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药物对机体的作用 药效学 药物的基本作用 药物作用的方式 三、药物作用的两重性 四、药物的作用机理
第二节 药物对机体的作用——药效学 一、 药物的基本作用 二、药物作用的方式 三、药物作用的两重性 四、药物的作用机理
药物的基本作用 药物作用(drug action):是指药物机体的影响或机体对药物的反应,也 称药物的效应。药理效应是药物作用的结果,主要表现为机体生理、生化功能 的改变。 药物对机体生理功能的影响,基本表现为使机能增强或减弱,即兴奋和 抑制两大功能。 药物 增强 一兴奋作用,如咖啡因 机体→机能 减弱 抑制作用,如阿托品 就整体来看,药物的兴奋或抑制作用常常不是单独存在的,可能同时存在 于不同的组织器官。例如,咖啡因对心脏可呈现直接兴奋作用,加强心肌收缩 力,而对血管却呈现扩张和松弛作用,表现出抑制性能;麻黄碱可使心肌收缩 力加强,血管收缩,血压升高,表现为兴奋作用,而对支气管平滑肌却使之弛 缓,表现为抑制效应。 药物对机体的作用的表现是多种多样的,除兴奋和抑制作用外,有些药物 如抗微生物药主要作用于病原体,能杀灭或抑制病原微生物,从而使机体的生 理、生化机能免受损害或恢复正常
一、 药物的基本作用 药物作用(drug action) :是指药物机体的影响或机体对药物的反应,也 称药物的效应。药理效应是药物作用的结果,主要表现为机体生理、生化功能 的改变。 药物对机体生理功能的影响,基本表现为使机能增强或减弱,即兴奋和 抑制两大功能。 药 物 增强——兴奋作用,如咖啡因 机 体 机 能 减弱——抑制作用,如阿托品 就整体来看,药物的兴奋或抑制作用常常不是单独存在的,可能同时存在 于不同的组织器官。例如,咖啡因对心脏可呈现直接兴奋作用,加强心肌收缩 力,而对血管却呈现扩张和松弛作用,表现出抑制性能;麻黄碱可使心肌收缩 力加强,血管收缩,血压升高,表现为兴奋作用,而对支气管平滑肌却使之弛 缓,表现为抑制效应。 药物对机体的作用的表现是多种多样的,除兴奋和抑制作用外,有些药物 如抗微生物药主要作用于病原体,能杀灭或抑制病原微生物,从而使机体的生 理、生化机能免受损害或恢复正常
二、 药物作用的方式 1 局部作用和吸收作用 局部作用(local action):药物在吸收入血前在用药局部产生的作用, 称为局部作用。如硫酸钠的导泻作用,局麻药的麻痹感觉神经末梢的作用。 吸收作用(absorptive action).:指药物经吸收进入全身循环后分布到作 用部位产生的作用。也称全身作用(general action)或系统作用(systemic action)。如解热阵痛药的作用、肌注青霉素的抗感染作用等。 2直接作用和间接作用 直接作用(direct action):药物直接作用于靶器官所产生的原发作用 (primary action)。 间接作用(indirect action:由直接作用所引起的其它器官的效应,也称继 发作用(secondary)。 3选择性作用 许多药物在适当剂量时,只对某一组织、器官或病原微生物的某一代 谢环节产生主要的或明显的作用,而对其他组织器官的作用很弱或几乎无 作用,这种现象称为药物作用的选择性(selectivity)。如强心苷的强心作用, 青霉素的杀灭革兰氏阳性菌的作用。 药物作用的选择性是药物治疗作用的基础,选择性高,针对性强,产 生很好的治疗效果,副作用就小或没有副作用;反之,选择性低的药物针 对性不强,反作用较多(所以要不断的开发新药)。一般来讲, 药物作用 的选择性是相对的
二 、药物作用的方式 ⚫ 1 局部作用和吸收作用 局部作用(local action):药物在吸收入血前在用药局部产生的作用, 称为局部作用。如硫酸钠的导泻作用,局麻药的麻痹感觉神经末梢的作用。 吸收作用(absorptive action):指药物经吸收进入全身循环后分布到作 用部位产生的作用。也称全身作用(general action )或系统作用(systemic action)。如解热阵痛药的作用、肌注青霉素的抗感染作用等。 ⚫ 2 直接作用和间接作用 直接作用(direct action):药物直接作用于靶器官所产生的原发作用 (primary action)。 间接作用(indirect action):由直接作用所引起的其它器官的效应,也称继 发作用(secondary)。 ⚫ 3 选择性作用 许多药物在适当剂量时,只对某一组织、器官或病原微生物的某一代 谢环节产生主要的或明显的作用,而对其他组织器官的作用很弱或几乎无 作用,这种现象称为药物作用的选择性(selectivity)。如强心苷的强心作用, 青霉素的杀灭革兰氏阳性菌的作用。 ⚫ 药物作用的选择性是药物治疗作用的基础,选择性高,针对性强,产 生很好的治疗效果,副作用就小或没有副作用;反之,选择性低的药物针 对性不强,反作用较多(所以要不断的开发新药)。一般来讲,药物作用 的选择性是相对的
三、药物作用的两重性 (一)概念 治疗作用:在临床使用药物时,产生的对防治疾病有 利的作用, 称为药物的治疗作用(therapeutic action) 不良反应:与用药目的无关或对动物产生损害的作用, 统称为药物的不良反应(adverse action) 大多数药物在发挥治疗作用的同时,都存在不同程 度的不良反应,这就是药物作用的两重性。二者不是固 定不变的,有时可以相互转化。 临床用药时,要充分发挥药物的治疗作用,避免或 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三、药物作用的两重性 ⚫ (一)概念 治疗作用:在临床使用药物时,产生的对防治疾病有 利的作用, 称为药物的治疗作用(therapeutic action)。 不良反应:与用药目的无关或对动物产生损害的作用, 统称为药物的不良反应(adverse action) ⚫ 大多数药物在发挥治疗作用的同时,都存在不同程 度的不良反应,这就是药物作用的两重性。二者不是固 定不变的,有时可以相互转化。 ⚫ 临床用药时,要充分发挥药物的治疗作用,避免或 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二)治疗作用 ·分为对因治疗和对症治疗两种 ●1对因治疗(etiological treatment)):消除疾病的原发致病 因子,中医称治本。如抗菌药杀灭病原微生物的作用,特效 解毒药的解毒作用。 ●2对症治疗(symptomatic treatment):改善疾病症状,中 医称治标。如剧烈性疼痛时应用的阵痛药;解热阵痛药使发 热的体温下降至正常,但如果病因不除,药物作用过后体温y 又会升高。 对症治疗虽不能消除病因,但可驱除或减轻严重危害机体 的症状,使失去平衡或失去代偿的生理功能恢复正常,提高 机体的抗病力,防止疾病的进一步发展,为对因治疗创造机 会。有些情况,对因和对症同时进行(标本兼治),才能取 得最佳的疗效
(二)治疗作用 ⚫ 分为对因治疗和对症治疗两种 ⚫ 1 对因治疗(etiological treatment):消除疾病的原发致病 因子,中医称治本。如抗菌药杀灭病原微生物的作用,特效 解毒药的解毒作用。 ⚫ 2 对症治疗(symptomatic treatment):改善疾病症状,中 医称治标。如剧烈性疼痛时应用的阵痛药;解热阵痛药使发 热的体温下降至正常,但如果病因不除,药物作用过后体温y 又会升高。 对症治疗虽不能消除病因,但可驱除或减轻严重危害机体 的症状,使失去平衡或失去代偿的生理功能恢复正常,提高 机体的抗病力,防止疾病的进一步发展,为对因治疗创造机 会。有些情况,对因和对症同时进行(标本兼治),才能取 得最佳的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