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释: ]魏文帝詩《杂诗》:“西北有浮雲,亭亭如車蓋。借哉時不遇,適與飄風会。吹我東南行 行行至吳会。”潘岳《哀诗》:“人居天地間,飄若逹行客。”诗中两句取其意。吴会,吴郡 与会稽郡合称。 [2]岁光:岁月时光,奔迫:奔走催迫。 [3]良图:美好的政治志向。绵剧:延续加重 [4]喻抱负不得施展。 S]《左傳》:晉侯觀於軍府,見鍾儀,問之曰:南冠而絷者誰也?有司對曰:鄭人所獻楚囚 也。使税之,問其族,對曰:泠人也。公曰:能樂乎?對曰:先父之職官也,敢有二事。使與 之琴,操南音。范文子曰:樂操土風,不忘舊也。杜預註:南音楚聲。王粲《登樓賦》:莊舄 顯而越吟。庄习,越人,宦于楚,病中作越吟 6]国门:乡关 「刁]《初學記》:王褒《益州記》曰:司馬相如宅在州西笮橋北百步許。市橋西二百步得相如 舊宅,今海安寺南有琴臺故墟。《太平寰宇記》:《益都耆舊傳》云:相如宅在少城中笮橋下 北百餘步是也。有琴臺在焉。今為金花寺。《成都志》:相如琴臺在城外浣花溪之海安寺南, 今為金花寺,元魏伐蜀下營於此,掘塹得大甕二十餘,蓋所以響琴也。《太平御覽》:《成都 記》曰:成都縣南百步有揚雄宅,今草玄亭遺跡尚存。《太平寰宇記》:子雲宅在益州少城西 南角,一名草玄堂。《一統志》:揚雄宅在成都府城内西南,内有草玄堂及墨池,今成都縣治 即其地也 [8]结缉:结絹,结銈,郁结不解意。寂历:萧瑟,冷落。江淹《杂体诗》:寂歴百草晦。李 善註:寂歴,凋瑓貌。謝靈運《南楼中望所迟客》詩:路阻莫贈問,云何慰離析。何晏《論語 主》不可聚会曰離析 [说明]本诗是现存李白诗中第一次抒发政治怀抱的作品。显示了他对自身才能自信,又表达了 他怀才不遇的失望与痛苦。他第一次出蜀远游,既有求学之意,也是求仕之心,如同第一次登 上的演员尽兴表演,但得到掌声不多,失望之极,可以想见。孤独无依,唯忆故土与本师。 子夜吴歌 【解题】子夜吴歌,是六朝乐府《清商曲辞》的旧题(见《乐府诗集》卷四十四)。《旧唐书·音乐志二》记: 《子夜》,晋曲也,晋有女子夜造此声,声过哀苦,日常有鬼歌之。《乐府解题》言:后人更为四时行乐之词 谓之《子夜四时歌》。本诗原四首,依次写四季之事,此选第三首。写此时间难定
26 注释: [1]魏文帝詩《杂诗》:“西北有浮雲,亭亭如車葢。惜哉時不遇,適與飄風会。吹我東南行, 行行至吳会。”潘岳《哀诗》:“人居天地間,飄若逺行客。”诗中两句取其意。吴会,吴郡 与会稽郡合称。 [2]岁光:岁月时光,奔迫:奔走催迫。 [3]良图:美好的政治志向。绵剧:延续加重。 [4]喻抱负不得施展。 [5]《左傳》:晉侯觀於軍府,見鍾儀,問之曰:南冠而縶者誰也?有司對曰:鄭人所獻楚囚 也。使税之,問其族,對曰:泠人也。公曰:能樂乎?對曰:先父之職官也,敢有二事。使與 之琴,操南音。范文子曰:樂操土風,不忘舊也。杜預註:南音楚聲。王粲《登樓賦》:莊舄 顯而越吟。庄习,越人,宦于楚,病中作越吟。 [6]国门:乡关。 [7]《初學記》:王褒《益州記》曰:司馬相如宅在州西笮橋北百步許。市橋西二百步得相如 舊宅,今海安寺南有琴臺故墟。《太平寰宇記》:《益都耆舊傳》云:相如宅在少城中笮橋下 北百餘步是也。有琴臺在焉。今為金花寺。《成都志》:相如琴臺在城外浣花溪之海安寺南, 今為金花寺,元魏伐蜀下營於此,掘塹得大甕二十餘,葢所以響琴也。《太平御覽》:《成都 記》曰:成都縣南百步有揚雄宅,今草玄亭遺跡尚存。《太平寰宇記》:子雲宅在益州少城西 南角,一名草玄堂。《一統志》:揚雄宅在成都府城内西南,内有草玄堂及墨池,今成都縣治 即其地也。 [8]结缉:结縎,结絓,郁结不解意。寂历:萧瑟,冷落。江淹《杂体诗》:寂歴百草晦。李 善註:寂歴,凋疎貌。謝靈運《南楼中望所迟客》詩:路阻莫贈問,云何慰離析。何晏《論語 註》不可聚会曰離析。 [说明]本诗是现存李白诗中第一次抒发政治怀抱的作品。显示了他对自身才能自信,又表达了 他怀才不遇的失望与痛苦。他第一次出蜀远游,既有求学之意,也是求仕之心,如同第一次登 上的演员尽兴表演,但得到掌声不多,失望之极,可以想见。孤独无依,唯忆故土与本师。 子夜吴歌 【解题】子夜吴歌,是六朝乐府《清商曲辞》的旧题(见《乐府诗集》卷四十四)。《旧唐书·音乐志二》记: 《子夜》,晋曲也,晋有女子夜造此声,声过哀苦,日常有鬼歌之。《乐府解题》言:后人更为四时行乐之词, 谓之《子夜四时歌》。本诗原四首,依次写四季之事,此选第三首。写此时间难定
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1)。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2)。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 3)? 【注释】 捣衣:用木棒捶击布帛,使之平贴柔软,以备裁衣。 玉关:玉门关。见前王昌龄《从军行》注。玉关情:指对远戍玉门关外丈夫的思念之情。 良人:古代妇女对丈夫的称呼。 【简析】此诗是表现少妇思念征人的情感。诗意是由南南朝乐府中化出,颇具古调之味。但诗人以自己的才思 与心境,使之体现了唐人的精神风貌与艺术风格。诗人发调唱,首联由天到上人间,以写长安中的月与声突 出了这一情感在当时的普遍性。第二联是写思情的具体内容,也是对上联的渲染。一写思人之广,一写所思之 深,从两方面构造出一个高远而情深的意境。最后写女子的愿望。由此更可看出诗人是将之作为一种社会现象 来表现,这则表现出了这一情感中社会悲剧的意义,增强了主题的深度与感染力 贈從兄襄陽少府皓 解题:本诗可能作于开元十五年(727) 結髮未識事,所交盡豪雄。却秦不受賞,擊晉寧為功。 託身白刃裏,殺人紅塵中。當朝揖高義,舉世欽英風。 小節豈足言。退耕舂陵東。歸來無產業,生事如轉蓬 一朝狐裘敝,百鎰黄金空。彈劍徒激昂,出門悲路窮 吾兄青雲士,然諾聞諸公,所以陳片言,片言貴情通, 棣華儻不接,甘與秋草同。 贈新平少年 韓信在淮陰,少年相欺凌。屈體若無骨,壯心有所憑。一遭龍顔君,嘯吒從此興。千金莟漂母, 萬古共嗟稱。而我竟胡為,寒苦坐相仍。長風入短袂,内手如懷冰。故友不相恤,新交寧見矜, 摧殘檻中虎,羈紲鞲上鷹,何時騰風雲,搏擊申所能 将进酒
27 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1〕。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2〕。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 〔3〕? 【注释】 捣衣:用木棒捶击布帛,使之平贴柔软,以备裁衣。 玉关:玉门关。见前王昌龄《从军行》注。玉关情:指对远戍玉门关外丈夫的思念之情。 良人:古代妇女对丈夫的称呼。 【简析】此诗是表现少妇思念征人的情感。诗意是由南南朝乐府中化出,颇具古调之味。但诗人以自己的才思 与心境,使之体现了唐人的精神风貌与艺术风格。诗人发调唱,首联由天到上人间, 以写长安中的月与声突 出了这一情感在当时的普遍性。第二联是写思情的具体内容,也是对上联的渲染。一写思人之广,一写所思之 深,从两方面构造出一个高远而情深的意境。最后写女子的愿望。由此更可看出诗人是将之作为一种社会现象 来表现,这则表现出了这一情感中社会悲剧的意义,增强了主题的深度与感染力。 贈從兄襄陽少府皓 解题;本诗可能作于开元十五年(727) 結髮未識事,所交盡豪雄。却秦不受賞,擊晉寧為功。 託身白刃裏,殺人紅塵中。當朝揖高義,舉世欽英風。 小節豈足言。退耕舂陵東。歸來無産業,生事如轉蓬。 一朝狐裘敝,百鎰黄金空。彈劒徒激昂,出門悲路窮。 吾兄青雲士,然諾聞諸公,所以陳片言,片言貴情通, 棣華儻不接,甘與秋草同。 贈新平少年 韓信在淮陰,少年相欺凌。屈體若無骨,壯心有所憑。一遭龍顔君,嘯吒從此興。千金荅漂母, 萬古共嗟稱。而我竟胡為,寒苦坐相仍。長風入短袂,内手如懷冰。故友不相恤,新交寧見矜, 摧殘檻中虎,羈紲韝上鷹,何時騰風雲,搏擊申所能。 将进酒
【解题】将进酒:乐府《鼓吹曲辞·汉铙歌》旧题(见《乐府诗集》卷十七)。现存古辞内容多是写饮酒放歌 时的情感。陆时雍《诗镜总论》以此诗作于天宝三年李白由长安外放之后。今人又认为是作于开元二十三年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1〕,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2),朝如青丝 暮成雪。人行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天生我才必有用,千金散尽复还来(3)。烹羊 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4)。岑夫子,丹丘生(5),将进酒,杯莫停(6)。与君歌 曲,请君为我倾耳听。钟鼓馔玉不足贵(7〕,但愿长醉不愿醒。古来圣贤皆寂寞,唯有饮 者留其名。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8)。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酒对君酌〔9)。 五花马,千金裘(10),呼儿将出换美酒〔11),与尔共销万古愁 【注释】 天上来:黄河源自昆仑山,既高且远,故言其为“天上来” “高堂”句意谓于高堂明镜上见白发而悲。青丝:黑发 千金散尽:李白《上安州裴长史书》言:“曩昔东游维扬,不逾一年,散金三十万。有落魄公子皆悉济之” 且为乐:将为取乐。会须:应当 岑夫子:岑勋,丹丘生:元丹丘,他们都是李白的朋友。李白另有《酬岑勋见寻就无丹丘对相待以诗见招》等 诗提及他们 将时酒”六字原作“进酒君莫停”。今据别本 钟鼓馔玉:指精美的食品配以钟鼓之乐。代指豪华的贵族生活。馔( zhuan)玉:精美的食品 陈王:三国时魏国的曹植,曾被封为陈王。其《名都篇》中言:“我归宴平乐,美酒斗十千”。恣欢情:纵情 的寻欢作乐。平乐:宫观名 径须:只管。沽取:卖取。 五花马:毛为五色花纹的好马。详见岑参诗中注。千金裘:名贵的皮毛服装。 将出:拿出来。 【简析】本诗是表现传统的即时行乐的思想,但诗人又是以一种旷达乐观的心胸与激动高昂的气调来写此 扫传之作中悲观绝望的情绪,表现了诗对乐观自信的人生态度,蔑视功名富贵的人生观念以及轻财尚气的率真 个性。诗中所表现的纵酒之乐不是对死亡意识的麻醉,而是在人生“得意”后真情的流露,这种得意并不是由 功名富贵中来,而来自于对自价值的充分自信以及对社会历史的一种顿悟。诗中表现出一鲜明的意向这就是对 幸福与个性自由的执着追求。诗以大悲起,以大乐终。形成了一个大起大伏情感旋律。语言长短不拘定规,随 兴而发,疾徐自如。诗以大辞达意,如用“天上”“三百杯”“万古愁”等,与诗中豪情相合。构成了一首宏 壮的欢乐颂歌。前人释此多指责其饮酒放纵之心。并以至以此来判定李白与杜甫的高下。我们今日读此大可不 必受宋儒思想的束缚。因为从诗整体的情感基调看,它仍是表现了一种开朗健康的心态。 行路难
28 【解题】将进酒:乐府《鼓吹曲辞·汉铙歌》旧题(见《乐府诗集》卷十七)。现存古辞内容多是写饮酒放歌 时的情感。陆时雍《诗镜总论》以此诗作于天宝三年李白由长安外放之后。今人又认为是作于开元二十三年。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1〕,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2〕,朝如青丝 暮成雪。人行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天生我才必有用,千金散尽复还来〔3〕。烹羊 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4〕。岑夫子,丹丘生〔5〕,将进酒,杯莫停〔6〕。与君歌 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钟鼓馔玉不足贵〔7〕,但愿长醉不愿醒。古来圣贤皆寂寞,唯有饮 者留其名。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8〕。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酒对君酌〔9〕。 五花马,千金裘〔10〕,呼儿将出换美酒〔11〕,与尔共销万古愁。 【注释】 天上来:黄河源自昆仑山,既高且远,故言其为“天上来”。 “高堂”句意谓于高堂明镜上见白发而悲。青丝:黑发。 千金散尽:李白《上安州裴长史书》言:“曩昔东游维扬,不逾一年,散金三十万。有落魄公子皆悉济之”、 且为乐:将为取乐。会须:应当。 岑夫子:岑勋,丹丘生:元丹丘,他们都是李白的朋友。李白另有《酬岑勋见寻就无丹丘对相待以诗见招》等 诗提及他们。 “将时酒”六字原作“进酒君莫停”。今据别本。 钟鼓馔玉:指精美的食品配以钟鼓之乐。代指豪华的贵族生活。馔(zhuan)玉:精美的食品。 陈王:三国时魏国的曹植,曾被封为陈王。其《名都篇》中言:“我归宴平乐,美酒斗十千”。恣欢情:纵情 的寻欢作乐。平乐:宫观名。 径须:只管。沽取:卖取。 五花马:毛为五色花纹的好马。详见岑参诗中注。千金裘:名贵的皮毛服装。 将出:拿出来。 【简析】本诗是表现传统的即时行乐的思想,但诗人又是以一种旷达乐观的心胸与激动高昂的气调来写此,一 扫传之作中悲观绝望的情绪,表现了诗对乐观自信的人生态度,蔑视功名富贵的人生观念以及轻财尚气的率真 个性。诗中所表现的纵酒之乐不是对死亡意识的麻醉,而是在人生“得意”后真情的流露,这种得意并不是由 功名富贵中来,而来自于对自价值的充分自信以及对社会历史的一种顿悟。诗中表现出一鲜明的意向这就是对 幸福与个性自由的执着追求。诗以大悲起,以大乐终。形成了一个大起大伏情感旋律。语言长短不拘定规,随 兴而发,疾徐自如。诗以大辞达意,如用“天上”“三百杯”“万古愁”等,与诗中豪情相合。构成了一首宏 壮的欢乐颂歌。前人释此多指责其饮酒放纵之心。并以至以此来判定李白与杜甫的高下。我们今日读此大可不 必受宋儒思想的束缚。因为从诗整体的情感基调看,它仍是表现了一种开朗健康的心态。 行路难
【解题】行路难,乐府旧题。《乐府诗集》卷七十列于《杂曲歌辞》,并引《乐府解题》云:《行路难》备言 世艰难及别离悲伤之意。李白原诗三首,此选第一、第二首。它们可能作于李白初入长安之后 金樽美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2〕。停杯投箸不能食〔3),拔剑四顾心茫然。欲渡黄河 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暗天。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4)。行路难,行路难,多歧 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苍海 【注释】 金樽:精美华贵的酒杯。斗十千:一斗十千钱。羞:同“馐”,莱肴。直:通“值” 箸(zhu助):筷子。 垂钓、梦日:传说吕尚未遇周文王时,曾在石番溪(在今陕西宝鸡东南)垂钓。伊尹未得商汤聘请之前,梦见 自己乘舟经过日月旁边 长风破浪:《宋书·宗悫传》记:宋悫年少时,(叔父)炳问其志,悫曰:愿乘长风,破万里浪。会:当 帆:高大之帆。济:渡。 【简析】本诗表现了诗人因在政治上找不到出路时的苦闷以及对未来的乐观自信。诗人先写面对华筵不能食这 场景,再写上山下河均无路之事,前果后因,情绪感强烈。垂钓梦日既是用吕尚与伊尹两个典故,在字词上 又有其自身的逻辑关系:既无路可行,当归隐垂钓,但壮志难消,故时时出现于梦中。在此出现了“行路难” 之叹才显示出具有震荡人心的强度。又最后一联也是一样,其本身场景阔大,表现了他的雄心壮志。对读者而 言知不典都无关紧要,诗中情感大起大伏,开合动荡,体现了诗人内心中的抑郁与不平,也体现出诗人的自信、 倔强与执着,展示了诗人力图由苦闷中挣脱出来的精神力量。 其二 大道如青天,我独不得出〔1)。差逐长安社中儿,赤鸡白狗赌梨栗〔2)。弹剑作歌奏苦声 曳裾王门不称情〔3〕。淮阴市井笑韩信,汉朝公卿忌贾生〔4〕。君不见,昔时燕家重郭隗, 拥慧折节无嫌猜。剧辛乐毅感恩分,输肝剖胆效英才。昭王白骨萦蔓草,谁人更扫黄金台?行 路难,归去来。 【注释】 “大道”句译文:人间大路如同青天一样开阔,但我却偏偏找不到出路
29 【解题】行路难,乐府旧题。《乐府诗集》卷七十列于《杂曲歌辞》,并引《乐府解题》云:《行路难》备言 世艰难及别离悲伤之意。李白原诗三首,此选第一、第二首。它们可能作于李白初入长安之后, 其一 金樽美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2〕。停杯投箸不能食〔3〕,拔剑四顾心茫然。欲渡黄河 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暗天。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4〕。行路难,行路难,多歧 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苍海。 【注释】 金樽:精美华贵的酒杯。斗十千:一斗十千钱。羞:同“馐”,莱肴。直:通“值”。 箸(zhu 助):筷子。 垂钓、梦日:传说吕尚未遇周文王时,曾在石番溪(在今陕西宝鸡东南)垂钓。伊尹未得商汤聘请之前,梦见 自己乘舟经过日月旁边。 长风破浪:《宋书·宗悫传》记:宋悫年少时,(叔父)炳问其志,悫曰:愿乘长风,破万里浪。会:当。云 帆:高大之帆。济:渡。 【简析】本诗表现了诗人因在政治上找不到出路时的苦闷以及对未来的乐观自信。诗人先写面对华筵不能食这 一场景,再写上山下河均无路之事,前果后因,情绪感强烈。垂钓梦日既是用吕尚与伊尹两个典故,在字词上 又有其自身的逻辑关系:既无路可行,当归隐垂钓,但壮志难消,故时时出现于梦中。在此出现了“行路难” 之叹才显示出具有震荡人心的强度。又最后一联也是一样,其本身场景阔大,表现了他的雄心壮志。对读者而 言知不典都无关紧要,诗中情感大起大伏,开合动荡,体现了诗人内心中的抑郁与不平,也体现出诗人的自信、 倔强与执着,展示了诗人力图由苦闷中挣脱出来的精神力量。 其二 大道如青天,我独不得出〔1〕。差逐长安社中儿,赤鸡白狗赌梨栗〔2〕。弹剑作歌奏苦声, 曳裾王门不称情〔3〕。淮阴市井笑韩信,汉朝公卿忌贾生〔4〕。君不见,昔时燕家重郭隗, 拥慧折节无嫌猜。剧辛乐毅感恩分,输肝剖胆效英才。昭王白骨萦蔓草,谁人更扫黄金台?行 路难,归去来。 【注释】 “大道”句译文;人间大路如同青天一样开阔,但我却偏偏找不到出路
社中儿:社是古代基层的行政单位,二十五家为一社。此处泛指里巷。社中儿是指市井小人。赤鸡白狗:指当 时斗鸡走狗之类的赌博活动。梨栗:赌注筹码,此代指蝇头小利 弹剑作歌:《史记·孟尝君列传》记:战国时齐公子孟尝君门下食客冯谖,曾屡次强剑作歌埋怨自己的生活不 如意:“长铗归来乎,食无鱼”,“长铗归来乎,出无车”。“长铗归来乎,无以为家”。后因以“强剑”或 强铗”喻生活因窘,求助于人。叟裾王门:《汉书·邹阳传》:饰隔之心,则何王之门不可曳长裾乎。曳裾, 牵起衣服的前襟。这一种卑躬屈人的样子。不称意:不如意。这两句是说干谒权贵仰食于人是很痛苦的 笑韩信:《史记·韩信传》记:韩信是淮阴人。准阴市市井屠中少年有侮信者。曰:“苦虽长大,好带刀剑, 中情怯耳。众辱之曰:信能死,剌我。不能死,出我胯下”。韩信竟蒲伏出其胯下。一市人皆笑信,以为怯 准阴在今江苏,市井,古代群聚买卖之所 忌贾生:《史记·屈原贾谊列传》记:天子欲使贾谊任公卿之位,绛、灌、东阳侯、冯敬之属尽害之。乃短贾 生曰:“洛阳之人,年少初,专欲擅权,纷乱诸学”。于是天子后疏之,不用其议,乃以贾为长沙王太傅 燕家重郭隗:《史记·燕召公世家》:燕昭王告诉郭隗欲致士兴国。郭隗让他从自己开始。于是昭王为隗改筑 宫而事之。此后乐毅、邹衍、剧辛皆来,士争趋赵。拥彗:拿着扫帚在人前扫地引路,以示对人的尊重。此事 参见前陈子昂《燕昭王》注、折节:屈己下人。 输肝剖胆:献出肝胆,喻竭诚尽力。效英才:以英才相报效 黄金台:见前陈子昂《燕昭王》注。这两句意思是燕昭王已死,今日无人仿效也 【简析】这一首诗主要是写诗人在政治追求失败后的愤恨。首句点明题旨。其含意是:入仕路虽多,但却没有 他理想中的由布衣直至卿相的道路。诗人表明他的失意是在于自己的向往生活方式与人生境界无法实现,他的 悲剧是个人的理想与社会理实的冲突。李白理想奇高,他既想能有海内清一的功业,又想拥有平揖王侯的人格 尊严。因此他虽才华盖世却不愿走通行的科举道路。诗的二三两联则写出了这一冲突。当时即有“生儿不用文 字,斗鸡走狗胜读书”,李白以这些人代指所有以邪道求富贵者,显示自己对他们的卑视。诗用韩信事是对自 己眼下处境的宽慰,用贾生事表明自己才高遭忌。诗最后以燕昭王事表现了自己对理想的向往。同时也是对现 实的批判。全诗气调悲凉,与上诗一样反映了一种怀才不遇而又执着追求的个性
30 社中儿:社是古代基层的行政单位,二十五家为一社。此处泛指里巷。社中儿是指市井小人。赤鸡白狗:指当 时斗鸡走狗之类的赌博活动。梨栗:赌注筹码,此代指蝇头小利。 弹剑作歌:《史记·孟尝君列传》记:战国时齐公子孟尝君门下食客冯谖,曾屡次强剑作歌埋怨自己的生活不 如意:“长铗归来乎,食无鱼”,“长铗归来乎,出无车”。“长铗归来乎,无以为家”。后因以“强剑”或 “强铗”喻生活因窘,求助于人。曳裾王门:《汉书·邹阳传》:饰隔之心,则何王之门不可曳长裾乎。曳裾, 牵起衣服的前襟。这一种卑躬屈人的样子。不称意:不如意。这两句是说干谒权贵仰食于人是很痛苦的。 笑韩信:《史记·韩信传》记:韩信是淮阴人。准阴市市井屠中少年有侮信者。曰:“苦虽长大,好带刀剑, 中情怯耳。众辱之曰:信能死,剌我。不能死,出我胯下”。韩信竟蒲伏出其胯下。一市人皆笑信,以为怯。 准阴在今江苏,市井,古代群聚买卖之所。 忌贾生:《史记·屈原贾谊列传》记:天子欲使贾谊任公卿之位,绛、灌、东阳侯、冯敬之属尽害之。乃短贾 生曰:“洛阳之人,年少初,专欲擅权,纷乱诸学”。于是天子后疏之,不用其议,乃以贾为长沙王太傅。 燕家重郭隗:《史记·燕召公世家》:燕昭王告诉郭隗欲致士兴国。郭隗让他从自己开始。于是昭王为隗改筑 宫而事之。此后乐毅、邹衍、剧辛皆来,士争趋赵。拥彗:拿着扫帚在人前扫地引路,以示对人的尊重。此事 参见前陈子昂《燕昭王》注、折节:屈己下人。 输肝剖胆:献出肝胆,喻竭诚尽力。效英才:以英才相报效。 黄金台:见前陈子昂《燕昭王》注。这两句意思是燕昭王已死,今日无人仿效也。 【简析】这一首诗主要是写诗人在政治追求失败后的愤恨。首句点明题旨。其含意是:入仕路虽多,但却没有 他理想中的由布衣直至卿相的道路。诗人表明他的失意是在于自己的向往生活方式与人生境界无法实现,他的 悲剧是个人的理想与社会理实的冲突。李白理想奇高,他既想能有海内清一的功业,又想拥有平揖王侯的人格 尊严。因此他虽才华盖世却不愿走通行的科举道路。诗的二三两联则写出了这一冲突。当时即有“生儿不用文 字,斗鸡走狗胜读书”,李白以这些人代指所有以邪道求富贵者,显示自己对他们的卑视。诗用韩信事是对自 己眼下处境的宽慰,用贾生事表明自己才高遭忌。诗最后以燕昭王事表现了自己对理想的向往。同时也是对现 实的批判。全诗气调悲凉,与上诗一样反映了一种怀才不遇而又执着追求的个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