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判断:1、相对压强必为正值。2、选择下列正确的等压面:( 3O■(1) A—A (2) B— B(3) C — C油(4) D二 水水BD汞13、液体某点的绝对压强为58kPa,则该点的(4 )相对压强为(1) 159.3 kPa(2) 43.3 kPa ;(4) -43.3 kPa。(3) -58 kPa ;
◼ 判断:1、相对压强必为正值。 ( ) ◼ 2、选择下列正确的等压面: ( ) ◼ (1) A ⎯ A (2) B ⎯ B (3) C ⎯ C (4) D ⎯ D ◼ 3、液体某点的绝对压强为 58 kPa ,则该点的 相对压强为 ( ) ◼ (1) 159.3 kPa ; (2) 43.3 kPa ; (3) -58 kPa ; (4) -43.3 kPa。 × 3 4
2.3.4流体静力学基本方程的几何意义与能量意义1、几何意义Z一一测点到基准面的高度,位置水头,mp一一压强所引起的液柱高度,压强水头,mZ+p/一一测压管液面到基准面的高度,测压管水头,m几何意义:静止流体中各点P-YP测压管水头是一常数测压管yZ2用于测量液体相对Z1压强的连通于被测+基准面0液体的开口管0
◼ 1、几何意义 ◼ Z——测点到基准面的高度,位置水头,m ◼ p/γ——压强所引起的液柱高度,压强水头,m ◼ Z+p/γ——测压管液面到基准面的高度,测压管水 头,m ◼ 几何意义:静止流体中各点 测压管水头是一常数 2.3.4 流体静力学基本方程的几何意义 与能量意义 2 2 1 1 p z p z + = + 基准面 测压管 用于测量液体相对 压强的连通于被测 液体的开口管
能量意义位置水头Z单位重量流体从某一基准面算起所具有的位置势能,,比位能压强水头p/一一单位重量流体以压力为大气压算起所具有的压力势能,比压能中测压管水头Z+p/一一单位重量液体所具有的总机械能(总势能),比势能PY物理意义:静止流体中,单位重量pY流体的总势能是恒等的,比压能和22比位能之间可以相互转化,Z1001
◼ 2、能量意义 ◼ 位置水头Z——单位重量流体从某一基准面算起所 具有的位置势能,比位能 ◼ 压强水头p/γ——单位重量流体以压力为大气压算 起所具有的压力势能,比压能 ◼ 测压管水头Z+p/γ——单位重量液体所具有的总机 械能(总势能),比势能 ◼ 物理意义:静止流体中,单位重量 流体的总势能是恒等的,比压能和 比位能之间可以相互转化
问题1:仅在重力作用下,静止液体中任意一点对同一基准面的单位势能为 B?液体在表压C. 随深度增加而减A.随深度增加而增加作用下能够上升的高度D.不确定。B.常数;问题2:试问图示中A、B、C、D点的测压管高度,测压管水头。(D点闸门关闭,以D点所在的水平面为基准面)Om6mA:测压管高度测压管水头6m2mB:测压管高度2m测压管水头B6mC:测压管高度3m测压管水头1m6m6mD:测压管高度测压管水头
◼ 问题1:仅在重力作用下,静止液体中任意一点对同一基准 面的单位势能为 ? ◼ A. 随深度增加而增加; C. 随深度增加而减少; ◼ B. 常数; D. 不确定。 ◼ 问题2:试问图示中A、B、 C、 D点的测压管高度,测压 管水头。(D点闸门关闭,以D点所在的水平面为基准面) ◼ A:测压管高度 ,测压管水头 ◼ B:测压管高度 ,测压管水头 ◼ C:测压管高度 ,测压管水头 ◼ D:测压管高度 ,测压管水头 B 0m 6m 6m 6m 6m 2m 3m 6m 液体在表压 作用下能够 上升的高度
3、压强分布图工程中,常采用直观而简便的几何方法作出图形来反应静压强的分布情况,称为压强分布图。依据:静压强特性和静力学基本方程手段:用一定比例的线段长度表示压强大小用箭头表示静压强的方向注意事项:①压强分布图尽量用表压表示②静压强方向与壁面垂直并指向壁面③静压强沿铅垂方向的深度成正比例增加
◼ 工程中,常采用直观而简便的几何方法作出图形 来反应静压强的分布情况,称为压强分布图。 ◼ 依据:静压强特性和静力学基本方程 ◼ 手段:用一定比例的线段长度表示压强大小 用箭头表示静压强的方向 注意事项: ①压强分布图尽量用表压表示 ②静压强方向与壁面垂直并指向壁面 ③静压强沿铅垂方向的深度成正比例增加 3、压强分布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