蚌埠实验学校2006—2007学年度第二学期 八年级语文第三单元测试卷20074.13 本卷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命题:汪升明 第一部分基础知识(共27分) 下列词语中的加粗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啁啾(qi)翌日(yi)裸子(lu6)茫无涯际(y) B.更互(geng)连亘(heng)喈嗜(xi)海市蜃楼(shen C.宽宥(you)燔土(fan)灼热(zhu6)光怪陆离(1u) D.笃信(d)广溴(m)阐释(shan)迥然不同( jiong) 下列词语中字形全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戳穿干躁相题并论错手不及 B.愕然尘埃随心所欲饶有兴味 C.笃信骄健出奇不意眼花瞭乱 D.徒然蓝球谈笑风声水乳交融 依次填入下面句子中横线上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3分) (1)仅仅 风沙袭击,固定沙丘阵地,还只是采取守势,自然是不够的 (2)如何 核污染是核能利用中的一个大问题。 (3)路上很滑,走路要小心, 跌倒 A、防止防备防御B、防备防御防止 C、防备防止防御D、防御防止防备 下列加粗词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为了全村人致富,村干部整天上窜下跳,忙得不亦乐乎。 B.通过模拟考试,他发现了语言学习的蛛丝马迹 C.小张同学匠心独运,勤学苦练,很快学会了骑自行车 大家都要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献爱心活动,切不可袖手旁观。 下列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项是()(3分) A.博览会上,一种新型的“纳米电池”,唤来了不少观众的目光。 B.他正迈着坚定有力的步伐向我们走来。 C.他跟你学英语,小红跟王鹏学绘画。 D.看到白衣天使们为抗击“非典”而忘我工作,使我很受教育
1 蚌埠实验学校 2006——2007 学年度第二学期 八年级语文第三单元测试卷 2007.4.13 (本卷满分 120 分,考试时间 120 分钟) 命题:汪升明 第一部分 基础知识(共 27 分) 1.下列词语中的加粗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啁啾(qiū) 翌日(yì) 裸子(luǒ) 茫无涯际(yá) B.更互(gēng) 连亘(héng) 喈喈(xié) 海市蜃楼(shèn) C.宽宥(yòu) 燔土(fán) 灼热(zhuó) 光怪陆离(lù) D.笃信(dù) 广漠(mò) 阐释(shān) 迥然不同(jiǒng) 2.下列词语中字形全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戳穿 干躁 相题并论 错手不及 B.愕然 尘埃 随心所欲 饶有兴味 C.笃信 骄健 出奇不意 眼花瞭乱 D.徒然 蓝球 谈笑风声 水乳交融 3.依次填入下面句子中横线上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3 分) (1)仅仅______风沙袭击,固定沙丘阵地,还只是采取守势,自然是不够的。 (2)如何_______核污染是核能利用中的一个大问题。 (3)路上很滑,走路要小心,_______跌倒。 A、防止 防备 防御 B、防备 防御 防止 C、防备 防止 防御 D、防御 防止 防备 4.下列加粗词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为了全村人致富,村干部整天上窜下跳,忙得不亦乐乎。 B.通过模拟考试,他发现了语言学习的蛛丝马迹。 C.小张同学匠心独运,勤学苦练,很快学会了骑自行车。 D.大家都要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献爱心活动,切不可袖手旁观。 5.下列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项是( )(3 分) A.博览会上,一种新型的“纳米电池”,唤来了不少观众的目光。 B.他正迈着坚定有力的步伐向我们走来。 C.他跟你学英语,小红跟王鹏学绘画。 D.看到白衣天使们为抗击“非典”而忘我工作,使我很受教育。 学校 班级 姓名 学号 考场号 座位号 装 订 线
6、将下列选项依次填入文段的空缺处,正确的顺序是 (3分) 爱心是 ,使饥寒交迫的人感到人间的温暖;爱心是 使濒临绝境的人重新看到生活的希望;爱心是 使 孤苦无依的人获得心灵的慰藉:爱心是 使心灵枯萎的人感到 情感的滋润。 首飘荡在夜空里的歌谣 B.沙漠中的一泓清泉 C.一场洒落在久旱的土地上的甘霖D.一片冬日的阳光 按要求答题。(3分) 已知:(1)备考前夕:某校初三(2)班晚10:30下自习 (2)班主任有令:每晚下自习后须自学一小时 求:考入重点高中 解:眼皮十分沉重 答:九年寒窗苦,苦海无边 这是一道特殊的数学题,你从中获取了哪些信息?(至少写出两条),请给 该学校提一条合理的建议。 信息:(1) 建议 8、仔细观察下面两幅图画,用简明的语言说明两幅图画的共同之处。(3分) 2008 seng二。。g New Beijing, Great Olympics 新北京,新奥运 9、某同学考试没考好,心理难过。班主任找他谈话。下面四种说法,效果最理 想的是( )(3分) A、你怎么搞的,考成这个样子!往后怎么办?请想想办法。 B、考坏了,难过有什么用!该找找原因才是,争取下次考好。 C、你这次考得不理想,你难过我理解,但不能灰心,我相信下次你会考好的。 D、你考不好,早在我意料之中,不好好反省反省,下次更糟
2 6、将下列选项依次填入文段的空缺处,正确的顺序是_____ _。(3 分) 爱心是________ ,使饥寒交迫的人感到人间的温暖;爱心是 ________,使濒临绝境的人重新看到生活的希望;爱心是________,使 孤苦无依的人获得心灵的慰藉;爱心是________,使心灵枯萎的人感到 情感的滋润。 A.一首飘荡在夜空里的歌谣 B.沙漠中的一泓清泉 C.一场洒落在久旱的土地上的甘霖 D.一片冬日的阳光 7.按要求答题。(3 分) 已知:(1)备考前夕:某校初三(2)班晚 10∶30 下自习。 (2)班主任有令:每晚下自习后须自学一小时。 求:考入重点高中 解:眼皮十分沉重 答:九年寒窗苦,苦海无边 这是一道特殊的数学题,你从中获取了哪些信息?(至少写出两条),请给 该学校提一条合理的建议。 信息:(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建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仔细观察下面两幅图画,用简明的语言说明两幅图画的共同之处。(3 分) 9、某同学考试没考好,心理难过。班主任找他谈话。下面四种说法,效果最理 想的是( )(3 分) A、你怎么搞的,考成这个样子!往后怎么办?请想想办法。 B、考坏了,难过有什么用!该找找原因才是,争取下次考好。 C、你这次考得不理想,你难过我理解,但不能灰心,我相信下次你会考好的。 D、你考不好,早在我意料之中,不好好反省反省,下次更糟
第二部分阅读理解(43分) (一)“种”出石油(10分) ①据科学家粗略估算,全球绿色植物每年产生的碳氢化合物可达300亿吨 以上,只要将这些植物进行高压、高温加工,就能够制造出和石油成分相近的 产品。目前,全球绿色植物储存的能量,大约相当于8万亿吨煤或800亿吨石 油。可以说,植物是一座巨大的储油库。 ②科学家研究发现,可用于制造石油的植物品种很多,不少乔木、灌木 海藻等含有极为可观的天然炼油物质。美国科学家选用了干余种最富生产能力 的水藻进行实验,从其体内提取类脂化合物以化学的方法进行处理,从而转变 成汽油和柴油。前苏联的科学家经过引导性的实验进一步证实,从锯末中也可 以提炼出人造石油这种植物能源比传统的石油和煤具有更多的优越性。首先, 它便于就地生产利用,省却了远距离输送,因而成本比较低廉;其次,植物能 源在燃烧过程中,一般不会形成有害物质,它所产生的二氧化碳也易于被植物 吸收,对保护生态环境非常有利。 ③众所周知,石油是多种碳氢化合物组成的混合物,许多植物也可直接产 生碳氢化合物。倘若能够以适当的方法把这些碳氢化合物提取岀来,我们就可 以得到所谓的“绿色石油″。诺贝尔化学奖得主、美国的卡尔文教授,在一个人 工石油植物种植场,种植了一种名叫“尤加利”的树木。这种树木的茎和种子 中均含有这种可燃物质,000平方米土地每年产5桶“绿色石油”.毎桶成本
3 第二部分 阅读理解(43 分) (一)“种”出石油(10 分) ①据科学家粗略估算,全球绿色植物每年产生的碳氢化合物可达 300 亿吨 以上,只要将这些植物进行高压、高温加工,就能够制造出和石油成分相近的 产品。目前,全球绿色植物储存的能量,大约相当于 8 万亿吨煤或 800 亿吨石 油。可以说,植物是一座巨大的储油库。 ②科学家研究发现,可用于制造石油的植物品种很多,不少乔木、灌木、 海藻等含有极为可观的天然炼油物质。美国科学家选用了千余种最富生产能力 的水藻进行实验,从其体内提取类脂化合物以化学的方法进行处理,从而转变 成汽油和柴油。前苏联的科学家经过引导性的实验进一步 ...证实,从锯末中也可 以提炼出人造石油.这种植物能源比传统的石油和煤具有更多的优越性。首先, 它便于就地生产利用,省却了远距离输送,因而成本比较低廉;其次,植物能 源在燃烧过程中,一般不会形成有害物质,它所产生的二氧化碳也易于被植物 吸收,对保护生态环境非常有利。 ③众所周知,石油是多种碳氢化合物组成的混合物,许多植物也可直接产 生碳氢化合物。倘若能够以适当的方法把这些碳氢化合物提取出来,我们就可 以得到所谓的“绿色石油”。诺贝尔化学奖得主、美国的卡尔文教授,在一个人 工石油植物种植场,种植了一种名叫“尤加利”的树木。这种树木的茎和种子 中均含有这种可燃物质,l 000 平方米土地每年产 5 桶“绿色石油”.每桶成本
仅20美元,而当时每桶石油的价格是30姜元.他的成功,推动了全球的石油 植物研究 ④资料表明,美国现已拥有一个上百万平方米的能源植物速生林,英国已 批准兴建一个石油植物园,瑞土已经制定出一个利用植物石油取代全国半数石 油消耗量的计划。可以说,肘不了多久,人类将“种”出石油。 10.阅读本文后,说说石油为什么可以“种”出来?(2分) 11.“种”出来的石油有哪些优越性?(2分) 12.为了说明植物能源开发的经济价值,文中画线句子运用了和的 方法。(2分) 13.本文第②段中画线句子的加点词能否删去?为什么?(2分) 14.下列说法,对本文内容理解正确的一项是(2分)( A.各国研究进程表明,绿色植物能源将很快取代石油能源 B.实践证明,开发绿色植物能源对生态环境没有任何危害。 c.众所周知,地球上几乎所有植物都可以直接产生碳氢化合物。, D.目前,英国、美国、瑞士在绿色植物能源开发方面已走在世界前列。 (二)过年鲤鱼贵(作者:潘江涛)(12分) ①如今的日子,甭说是城市,就是乡下,也像是芝麻开花。这不,当我给 年逾古稀的老爸打电话时,电话那端传来爽朗的话语:“家里什么都不缺,就 等着你们回家过年呢。”不想,刚搁下话筒,就响起急促的电话铃声,我把 抓起,传来的还是爸爸的声音:“家里还少一尾红鱼,要大一点的,回来过年 时一定带上 ②爸爸所说的“红鱼”,其实就是我们常吃的鲤鱼。早在远古时代,人类 为生存而采集渔猎,鱼便与人类结下了不解之缘。鲤鱼金鳞赤尾,体色艳美
4 仅 20 美元,而当时每桶石油的价格是 30 姜元.他的成功,推动了全球的石油 植物研究。 ④资料表明,美国现已拥有一个上百万平方米的能源植物速生林,英国已 批准兴建一个石油植物园,瑞士已经制定出一个利用植物石油取代全国半数石 油消耗量的计划。可以说,肘不了多久,人类将“种”出石油。 10.阅读本文后,说说石油为什么可以“种”出来?(2 分) 11.“种”出来的石油有哪些优越性?(2 分) 12.为了说明植物能源开发的经济价值,文中画线句子运用了 和 的 方法。(2 分) 13.本文第②段中画线句子的加点词能否删去?为什么?(2 分) 14.下列说法,对本文内容理解正确的一项是(2 分) ( ) A.各国研究进程表明,绿色植物能源将很快取代石油能源。 B.实践证明,开发绿色植物能源对生态环境没有任何危害。 c.众所周知,地球上几乎所有植物都可以直接产生碳氢化合物。, D.目前,英国、美国、瑞士在绿色植物能源开发方面已走在世界前列。 (二)过年鲤鱼贵 (作者:潘江涛)(12 分) ①如今的日子,甭说是城市,就是乡下,也像是芝麻开花。这不,当我给 年逾古稀的老爸打电话时,电话那端传来爽朗的话语:“家里什么都不缺,就 等着你们回家过年呢。”不想,刚搁下话筒,就响起急促的电话铃声,我一把 抓起,传来的还是爸爸的声音:“家里还少一尾红鱼,要大一点的,回来过年 时一定带上。” ②爸爸所说的“红鱼”,其实就是我们常吃的鲤鱼。早在远古时代,人类 为生存而采集渔猎,鱼便与人类结下了不解之缘。鲤鱼金鳞赤尾,体色艳美
光彩熖目,闪闪发光,俗称“红鱼”、“喜鱼”,具有喜庆、吉祥、胜利、成 功等含意。鲤鱼肚子大,两头小,看上去酷似一只“元宝”,有“元宝鱼”的 雅号。“鱼”与“连年有余”、“吉庆有余”的“余”字谐音,所以,逢年过 节、喜寿宴席,鲤鱼是不可或缺的。特别是红鲤鱼因其身子、鳍“白里透红”, 更是讨个“年年有鱼,十全十美”的吉祥寓意。鲤鱼的形象在很长时间里都是 美好的象征,寄托着人们对前途的憧憬。春秋时期,孔子的妻子生了一个儿子 国君鲁昭公拿了一条鲤鱼去贺喜。孔子便把儿子取名为“鲤”,以“伯鱼”为 字,以志纪念。而在唐代,由于皇帝姓李,“李”与“鲤”字谐音,因此,鲤 鱼身价倍增,尊“鲤″之风盛行。那时,皇帝和达官显贵都佩有鲤形饰物,朝 廷发布命令或调兵遣将,皆用鲤鱼形状的兵符(即“鲤符”)。法律还规定: 得鲤鱼不论大小,只准放生,不得杀食,贩鲤者罚杖六十。 ③苏轼诗:“儿童强不睡,相守夜喧哗。″儿时的除夕之夜,一家人团团 圆圆围坐在一起吃年夜饭,那一尾红鲤鱼让满室生辉。印象中,中堂的年画中 是一个穿红肚兜的男孩,身骑条活蹦乱跳的红鲤鱼;剪纸“春”字下面是一 条胖乎乎的红鲤鱼;桌子上摆的是一道清蒸红鲤鱼,而这道清蒸红鲤鱼是不能 动筷的,一直要放到大年初一。爸爸说,我们要将今年的积蓄“余′到明年。 ④"鲤鱼跳龙门”是我国妇孺皆知的谚语。相传龙门像一道神门,堵住了 黄河中的鱼类游过,只有神龙才可以通行。黄河的鲤鱼却不服气。神龙对鲤鱼 说:“谁能跳过龙门,谁就是龙。”这话引来许多鲤鱼争跳龙门。人们把发奋 进取且功成名就者喻为鲤鱼跳龙门
5 光彩熠目,闪闪发光,俗称“红鱼”、“喜鱼”,具有喜庆、吉祥、胜利、成 功等含意。鲤鱼肚子大,两头小,看上去酷似一只“元宝”,有“元宝鱼”的 雅号。“鱼”与“连年有余”、“吉庆有余”的“余”字谐音,所以,逢年过 节、喜寿宴席,鲤鱼是不可或缺的。特别是红鲤鱼因其身子、鳍“白里透红”, 更是讨个“年年有鱼,十全十美”的吉祥寓意。鲤鱼的形象在很长时间里都是 美好的象征,寄托着人们对前途的憧憬。春秋时期,孔子的妻子生了一个儿子, 国君鲁昭公拿了一条鲤鱼去贺喜。孔子便把儿子取名为“鲤”,以“伯鱼”为 字,以志纪念。而在唐代,由于皇帝姓李,“李”与“鲤”字谐音,因此,鲤 鱼身价倍增,尊“鲤”之风盛行。那时,皇帝和达官显贵都佩有鲤形饰物,朝 廷发布命令或调兵遣将,皆用鲤鱼形状的兵符(即“鲤符”)。法律还规定: 得鲤鱼不论大小,只准放生,不得杀食,贩鲤者罚杖六十。 ③苏轼诗:“儿童强不睡,相守夜喧哗。”儿时的除夕之夜,一家人团团 圆圆围坐在一起吃年夜饭,那一尾红鲤鱼让满室生辉。印象中,中堂的年画中 是一个穿红肚兜的男孩,身骑一条活蹦乱跳的红鲤鱼;剪纸“春”字下面是一 条胖乎乎的红鲤鱼;桌子上摆的是一道清蒸红鲤鱼,而这道清蒸红鲤鱼是不能 动筷的,一直要放到大年初一。爸爸说,我们要将今年的积蓄“余’到明年。 ④“鲤鱼跳龙门”是我国妇孺皆知的谚语。相传龙门像一道神门,堵住了 黄河中的鱼类游过,只有神龙才可以通行。黄河的鲤鱼却不服气。神龙对鲤鱼 说:“谁能跳过龙门,谁就是龙。”这话引来许多鲤鱼争跳龙门。人们把发奋 进取且功成名就者喻为鲤鱼跳龙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