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径1、2课程编码:0406048zb、0406049zb一、说明(一)课程性质本大纲是根据体育系2014年制定的体育教育专业课程设置方案修订的,它是体育教育专业的专业基础课。共105学时,7学分。(二)教学目标使学生较好地掌握田径运动基本理论知识、基本技术和基本技能,系统掌握田径运动锻炼身体、增强体质的手段和方法,具有会讲、会做、会教、会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能胜任中小学体育课中田径教材的教学、课外田径锻炼、课余田径训练与竞赛工作,能组织、管理、指导社区田径工作。(三)教学内容田径运动理论、田径运动技术与技能、田径运动裁判、田径运动教学与训练。田径运动健身理论与方法(四)教学时数田径I、45学时。田径Ⅱ、60学时,共105学时。(五)教学方式讲授、练习等。二、本文田径I(一)理论部分专题1。田径运动概述教学要点:田径运动的意义,田径运动的地位与作用;近代世界田径运动的发展。教学时数:2学时教学要求:掌握田径运动的概念、分类、发展情况等基本知识。教学内容:1.田径运动的概念、分类
田径1、2 课程编码;0406048zb、0406049zb 一、说明 (一)课程性质 本大纲是根据体育系2014年制定的体育教育专业课程设置方案修订的,它是体育教育专业的专业基础课。共 105学时,7学分。 (二)教学目标 使学生较好地掌握田径运动基本理论知识、基本技术和基本技能,系统掌握田径运动锻炼身体、增强体质的手 段和方法,具有会讲、会做、会教、会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能胜任中小学体育课中田径教材的教学、课外 田径锻炼、课余田径训练与竞赛工作,能组织、管理、指导社区田径工作。 (三)教学内容 田径运动理论、田径运动技术与技能、田径运动裁判、田径运动教学与训练。田径运动健身理论与方法 (四)教学时数 田径Ⅰ、45学时。田径Ⅱ、60学时,共105学时。 (五)教学方式 讲授、练习等。 二、本文 田径Ⅰ (一)理论部分 专题1。田径运动概述 教学要点: 田径运动的意义,田径运动的地位与作用;近代世界田径运动的发展。 教学时数: 2学时 教学要求: 掌握田径运动的概念、分类、发展情况等基本知识。 教学内容: 1. 田径运动的概念、分类
2.田径运动的属性、特征、功能3.田径运动的产生、发展与比赛项目4.我国田径运动的发展与成绩考核要求:识记和领会田径运动的概念、分类、了解近代世界田径运动的发展情况。专题2.由径运动健身理论与方法教学要点:田径健身运动基本锻炼方法:指导中学生参加田径健身锻炼的能力的培养。教学时数:2学时教学要求:了解田径健身运动的分类及其主要内容,掌握田径健身运动基本锻炼方法,具备指导中学生参加田径健身锻炼的基本知识与能力。教学内容:第一节田径健身运动的分类与内容第二节田径健身运动的生理学基础及对人体的健身作用、田径健身运动的锻炼方法第三节田径健身运动的指导与评价第四节田径健身运动锻炼的注意事项考核要求:掌握田径健身运动的分类及主要内容、了解田径健身运动基本锻炼方法及田径运动锻炼的注意事项。专题3.田径运动教学教学要点:中学田径运动教学的任务、内容,田径运动教学的阶段和方法,增强学生体质的方法,怎样预防伤害事故。教学时数:2学时教学要求:明确中学田径运动教学、训练的任务,了解中学体育课田径教学、训练内容,掌握中学田径运动教学与训练方法
2. 田径运动的属性、特征、功能 3. 田径运动的产生、发展与比赛项目 4. 我国田径运动的发展与成绩 考核要求: 识记和领会田径运动的概念、分类、了解近代世界田径运动的发展情况。 专题2.田径运动健身理论与方法 教学要点: 田径健身运动基本锻炼方法;指导中学生参加田径健身锻炼的能力的培养。 教学时数: 2学时 教学要求: 了解田径健身运动的分类及其主要内容 , 掌握田径健身运动基本锻炼方法 , 具备指导中学生参加田径健身锻炼的 基本知识与能力。 教学内容: 第一节 田径健身运动的分类与内容 第二节 田径健身运动的生理学基础及对人体的健身作用、田径健身运动的锻炼方法 第三节 田径健身运动的指导与评价 第四节 田径健身运动锻炼的注意事项 考核要求: 掌握田径健身运动的分类及主要内容、了解田径健身运动基本锻炼方法及田径运动锻炼的注意事项。 专题3.田径运动教学 教学要点: 中学田径运动教学的任务、内容,田径运动教学的阶段和方法,增强学生体质的方法, 怎样预防伤害事故。 教学时数: 2学时 教学要求: 明确中学田径运动教学、训练的任务, 了解中学体育课田径教学、训练内容 , 掌握中学田径运动教 学与训练方法
教学内容:第一节田径运动教学的任务、内容和成绩考核第二节田径运动的教学阶段和方法第三节田径运动教学中增强体质的方法第四节田径运动教学中伤害事故的预防考核要求:掌握中学田径运动教学的任务和内容,掌握田径运动教学的阶段和方法,掌握增强学生体质的方法及怎样预防伤害事故。(二)实践部分专题1.短跑(含接力跑)技术教学教学要点:学习跑的专门性练习,全程跑技术;传接棒技术。教学时数:8学时教学要求:掌握短跑的基本技术和跑的专门性练习技术,掌握短跑的教学方法和锻炼身体的方法,初步具备中学体育与健康课中短跑教材的教学能力和课外短跑锻炼的指导能力,初步掌握接力跑的基本技术和教学方法,教学内容:短跑和接力跑①介绍短跑的特点、锻炼价值及比赛项目②短跑技术③该项目锻炼时的手段与方法④跑的专门性练习短跑的竞赛规则③介绍接力跑的特点。锻炼价值及其比赛项目接力跑技术③该项目锻炼时的手段与方法接力跑的竞赛规则考核要求:
教学内容: 第一节 田径运动教学的任务、内容和成绩考核 第二节 田径运动的教学阶段和方法 第三节 田径运动教学中增强体质的方法 第四节 田径运动教学中伤害事故的预防 考核要求: 掌握中学田径运动教学的任务和内容, 掌握田径运动教学的阶段和方法, 掌握增强学生体质的方法及怎样预防伤害 事故。 (二)实践部分 专题1.短跑(含接力跑)技术教学 教学要点: 学习跑的专门性练习,全程跑技术;传接棒技术。 教学时数: 8学时 教学要求: 掌握短跑的基本技术和跑的专门性练习技术 , 掌握短跑的教学方法和锻炼身体的方法 , 初步具备中学体育与健 康课中短跑教材的教学能力和课外短跑锻炼的指导能力,初步掌握接力跑的基本技术和教学方法。 教学内容: 短跑和接力跑 ①介绍短跑的特点、锻炼价值及比赛项目 ②短跑技术 ③该项目锻炼时的手段与方法 ④跑的专门性练习 ⑤短跑的竞赛规则 ⑥介绍接力跑的特点。锻炼价值及其比赛项目 ⑦接力跑技术 ⑧该项目锻炼时的手段与方法 ⑨接力跑的竞赛规则 考核要求:
(1)各就位预备动作正确熟练;起跑时两腿离起跑器迅速有力,后腿前摆积极,上体有较大前倾,摆臂积极有力。(2)起跑与起跑后的加速跑衔接较好,作到上体逐渐抬起,步长逐渐增大,速度逐渐加快,自然顺利的过度到途中跑。(3)途中跑时,两腿摆充分有力,步幅大、频率快,上体保持适宜的前倾,摆臂自然合理,上下肢配合协调。(4)全程跑重心平稳,向前性和直线性好,整个跑的动作结构完整、轻松协调。能作出合理的冲刺撞线动作专题2.跳高技术教学教学要点:跳高的基本理论知识、起跳技术、助跑技术与起跳技术的结合。教学时数:16学时教学要求:掌握跳高的基本理论知识,掌握跨越式、背越式跳高的基本技术与教学方法,掌握跳高锻炼身体的方法,初步具备中学跳高教材的教学能力和课外锻炼的指导能力。教学内容:①跳高简介,跳高专门性练习②助跑技术,踏跳技术③背越跳高过杆技术④跨越式过杆技术介绍③利用该项目锻炼时的手段与方法③跳高竞赛规则考核要求:(1)全程助跑动作自然,节奏明显,快速准确。助跑与起跳动作连贯,后段助跑身体内倾合理。(2)起跳阶段放脚快而合理,摆积极有力,伸充分,起跳方向正确。(3)起跳与过杆动作衔接好,在杆上背弓动作好,身体能顺势依次过杆,着地动作合理专题3.掷标枪和垒球技术教学教学要点:
(1)各就位预备动作正确熟练;起跑时两腿蹬离起跑器迅速有力,后腿前摆积极,上体有较大前 倾,摆臂积极有力。 (2)起跑与起跑后的加速跑衔接较好,作到上体逐渐抬起,步长逐渐增大,速度逐渐加快,自然顺 利的过度到途中跑。 (3)途中跑时,两腿蹬摆充分有力,步幅大、频率快,上体保持适宜的前倾,摆臂自然合理,上下 肢配合协调。 (4)全程跑重心平稳,向前性和直线性好,整个跑的动作结构完整、轻松协调。能作出合理的冲刺撞线动作。 专题2.跳高技术教学 教学要点: 跳高的基本理论知识、起跳技术、助跑技术与起跳技术的结合。 教学时数: 16学时 教学要求: 掌握跳高的基本理论知识 , 掌握跨越式、背越式跳高的基本技术与教学方法 , 掌握跳高锻炼身体的方法 , 初步 具备中学跳高教材的教学能力和课外锻炼的指导能力。 教学内容: ①跳高简介 , 跳高专门性练习 ②助跑技术 , 踏跳技术 ③背越跳高过杆技术 ④跨越式过杆技术介绍 ⑤利用该项目锻炼时的手段与方法 ⑥跳高竞赛规则 考核要求: (1)全程助跑动作自然,节奏明显,快速准确。助跑与起跳动作连贯,后段助跑身体内倾合理。 (2)起跳阶段放脚快而合理,蹬摆积极有力,蹬伸充分,起跳方向正确。 (3)起跳与过杆动作衔接好,在杆上背弓动作好,身体能顺势依次过杆,着地动作合理。 专题3.掷标枪和垒球技术教学 教学要点:
发展概况、锻炼价值与技术特点、掷标枪技术(握、持枪方法、助跑、投掷步技术、最后用力与维持身体平衡)、助跑步点的丈量方法、掷标枪教学与训练的基本手段和方法教学时数:15学时教学要求:掌握掷标枪的基本理论知识,掌握掷标枪的基本技术和教学方法,初步具备中学体育与健康课中投掷类和标枪教材的教学能力以及课外投掷类锻炼的指导能力。教学内容:①掷标枪的基本理论知识②掷标枪专门性练习③标枪握、持方法④助跑技术和投掷步技术最后用力技术及维护身体平衡技术③介绍掷垒球技术该项目锻炼时的手段与方法③掷标枪的规则考核要求:握、持枪正确。预跑阶段动作自然协调,逐步加速,步点正确,与投掷步结合较好。投掷步引枪及时充分,直线性好,双腿摆积极,节奏清楚。超越器械动作明显,助跑与最后用力衔接紧凑。最后用力顺序正确,出手速度快,出枪角度适宜。出枪后能维持好身体平衡,无犯规现象。田径 Ⅱ(一)理论教学内容专题1.田径运动技术原理教学要点:决定跑、跳、投、成绩的主要因素,跑、跳、投的力学分析及理论联系实际指导田径运动实践。教学时数:6学时
发展概况、锻炼价值与技术特点、掷标枪技术(握、持枪方法、助跑、投掷步技术、最后用力与维持身体平衡)、助 跑步点的丈量方法、掷标枪教学与训练的基本手段和方法。 教学时数: 15学时 教学要求: 掌握掷标枪的基本理论知识,掌握掷标枪的基本技术和教学方法,初步具备中学体育与健康课中投掷类和 标枪教材的教学能力以及课外投掷类锻炼的指导能力。 教学内容: ①掷标枪的基本理论知识 ②掷标枪专门性练习 ③标枪握、持方法 ④助跑技术和投掷步技术 ⑤最后用力技术及维护身体平衡技术 ⑥介绍掷垒球技术 ⑦该项目锻炼时的手段与方法 ⑧掷标枪的规则 考核要求: 握、持枪正确。预跑阶段动作自然协调,逐步加速,步点正确,与投掷步结合较好。投掷步引枪及时充分,直线性 好,双腿蹬摆积极,节奏清楚。超越器械动作明显,助跑与最后用力衔接紧凑。最后用力顺序正确,出手速度快, 出枪角度适宜。出枪后能维持好身体平衡,无犯规现象。 田径 Ⅱ (一)理论教学内容 专题1.田径运动技术原理 教学要点: 决定跑、跳、投、成绩的主要因素,跑、跳、投的力学分析及理论联系实际指导田径运动实践。 教学时数: 6学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