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西城区2010年抽样测试 初三语文试卷 2010.5 1.语文试卷共包括六道大题,23道小题,共8页;答题纸共6页 知2.所有试题要求在答题纸上作答。字迹要清晰,卷面要整洁。 、选择。下面各题均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请将该答案的字母涂黑。 共8分,每小题2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联袂(me) 比较(joo) 逮捕(dai) 忍俊不禁(jn) B.提防(t) 干涸(he) 绯红(fei) 载歌载舞(z0i) C.符合(fu) 坎坷(kan) 倔强(jue) 谆谆教诲(zhn) D.强迫( qiang) 酝酿(nang) 字帖(t) 峰回路转(zhun) 2.对横线处选填的汉字判断有误的一项是 A.无动于 (忠衷) 判断:“忠”本义是“尊敬”,引申为“忠诚,尽心竭力”;“衷”本义是“點 身的内衣”,引申为“内心”,所以横线处应填“哀”。 B.再接再 (历厉 判断:“历”有“经过,经历”的意思,而“厉”有“磨砺”的意思,所以横 线处应填“厉”。 C.不经心(慢浸) 判断:“慢”有“速度低”的意思,而“漫”有“不受拘来、随便”的意思, 所以横线处应填“漫 不不挠(屈曲) 判断:“屈”有“屈服”的意思,而“曲”有“弯曲”的意思,所以横线处应 3.下列加点的成语或俗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A.一些消费者只关注商品外包装而忽视其内在价值,这种做法无异于买椟还珠。 B.这么多树根在土地里触类旁通,吸收着大地母亲给予的养料。 C.磨刀不误砍柴工,我们开发任何一款新产品,都要事先把市场需求和产品定位搞清 D.俗话说:“行百里者半九十”,这个工作越往后越艰难,我们不能有任何松懈。 初三语文第1页(共8页)
4.对下列作家、作品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也称“诗三百”,分为“风”、“雅”、“颂 三个部分。 B.《曹刿论战》选自史学和文学名著《左传》,《左传》旧传为春秋时期左丘明所作。 C.契诃夫是俄国作家,代表作有小说《装在套子里的人》、剧本《万尼亚舅舅》等。 D.《小石潭记》的作者是北宋文学家柳宗元,他是“唐宋八大家”之 二、填空。(共8分) 5.背诵、默写。(5分) (1)学而不思则罔 。(《论语》十则) 长河落日圆。(王维《使至塞上》) (3)问君何能尔? (陶渊明《饮酒》) (4)《岳阳楼记》中“古仁人”是这样回答“何时而乐”的问题的:“ 6.名著阅读。(3分) 孙悟空是中国神话小说《西游记》中的人物。他在花果山带领群猴进入 (地名),被拥戴为“美猴王”。他又从东海龙宫抢得 作为 兵器。大闹天宫后,被 (人物)降服并压在五行山下,五百年后被唐僧 救出,法号行者,故又称“孙行者”。 三、综合性学习。(共8分) 每年的3月15日是“国际消費者权益日”。为了让同学了解“3·15”,学校学生会 举办了“315进校园”的宣传周活动。作为参与者,请你完成下列任务。 7.下面两则材料是从某网站的“3·15专题”中提取的,请你概括出它们的主要信息。 (2分) 材料一 消费者维权现状调查统计表 维权的态度或形式自认倒霉私了求助消协或运用法律手段其他 投票人数 30981 9857 7575 所占比例 638%20.3% 15.6% 0.3% 材料二 消费者不是不想维护自己的权益,而是迫于无奈。试问,为了一件价值很小的 商品,数十次往返于商家和质量鉴定等部门之间,这样的维权谁愿意?为了维权, 消賣者不得不先垫付数千元的质量鉴定费,这样的维权谁能不犹豫?而且,在维权 过程中,消费者还面临取证难、投诉难、查处难、诉讼难、赔偿难等诸多问题。可 以说,几乎有多少消费者认为维权成本太高,就有多少消费者在权益受侵害时选择 沉默 初三语文第2页(共8页)
8.请你根据下面的材料推断:2010年消费者权益日主题是 。(2分) 2008年消费者权益日主题是“消费与責任”,2009年消费者权益日主题是“消 费与发展”。今年,消协是这样阐述本年度消费者权益日主题含义的:消费维权工 作要紧密围绕拉动消费,重点做好维权服务工作。通过广泛宣传,促使全社会共同 美注扩大消与服务消费的关系,政府执法部门要依法为消费者服务,为经济发展 服务,为社会和谐服务,由此营造良好的消费环境,加强对消费者权益的保护,促 进社会发展 佛 费者权益,不仅仅是政府的事情,消费者自身也要积极行动起来。请你分析下面 ,概括说出消费者维权行动的意义。(要求:“既…又……”的句式表达)(4 2005年,郝劲松因火车销售货品不开发票,在4个月内连续3次把“铁老大 告上法庭,并最终由北京铁路法院判决郝劲松胜诉,郝劲松通过实际行动维护了自 身权益,又迫使铁道部向全国各铁路局发出《关于在铁路站奉向旅客供餐及销售商 品必须开具发票的通知》,结来了中国火车不开发票的历史。 四、文言文阅读。(共9分) 阅读《陈涉世家》选段,完成10-12题。(9分) 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将尉醉,广故数言欲亡,忿志尉,令辱之,以激怒其 众。尉果笞广。尉剑挺,广起,夺而杀尉。陈胜佐之,并杀两尉。召令徒属曰:“公等遇 雨,皆已失期,失期当斩。藉第令毋斩,而成死者因十六七。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 大名耳,王候将相宁有种于!”徒属皆曰:“敬受命。”乃诈称公子扶苏、项燕,从民欲 也。袒右,称大楚。为坛而盟,祭以尉首。陈胜自立为将军,吴广为都尉。攻大泽乡, 收而攻蕲。蕲下,乃令符离人葛婴将兵徇蕲以东。攻侄、酆、苦、柘、谯皆下之。行收 兵。比至陈,车六七百乘,骑千余,卒数万人。攻陈,陈守令皆不在,独守丞与战谯门 中。弗胜,守丞死,乃入据陈。数日,号令召三老、豪杰与皆来会计事。三老、素杰皆 曰:“将军身被坚执,伐无道,诛暴秦,复立楚国之社稷,功宜为王。”陈涉乃立为 王,号为张楚。当此时,诸郡县苦秦吏者,皆刑其长吏,杀之以应陈涉。 10.解释文中加点词的意思。(3分) (1)陈胜佐之 (2)比至陈 (3)被坚执锐 11.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的语句。(4分) (1)令辱之 (2)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12.阅读选段文字,概括说出哪些内容体现了暴秦的“无道”?(2分) 初三语文第3页(共8页)
五、现代文阅读。(共27分) )阅读《苦难的土地》,完成13-16题。(共12分) 苦难的土地 ①塔里木河,藏在荒凉沙原的褶子里,静静地流淌。偶尔,它发出幽怨般的低吟, 那是哀叹雪山母亲赐下的乳汁般的雪水,一年比一年减少了,已经濒临千涸,不得不 向姊妹孔雀河和开都河借水注入。这对它这样一条古老的河流来说,是一个难以启齿 的耻辱,它有些没有勇气面对沿岸那些嗽嗽待哺的生灵—一红柳、胡杨、禽鸟、狼狐, 还有最贪嘴的长子人类 ②它只好十分低调地流淌,像一位犯了什么错误的女人,托着干瘪少汁的乳房, 默默而苦涩地掩面而走。而河床两边,是狰狞的沙岸、裸露的枯根、呼号的禽兽 它们是些永远也喂不够长不大的孩子,终生终世都要掀着它那枯竭的乳房不松手。它 们日夜国攻着母亲,呲牙咧嘴。 ③哦,塔里木河,多难的河! ④我乘坐的车不久便拐弯驶离了它。可我心里,久久萦绕着那条河静静流淌的身 ⑤半个小时之后,我面对了另一番大自然景象。 ⑥胡杨林。塔里木河无力恩泽的子孙之一。 ⑦如果说刚才的塔里木河令我哀伤,那眼前的这片胡杨林则使我一时有些慌乱, 不知如何迷说才好。 ⑧这里好像经历过一场战争。倒的倒,躺的躺,站着的不是半枯就是已然死亡, 为数不多还活着的,也已受伤不轻,抽出的绿枝稀稀拉拉,只是个象征而已。无论是 站着的还是倒着的,每棵树都十分粗壮,最小的也得两个人合抱才能抱得过来,最老 的躺在那里简直是个庞然大物,得由七八个人合抱才成,无法想象在这样一片黄沙滩 上怎么会长出如此粗壮的树来。而且,每棵树形态各异,生状死态互不相同。有的挺 在那里,似乎是突然被什么从身后劈杀而死,连伸出的枝極手臂都没来得及收回,枝 桠间张着血盆大口,黑乎乎的,好像在喊着什么;倒着的,也似乎心有不甘,枯根深 埋在地里不肯断裂,从腿部扭曲地弯倒,裸露的胸腔空空的,尽管没有了心肺,可它 的硬筋依然与外皮连结在一起,纠扭着伸展,宁死不屈地坚挺着;活着的则更像正在 作战的勇士,迎着狂风恶沙挺起已经伤痕累累的身躯,舞动的绿色枝叶如号角般地咻 咻作响,从龟裂的树皮皱脉里渗出些许血般的泪汁,淌进地上的沙子里很快板结成硬 皮,好像要告诉敌人它流的血都是铁般的坚硬。 ⑨这是一场旷日持久的鏖战。 ①倒下的每棵树都具有几百载的年轮,新起的活树也似乎做好再战几百年的准备。 这是一场自然界的生存和死亡之战。它们的较量,使日月无光,令人类胆寒。 ①面对着这触目惊心的场面,我心生悲凉。 ⑩我走过南方的热带雨林,走过北方的兴安岭原始松林,也走过中原稀少的森林, 可是从来没有遇见过生存环境如此恶劣严酷的一片森林。耳听为虚,百闻不如一见。 初三语文第4页(共8页)
今日见到的这片胡杨林,比任何书本里描写的屏幕上展现的还要惨烈和悲壮。看着令 人心疼,随之心生景仰,对它肃然起敬。咂摸着关于它的三个“千年”(活千年不死, 死千年不朽,朽千年不倒)之说,胡杨,可称为树界之神。你捧起它的哪怕是一小块 枯根,都不敢轻视。因为,在你手掌上它显得那么沉甸甸有份量,不像有些恶俗浅根 那么轻飘;它干硬的纤维,会告诉你什么叫坚韧,什么叫耐久;它的年轮,千年不腐 的清晰年轮,记载着它们王国往日的辉煌,那个美丽而富饶的楼兰国是何等绿意葱笼, 何等的林盖全野! ⑩3我现在可以说,与其认定胡杨林是为现世的生存而战,还不如说它是为捍卫往 日的荣誉而战,为历史的尊严和辉煌而战。它们的死亡和生存,绝对是一部史诗 部绿色的史诗。 ⑩我倘佯在这片胡杨林里,久久不忍离去。 ⑩离开时心里只剩下一种心愿,那就是祈求苍天把别处滥施的淫雨,移往这里洒 些吧,救敕这条艰难的河流、这片苦难的树林、这方苦难的土地。 ⑩一时间,仿佛真的要起风了,空气里也有了一丝湿润的气息。我紧闭双眼,不 敢睁开,生怕惊醒这片苦难的土地思念了千年的无比脆弱的梦 13.阅读①①段,用词语概括“我”从看到塔里木河到离开胡杨林过程中的心理变化 (3分) 14.简要分析第⑥段在文中的作用。(3分) 15.为什么“我倘佯在这片胡杨林里,久久不忍离去”?(2分) 16.结合全文,品析文末划线句子。(4分) (二)阅读《低碳生活》,完成17-19题。(共8分 低碳生活 ①人类不良的生活习惯和现代化的生活方式,已经逵成了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增 多、全球气候变暖及温室效应等恶果。如果碳排放量仍不能得到有效控制,人类赖以 生存的环境不仅将无法维持,更将继续恶化。这绝非危言耸听。科学研究表明,气候 变暖将导致地球两极冰蓋融化,海平面上升的速度也将快于预期。遏制这一趋势继续 发展的有效途径,就是从我们每个人做起,节能减排,适应低碳生活。 ②低碳生活是指减少生活作息时所耗用的能量,从而减低碳,特别是二氧化碳的 排放。低碳生活是一种低能量、低消耗、低开支的生活方式,更是一种值得提倡的生 活态度。 ③全球气候变暖,使人类的“碳”意识不断增强,人们正在努力减少自己的碳足 迹,积极推进节能环保。世界上许多国家都参与到低碳行动中来。被评为最环保国家 初三语文第5页(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