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城市一中(北校区)09届高三语文一轮复习 专题六理解文言实词的含义(一词多义) 教师版 91相 (1)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游褒禅山记》(痨助,嬲助) (2)卒相与欢,为刎颈之交《廉颇蔺相如列传》(互相) (3)宗庙之事,如会同,端章甫,愿为小相焉《侍坐章》(古代主持礼化的官) )于是乘其厉声以呵,则噪而相逐《五人墓碑记》(表示动作偏指一方) (5)今由与求也,相夫子《季氏将伐颛臾》(辅佐) (6)危而不持,颠而不扶,则将焉用彼相矣《季氏将伐颛臾》(搀盲人走略的人) (7)且庸人尚羞之,况于将相乎? 《廉颇蔺相如列传》(丞相,宰相) 92谢: (1)秦王恐其破璧,乃辞谢《廉颇蔺相如列传》(道歉,认) (2)乃令张良留谢《鸿门宴》(辞别) (3)哙拜谢,起,立而饮之《鸿门宴》(感谢) (4)使君谢罗敷:“宁可共载否?”陌上桑》(请间) (5)多谢后世人,戒之慎勿忘《孔雀东南飞》(告被 (1)低眉信手续续弹,说尽心中无限事《琵琶行》(随意,随便) (2)予自度不得脱,则直前诟虏帅失信《指南录后序》(信用) (3)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兰亭集序》实在 (4)仁者播其惠,信者效其忠 《谏太宗十思书》(诫信) (5)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曹刿论战》(饿实) 6)海客谈灜洲,烟涛微茫信难求《梦游天姥吟留别》(磅实,实在,的殤)
- 1 - 盐城市一中(北校区)09 届高三语文一轮复习 专题六 理解文言实词的含义(一词多义) 教师版 91 相: ⑴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 《游褒禅山记》(帮助,辅助) ⑵卒相与欢,为刎颈之交 《廉颇蔺相如列传》(互相) ⑶宗庙之事,如会同,端章甫,愿为小相焉 《侍坐章》(古代主持礼仪的官) ⑷于是乘其厉声以呵,则噪而相逐 《五人墓碑记》 (表示动作偏指一方) ⑸今由与求也,相夫子 《季氏将伐颛臾》 (辅佐) ⑹危而不持,颠而不扶,则将焉用彼相矣 《季氏将伐颛臾》 (搀扶盲人走路的人) ⑺且庸人尚羞之,况于将相乎? 《廉颇蔺相如列传》 (丞相,宰相) 92 谢: ⑴秦王恐其破璧,乃辞谢 《廉颇蔺相如列传》(道歉,认错) ⑵乃令张良留谢 《鸿门宴》(辞别) ⑶哙拜谢,起,立而饮之 《鸿门宴》(感谢) ⑷使君谢罗敷:“宁可共载否?” 《陌上桑》(请问) ⑸多谢后世人,戒之慎勿忘 《孔雀东南飞》 (告诫) 93 信: ⑴低眉信手续续弹,说尽心中无限事 《琵琶行》(随意,随便) ⑵予自度不得脱,则直前诟虏帅失信 《指南录后序》(信用) ⑶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兰亭集序》 实在 ⑷仁者播其惠,信者效其忠 《谏太宗十思书》 (诚信) ⑸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曹刿论战》(诚实) ⑹海客谈瀛洲,烟涛微茫信难求 《梦游天姥吟留别》(确实,实在,的确)
94兴: (1)抑王兴甲兵,危土臣,构怨于诸侯《齐桓晋文之事》(发动,调发 (2)清风徐来,水波不兴《赤壁赋》(兴起 (3)遥襟俯畅,逸兴遄飞《滕王阁序》(兴敦) (4)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兰亭集序》(触发) (5)政通人和,百废具兴《岳阳楼记》(兴办、举办) (1)则知明而行无过矣《劝学》(行为) (2)孔子曰:三人行,则必有我师《师说》(行走) (3)为君翻作琵琶行《琵琶行》(古芹的一种体裁) (4)吾社之行为士先者,为之声义《五人墓碑记》(品行) (5)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出师表》(行列,队伍 (6)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师说发以贻之《师说》(展行,践行) (7)王欲行之,则盍反其本矣《齐桓晋文之事》实行 (8)善万物之得时,感吾生之行休《兰亭集序》即将 96幸 (1)夫赵强而燕弱,而君幸于赵王《廉颇蔺相如列传》(宠爱) (2)臣从其计,大王亦幸赦臣《廉颇蔺相如列传》(甜幸,幸而,孝亏) (3)缦立远视,而望幸焉《阿房宫赋》(皇帝到来) (4)阙然久不报,幸勿为过《报任安书》(新望) (5)则吾斯役之不幸,未若复吾赋不幸之甚也《捕蛇者说》(幸运) 修 (1)余稍为修葺,使不上漏《项脊轩志》(修理,修)
- 2 - 94 兴: ⑴抑王兴甲兵,危土臣,构怨于诸侯 《齐桓晋文之事》(发动,调发) ⑵清风徐来,水波不兴 《赤壁赋》 (兴起) ⑶遥襟俯畅,逸兴遄飞 《滕王阁序》(兴致) ⑷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 《兰亭集序》(触发) ⑸政通人和,百废具兴 《岳阳楼记》(兴办、举办) 95 行: ⑴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劝学》(行为) ⑵孔子曰:三人行,则必有我师 《师说》(行走) ⑶为君翻作琵琶行 《琵琶行》(古诗的一种体裁) ⑷吾社之行为士先者,为之声义 《五人墓碑记》(品行) ⑸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 《出师表》(行列,队伍) ⑹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师说发以贻之 《师说》(履行,践行) ⑺王欲行之,则盍反其本矣 《齐桓晋文之事》 实行 ⑻善万物之得时,感吾生之行休 《兰亭集序》 即将 96 幸: ⑴夫赵强而燕弱,而君幸于赵王 《廉颇蔺相如列传》(宠爱) ⑵臣从其计,大王亦幸赦臣 《廉颇蔺相如列传》(侥幸,幸而,幸亏) ⑶缦立远视,而望幸焉 《阿房宫赋》(皇帝到来) ⑷阙然久不报,幸勿为过 《报任安书》(希望) ⑸则吾斯役之不幸,未若复吾赋不幸之甚也 《捕蛇者说》(幸运) 97 修: ⑴余稍为修葺,使不上漏 《项脊轩志》(修理,修补)
(2)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兰亭集序》(长 (3)臣修身洁行数十年,终不以监门困故而受公子财 廉颇蔺相如列传》(修养) (4)纷吾既有此内美兮,又重之以修能《离骚》(美好) (5)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廉颇蔺相如列传》(表达,表示) (6)孙子膑脚,兵法修列《太史公自序》(编,著述) (1)清风徐来,水波不兴《赤壁赋》(慢馒地、缓地) (2)不徐不疾,得之于手,而应于心《庄子天道》(迟缓) (3)若幸而男,吾奉之:即女也,吾徐死耳。《史记赵世家》(便地) 99许 (1)均之二策,守许以负秦曲《廉颇蔺相如列传》(答应,允许 (2)长约八分有奇高可二黍许《核舟记》(大约) (3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五柳先生传》(处所) (4)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陈情表》(被允许 (5)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观书有感》(这拌) (1)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游褒禅山记》(山的南面,水的北面) (2)斜阳草树,寻常巷陌《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阳光,太阳) (3)阳奉阴违表面上,假装 101引: (1)乃设九宾礼于廷,引赵使者蔺相如《廉颇蔺相如列传》(引见,延掠) (2)又有清流激湍,引以为流觞曲水《兰亭集序》(引来
- 3 - ⑵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 《兰亭集序》(长) ⑶臣修身洁行数十年,终不以监门困故而受公子财 《廉颇蔺相如列传》(修养) ⑷纷吾既有此内美兮,又重之以修能 《离骚》(美好) ⑸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 《廉颇蔺相如列传》(表达,表示) ⑹孙子膑脚,兵法修列 《太史公自序》(编著,著述) 98 徐: ⑴清风徐来,水波不兴 《赤壁赋》(慢慢地、缓缓地) ⑵不徐不疾,得之于手,而应于心《庄子 天道》(迟缓) ⑶若幸而男,吾奉之;即女也,吾徐死耳。《史记 赵世家》(慢慢地) 99 许: ⑴均之二策,守许以负秦曲 《廉颇蔺相如列传》(答应,允许) ⑵长约八分有奇,高可二黍许 《核舟记》(大约) ⑶先生不知何许人也 《五柳先生传》(处所) ⑷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 《陈情表》(被允许) ⑸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观书有感》(这样) 100 阳: ⑴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 《游褒禅山记》(山的南面,水的北面) ⑵斜阳草树,寻常巷陌 《永遇乐 京口北固亭怀古》(阳光,太阳) ⑶阳奉阴违 表面上,假装 101 引: ⑴乃设九宾礼于廷,引赵使者蔺相如 《廉颇蔺相如列传》(引见,延请) ⑵又有清流激湍,引以为流觞曲水 《兰亭集序》(引来)
3)秦王与群臣相视而嘻,左右或引相如去《廉颇蔺相如列传》(拉) (4)望见廉颇,相如引车避匿《廉颇蔺相如列传》(李引引中为∮转) (5)敢竭鄙怀,恭疏短引《滕王阁序》(芹体的一种 (6)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出师表》(援引,引用) ()如有不嗜杀人者,则天下之民皆引颈而望之矣《出师表》(伸长 02宜 (1)至于颠覆,理固宜然是《六国论》(应该) (2)臣窃以为其人勇士,有智谋,宜可使《廉颇蔺相如列传》(表推测,大概) (3)宜乎百姓之以我为爱也《齐桓晋文之事》(合适,应该) 103遗: (1)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劝学》(遗漏,忽赂) (2)使人遗赵王书,愿以十五城请易璧《廉颇蔺相如列传》(送 (3)公子闻之,往请,欲厚遗之《信陵君窃符救赵》(赠送) (4)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赤壁赋》(遗弃,抛弃) (5)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出师表》(遗留,指死去的人房下的) (6)秦无亡矢遗镞之费,而天下诸侯已困矣《过秦论》(遊失,丢失) 104贻 (1)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师说发以贻之《师说》(赠送 (2)尝贻予核舟一,盖大苏泛赤壁云《核舟记》(赠送) (3)贻人口实(房给 105易 (1)秦王以十五城请易寡人之壁《廉颇蔺相如列传》(换,换驶) (2)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四海之大,有几人欤?《五人墓碑记》(改变,更改)
- 4 - ⑶秦王与群臣相视而嘻,左右或引相如去 《廉颇蔺相如列传》(拉) ⑷望见廉颇,相如引车避匿 《廉颇蔺相如列传》(牵引,引申为掉转) ⑸敢竭鄙怀,恭疏短引 《滕王阁序》(诗体的一种) ⑹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 《出师表》(援引,引用) ⑺如有不嗜杀人者,则天下之民皆引颈而望之矣 《出师表》(伸长) 102 宜: ⑴至于颠覆,理固宜然是 《六国论》(应该) ⑵臣窃以为其人勇士,有智谋,宜可使 《廉颇蔺相如列传》 (表推测,大概) ⑶宜乎百姓之以我为爱也 《齐桓晋文之事》(合适,应该) 103 遗: ⑴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劝学》(遗漏,忽略) ⑵使人遗赵王书,愿以十五城请易璧 《廉颇蔺相如列传》(送) ⑶公子闻之,往请,欲厚遗之 《信陵君窃符救赵》(赠送) ⑷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赤壁赋》(遗弃,抛弃) ⑸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 《出师表》(遗留,特指死去的人留下的) ⑹秦无亡矢遗镞之费,而天下诸侯已困矣 《过秦论》(遗失,丢失) 104 贻: ⑴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师说发以贻之 《师说》(赠送) ⑵尝贻予核舟一,盖大苏泛赤壁云 《核舟记》(赠送) ⑶贻人口实(留给) 105 易: ⑴秦王以十五城请易寡人之壁 《廉颇蔺相如列传》(换,换取) ⑵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四海之大,有几人欤? 《五人墓碑记》(改变,更改)
(3)冯唐易老,李广难封《滕王阁序》(容易 (4)以乱易整,不武《烛之武退秦师》(代) (5)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六国论》(容易) (6)高祖为亭长,素易诸吏《史记高祖本纪》(轻视) 106阴 (1)《易》著天地阴阳四时五行《太史公自序》(与阳相,古代哲学概念) (2)大将军青亦阴受上诫《李将军列传》(暗中) (3)指通豫南,达于汉阴《愚公移山》(山的北面,水的南面) (4)朝晖夕阴,气象万千《岳阳楼记》(阴) (5)绿杨阴里白沙堤《钱塘湖春行》(树阴) 107右: (1)拜为上卿,位在廉颇之右《廉颇蔺相如列传》(爽汉以以右为尊,因历指较高的 地位,刃中为上) (2)然视其左右,来而记之者已少《游褒禅山记》(右边,与“左”相刚) 108再: (1)庭中始为篱,已为墙,凡再变矣《项脊轩志》(两次) (2)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曹刿论战》(第二次) (3)后秦击赵者再,李牧连却之《六国论》(两次) (4)胜地不常,盛筵难再《滕王阁序》(第二次)
- 5 - ⑶冯唐易老,李广难封 《滕王阁序》(容易) ⑷以乱易整,不武 《烛之武退秦师》(代替) ⑸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 《六国论》(容易) ⑹高祖为亭长,素易诸吏 《史记 高祖本纪》(轻视) 106 阴: ⑴《易》著天地阴阳四时五行 《太史公自序》(与阳相对,古代哲学概念) ⑵大将军青亦阴受上诫 《李将军列传》(暗中) ⑶指通豫南,达于汉阴 《愚公移山》(山的北面,水的南面) ⑷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岳阳楼记》(阴暗) ⑸绿杨阴里白沙堤 《钱塘湖春行》(树阴) 107 右: ⑴拜为上卿,位在廉颇之右 《廉颇蔺相如列传》(秦汉以前以右为尊,因而指较高的 地位,引申为上) ⑵然视其左右,来而记之者已少 《游褒禅山记》(右边,与“左”相对) 108 再: ⑴庭中始为篱,已为墙,凡再变矣 《项脊轩志》(两次) ⑵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曹刿论战》(第二次) ⑶后秦击赵者再,李牧连却之 《六国论》(两次) ⑷胜地不常,盛筵难再 《滕王阁序》(第二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