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目录292一、喜树碱类(Camptothecins)二、长春碱类(VincaAlkaloids)294295三、紫杉醇类(Paclitaxels)第五节新型分子靶向抗肿瘤药物NewAntineoplasticAgentsforMolecular298Targeted Therapy298一、小分子激酶抑制剂(Small-moleculeInhibitorsofKinases)303二、蛋白酶体抑制剂(ProteasomeInhibitors)305第十章抗生素Antibiotics306第一节β-内酰胺类抗生素β-LactamAntibiotics306、青霉素类(Penicillins)316二、头孢菌素类(Cephalosporins三、β-内酰胺酶抑制剂及非经典的β-内酰胺类抗生素(β-lactamaseInhibitorand...324Non-classical β-Lactam Antibiotics)*328第二节四环素类抗生素TetracyclinesAntibiotics.331第三节氨基糖苷类抗生素AminoglycosideAntibiotics·333第四节大环内酯类抗生素MacrolideAntibiotics:339第五节氯霉素类抗生素ChloramphenicolAntibiotics第十一章合成抗菌药物及其他抗感染药物SyntheticAntibacteralAgentsand342Other AntimicrobialAgents342第一节喹诺酮类抗菌药QuinoloneAntimicrobialAgents342、喹诺酮类药物的研究进展(Developmentofquinoloneantimicrobialagents).345二、喹诺酮类药物的作用机制(ActionMechanismofOuinoloneAntimicrobialAgents)...三、喹诺酮类药物(QuinoloneAntimicrobialAgents)...346第二节磺胺类药物及抗菌增效剂AntimicrobialSulfonamidesandAntibacterial348Synerists352第三节抗结核药物Tuberculostatics...352、合成抗结核药物(SyntheticAntitubercularAgents)356二、抗结核抗生素(AntitubercularAntibiotics)359第四节抗真菌药物AntifungalDrugs359、抗真菌抗生素(AntifungalAntibiotics)360二、唑类抗真菌药物(AzoleAntifungalAgents)·363三、其他抗真菌药物(OtherAntifungalAgents)..364第五节抗病毒药物AntiviralAgents**364一、抑制病毒复制初始时期的药物(AgentsInhibitingEarlyViralReplication)367二、干扰病毒核酸复制的药物(AgentsInterferingwithViralNucleicAcidReplication)371三、抗艾滋病药物(Anti-AIDSAgents)377第六节抗寄生虫药AntiparasiticDrugs
17目录二、驱肠虫药(AnthelminticDrugs)·377378二、抗血吸虫病药(Antischistosomals)379三、抗症药(AntimalarialDrugs)第十二章降血糖药物、骨质疏松治疗药物及利尿药HypoglycemicDrugs,Osteoporosis Drugs and Diuretics385第一节降血糖药物HypoglycemicDrugs:385385一、胰岛素及其类似物(InsulinandAnalogues)387二、胰岛素分泌促进剂(PromotertoInsulinSecretion)三、胰岛素增敏剂(InsulinEnhancers)390392四、α-葡糖苷酶抑制剂(α-GlucosidaseInhibitors)五、二肽基肽酶-IV抑制剂(DipeptidylPeptidase-IVInhibitors):392第二节骨质疏松治疗药物Drugs UsedtoTreatOsteoporosis393一、骨吸收抑制剂(BoneResorptionInhibitor)·394397二、骨形成促进剂(PromoterofBoneFormation)第三节利尿药Diuretics:397399一、碳酸酐酶抑制剂(CarbonicAnhydraseInhibitors)二、Na*-CI-协转运抑制剂(Na.CI-CotransportInhibitors)399三、Na+-K*-2CI-协转运抑制剂(Na+-K+-2Cl-CotransportInhibitors)401四、阻断肾小管上皮Na通道药物(BlockingAgentsofRenalTubuleEpithelium404Sodium Channels)五、盐皮质激素受体阻断剂(MineralocorticoidreceptorAntagonists)404第十三章激素类药物HormoneDrugs:406第一节前列腺素类药物ProstaglandinDrugs406第二节肽类激素类药物PeptideHormoneDrugs:410第三节笛体激素类药物SteroidHormoneDrugs:412一、留体雌激素药物(SteroidalEstrogenDrugs)414二、非备体雌激素药物(NonsteroidalEstrogenDrugs):416三、雄性激素、蛋白同化激素和抗雄性激素药物(Androgens,AnabolicAndrogenicDrugs420and Antiandrogens)四、孕激素药物(ProgestinDrugs)425427五、笛体避孕药物(SteroidalContraceptives)六、孕激素拮抗剂(Antiprogestins)430:431七、肾上腺皮质激素药物(AdrenalCortexDrugs)第十四章维生素Vitamins438第一节脂溶性维生素Fatsolublevitamins438一、维生素A类(VitaminA)438
18目录二、维生素D类(VitaminD)442三、维生素E类(VitaminE)445四、维生素K类(VitaminK)447第二节水溶性维生素Water solublevitamins450+..一、维生素B类(VitaminB)450二、维生素C类(VitaminC)...457...中英文对照索引461
第一章绪论Introduction药物是人类用来预防、治疗、诊断疾病或为了调节人体功能、提高生活质量、保持身体健康的特殊化学品,包括天然药物(植物药、抗生素生化药物)、合成药物和基因工程药物等。药物是一个广义的概念,就其化学本质而言都是一此如CH、O、N、S等化学元素组成的化学品,但是药物不仅仅是一般的化学品。从学科的角度看,化学科学阐明了药物的内在本质,而生命科学(包括解剖学、生理学、生物学、细胞学、遗传学、免疫学等)揭示了药物作用的机制及其临床应用的基础。药物化学(medicinalchemistry)成为连接化学与生命科学并使其融合为一体的交叉学科。药物化学是一门发现与发明新药、合成化学药物、阐明药物化学性质、研究药物分子与机体细胞(生物大分子)之间相互作用规律的综合性学科,是药学领域中重要的带头学科。药物化学研究内容既包含着化学科学,需要研究化学药物的化学结构特征、与此相联系的理化性质、稳定性状况:同时又必须涉及生命科学的内容,需要了解药物进人体内后的生物效应、不良反应及生物转化等化学-生物学内容。为了发现、设计及发明新药,必须研究和了解药物的构效关系、药物分子在生物体中作用的靶点以及药物与靶点结合的方式,这些内容建立在细胞学及分子生物学的基础之上。为了应用这些研究成果,让人们能够使用疗效确切、质量优良、价格便宜的药物,药物合成也是药物化学的重要内容。药物化学是一门历史悠久的经典科学,具有坚实的发展基础,积累了丰富的内容,为人类健康作出了重要的贡献。随着人类寿命的不断延长,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社会医学发展的广泛需求,对药物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随着细菌和病原体产生耐药性的比例增加,一些严重的人类传染性疾病如AIDS、SARS、牛脑海绵状病、禽流感等的威胁以及老年病和退行性疾病的产生,迫切地希望不断研究出治疗相应疾病的新药,以满足治疗需要和解决燃眉之急。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特别是近年来信息、计算机及分子生物学学科发展的成就又充实了药物化学的内容,使得它又成为一门新兴的极具生气的朝阳学科。第一节药物化学的起源与发展Historical Developmentof Medicinal Chemistry人类对药物的使用已有几千年历史,在对药物的使用过程中才逐渐形成和发展出治疗学(therapeutics)及药理学(pharmacology)。几千年前,人们品尝存在于生活环境中的植物(如中国古代的神农尝百草),其中产生令人有舒适感的植物或者有明确治疗效果的植物,就被用作药物使用。而产生毒性作用的植物则被用来打猎、战争或其他特别用途,但无论是药物还是毒物,都丰富了人类的文化。随着化学学科的发展,使人们有可能探索有效植物中存在的有活性作用的内在物质。19世纪初从有效植物中寻找到了具有药用价值的小分子有机化合物,如从阿片中提纯了吗啡(morphine),从古柯叶中得到了可卡因(cocaine),从而验证了人们推想和追求的正确性与科学性,也为药物化学的形成提供了基础;到19世纪中期,有机化学已经发展得相当成熟,人们开始试图从有机化合物中寻找活性物质用于药物的研究工作,也取得了一定成果,如发现笔记了水合氮醛的镇静作用及乙醚的麻醉用途。1899年,阿司匹林(aspirin)作为解热镇痛药上市,标志着人们已开创了用化学方法改变天然化合物的化学结构,使之成为更理想药物的历史阶^
第章绪论段。药物化学作为一门学科也开始形成。从20世纪初至60年代,是药物化学飞速发展的时代,在此期间,发现及发明了现在所使用的一些最重要的药物,充分体现了其科学性、实践性及辩证性。药物化学成功地扮演着纽带的角色,将化学、物理学、医学、生命科学、信息学及其他一些有用的科学技术有机结合起来,创制出战胜疾病的各种药物。在20世纪20至30年代,神经系统药物如麻醉药、镇静药、镇痛药、解热镇痛药等重要药物已广泛使用,它们大部分为小分子有机化合物,这类药物实际上都与人们的主观感觉有关,以人类本身的体验作为药效的根据。在实验药理学尚未发展的前提下,药物的研究以这种方式兴起是容易理解的。在此期间,构效关系研究也开始在药物化学中起步,其特点是从天然药物化学成分中寻找起作用的“药效基团”,并对复杂的天然化合物进行结构修饰以寻找天然化合物的简化结构药用类似物。可卡因经过药效基团寻找,发展出一系列局部麻醉药,如普鲁卡因是最典型的成功例子,以这种研究模式进行新药研究至少盛行了50年,至今仍是-种重要手段(图1-1)。新化合物的设计及合成体内外动物模型进行初筛现有有机化合物(如染料、植物提取物)进一步药效学试验进一步药理学实验对先导化合物进行结构修饰药物临床试验图1-1传统的新药研究与开发的模式磺胺(sulfonilamide)药物促使药物化学理论研究特别是药物结构修饰有了新的发展,磺胺(对氨基苯磺酰胺)作为药效基团,结构非常稳定,分子中的苯环及磺酰氨基有很大的修饰余地从儿千种磺胺类化合物中,可以总结及归纳出许多有价值的规律性的药物化学原理,如电子等排原理、立体选择原理等,为以后的构效关系研究打下了良好基础。青霉素是第一个被发现的抗生素,虽然它的发现是偶然的,但其医用价值至今仍是不可估量的。而且能把这种全新的发现,逐渐发展成为一种能够大规模生产的产品,且具有实用价值并开拓出抗生素类药物的一套完善的系统研究生产方法,是一项划时代的成就。随着四环素、链霉素、氯霉素、红霉素等类型的抗生素相继问世,特别是链霉素的发现,使得当时就像现在人们对肿瘤或是人类免疫缺陷综合征一样谈虎色变的结核病得以攻克,是药物化学对人类的重要贡献之一。由于长期使用抗生素后细菌产生耐药性,加之人们希望获得更广谱、更有效、更有专一性或使用更方便的新抗生素的要求,人们采用半合成方法来研制新的抗生素,如β-内酰胺类抗生素利用6-APA或7-ACA作为母核,已合成出了目前正在使用的半合成青霉素及头孢菌素。也有许多各种各样的半合成红霉素、利福霉素药物,都比它们原形化合物更加有效及更少副作用。1924年人们已经使用硝酸甘油治疗心绞痛,之后利血平于1953年作为降压药上市应用。20世纪50年代后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老龄化心脑血管疾病成为人类第一死亡因素。世界各国科学家及制药公司对心脑血管治疗药物研究的重视,细胞及分子生物学研究取得的重要成果,建筑在以酶或受体为靶标基础上而设计的新类型药物研究成功,使得心脑血管类药物的研究有了突破性进展。1964年最早上市的β受体阻断剂,1979年上市的钙通道阻笔记滞剂硝苯地平,1981年上市的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抑制剂卡托普利(captopril),加上溶栓药物及小剂量阿司匹林(一种环氧化酶抑制剂作为抗血小板药物用于血栓栓塞性疾病)都是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