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1单项流动阻力测定 (1)启动离心泵前,为什么必须关闭泵的出口阀门? 答:由离心泵特性曲线知,流量为零时,轴功率最小,电动机负荷最小,不会过载烧毀线圈。 (2)作离心泵特性曲线测定时,先要把泵体灌满水以防止气缚现象发生,而阻力实验对泵灌 水却无要求,为什么? 答:阻力实验水箱中的水位远高于离心泵,由于静压强较大使水泵泵体始终充满水,所以不需 要灌水。 (3)流量为零时,U形管两支管液位水平吗?为什么 答:水平,当u=0时柏努利方程就变成流体静力学基本方程: Z1+R/x=22+P21g,当1=P2时,Z1=22 (4)怎样排除管路系统中的空气?如何检验系统内的空气已经被排除干净? 答:启动离心泵用大流量水循环把残留在系统内的空气带走。关闭出口阀后,打开U形管顶部 的阀门,利用空气压强使U形管两支管水往下降,当两支管液柱水平,证明系统中空气已被 排除干净 (5)为什么本实验数据须在双对数坐标纸上标绘? 答:因为对数可以把乘、除变成加、减,用对数坐标既可以把大数变成小数,又可以把小数扩 大取值范围,使坐标点更为集中清晰,作出来的图一目了然。 6)你在本实验中掌握了哪些测试流量、压强的方法?它们各有什么特点? 答:测流量用转子流量计、测压强用U形管压差计,差压变送器。转子流量计,随流量的大小, 转子可以上、下浮动。U形管压差计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经济。差压变送器,将压差转换 成直流电流,直流电流由毫安表读得,再由已知的压差电流回归式算出相应的压差,可测 大流量下的压强差。 (7)读转子流量计时应注意什么?为什么? 答:读时,眼睛平视转子最大端面处的流量刻度。如果仰视或俯视,则刻度不准,流量就全有 误差。 (8)两个转子能同时开启吗?为什么? 答:不能同时开启。因为大流量会把U形管压差计中的指示液冲走 (9)开启阀门要逆时针旋转、关闭阀门要顺时针旋转,为什么工厂操作会形成这种习惯? 答:顺时针旋转方便顺手,工厂遇到紧急情况时,要在最短的时间,迅速关闭阀门,久而久之 就形成习惯。当然阀门制造商也满足客户的要求,阀门制做成顺关逆开 (10)使用直流数字电压表时应注意些什么? 答:使用前先通电预热15分钟,另外,调好零点(旧设备),新设备,不需要调零点。如果有 波动,取平均值 (11)假设将本实验中的工作介质水换为理想流体,各测压点的压强有何变化?为什么? 答:压强相等,理想流体υ=0,磨擦阻力F=0,没有能量消耗,当然不存在压强差
1 实验 1 单项流动阻力测定 (1)启动离心泵前,为什么必须关闭泵的出口阀门? 答:由离心泵特性曲线知,流量为零时,轴功率最小,电动机负荷最小,不会过载烧毁线圈。 (2)作离心泵特性曲线测定时,先要把泵体灌满水以防止气缚现象发生,而阻力实验对泵灌 水却无要求,为什么? 答:阻力实验水箱中的水位远高于离心泵,由于静压强较大使水泵泵体始终充满水,所以不需 要灌水。 (3)流量为零时,U 形管两支管液位水平吗?为什么? 答:水平,当 u=0 时 柏努利方程就变成流体静力学基本方程: 1 1 2 2 1 2 1 2 Z + P g = Z + p g, 当p = p 时, Z = Z (4)怎样排除管路系统中的空气?如何检验系统内的空气已经被排除干净? 答:启动离心泵用大流量水循环把残留在系统内的空气带走。关闭出口阀后,打开 U 形管顶部 的阀门,利用空气压强使 U 形管两支管水往下降,当两支管液柱水平,证明系统中空气已被 排除干净。 (5)为什么本实验数据须在双对数坐标纸上标绘? 答:因为对数可以把乘、除变成加、减,用对数坐标既可以把大数变成小数,又可以把小数扩 大取值范围,使坐标点更为集中清晰,作出来的图一目了然。 (6)你在本实验中掌握了哪些测试流量、压强的方法?它们各有什么特点? 答:测流量用转子流量计、测压强用 U 形管压差计,差压变送器。转子流量计,随流量的大小, 转子可以上、下浮动。U 形管压差计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经济。差压变送器,将压差转换 成直流电流,直流电流由毫安表读得,再由已知的压差~电流回归式算出相应的压差,可测 大流量下的压强差。 (7)读转子流量计时应注意什么?为什么? 答:读时,眼睛平视转子最大端面处的流量刻度。如果仰视或俯视,则刻度不准,流量就全有 误差。 (8)两个转子能同时开启吗?为什么? 答:不能同时开启。因为大流量会把 U 形管压差计中的指示液冲走。 (9)开启阀门要逆时针旋转、关闭阀门要顺时针旋转,为什么工厂操作会形成这种习惯? 答:顺时针旋转方便顺手,工厂遇到紧急情况时,要在最短的时间,迅速关闭阀门,久而久之 就形成习惯。当然阀门制造商也满足客户的要求,阀门制做成顺关逆开。 (10)使用直流数字电压表时应注意些什么? 答:使用前先通电预热 15 分钟,另外,调好零点(旧设备),新设备,不需要调零点。如果有 波动,取平均值。 (11)假设将本实验中的工作介质水换为理想流体,各测压点的压强有何变化?为什么? 答:压强相等,理想流体 u=0,磨擦阻力 F=0,没有能量消耗,当然不存在压强差
Z1+P1g+2/2g=z2+p2//g+u2/2g, ∵d1=d2 u1=u2 z1=z2(水平管) (12)离心泵送液能力,为什么可以通过出口阀调节改变?往复泵的送液能力是否也可采用 同样的调节方法?为什么? 答:离心泵送液能力可以通过调节出口阀开度来改变管路特性曲线,从而使工作点改变。往复泵 是正往移泵流量与扬程无关。若把出口堵死,泵内压强会急剧升高,造成泵体,管路和电机的损 (13)本实验用水为工作介质做出的A一Re曲线,对其它流体能否使用?为什么? 答:能用,因为雷诺准数是一个无因次数群,它允许d、u、p、变化 (14)本实验是测定等径水平直管的流动阻力,若将水平管改为流体自下而上流动的垂直管, 从测量两取压点间压差的倒置U型管读数R到△P的计算过程和公式是否与水平管完全 相同?为什么? 答:过程一样,公式(通式)相同,R值的计算结果不同。 通式:p1-p2=(4-pB)gR+pBg 水平放置:z=0 P1-P2=(04-PB)gR 垂直放置:2L(管长)p1-p2=(p4-pB)gR+RgL (15)测试时为什么要取同一时刻下的瞬时数据? 答:流体流动时,由于诸种原因,各参数的值是波动的,为了减少误差,应取瞬时值、即同时读 (16)作λ一Re图时,依点画线用什么工具?点在线的一侧还是两侧?怎样提高做图的精确 度?做图最忌讳什么 答:用曲线板或曲线尺画曲线,直尺画直线。点应在线的两侧,以离线的距离最近为原则。最忌 讳徒手描。 (17)实验结果讨论中,应讨论什么? 答:(1)讨论异常现象发生的原因;(2)你做出来的结果(包括整理后的数据、画的图等)与讲 义中理论值产生误差的原因。(3)本实验应如何改进 (18)影响流动型态的因素有哪些?用Re判断流动型态的意义何在 答:影响流动类型的因素有:内因:流动密度p、粘度μ;外因:管径d、流速u,即R2=dvy/μ。 用它判断流动类型,什么样的流体、什么样的管子,流速等均适用,这样,就把复杂问题简 单化了,规律化了,易学、易用易于推广 (19)直管摩擦阻力的来源是什么? 答:来源于流体的粘性F=μA△M/4y流体在流动时的内摩擦,是流体阻力的内因或依据。其外因 或内部条件可表示为:内摩擦力F与两流体层的速度差△成正比;与两层之间的垂直距离 △y成反比:与两层间的接触面积A与成正比。 (20)影响直管阻力的因素是什么?如何影响?
2 2 2 , 2 2 2 2 2 Z1 + P1 g +u1 g = Z + p g +u g ∵d1=d2 ∴u1=u2 又∵z1=z2(水平管) ∴P1=P2 (12)离心泵送液能力,为什么可以通过出口阀调节改变?往复泵的送液能力是否也可采用 同样的调节方法?为什么? 答:离心泵送液能力可以通过调节出口阀开度来改变管路特性曲线,从而使工作点改变。往复泵 是正往移泵流量与扬程无关。若把出口堵死,泵内压强会急剧升高,造成泵体,管路和电机的损 坏。 (13)本实验用水为工作介质做出的λ-Re 曲线,对其它流体能否使用?为什么? 答:能用,因为雷诺准数是一个无因次数群,它允许 d、u、 、变化。 (14)本实验是测定等径水平直管的流动阻力,若将水平管改为流体自下而上流动的垂直管, 从测量两取压点间压差的倒置 U 型管读数 R 到ΔPf 的计算过程和公式是否与水平管完全 相同?为什么? 答:过程一样,公式(通式)相同,R 值的计算结果不同。 通式: p p gR gz − = A − B + B ( ) 1 2 水平放置: z=0 p1 − p2 = ( A − B )gR 垂直放置: z=L(管长) p1 − p2 = ( A − B )gR + gL (15)测试时为什么要取同一时刻下的瞬时数据? 答:流体流动时,由于诸种原因,各参数的值是波动的,为了减少误差,应取瞬时值、即同时读 数。 (16)作λ-Re 图时,依点画线用什么工具?点在线的一侧还是两侧?怎样提高做图的精确 度?做图最忌讳什么? 答:用曲线板或曲线尺画曲线,直尺画直线。点应在线的两侧,以离线的距离最近为原则。最忌 讳徒手描。 (17)实验结果讨论中,应讨论什么? 答:(1)讨论异常现象发生的原因;(2)你做出来的结果(包括整理后的数据、画的图等)与讲 义中理论值产生误差的原因。(3)本实验应如何改进。 (18)影响流动型态的因素有哪些?用 Re 判断流动型态的意义何在? 答:影响流动类型的因素有:内因:流动密度 、粘度 ;外因:管径 d、流速 u,即 Re = du 。 用它判断流动类型,什么样的流体、什么样的管子,流速等均适用,这样,就把复杂问题简 单化了,规律化了,易学、易用易于推广。 (19)直管摩擦阻力的来源是什么? 答:来源于流体的粘性 F = Au y 流体在流动时的内摩擦,是流体阻力的内因或依据。其外因 或内部条件可表示为:内摩擦力 F 与两流体层的速度差Δ 成正比;与两层之间的垂直距离 Δy 成反比;与两层间的接触面积 A 与成正比。 (20)影响直管阻力的因素是什么?如何影响?
答:根据b=M2/2d直管助力与管长1、管经d、速度u、磨擦系数λ有关系。它与、l、 成正比,与d成反比 实验2离心泵特性曲线的测定 (1)为什么启动离心泵前要向泵内注水?如果注水排气后泵仍启动不起来,你认为可能是什么 原因? 答:为了防止打不上水、即气缚现象发生。如果注水排完空气后还启动不起来。①可能是泵入 口处的止逆阀坏了,水从管子又漏回水箱。②电机坏了,无法正常工作 (2)为什么离心泵启动时要关闭出口阀门 答:防止电机过载。因为电动机的输出功率等于泵的轴功率N。根据离心泵特性曲线,当Q=0 时N最小,电动机输出功率也最小,不易被烧坏 (3)离心泵特性曲线测定过程中O=0点不可丢,为什么? 答:Q=0点是始点,它反映了初始状态,所以不可丢。丢了,做出来的图就有缺憾。 (4)启动离心泵时,为什么先要按下功率表分流开关绿色按钮? 答:为了保护功率表。 (5)为什么调节离心泵的出口阀门可调节其流量?这种方法有什么优缺点?是否还有其它方 法调节泵的流量? 答:调节出口阀门开度,实际上是改变管路特性曲线,改变泵的工作点,可以调节其流量。这 种方法优点是方便、快捷、流量可以连续变化,缺点是阀门关小时,增大流动阻力,多消耗 一部分能量、不很经济。也可以改变泵的转速、减少叶轮直径,生产上很少采用。还可以用 双泵并联操作。 (6)正常工作的离心泵,在其进口管上设置阀门是否合理,为什么? 答:不合理,因为水从水池或水箱输送到水泵靠的是液面上的大气压与泵入口处真空度产生的 压强差,将水从水箱压入泵体,由于进口管,安装阀门,无疑增大这一段管路的阻力而 使流体无足够的压强差实现这一流动过程 (7)为什么在离心泵进口管下安装底阀?从节能观点看,底阀的装设是否有利?你认为应如何 改进? 答:底阀是单向止逆阀,水只能从水箱或水池抽到泵体,而绝不能从泵流回水箱,目的是保持 泵内始终充满水,防止气缚现象发生。从节能观点看,底阀的装设肯定产生阻力而耗能 既不耗能,又能防止水倒流,这是最好不过的了。 (8)为什么停泵时,要先关闭出口阀,再关闭进口阀? 答:使泵体中的水不被抽空,另外也起到保护泵进口处底阀的作用 (9)离心泵的特性曲线是否与连结的管路系统有关
3 答:根据 h f lu 2d 2 = 直管助力与管长 l 、管经 d、速度 u、磨擦系数 有关系。它与 、l 、u 2 成正比,与 d 成反比。 实验 2 离心泵特性曲线的测定 ⑴ 为什么启动离心泵前要向泵内注水?如果注水排气后泵仍启动不起来,你认为可能是什么 原因? 答:为了防止打不上水、即气缚现象发生。如果注水排完空气后还启动不起来。①可能是泵入 口处的止逆阀坏了,水从管子又漏回水箱。②电机坏了,无法正常工作。 ⑵ 为什么离心泵启动时要关闭出口阀门? 答:防止电机过载。因为电动机的输出功率等于泵的轴功率 N。根据离心泵特性曲线,当 Q=0 时 N 最小,电动机输出功率也最小,不易被烧坏。 ⑶ 离心泵特性曲线测定过程中 Q = 0 点不可丢,为什么? 答:Q=0 点是始点,它反映了初始状态,所以不可丢。丢了,做出来的图就有缺憾。 ⑷ 启动离心泵时,为什么先要按下功率表分流开关绿色按钮? 答:为了保护功率表。 ⑸ 为什么调节离心泵的出口阀门可调节其流量?这种方法有什么优缺点?是否还有其它方 法调节泵的流量? 答:调节出口阀门开度,实际上是改变管路特性曲线,改变泵的工作点,可以调节其流量。这 种方法优点是方便、快捷、流量可以连续变化,缺点是阀门关小时,增大流动阻力,多消耗 一部分能量、不很经济。也可以改变泵的转速、减少叶轮直径,生产上很少采用。还可以用 双泵并联操作。 ⑹ 正常工作的离心泵,在其进口管上设置阀门是否合理,为什么? 答:不合理,因为水从水池或水箱输送到水泵靠的是液面上的大气压与泵入口处真空度产生的 压强差,将水从水箱压入泵体,由于进口管,安装阀门,无疑增大这一段管路的阻力 而 使流体无足够的压强差实现这一流动过程。 ⑺ 为什么在离心泵进口管下安装底阀?从节能观点看,底阀的装设是否有利?你认为应如何 改进? 答:底阀是单向止逆阀,水只能从水箱或水池抽到泵体,而绝不能从泵流回水箱,目的是保持 泵内始终充满水,防止气缚现象发生。从节能观点看,底阀的装设肯定产生阻力而耗能。 既不耗能,又能防止水倒流,这是最好不过的了。 ⑻为什么停泵时,要先关闭出口阀,再关闭进口阀? 答:使泵体中的水不被抽空,另外也起到保护泵进口处底阀的作用。 ⑼ 离心泵的特性曲线是否与连结的管路系统有关?
答:离心泵的特性曲线与管路无关。当离心泵安装在特定的管路系统中工作时,实际的工作压 头和流量不仅与离心泵本身的性能有关,还与管路的特性有关。 00为什么流量越大,入口处真空表的读数越大,而出口处压强表的读数越小? 答:流量越大,需要推动力即水池面上的大气压强与泵入口处真空度之间的压强差就越大。大气 压不变,入口处强压就应该越小,而真空度越大,离心泵的轴功率N是一定的N=电动机输 功率=电动机输入功率×电动机效率,而轴功率N又为:N=N2/7=(QH)(02n),当 N恒量,Q与H之间关系为:Q↑H而H=p/而HP所以流量增大,出口处压强表 的读数变小。 D离心泵应选择在高效率区操作,你对此如何理解? 答:离心泵在一定转速下有一最高效率点,通常称为设计点。离心泵在设计点时工作最经济,由 于种种因素,离心泵往往不可能正好在最佳工况下运转,因此,一般只能规定一个工作范围 称为泵的高效率区。 D离心泵的送液能力为什么可以通过出口阀的调节来改变?往复泵的送液能力是否采用同 样的调节方法?为什么? 答:离心泵用出口阀门的开、关来调节流量改变管路特性曲线,调整工作点。往复泵属正位移泵 流量与扬程无关,单位时间排液量为恒定值。若把出口阀关小,或关闭,泵内压强便会急剧 升高,造成泵体、管路和电机的损坏。所以往泵不能用排出管路上的阀门来调节流量,一定 采用回路调节装置 03试从理论上分析,实验用的这台泵输送密度为1200kg·m3的盐水,(忽略粘度影响),在 相同量下泵的扬程是否变化?同一温度下的离心泵的安装高度是否变化?同一排量时的功 率是否变化? 答:本题是研究密度对离心泵有关性能参数的影响。由离心泵的基本方程简化式: H1=2c2cosa2)g可以看出离心泵的压头,流量、效率均与液体的密度无关,但泵的轴功率 随流体密度增大而增大。即:N=N/n=(∞OH)(102n)p↑N↑。 又因为Hx=(pa-1)/-2/g-H1map↑(p2-P1图↓其它因素不变的情况下Hg ↓而安装高度减小。 0离心泵采用蜗牛形泵壳,叶轮上叶片弯曲方向与叶轮旋转方向相反。试定性解释以上两部 件采用此种结构的理由 答:蜗牛形泵壳,既减少流体动能的损失,又将部分动能轴化为静压能。叶片弯曲方向 与叶轮旋转方向相反,是为了减轻叶片承受液体的冲击力,以免损坏 5离心泵铭牌上标的参数是什么条件下的参数?在一定转速下测定离心泵的性能参数及特 性曲线有何实际意义?为什么要在转速一定的条件下测量? 答:离心泵铭牌上标出的性能参数是指该泵运行时效率最高点的性能参数。因为a/Q2=n1/n2 2=(m1/n2)2,M1/N2=(n1/n2)根据以上比例定律,转速对Q、H、N均有影响。只 有转速一定,离心泵性能曲线才能确定 00扬程的物理意义是什么?
4 答:离心泵的特性曲线与管路无关。当离心泵安装在特定的管路系统中工作时,实际的工作压 头和流量不仅与离心泵本身的性能有关,还与管路的特性有关。 ⑽ 为什么流量越大,入口处真空表的读数越大,而出口处压强表的读数越小? 答:流量越大,需要推动力即水池面上的大气压强与泵入口处真空度之间的压强差就越大。大气 压不变,入口处强压就应该越小,而真空度越大,离心泵的轴功率 N 是一定的 N=电动机输 出功率=电动机输入功率×电动机效率,而轴功率 N 又为: N N (QH ) (102) = e = ,当 N=恒量, Q 与 H 之间关系为:Q↑H↓而 H = p g 而 H↓P↓所以流量增大,出口处压强表 的读数变小。 ⑾ 离心泵应选择在高效率区操作,你对此如何理解? 答:离心泵在一定转速下有一最高效率点,通常称为设计点。离心泵在设计点时工作最经济,由 于种种因素,离心泵往往不可能正好在最佳工况下运转,因此,一般只能规定一个工作范围, 称为泵的高效率区。 ⑿ 离心泵的送液能力为什么可以通过出口阀的调节来改变?往复泵的送液能力是否采用同 样的调节方法?为什么? 答:离心泵用出口阀门的开、关来调节流量改变管路特性曲线,调整工作点。往复泵属正位移泵, 流量与扬程无关,单位时间排液量为恒定值。若把出口阀关小,或关闭,泵内压强便会急剧 升高,造成泵体、管路和电机的损坏。所以往泵不能用排出管路上的阀门来调节流量,一定 采用回路调节装置。 ⒀ 试从理论上分析,实验用的这台泵输送密度为 1200 kg·m -3 的盐水,(忽略粘度影响),在 相同量下泵的扬程是否变化?同一温度下的离心泵的安装高度是否变化?同一排量时的功 率是否变化? 答:本题 是研究 密度对 离心泵 有关 性能参 数的影 响。由 离心泵 的基本 方程简 化式: HT (u c ) g 2 2 2 = cos 可以看出离心泵的压头,流量、效率均与液体的密度无关,但泵的轴功率 随流体密度增大而增大。即: N N (QH ) (102) = e = ρ↑N↑。 又因为 ( ) 0 1 2 H g = pa − p1 g − u1 2g − H f − (pa − p1 ) g 其它因素不变的情况下 Hg ↓而安装高度减小。 ⒁ 离心泵采用蜗牛形泵壳,叶轮上叶片弯曲方向与叶轮旋转方向相反。试定性解释以上两部 件采用此种结构的理由。 答:蜗牛形泵壳,既减少流体动能的损失,又将部分动能轴化为静压能。叶片弯曲方向 与叶轮旋转方向相反,是为了减轻叶片承受液体的冲击力,以免损坏。 ⒂ 离心泵铭牌上标的参数是什么条件下的参数?在一定转速下测定离心泵的性能参数及特 性曲线有何实际意义?为什么要在转速一定的条件下测量? 答:离心泵铭牌上标出的性能参数是指该泵运行时效率最高点的性能参数。因为 Q1 Q2 = n1 n2 , ( ) 2 H1 H2 = n1 n2 , ( ) 3 N1 N2 = n1 n2 根据以上比例定律,转速对 Q、H、N 均有影响。只 有转速一定,离心泵性能曲线才能确定。 ⒃ 扬程的物理意义是什么?
答:它是指离心泵对单位重量(1N)的液体能提供的有效能量,其单位为m。即把IN重的流体从 基准水平面升举的高度 7泵的效率为什么达到最高值后又下降? 答:由N=N/n=(OH)/(02n)当N不变时Q↑H↓当Q升高超过设计点后,Q与H的乘积就会减 少所以效率会下降。 ⑧离心泵特性曲线测定时,两转子流量计如何使用?为什么? 答:两转子流量计开一关一,轮流使用,因为大流量会把小转子冲击到最上面,损坏转子流量计。 1启动泵前,为什么先切断排出管路测压口至压强表的通路?如何切断? 答:为保护压强表的指针,用夹子夹住通往压强表的管子 C记录实验数据时,为什么同时取瞬时值? 答:因为流量在波动,各表上读数均在波动,为减少误差,必须同时读数取瞬时值 实验3恒压过滤参数的测定 (1)过滤中,为什么要让过滤介质平行于液面 答:防止空气进入漏斗,影响真空抽滤 (2)空气被抽入滤液瓶会导致什么后果 答:空气抽入滤液瓶会有许多气泡,这些气泡占据滤液瓶中一定量的体积,使滤液的计量不准。 (3)启动前,为什么先用手旋转一下搅拌轴? 答:因为长久不用,怕搅拌轴粘连,或锈死,而损坏搅拌电机 (4)为什么不允许搅拌在高速档启动? 答:高速启动易损坏电机,如同骑自行车,开汽车,要逐渐提速。 (5)如果空气从计量瓶下部漏入,如何处置? 答:放出计量瓶中的液体,在旋塞上薄薄地涂一层凡士林,旋塞插入后,轻轻旋几下,即可。 (6)启动真空泵前,为什么先要打开放空阀7?关闭旋塞4及放液阀10? 答:打开放空阀是为了排除系统中的空气,关闭旋塞4及放液阀10,防止提前抽滤,及把空气从 放液阀抽入。当抽滤开始滤液瓶中有液体时,不提前关闭放液阀,液体会流光 (7)怎样用放空阀调节系统内的真空度?旋塞顺时针旋转,是开还是关?系统内的真空度变大还 是变小? 答:旋塞顺时针旋转,关闭出口阀,系统内真空度变大 (8)要降低真空表读数时,采取什么措施? 答:打开放空阀至全开,真空表读数就可降低 (9)停止抽滤后,为什么要利用系统内的压强把吸附在吸滤器上的滤饼反冲到滤浆槽中? 答:吸附在吸滤器上的滤饼,用一般冲洗的方法不容易冲去,只有靠反冲才能将其冲到滤浆槽中。 00停止抽滤后,可否先放出计量瓶中的滤液,然后反冲?为什么? 答:不能先放滤液,滤液放出后,系统容积增大,压强变小,反冲速度减慢。 D计算时,为什么要考虑系统内的存液量? 答:系统存液量在零刻度以下,我们是从零刻度开始记时,在记时前,抽滤已经开始,当然应该 考虑系统内的存液量 D为什么q要取平均值q?作出可与△/M的关系线? 答:因为随着过滤进行,滤饼加厚,阻力增大,单位面积通过的滤液体积是变数,所以应该取平
5 答:它是指离心泵对单位重量(1N)的液体能提供的有效能量,其单位为 m。即把 1N 重的流体从 基准水平面升举的高度。 ⒄ 泵的效率为什么达到最高值后又下降? 答:由 N N (QH ) (102) = e = 当N不变时Q H 当 Q 升高超过设计点后,Q 与 H 的乘积就会减 少所以效率会下降。 ⒅ 离心泵特性曲线测定时,两转子流量计如何使用?为什么? 答:两转子流量计开一关一,轮流使用,因为大流量会把小转子冲击到最上面,损坏转子流量计。 ⒆ 启动泵前,为什么先切断排出管路测压口至压强表的通路?如何切断? 答:为保护压强表的指针,用夹子夹住通往压强表的管子。 ⒇ 记录实验数据时,为什么同时取瞬时值? 答:因为流量在波动,各表上读数均在波动,为减少误差,必须同时读数取瞬时值。 实验 3 恒压过滤参数的测定 ⑴过滤中,为什么要让过滤介质平行于液面? 答:防止空气进入漏斗,影响真空抽滤。 ⑵ 空气被抽入滤液瓶会导致什么后果? 答:空气抽入滤液瓶会有许多气泡,这些气泡占据滤液瓶中一定量的体积,使滤液的计量不准。 ⑶ 启动前,为什么先用手旋转一下搅拌轴? 答:因为长久不用,怕搅拌轴粘连,或锈死,而损坏搅拌电机。 ⑷ 为什么不允许搅拌在高速档启动? 答:高速启动易损坏电机,如同骑自行车,开汽车,要逐渐提速。 ⑸ 如果空气从计量瓶下部漏入,如何处置? 答:放出计量瓶中的液体,在旋塞上薄薄地涂一层凡士林,旋塞插入后,轻轻旋几下,即可。 ⑹ 启动真空泵前,为什么先要打开放空阀 7?关闭旋塞 4 及放液阀 10? 答:打开放空阀是为了排除系统中的空气,关闭旋塞 4 及放液阀 10,防止提前抽滤,及把空气从 放液阀抽入。当抽滤开始滤液瓶中有液体时,不提前关闭放液阀,液体会流光。 ⑺ 怎样用放空阀调节系统内的真空度?旋塞顺时针旋转,是开还是关?系统内的真空度变大还 是变小? 答:旋塞顺时针旋转 ,关闭出口阀,系统内真空度变大。 ⑻ 要降低真空表读数时,采取什么措施? 答:打开放空阀至全开,真空表读数就可降低。 ⑼ 停止抽滤后,为什么要利用系统内的压强把吸附在吸滤器上的滤饼反冲到滤浆槽中? 答:吸附在吸滤器上的滤饼,用一般冲洗的方法不容易冲去,只有靠反冲才能将其冲到滤浆槽中。 ⑽ 停止抽滤后,可否先放出计量瓶中的滤液,然后反冲?为什么? 答:不能先放滤液,滤液放出后,系统容积增大,压强变小,反冲速度减慢。 ⑾ 计算时,为什么要考虑系统内的存液量? 答:系统存液量在零刻度以下,我们是从零刻度开始记时,在记时前,抽滤已经开始,当然应该 考虑系统内的存液量。 ⑿ 为什么 q 要取平均值 q ?作出 q 与 q 的关系线? 答:因为随着过滤进行,滤饼加厚,阻力增大,单位面积通过的滤液体积是变数,所以应该取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