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 浮游植物 浮游植物(phytoplankton)是一个生态学概念,是指在水中营 浮游生活的微小植物,通常浮游植物就是指浮游藻类,主要包 括 蓝 藻 门 Cyanophyta 、 硅 藻 门 Bacillariophyta 、 金 藻 门 Chrysophyta、黄藻门Xanthophyta、甲藻门Pyrrophyta、隐藻门 Cryptophyta、裸藻门Euglenophyta和绿藻门Chlorophyta,而不包 括细菌和其它植物。 生活在水中的植物称为水生植物,包括从低等的细菌、藻类到 高等的种子植物。浮游植物在水体中是鱼类和其他经济动物的 直接或间接的饵料基础,是水域初级生产者,又是水体中重要 的生物环境,也是水中溶解氧的主要来源。在决定水域生产性 能上具有重要意义,与渔业生产有十分密切的关系
第一篇 浮游植物 浮游植物(phytoplankton)是一个生态学概念,是指在水中营 浮游生活的微小植物,通常浮游植物就是指浮游藻类,主要包 括 蓝 藻 门 Cyanophyta 、 硅 藻 门 Bacillariophyta 、 金 藻 门 Chrysophyta、黄藻门Xanthophyta、甲藻门Pyrrophyta、隐藻门 Cryptophyta、裸藻门Euglenophyta和绿藻门Chlorophyta,而不包 括细菌和其它植物。 生活在水中的植物称为水生植物,包括从低等的细菌、藻类到 高等的种子植物。浮游植物在水体中是鱼类和其他经济动物的 直接或间接的饵料基础,是水域初级生产者,又是水体中重要 的生物环境,也是水中溶解氧的主要来源。在决定水域生产性 能上具有重要意义,与渔业生产有十分密切的关系
第一章 藻类概述 ⚫ 藻类植物整个藻体都能吸收营养制造有机物质, 不需要高等植物那样花相当多的能量消耗在支 持器官上。藻类植物体形态多样,许多种类要 用显微镜或电镜才能观察清楚。形态结构、繁 殖方法也简单。通常以细胞分裂为主,当环境 条件适宜、营养物质丰富时,藻体个体数的增 长非常快速。藻类分布十分广泛,各种水域中 均有。有些种类在小水体和浅水湖泊中常大量 繁殖,使水体呈现色彩,这一现象称为“水 华”(water bloom)。有些种类在海水中大量繁 殖,形成“赤潮”(red tide)
第一章 藻类概述 ⚫ 藻类植物整个藻体都能吸收营养制造有机物质, 不需要高等植物那样花相当多的能量消耗在支 持器官上。藻类植物体形态多样,许多种类要 用显微镜或电镜才能观察清楚。形态结构、繁 殖方法也简单。通常以细胞分裂为主,当环境 条件适宜、营养物质丰富时,藻体个体数的增 长非常快速。藻类分布十分广泛,各种水域中 均有。有些种类在小水体和浅水湖泊中常大量 繁殖,使水体呈现色彩,这一现象称为“水 华”(water bloom)。有些种类在海水中大量繁 殖,形成“赤潮”(red tide)
一、主要特征 ⚫ 藻类(algae)是低等植物,分布甚广,绝大多数生活于水中, 大小不一,小的肉眼看不见, 只有几微米(如小球藻 Chlorella 3~5 µm), 大的长达 60 m ( 如 海 洋 中 的 巨 藻 Macrocystis phrifera);没有真正的根、茎、叶的分化。藻类植物体通常 可以看做是简单的叶,故又称叶状体植物。藻类具有叶绿素, 整个藻体都有吸收营养,进行光合作用的能力,因此一般均 能自养生活。 ⚫ 藻类的生殖单位是单细胞的孢子或合子。虽然高等藻类的生 殖单位可以是多细胞构造,但均直接参与生殖作用,不分化 为生殖部分和营养部分。藻类的生活史中没有在母体内孕育 着具有藻体雏形胚的过程。 ⚫ 简单说来藻类是无胚而具叶绿素的自养叶状体孢子植物
一、主要特征 ⚫ 藻类(algae)是低等植物,分布甚广,绝大多数生活于水中, 大小不一,小的肉眼看不见, 只有几微米(如小球藻 Chlorella 3~5 µm), 大的长达 60 m ( 如 海 洋 中 的 巨 藻 Macrocystis phrifera);没有真正的根、茎、叶的分化。藻类植物体通常 可以看做是简单的叶,故又称叶状体植物。藻类具有叶绿素, 整个藻体都有吸收营养,进行光合作用的能力,因此一般均 能自养生活。 ⚫ 藻类的生殖单位是单细胞的孢子或合子。虽然高等藻类的生 殖单位可以是多细胞构造,但均直接参与生殖作用,不分化 为生殖部分和营养部分。藻类的生活史中没有在母体内孕育 着具有藻体雏形胚的过程。 ⚫ 简单说来藻类是无胚而具叶绿素的自养叶状体孢子植物
二、形态构造 ⚫ 藻类藻体形态多种多样,有单细胞体、群体、多细胞体。单 细胞体种类大多营浮游生活,为小型或微型藻类。藻体常为 球形、椭球形、圆柱形、纺锤形、纤维形、新月形等。群体 类型的种类常呈球状、片状、丝状、树枝状或不规则团块状。 丝状体又可分为由单列细胞组成的不分枝丝状体和呈有分枝 的异丝性丝状体。分枝以侧面相互愈合而成盘状假薄壁组织。 藻体的形态以及群体中的细胞数目、排列方式、细胞的相互 关系都是分类的重要依据。总之,藻类细胞具有趋同性,球 形或近似球形,是有利于浮游生活的适应。 ⚫ 藻体细胞结构都可分化为细胞壁和原生质体两部分。后者包 括细胞质和细胞核,原生质内有色素或色素体、蛋白核、同 化产物等
二、形态构造 ⚫ 藻类藻体形态多种多样,有单细胞体、群体、多细胞体。单 细胞体种类大多营浮游生活,为小型或微型藻类。藻体常为 球形、椭球形、圆柱形、纺锤形、纤维形、新月形等。群体 类型的种类常呈球状、片状、丝状、树枝状或不规则团块状。 丝状体又可分为由单列细胞组成的不分枝丝状体和呈有分枝 的异丝性丝状体。分枝以侧面相互愈合而成盘状假薄壁组织。 藻体的形态以及群体中的细胞数目、排列方式、细胞的相互 关系都是分类的重要依据。总之,藻类细胞具有趋同性,球 形或近似球形,是有利于浮游生活的适应。 ⚫ 藻体细胞结构都可分化为细胞壁和原生质体两部分。后者包 括细胞质和细胞核,原生质内有色素或色素体、蛋白核、同 化产物等
(1)细胞壁 ⚫ 藻类大多数种类都有细胞壁,少数种类没有细胞壁。 ⚫ 无细胞壁的种类有以下几种类型,体全裸露,表层不特化为周质体(Perplast, 也叫表质),细胞可变形。藻体细胞质表层特化成为一层坚韧有弹性的周质 体,具周质体的种类藻体形态较稳定。周质体表面平滑或具纵走条纹或具螺 旋绕转的隆起,或附有硅质或钙质小板,有的硅质板上还有刺。 ⚫ 某些藻类还具特殊性的细胞壁状的构造——囊壳(Iorica)。囊壳中无纤维质, 但常有钙或铁化合物的沉积,常呈黄色、棕色甚至棕红色。囊壳形状一般并 不与原生质体一致,囊壳的内壁并不紧贴在原生质体的表面,中间有较大的 空隙,其中有水充塞,因此原生质体在囊壳中常可自由伸展和收缩,或向四 周作螺旋绕转。囊壳的形状、开孔、附属物(如棘、刺、疣状突起等)在分类 上,尤其在属、种的鉴定甚至分科鉴定上具有重要意义。 ⚫ 有细胞壁的种类,构造亦不完全一致,一般随各门藻类不同而不同。大多数 藻类(如绿藻)的细胞壁主要是由外层的果胶质和内层的纤维质组成。硅藻 门的细胞壁主要硅质组成,即外层为二氧化硅,内层为果胶质。黄藻门的某 些种类细胞壁由果胶质组成。褐藻和红藻细胞壁的主要成分是藻胶,即前者 为褐藻胶,后者为琼胶类。细胞壁为原生质体的分泌物,坚韧而具一定的形 状,表面平滑或具有各种纹饰、突起、棘、刺等,这些突起物对藻体营浮游 生活具有特殊意义。一个细胞的细胞壁多数是一个完整的整体,硅藻细胞壁 为两个“∪”形节片套合而成,黄藻常为为两个“H”形节片组合而成,而甲 藻的细胞壁则是由许多小板片拼合组成的
(1)细胞壁 ⚫ 藻类大多数种类都有细胞壁,少数种类没有细胞壁。 ⚫ 无细胞壁的种类有以下几种类型,体全裸露,表层不特化为周质体(Perplast, 也叫表质),细胞可变形。藻体细胞质表层特化成为一层坚韧有弹性的周质 体,具周质体的种类藻体形态较稳定。周质体表面平滑或具纵走条纹或具螺 旋绕转的隆起,或附有硅质或钙质小板,有的硅质板上还有刺。 ⚫ 某些藻类还具特殊性的细胞壁状的构造——囊壳(Iorica)。囊壳中无纤维质, 但常有钙或铁化合物的沉积,常呈黄色、棕色甚至棕红色。囊壳形状一般并 不与原生质体一致,囊壳的内壁并不紧贴在原生质体的表面,中间有较大的 空隙,其中有水充塞,因此原生质体在囊壳中常可自由伸展和收缩,或向四 周作螺旋绕转。囊壳的形状、开孔、附属物(如棘、刺、疣状突起等)在分类 上,尤其在属、种的鉴定甚至分科鉴定上具有重要意义。 ⚫ 有细胞壁的种类,构造亦不完全一致,一般随各门藻类不同而不同。大多数 藻类(如绿藻)的细胞壁主要是由外层的果胶质和内层的纤维质组成。硅藻 门的细胞壁主要硅质组成,即外层为二氧化硅,内层为果胶质。黄藻门的某 些种类细胞壁由果胶质组成。褐藻和红藻细胞壁的主要成分是藻胶,即前者 为褐藻胶,后者为琼胶类。细胞壁为原生质体的分泌物,坚韧而具一定的形 状,表面平滑或具有各种纹饰、突起、棘、刺等,这些突起物对藻体营浮游 生活具有特殊意义。一个细胞的细胞壁多数是一个完整的整体,硅藻细胞壁 为两个“∪”形节片套合而成,黄藻常为为两个“H”形节片组合而成,而甲 藻的细胞壁则是由许多小板片拼合组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