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信息技术落后 关键在于缺乏创新人才 ●王选:“目前中关村的企业,包括 北大方正在内,没有多少自主创新 的技术和产品,高技术含量的产品 不多。象目前这样的电脑制造业算 不上高技术产业,其中真正有技术 含量的CPU芯片,我们都做不了
我国信息技术落后 关键在于缺乏创新人才 ⚫王选:“目前中关村的企业,包括 北大方正在内,没有多少自主创新 的技术和产品,高技术含量的产品 不多。象目前这样的电脑制造业算 不上高技术产业,其中真正有技术 含量的CPU芯片,我们都做不了
商务部报告 中国电子信息大而不强 商务部2005年9月9日发布了《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国际竞争力研究报告》,指 出中国电子信息产业现处于“大而不强“的尴尬局面。 改革开放20多年来,中国电子信息产业一直以高于国民经济3倍的速度迅猛增 长。2004年电子信息产业增加值达到5650亿元,占国内生产总值的4.1% 2004年中国电子信息产品出口超过200亿美元,占全球出口总额的15%,中国已 经成为仅次于美国的全球第二大电子信息产业大国。 °中国电子信息产业正面临着产业高速增长与核心技术长期受制于人并存、外 资大量进入与本土大企业缺失并存的尴尬局面。 由于外资企业的巨大贡献,中国的整机产业(包括计算机、通信设备制造和 视听产业)具有较强的国际竞争力,而主要依赖本土研发的元器件产业在全 球所占的份额则十分有限。这一局面在客观上反映了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处于 加工组装阶段的现实。 法国《外交世界》月刊2005年8月号也撰文指出:中国出口的三分之二都来自 设在中国的外资企业,它们做的主要是来料加工和组装
商务部报告: 中国电子信息大而不强 ⚫ 商务部2005年9月9日发布了《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国际竞争力研究报告》,指 出中国电子信息产业现处于“大而不强“的尴尬局面。 ⚫ 改革开放20多年来,中国电子信息产业一直以高于国民经济3倍的速度迅猛增 长。2004年电子信息产业增加值达到5650亿元,占国内生产总值的4.1%。 ⚫ 2004年中国电子信息产品出口超过2000亿美元,占全球出口总额的15%,中国已 经成为仅次于美国的全球第二大电子信息产业大国。 ⚫ 中国电子信息产业正面临着产业高速增长与核心技术长期受制于人并存、外 资大量进入与本土大企业缺失并存的尴尬局面。 ⚫ 由于外资企业的巨大贡献,中国的整机产业(包括计算机、通信设备制造和 视听产业)具有较强的国际竞争力,而主要依赖本土研发的元器件产业在全 球所占的份额则十分有限。这一局面在客观上反映了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处于 加工组装阶段的现实。 ⚫ 法国《外交世界》月刊2005年8月号也撰文指出:中国出口的三分之二都来自 设在中国的外资企业,它们做的主要是来料加工和组装
靠技术创新 种好10亿亩田养活16亿人 ●据权威预测,到2030年我国人口将达到16亿,粮食总产量需达到 6.4亿吨7.2亿吨面对耕地减少\生态恶化等困难,在不到30年的 时间里,我们应通过什么途径实现近3亿吨粮食增产呢? 中国农业大学提出集约多熟超高产研究计划—“即在我国 、三熟地区分别建立年亩产200斤、3000斤和3500斤—4000 斤的粮食超高产田,将可以实现粮食总产6.4亿吨7.2亿吨从而 实现”种好10亿亩田,养活16亿人”的战略目标 ●技术创新是根本保证:实践表明,在现代粮食增产的过程中,技术 因素占35%,即每增产100斤粮食,就有35斤是因为技术的改良待来 的预计到2020年,技术因素的贡献将达到45%
靠技术创新 种好10亿亩田养活16亿人 ⚫ 据权威预测,到2030年我国人口将达到16亿,粮食总产量需达到 6.4亿吨_7.2亿吨.面对耕地减少\生态恶化等困难,在不到30年的 时间里,我们应通过什么途径实现近3亿吨粮食增产呢? ⚫ 中国农业大学提出集约多熟超高产研究计划——“即在我国一、 二、三熟地区分别建立年亩产2000斤、3000斤和3500斤——4000 斤的粮食超高产田,将可以实现粮食总产6.4亿吨_7.2亿吨,从而 实现”种好10亿亩田,养活16亿人”的战略目标. ⚫ 技术创新是根本保证:实践表明,在现代粮食增产的过程中,技术 因素占35%,即每增产100斤粮食,就有35斤是因为技术的改良待来 的.预计到2020年,技术因素的贡献将达到45%
解决“水荒”靠科技创新 据水电部评估,2003年全国水量总需求5497亿立方米,而实际供水 缺口近10%。全国600多座大中城市有400多个缺水,其中“水荒 严重的城市达110个。水危机已经显现于社会经济领域和百姓生 活之中,成为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瓶颈。 据统计资料表明,日本每增加1万美元GDP耗水208立方米,美国为 514立方米,中国则高达5045立方米,是美国的近10倍、日本的 24倍。如此巨大的差距主要差在科学技术落后,大力发展节水型 工业、节水型农业,就一定能大大降低经济发展对水资源的消耗 比如城市家庭普遍使用的抽水马桶,英国议会早在60多年前就专门 制定了“马桶法律”,规定座便器每次用水不得超过6升,耗水 量6升以上的马桶不得进入市场。而中国市场上销售的座便器出 水量普遍在9至13升
解决“水荒”靠科技创新 据水电部评估,2003年全国水量总需求5497亿立方米,而实际供水 缺口近10%。全国600多座大中城市有400多个缺水,其中“水荒” 严重的城市达110个。水危机已经显现于社会经济领域和百姓生 活之中,成为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瓶颈。 据统计资料表明,日本每增加1万美元GDP耗水208立方米,美国为 514立方米,中国则 高达5045立方米,是美国的近10倍、日本的 24倍。如此巨大的差距主要差在科学技术落后,大力发展节水型 工业、节水型农业,就一定能大大降低经济发展对水资源的消耗。 比如城市家庭普遍使用的抽水马桶,英国议会早在60多年前就专门 制定了“马桶法律”,规定座便器每次用水不得超过6升,耗水 量6升以上的马桶不得进入市场。而中国市场上销售的座便器出 水量普遍在9至13升
中关村的经验教训说明 管理创新比技术创新更迫切 ●清华紫光比威公司总经理吴熙指出,对于中关村 来说,管理上的创新甚至比技术创新更为重要。 中关村靠核心技术起家的企业,往往是技术持有 人担任管理者,结果管理做得不怎么样,研发时 间也丧失了。还有一些企业,上市了,全国知名 了,管理上倒出了问题,“成功了反而失败了
中关村的经验教训说明: 管理创新比技术创新更迫切 ⚫ 清华紫光比威公司总经理吴熙指出,对于中关村 来说,管理上的创新甚至比技术创新更为重要。 中关村靠核心技术起家的企业,往往是技术持有 人担任管理者,结果管理做得不怎么样,研发时 间也丧失了。还有一些企业,上市了,全国知名 了,管理上倒出了问题,“成功了反而失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