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字可代人、事、物;定名之间可译 练一 “的”;作动词“去、往”;作助词 可不译 1.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无义,取消独立性) 2属予作文以记之(代“这件 3公将鼓之(无义,膏节助词 4辍耕之垄上 去,往 5公将驰之( 他们,代“齐军” 6环而攻之而不胜(它,代 7专诸之刺王僚 无减"主谓之间取消独亚性 8何陋之有(无义,提宾标志) 9怅恨久之( 无义,音节助词) 10汝心之固,固不可彻 无义,取消独立性
1.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 2.属予作文以记之 ( ) 3.公将鼓之( ) 4.辍耕之垄上 ( ) 5.公将驰之 ( ) 6.环而攻之而不胜 ( ) 7.专诸之刺王僚 ( ) 8.何陋之有 ( ) 9.怅恨久之( ) 10.汝心之固,固不可彻( ) 无义,取消独立性 代“这件 无义,音节助词 事” 去,往 他们,代“齐军” 它,代 无义,主谓之间取消独立性 “城” 无义,提宾标志 之字可代人、事、物;定名之间可译 “的”;作动词“去、往”;作助词 可不译 无义,音节助词 无义,取消独立性
而 用作连词 1、表示并列关系(主谓+而+主谓)(形+ 而+形)(动+而+动)相当于“而且” 又》 和》或不译s 例:①名微而众寡(表并列) ②望之蔚然而深秀者(表并列)
用作连词 1、表示并列关系(主谓+而+主谓)(形+ 而+形)(动+而+动) 相当于“而且”、 “又”、“和”或不译。 例 : ①名微而众寡(表并列) ②望之蔚然而深秀者(表并列)
2、表示承接关系(动词+而+动词),相 当于“而且”、“并且”、“就”或不译。 例:①夺而杀尉(表顺接) ②乃记之而去(表顺接) 3、表示修饰关系(修饰语+而+动词), 相当于“着”、“地”等,或不译。 ①临溪而渔(表修饰) ②佣者笑而应曰(表修饰) ③时时而间进(表修饰)
3、表示修饰关系(修饰语+而+动词), 相当于“着”、“地”等,或不译 。 例: ①夺而杀尉(表顺接) ②乃记之而去(表顺接) 2、表示承接关系(动词+而+动词),相 当于“而且”、“并且”、“就”或不译。 ①临溪而渔(表修饰) ②佣者笑而应曰(表修饰) ③时时而间进(表修饰)
4、表示转折关系(旬子+而+旬子),相 当于“而”、“可是”、“却”。 例:①而戍死者固十六七(表转折) ②人不知而不愠(表转折)
4、表示转折关系(句子+而+句子),相 当于“然而”、“ 可是”、“却”。 例: ①而戍死者固十六七(表转折) ②人不知而不愠(表转折)
练一练 而表并列、表承接、表修饰 表转折 (1)先天下之忧而忧(表修饰) (2)溪深而鱼肥(表并列) (3)环而攻之而不胜(表顺接)表转折) (4)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表转折) (5)拔山倒树而来(表修饰) (6)国险而民附(表并列 (7)而君逆寡人者表转折) (8)委而去之(表顺接) (9)得之心而寓之酒(表并列) (10)执策而临之(表修饰)
而表并列、表承接、表修饰 表转折 (1)先天下之忧而忧( ) (2)溪深而鱼肥( ) (3)环而攻之而不胜( ) ( ) (4)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 (5)拔山倒树而来( ) (6)国险而民附( ) (7)而君逆寡人者( ) (8)委而去之( ) (9)得之心而寓之酒( ) (10) 执策而临之( ) 表修饰 表并列 表顺接 表转折 表修饰 表并列 表转折 表顺接 表转折 表并列 表修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