不予 赵城,曲在秦。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 秦王用城池来换宝玉如果赵国不答应,理屈的是赵 国;赵国给了宝玉而秦国不给赵国城池,理屈的是 秦国。比较这两个对策,宁可答应(给秦国璧), 使秦国承担理屈(的责任)。” 4、赵王于是遂遣相如奉璧西入秦。 于是赵王就派蔺相如带着和氏璧向西出发到秦国去
▪ 1、秦昭王闻之,使人遗赵王书,愿以十五城请易璧 。 ▪ 2、计未定,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 。 ▪ 3、秦以城求璧而赵不许,曲在赵;赵予璧而秦不予 赵城,曲在秦。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 ▪ 4、赵王于是遂遣相如奉璧西入秦。 秦昭王听到了这件事,派人送给赵王一封信,愿 意用十五座城池换取这块宝玉 。 计策还没有定下来,想找个可以出使去回复秦国 的人,也没有找到。 秦王用城池来换宝玉如果赵国不答应,理屈的是赵 国;赵国给了宝玉而秦国不给赵国城池,理屈的是 秦国。比较这两个对策,宁可答应(给秦国璧), 使秦国承担理屈(的责任)。” 于是赵王就派蔺相如带着和氏璧向西出发到秦国去
二、完璧归赵 开端(2-3): 强秦索璧→赵王求使→缪贤举蔺→奉璧出使 经过(46): 献璧取璧→归璧于赵一廷斥秦王 n结果(7) 半礼而归→拜上大夫
二、完璧归赵 ▪ 开端(2-3): ▪ 强秦索璧→赵王求使→缪贤举蔺→奉璧出使 ▪ 经过(4-6) : ▪ 献璧取璧→归璧于赵→廷斥秦王 ▪ 结果(7): ▪ 毕礼而归→拜上大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