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RP理论的形成一库存订货控制 最大 Kl=物料消耗速度 库存量 订货点 安全 库存 订货提前期 图示订货点法
ERP理论的形成— 库存订货控制 安全 库存 订货点 最大 库存量 lKl=物料消耗速度 订货提前期 图示 订货点法
ERP理论的形成一库存订货控制 对订货点法假设的讨论: 各种物料的需求是相互独立的 如10个零件组装一件产品,单个供货率为90%, 则联合供货率为0.9*0.9**0.9=348%; 物料需求是连续发生的; 提前期是已知的和固定的; 库存消耗后应被重新填满
ERP理论的形成— 库存订货控制 •对订货点法假设的讨论: –各种物料的需求是相互独立的。 •如10个零件组装一件产品,单个供货率为90%, 则联合供货率为0.9*0.9*… *0.9=34.8% ; –物料需求是连续发生的; –提前期是已知的和固定的; –库存消耗后应被重新填满
ERP理论的形成一时段式MRP ·60年代时段式MRP (time phased material requirement planning 亦称基本MRP或简称MRP,为弥补订货点法的缺 陌而发展起来的,体现“在需要的时候提供需要的 数量” 与订货点法的区别在于: 将物料需求分为独立与非独立两类并分别加以处理; 对库存状态数据引入了时间分段的概念
ERP理论的形成— 时段式MRP • 60年代时段式MRP (time phased material requirement planning) 亦称基本MRP或简称MRP,为弥补订货点法的缺 陷而发展起来的,体现“在需要的时候提供需要的 数量” 。 • 与订货点法的区别在于: – 将物料需求分为独立与非独立两类并分别加以处理; – 对库存状态数据引入了时间分段的概念
ERP理论的形成一时段式MRP ·1960’sIBM的约瑟夫~奥立佛博士提出 物料需求应该分为独立与非独立两类 独立需求物料: 不依赖企业内其他物料的需求量而独立存在。 比如,客户订购的产品、科研试制需要的样品、售后 维修需要的备品备件等; 非独立需求物料 柯由企业内其他物料的需求量来确定,或称相关需求 量 比如,半成品、零部件、原材料等的需求
ERP理论的形成— 时段式MRP • 1960’s IBM的约瑟夫~奥立佛博士提出 物料需求应该分为独立与非独立两类: – 独立需求物料: •不依赖企业内其他物料的需求量而独立存在。 •比如,客户订购的产品、科研试制需要的样品、售后 维修需要的备品备件等; – 非独立需求物料 •可由企业内其他物料的需求量来确定,或称相关需求 量。 •比如,半成品、零部件、原材料等的需求
ERP理论的形成一时段式MRP 为库存状态数据引入时间分段的概念 时间分段,就是给库存状态数据加上时间坐 标,即按具体的日期或计划时区存储和记录库 存状态数据 时间分段MRP的库存状态公式 库存量+已订货量-需求量=可供货量 ·需求量:当前已知的需求数量; 可供货量:未来可以供应的数量;
ERP理论的形成— 时段式MRP •为库存状态数据引入时间分段的概念 –时间分段,就是给库存状态数据加上时间坐 标,即按具体的日期或计划时区存储和记录库 存状态数据。 –时间分段MRP的库存状态公式 • 库存量+已订货量-需求量=可供货量 •需求量:当前已知的需求数量; •可供货量:未来可以供应的数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