蕨溪镇九年级下期月测题(一 蕨溪镇老张 (120分钟完卷,满分120分) 题 分 42 45 120 得分 、基础知识及其运用(34分,除标明外,每题2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瞥见(pie)呱呱(gua)腼腆(di道n)B.吞噬(shi玷污(zhan)温馨(xn) C.干涸(h白)惘然(wang)眺望(tiao)D.对峙(sh)恐吓(he)倔强ing 2.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自知之明荡然无成气吞斗牛B.转弯摸角相形见绌脍灸人口 C.抑扬顿错大庭广众拖泥带水D.无精打采一知半解三顾茅庐 A.在建设三峡大坝过程中,无论遇到什么样的困难,他们却能披荆斩棘,一往无前。 B.有没有团队精神和拼搏精神,是衡量一个优秀球队的标准 C.中国残疾人艺术团在香港演出的音乐舞蹈《我的梦》,受到观众热烈欢迎。 D.通过国家严格考核,使宜宾市被命名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 4.下列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他在大会上的即兴讲话逻辑严密、语无伦次,博得了与会专家的一致好评 正因为他具有海誓山盟的崇高理想,才在工作中取得了出色的成就。 C.巧夺天工的大自然刺激了她的感官,也抚慰了她的心灵。 学生的学习水平是参差不齐的,因此教师的教学要尽可能做到因材施教。 5、2006年6月10日是中国第一个文化遗产日,它旨在让搁浅的民族文化重新焕发出生机。 让我们走近文化遗产,做精神家园的守望者。我国有很多独特的民间的传统节日,请你写出 下列诗句所反映的古代民间传统节日的名称。(任选两题填空) ①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②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③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④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① ④ 6、古诗文名句默写(任选5个小题,多做记前边5个,每小题2分,共10分) ①赠人玫瑰,手有余香。人们在奉献的同时,也成就了自己高尚的人格。我们学过 卅的古诗词中有许多表现奉献精神的诗句,请你写出其中连贯的两句子。 ②思念之情.亘古不变,干百年来为人们所传唱。潇潇夜雨中,李商隐客居寂寞,倚窗 伫立,将相思之情转化为了重逢的希冀: 。"(《夜雨寄北》)
语文 123 资源网 海量资源 你我共享 www.yuwen123.com ???? 蕨溪镇九年级下期月测题(一)——蕨溪镇老张 (120 分钟完卷,满分 120 分) 题 序 一 二 三 总 分 分 值 33 42 45 120 得 分 一、基础知识及其运用(34 分,除标明外,每题 2 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瞥.见(piē) 呱.呱(guā) 腼腆.(diǎn) B.吞噬.(shì) 玷.污(zhān) 温馨.(xīn) C.干涸.(hé) 惘.然(wǎng) 眺.望(tiào) D.对峙.(shì) 恐吓.(hè) 倔强.(jiàng) 2.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自知之明 荡然无成 气吞斗牛 B.转弯摸角 相形见绌 脍灸人口 C.抑扬顿错 大庭广众 拖泥带水 D.无精打采 一知半解 三顾茅庐 3、指出下列各句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项( ) A.在建设三峡大坝过程中,无论遇到什么样的困难,他们却能披荆斩棘,一往无前。 B.有没有团队精神和拼搏精神,是衡量一个优秀球队的标准之一。 C.中国残疾人艺术团在香港演出的音乐舞蹈《我的梦》,受到观众热烈欢迎。 D.通过国家严格考核,使宜宾市被命名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 4.下列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 他在大会上的即兴讲话逻辑严密、语无伦次 ....,博得了与会专家的一致好评。 B.正因为他具有海誓山盟 ....的崇高理想,才在工作中取得了出色的成就。 C.巧夺天工 ....的大自然刺激了她的感官,也抚慰了她的心灵。 D.学生的学习水平是参差不齐的,因此教师的教学要尽可能做到因材施教 ....。 5、2006 年 6 月 10 日是中国第一个文化遗产日,它旨在让搁浅的民族文化重新焕发出生机。 让我们走近文化遗产,做精神家园的守望者。我国有很多独特的民间的传统节日,请你写出 下列诗句所反映的古代民间传统节日的名称。(任选两题填空) ①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②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③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④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① ② ③ ④ 6、古诗文名句默写(任选 5 个小题,多做记前边 5 个,每小题 2 分,共 10 分) ①赠人玫瑰,手有余香。人们在奉献的同时,也成就了自己高尚的人格。我们学过 的古诗词中有许多表现奉献精神的诗句,请你写出其中连贯的两句子。 __________ __ __, ___ _______________。 ②思念之情.亘古不变,千百年来为人们所传唱。潇潇夜雨中,李商隐客居寂寞,倚窗 伫立,将相思之情转化为了重逢的希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夜雨寄北》) 学校 班级 姓名 考号 ----------------------------- 密--------------------------------------------------------- 封-------------------------------------------- 线 --------------
明月清辉夜,苏东坡把酒临风.缓歌徐吟,唱岀了对亲人的思念,也唱岀了对天下人的 祝福: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⑧《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描写雪景的千古名句是: ④《观书有感》: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⑤王安石的《登飞来峰》中与杜甫名句“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有异曲同工之妙的诗句 是 ⑥最近一段时间,台湾岛内“倒扁”呼声四起,陈水扁真可谓是 (用 《孟子>二章)中的句子作答》 玉垒浮云变古今。(杜甫《登楼》) 7、名著积累:从下面四位作者中,选出其中一位,完成读书卡片。(3分) 吴承恩 施耐庵 安徒生 莫泊桑 读书卡片 作者 作品 人物 相关故 8、请阅读下面几段文字,概括出你得到的信息。(15字以内)(4分) (1)今年,复旦大学在自主招生中,不仅看重考生的学业成绩,还对考生进行了严格的面 國’(2)今年举办的“隆力奇”杯第十二届CTV青年歌手大奖赛,除了评判选手的歌唱水平 然后才决定是否录取 外,还有综合知识问答这一环节,虽然只占1分,却往往成为影响选手排名的关键 (3)5月中旬,法国敲定 德国世界杯的23人大名单,在预选赛中表现突出的球星 皮雷,因在赛场上与人有过争吵而未能入选。 (4)首届中国科技大学少年班学生谢彦波,被人们称为“神童” 未来的诺贝尔奖获得 者”,因不能处理好与导师的关系,被迫中途结束了在美国的留学生涯。 你得到的主要信息: 9、欣赏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6分)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1)诵读音节划分有误的一项是 A.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B.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C.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D.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2)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A.这是一首五言律诗,作者是被称为“初唐四杰”之一的王勃。 B.第一句点出了送别的地点,第二句则把读者的视线引向了杜少府即将赴任之地 C.颔联是说,诗人要跟朋友分手,去外地做官。 (3)这首诗中的“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是千古传诵的名句,请说说它好在哪里?
语文 123 资源网 海量资源 你我共享 www.yuwen123.com ???? 明月清辉夜,苏东坡把酒临风.缓歌徐吟,唱出了对亲人的思念,也唱出了对天下人的 祝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③《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描写雪景的千古名句是: , 。 ④《观书有感》: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 。 ⑤王安石的《登飞来峰》中与杜甫名句“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有异曲同工之妙的诗句 是: , 。 ⑥最近一段时间,台湾岛内“倒扁”呼声四起,陈水扁真 可谓是“ ”。(用 《(孟子>二章)中 的句子作答》 ⑦ , 玉垒浮云变古今。 ( 杜甫《登楼》 ) 7、名著积累:从下面四位作者中,选出其中一位,完成读书卡片。(3 分) 吴承恩 施耐庵 安徒生 莫泊桑 读 书 卡 片 作者 作品 人物 相 关 故 事 8、请阅读下面几段文字,概括出你得到的信息。(15 字以内)(4 分) (1)今年,复旦大学在自主招生中,不仅看重考生的学业成绩,还对考生进行了严格的面 试,然后才决定是否录取。 (2)今年举办的“隆力奇”杯第十二届 CCTV 青年歌手大奖赛,除了评判选手的歌唱水平 外,还有综合知识问答这一环节,虽然只占 1 分,却往往成为影响选手排名的关键。 (3)5 月中旬,法国敲定了进军德国世界杯的 23 人大名单,在预选赛中表现突出的球星 皮雷,因在赛场上与人有过争吵而未能入选。 (4)首届中国科技大学少年班学生谢彦波,被人们称为“神童”、“未来的诺贝尔奖获得 者”,因不能处理好与导师的关系,被迫中途结束了在美国的留学生涯。 你得到的主要信息: 9、欣赏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6分) 城阙辅三秦, 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 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1)诵读音节划分有误的一项是 ( ) A.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B.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C.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D.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2)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 A.这是一首五言律诗,作者是被称为“初唐四杰”之一的王勃。 B.第一句点出了送别的地点,第二句则把读者的视线引向了杜少府即将赴任之地。 C.颔联是说,诗人要跟朋友分手,去外地做官。 D.尾联紧承颈联而来,诗人劝慰杜少府,不要在临别之时像小儿女那样哭鼻子、抹眼泪。 (3)这首诗中的“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是千古传诵的名句,请说说它好在哪里?
、阅读答题(42分) (一)《和谐如山景》(12分) 和谐,是一个人见人喜的词儿;和谐社会,是一个人皆向往的社会。为什么?“人望幸 福树望春”。幸福就是和谐,和谐就能幸福。从一定意义上说,这种和谐之幸福颇如山之景 色。 山之景色,即山景也。山景是四时不相同,早晚不相谋的。它忽而“昔去雪如花”,忽 而“今来花似雪”;忽而“日出而林霖开”,忽而“云归而岩穴瞑”。这种变动不居的山景 是春, 是夏 是秋, 是冬。这景这画,气象万千,生机盎 然;含霞吐虹,和谐天然。 更重要的,和谐如山景,在于它切实不表面的神似。 山景始终充满着祥和。不论是昂首挺立之健树,或是屈膝弯腰之病树;不论是根植沃土 之群树,或是根扎悬崖之孤树;不论是枝繁叶茂之大树,或是枝孤叶稀之小树,它们虽有竞 有争,都在拼命争阳光、争水分、争空气,但却能和睦相处:异枝共迎南北鸟,殊叶同送往 来风;都能和衷共济:春天来了共沐,北风来了共抵,并时不时欢欢快快弄舞,亲亲热热唱 歌,共生共长,同绘山景 山景始终洋溢着宽和。不论是龙吟山潭,或是虎啸山丘;不论是猿鸟乱鸣,或是沉鳞竞 跃;不论是众鸟皆散,或是孤雁低飞,山景都宽衣而容,任其自由发言;都和衣而卧,任其 自由活动,甚至,“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山景始终流淌着亲和。不论是瀑布怒吼,或是溪流低唱;不论是“悬溜泻鸣琴”,或是 碧溪弹夜弦”;不论是惊湍直下的山洪,或是恬淡涌流的泉眼,山景全似一家人,拉手拥 抱为一流,欢歌笑语出山来,腾虹奔电为人间。山景始终散发着诸和。不论是草色青青柳色 黄,或是桃花历乱李花香;不论是浅草没马蹄,或是乱花迷人眼;不论是浓绿万枝红一点, 或是万紫千红满山香,山景都要使其“声和以柔”,芬芳弥漫;“八音克谐,无相夺伦”。 山景始终存在着调和。不论强者弱者,不分贱草名花,只要是生命体,都给以生存的空 间;大树下面有小树,小树下面有弱藤,弱藤下面有小草。尽管它们非是一类,出身不同, 长相迥异,作为更是相去甚远,但它们从不画地自限,也不排斥异类,而是共和其光,不污 其体;共同其尘,不渝其贞,在对话沟通、协商调和中实现着各尽所能、各取所需、各得其 所 山景始终保持着谦和。它长年累月,峰奇不说奇,木秀不曰秀,水甘不言甘,既不窃人 之美以取宠,也不学人之语以卖巧,始终坚守着自己的情操,坚持着自己的路径,日复一日 出不辞劳;年复一年,入不数功,平平淡淡不贪求,自自然然去追求,清清净净过日子,快 快乐乐为众人。 马克思、恩格斯的《共产党宜言》在肯定“社会和谐”的命题时,认为这是“积极的主 张”,“宝贵的材料”(《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版第1卷第304页),并以和谐社会 的理想模式提出:“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 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自由发展的条件。”这是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社会 的精辟之论。这个精辟之论在山景中不正得到充分的体现吗?1 和谐如山景,应然也;和谐如山景,实然也。 10、将下列词语填入文章第二段的空白处,其顺序依次是:()()()( A、苍翠欲滴B、淡冶如笑C、惨淡如睡D、明净如妆 11、第3段在结构上有所表达作用? 答 12、说“和谐如山景”中“神似”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的特点? 答 13、本文语言极优美、生动,很有表现力。请自选一句并作赏析。(3分)
语文 123 资源网 海量资源 你我共享 www.yuwen123.com ???? 二、阅读答题(42 分) (一)《和谐如山景》(12 分) 和谐,是一个人见人喜的词儿;和谐社会,是一个人皆向往的社会。为什么?“人望幸 福树望春”。幸福就是和谐,和谐就能幸福。从一定意义上说,这种和谐之幸福颇如山之景 色。 山之景色,即山景也。山景是四时不相同,早晚不相谋的。它忽而“昔去雪如花”,忽 而“今来花似雪”;忽而“日出而林霖开”,忽而“云归而岩穴瞑”。这种变动不居的山景, 是春, 是夏, 是秋, 是冬。这景这画,气象万千,生机盎 然;含霞吐虹,和谐天然。 更重要的,和谐如山景,在于它切实不表面的神似。 山景始终充满着祥和。不论是昂首挺立之健树,或是屈膝弯腰之病树;不论是根植沃土 之群树,或是根扎悬崖之孤树;不论是枝繁叶茂之大树,或是枝孤叶稀之小树,它们虽有竞 有争,都在拼命争阳光、争水分、争空气,但却能和睦相处:异枝共迎南北鸟,殊叶同送往 来风;都能和衷共济:春天来了共沐,北风来了共抵,并时不时欢欢快快弄舞,亲亲热热唱 歌,共生共长,同绘山景。 山景始终洋溢着宽和。不论是龙吟山潭,或是虎啸山丘;不论是猿鸟乱鸣,或是沉鳞竞 跃;不论是众鸟皆散,或是孤雁低飞,山景都宽衣而容,任其自由发言;都和衣而卧,任其 自由活动,甚至,“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山景始终流淌着亲和。不论是瀑布怒吼,或是溪流低唱;不论是“悬溜泻鸣琴”,或是 “碧溪弹夜弦”;不论是惊湍直下的山洪,或是恬淡涌流的泉眼,山景全似一家人,拉手拥 抱为一流,欢歌笑语出山来,腾虹奔电为人间。山景始终散发着谐和。不论是草色青青柳色 黄,或是桃花历乱李花香;不论是浅草没马蹄,或是乱花迷人眼;不论是浓绿万枝红一点, 或是万紫千红满山香,山景都要使其“声和以柔”,芬芳弥漫;“八音克谐,无相夺伦”。 山景始终存在着调和。不论强者弱者,不分贱草名花,只要是生命体,都给以生存的空 间;大树下面有小树,小树下面有弱藤,弱藤下面有小草。尽管它们非是一类,出身不同, 长相迥异,作为更是相去甚远,但它们从不画地自限,也不排斥异类,而是共和其光,不污 其体;共同其尘,不渝其贞,在对话沟通、协商调和中实现着各尽所能、各取所需、各得其 所。 山景始终保持着谦和。它长年累月,峰奇不说奇,木秀不曰秀,水甘不言甘,既不窃人 之美以取宠,也不学人之语以卖巧,始终坚守着自己的情操,坚持着自己的路径,日复一日, 出不辞劳;年复一年,入不数功,平平淡淡不贪求,自自然然去追求,清清净净过日子,快 快乐乐为众人。 马克思、恩格斯的《共产党宣言》在肯定“社会和谐”的命题时,认为这是“积极的主 张”,“宝贵的材料”(《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 2 版第 1 卷第 304 页),并以和谐社会 的理想模式提出:“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 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自由发展的条件。”这是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社会 的精辟之论。这个精辟之论在山景中不正得到充分的体现吗?! 和谐如山景,应然也;和谐如山景,实然也。 10、将下列词语填入文章第二段的空白处,其顺序依次是:( )( )( )( ) A、苍翠欲滴 B、淡冶如笑 C、惨淡如睡 D、明净如妆 11、第 3 段在结构上有所表达作用? 答: 。 12、说“和谐如山景”中“神似”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的特点? 答: 。 13、本文语言极优美、生动,很有表现力。请自选一句并作赏析。(3 分)
例句为: 赏析: 14、马克思、恩格斯为我们勾勒了“和谐社会”的理想模式,依照你的理解,当今中国构建 和谐社会”最基本的要素有哪些?请写上一段话,50字左右(3分) 答: (二)别伤害自己(10分) 只要我们投入生活,难免会遇到来自外界的一些伤害,经历多了,自然有了提防。可是 我们却往往没有意识到,有一种伤害并不是来自外部,而是我们自己造成的:为了一个小 的职位,一份微薄的奖金,甚至 他人的闲言碎语,我们发愁、发怒,认真计较 纠缠其中。一旦久了,我们的心灵被折磨得干疮百孔,对人世、对生活失去了爱心。 假如我们能不被那么一点点的功利所左右,我们就会显得坦然多了,能平静地面对各种 的荣辱得失和恩恩怨怨,使我们永久地持有对生活的美好认识与执著追求。这是一种修养, 是对自己的人格与性情的治炼,也从而使自己的心胸趋向博大,视野变得深远。那么,我们 在人生旅途上,即使是遇到了凄风苦雨的日子,碰到困苦与挫折 也都能坦然地走过 因为那些荣辱得失和眢种窘境都伤 我们,这就使我 了很多的无奈与忧悉 会生活得更为快乐;少了许多的阴影,而多了一些绚烂的色彩。所以,不伤害自己,也是对 自己的爱护,是对自己生命的珍惜。不要伤害自己,也意味着我们需要自愿放弃一些微小的 眼前的利益。这无疑是一种积极意义上的超脱,从而使自己拥有平和的心境,从从容容、踏 踏实实地走那属于自己的道路,做自己该做的大事,进而走向成功,获得更多更有价值的东 西。不妨说,不伤害自己,是使自己有所成就的聪明的活法。真的,在艰难的人生旅途上行 走时,我们不妨时常自我叮嘱一声:别伤害自己 15、作者的观点是。 16、在作者看来,造成自我伤害的根本原因是 请举出具体例 子证明 17、为什么说不伤害自己是一种聪明的活法? 18、第二段加点的词语若删除,表达效果会有何变化? 19、拓展探究:结合选文,谈谈你对下面这两句话的理解。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本之木以致远。”(诸葛亮)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林则徐) (三)马说韩愈(10分)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祇辱于奴隶人 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 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 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20.对下面语句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不以千里称也称:扬名B.一食或尽粟一石或:有时 C.才美不外见见:通“现”D.策之不以其道策:鞭子 21.比较下列各组加点的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语文 123 资源网 海量资源 你我共享 www.yuwen123.com ???? 例句为: 。 赏 析: 。 14、马克思、恩格斯为我们勾勒了“和谐社会”的理想模式,依照你的理解,当今中国构建 “和谐社会”最基本的要素有哪些?请写上一段话,50 字左右(3 分) 答: 。 (二)别伤害自己(10 分) 只要我们投入生活,难免会遇到来自外界的一些伤害,经历多了,自然有了提防。可是, 我们却往往没有意识到,有一种伤害并不是来自外部,而是我们自己造成的:为了一个小小 的职位,一份微薄的奖金,甚至是为了一些他人的闲言碎语,我们发愁、发怒,认真计较, 纠缠其中。一旦久了,我们的心灵被折磨得千疮百孔,对人世、对生活失去了爱心。 假如我们能不被那么一点点 .....的功利所左右,我们就会显得坦然多了,能平静地面对各种 的荣辱得失和恩恩怨怨,使我们永久地持有对生活的美好认识与执著追求。这是一种修养, 是对自己的人格与性情的冶炼,也从而使自己的心胸趋向博大,视野变得深远。那么,我们 在人生旅途上,即使是遇到了凄风苦雨的日子,碰到困苦与挫折,我们也都能坦然地走过。 正因为那些荣辱得失和各种窘境都伤害不了我们,这就使我们减少了很多的无奈与忧愁, 会生活得更为快乐;少了许多的阴影,而多了一些绚烂的色彩。所以,不伤害自己,也是对 自己的爱护,是对自己生命的珍惜。不要伤害自己,也意味着我们需要自愿放弃一些微小的、 眼前的利益。这无疑是一种积极意义上的超脱,从而使自己拥有平和的心境,从从容容、踏 踏实实地走那属于自己的道路,做自己该做的大事,进而走向成功,获得更多更有价值的东 西。不妨说,不伤害自己,是使自己有所成就的聪明的活法。真的,在艰难的人生旅途上行 走时,我们不妨时常自我叮嘱一声:别伤害自己。 15、作者的观点是。 。 16、在作者看来,造成自我伤害的根本原因是 。 请举出具体例 子证明。 。 17、为什么说不伤害自己是一种聪明的活法? 。 18、第二段加点的词语若删除,表达效果会有何变化? 。 19、拓展探究:结合选文,谈谈你对下面这两句话的理解。 ①“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本之木以致远。”(诸葛亮) ②“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林则徐) 。 (三)马说 韩愈(10 分) 世有伯乐 , 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 , 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 , 祇辱于奴隶人 之手 ,骈死于槽枥之间 , 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 , 一食或.尽粟一石 。 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 , 虽有千里之 能 , 食不饱 , 力不足 , 才美不外见. , 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 , 安求其能千里也 ? 策.之不以.其道 , 食之不能尽其材 , 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 执策而临之 , 曰 : “ 天下 无马 !” 呜呼 ! 其真无马邪 ? 其真不知马也。 20. 对下面语句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不以千里称.也 称 : 扬名 B. 一食或.尽粟一石 或 : 有时 C. 才美不外见. 见 : 通“ 现 ”D. 策.之不以其道 策 : 鞭子 21.比较下列各组加点的词语 , 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学校 班级 姓名 考号 ----------------------------- 密--------------------------------------------------------- 封-------------------------------------------- 线 --------------
A.而伯乐不常有广起,夺而杀之 B.虽有千里之能以君之力 C.策之不以其道成,将以攻宋 D.骈死于槽枥之间每自比于管仲、乐毅 22.下面对所选文段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第1段先以“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正面提出问题,然后笔锋一转, 从反面展开议论。 B.第2、3段主要写千里马被埋没的遭遇和它才美不得“外见”的原因,作者对 无知的“食马者”发出了强烈的谴责。 C.文章借伯乐和千里马的传说,将人才比为千里马,将愚妄浅薄、不识人才的统治者 比做食马者。 D.在作者看来,世上缺乏的是人才和发现人才的人,在两者中主要是缺乏发现人才 的人 23.把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译文 (2)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译文 (四)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 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 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者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 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 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 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10分) 4.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2分) (1)故患有所不辟 (2)贤者能勿丧耳 25.把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2)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 6.文中以“舍鱼而取熊掌”这一生活常理为喻有什么作用?(2分) 27古往今来,有许多“舍生取义”的志士仁人,请你举出一例,并简要说说他(她)的事迹。 (不超过20字)(2分) 三、作文、 28、下边两个题,任选一个作文,45分,含书写5分:
语文 123 资源网 海量资源 你我共享 www.yuwen123.com ???? A. 而.伯乐不常有 广起 ,夺而.杀之 B. 虽有千里之.能 以君之.力 C. 策之不以.其道 成 , 将以.攻宋 D. 骈死于.槽枥之间 每自比于.管仲、乐毅 22.下面对所选文段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文章第 1 段先以 “ 世有伯乐 , 然后有千里马 ” 正面提出问题 , 然后笔锋一转 , 从反面展开议论。 B. 第 2、3 段主要写千里马被埋没的遭遇和它才美不得 “ 外见 ” 的原因 , 作者对 无知的 “ 食马者 ”发出了强烈的谴责。 C.文章借伯乐和千里马的传说 , 将人才比为千里马 , 将愚妄浅薄、不识人才的统治者 比做食马者。 D. 在作者看来 , 世上缺乏的是人才和发现人才的人 , 在两者中主要是缺乏发现人才 的人。 23.把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 分) (1) 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译文 : (2) 食之不能尽其材 , 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译文 : 。 (四)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 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 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者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 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 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 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10 分) 24. 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2 分) (1)故患有所不辟. (2)贤者能勿丧.耳 25. 把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 分) ⑴.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 ⑵ 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 。 26. 文中以“舍鱼而取熊掌”这一生活常理为喻有什么作用?(2 分) 。 27.古往今来,有许多“舍生取义”的志士仁人,请你举出一例,并简要说说他(她)的事迹。 (不超过 20 字)(2 分) 。 三、作文、 28、下边两个题,任选一个作文,45 分,含书写 5 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