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作品选读(二) 4望天门山 【解题】天门山,在今安徽省当涂县西南长江南岸。东为博望山,西为梁山。两山夹江对峙,中间如门,故合 称天门山。一说在今安徽铜陵。此诗可能作于开元十三年李白初次过天门山时 天门中断楚江开(1),碧水东流至此回。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注释】 1)楚江:当涂战国时属楚,长江在此一段可称楚江。 【简析】这是诗人乘舟过天门山时的纪行诗。题为“望天门山”,诗中无一“望”,但诗中句句不离望意。首 句是从上游远望天门山全景,次句写舟行近天门,望山下水流的迥旋。三句是写舟至两山中间,看到的两山对 出之状,最后一句是写舟过天门山后的回望与仰视,由两山之间观日。感到孤帆如日边而来。首联山与江兼具 三两句分写江与山,四句又将回到全山与江的全景,并以日为背景,拓开更大的空间。诗人善于剪取舟过 天门时所望的最佳意象组合成诗。全诗既富有画意,又具有动感 王右軍
21 李白作品选读(二) 4 望天门山 【解题】天门山,在今安徽省当涂县西南长江南岸。东为博望山,西为梁山。两山夹江对峙,中间如门,故合 称天门山。一说在今安徽铜陵。此诗可能作于开元十三年李白初次过天门山时。 天门中断楚江开〔1〕,碧水东流至此回。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注释】 〔1〕楚江:当涂战国时属楚,长江在此一段可称楚江。 【简析】这是诗人乘舟过天门山时的纪行诗。题为“望天门山”,诗中无一“望”,但诗中句句不离望意。首 句是从上游远望天门山全景,次句写舟行近天门,望山下水流的迥旋。三句是写舟至两山中间,看到的两山对 出之状,最后一句是写舟过天门山后的回望与仰视,由两山之间观日。感到孤帆如日边而来。首联山与江兼具。 二、三两句分写江与山,四句又将回到全山与江的全景,并以日为背景,拓开更大的空间。诗人善于剪取舟过 天门时所望的最佳意象组合成诗。全诗既富有画意,又具有动感。 王右軍
解题:《晋書》王羲之,起家秘書郎,征西將軍庾亮請為參軍,累遷長史,亮臨薨上疏稱羲之 清真有鑒裁,為右軍將軍,会稽内史,性愛鵝。山陰有一道士,養好鵝,羲之往觀焉,意甚悦 因求市之,道士云:為我寫道德經,當舉羣相贈耳。羲之欣然寫畢,籠鵝而歸,甚以為樂 右军本清真,潇洒在风尘(1)。山阴遇羽客,要此好鹅宾。 扫素写道经(2),笔精妙入神(3)。书罢笼鹅去,何曾别主人 注释: 孔稚圭《北山移文》:瀟洒出塵之想, 鄭玄《禮記》註:素,生帛也。 江淹《别賦》:淵雲之墨妙,嚴樂之筆精,蔡邕篆書勢,體有六篆,妙巧入神,《古詩》:新 聲妙入神 说明:短短八句,写出一个名士的潇洒。 5长干行 【解题】乐府旧题,《乐府诗集》卷七十二《杂曲歌辞》有《长干行》。原为长江下游一带民歌。内容多写船 家妇女生活。行,古乐府诗中的一种体裁。长干,地名。即长干里、长干巷在今南京市城南。秦淮河一带。南 朝时江东称山陇之间为“千”。本诗约作于开元十四年(728)诗人游金陵时, 妾发初覆额,折花门前剧〔1〕。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2〕。同居长干里,两小无嫌猜 〔3〕。十四为君妇,羞颜未尝开,低头向暗壁,千唤不一回(4)。十五始展眉,原同尘与灰 〔5〕。常存抱柱信,岂上望夫台〔6〕。十六君远行,瞿塘澦滟堆〔7)。五月不可触,猿声 天上哀〔8〕。门前迟行迹,一一生绿苔〔9〕。苔深不能扫,落叶秋风早。八月蝴蝶来,双飞 西园草。感此伤妾心,坐愁红颜老〔10〕。早晚下三巴(11),预将家书报。相迎不道远,直 至长风沙(12)。 【注释】 初覆额:才盖住额头,此指发短年幼。剧:游戏 竹马:儿童玩耍以竹竿作马。床:古时床是指坐具,相当于今天的椅子。弄:玩。弄青梅:儿童玩的一种游戏。 嫌猜:嫌疑,嫌忌。古代礼教男女七岁以上授不亲(不接触)。此言他们无此顾忌。 这四句写女子初婚时的羞怯。 展眉:开心高兴状。尘与灰:两物本易混合,此喻夫妻感情密切
22 解题:《晋書》王羲之,起家秘書郎,征西將軍庾亮請為參軍,累遷長史,亮臨薨上疏稱羲之 清真有鑒裁,為右軍將軍,会稽内史,性愛鵝。山陰有一道士,飬好鵝,羲之徃觀焉,意甚悦, 因求市之,道士云:為我寫道德經,當舉羣相贈耳。羲之欣然寫畢,籠鵝而歸,甚以為樂。 右军本清真,潇洒在风尘(1)。山阴遇羽客,要此好鹅宾。 扫素写道经(2),笔精妙入神(3)。书罢笼鹅去,何曽别主人。 注释: 孔稚圭《北山移文》:瀟洒出塵之想, 鄭玄《禮記》註:素,生帛也。 江淹《别賦》:淵雲之墨妙,嚴樂之筆精,蔡邕篆書勢,體有六篆,妙巧入神,《古詩》:新 聲妙入神 说明:短短八句,写出一个名士的潇洒。 5 长干行 【解题】乐府旧题,《乐府诗集》卷七十二《杂曲歌辞》有《长干行》。原为长江下游一带民歌。内容多写船 家妇女生活。行,古乐府诗中的一种体裁。长干,地名。即长干里、长干巷在今南京市城南。秦淮河一带。南 朝时江东称山陇之间为“干”。本诗约作于开元十四年(728)诗人游金陵时, 妾发初覆额,折花门前剧〔1〕。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2〕。同居长干里,两小无嫌猜 〔3〕。十四为君妇,羞颜未尝开,低头向暗壁,千唤不一回〔4〕。十五始展眉,原同尘与灰 〔5〕。常存抱柱信,岂上望夫台〔6〕。十六君远行,瞿塘滪滟堆〔7〕。五月不可触,猿声 天上哀〔8〕。门前迟行迹,一一生绿苔〔9〕。苔深不能扫,落叶秋风早。八月蝴蝶来,双飞 西园草。感此伤妾心,坐愁红颜老〔10〕。早晚下三巴〔11〕,预将家书报。相迎不道远,直 至长风沙〔12〕。 【注释】 初覆额:才盖住额头,此指发短年幼。剧:游戏。 竹马:儿童玩耍以竹竿作马。床:古时床是指坐具,相当于今天的椅子。弄:玩。弄青梅:儿童玩的一种游戏。 嫌猜:嫌疑,嫌忌。古代礼教男女七岁以上授不亲(不接触)。此言他们无此顾忌。 这四句写女子初婚时的羞怯。 展眉:开心高兴状。尘与灰:两物本易混合,此喻夫妻感情密切
抱柱信:《庄子·盗跖》中记:尾生与女子期于梁(桥)下,女子不来,水至,不去。抱梁柱而死。后人以此 事喻对爱情坚贞守信用。望夫台:古代传说,丈夫久出不归,妻子每日上山眺望,日久化为一石。人称此石为 望夫台,此台多处都有,与诗意相关的可能是今江西德安县本北十五里 瞿塘:瞿塘峡,长江三峡之一。在今重庆奉节县附近。滟澦( yan yu)堆:瞿塘峡口突起于江的大礁石。是一 人名的险滩 五月江水上涨,礁石淹没行船,极易触碓。故曰“五月不可触”。古乐府中亦曾有此句 迟:等待 坐愁:因愁。 早晚:在此有疑问意,即多早多晚。什么时候。三巴:指巴郡、巴东、巴西三郡,在今重庆的东部地区 长风沙:地名,在安徽省安庆市长江边。或言在忠州(今重庆的万县) 【简析】这是一首表现爱情的乐府诗。诗人从儿童时代的戏耍写到初嫁、从婚后的生活写到别后的思念,展现 出了一个完整的爱情故事。这一题材本是取自南朝乐府,但是诗人写此却能一脱原有的金粉气与贵族化的倾向。 而表现出了平民生活的气息。这可能是诗人出生于商人家庭对于这一阶层的生活比较熟悉。其次,诗中的心理 描写非常生动。善于选取一些传神的戏剧化的细节,表现了少妇的性格与变代成长的过程,有小说的情节化效 果,在章法上诗人或以年岁为序或以季节为序,既符合少妇的口吻,又有民歌的韵味 金陵酒肆留别 【解题】酒肆,酒店。此诗可能是诗人初游金陵后将往广陵时留赠友人之作。其时约在开元十四年(726)春。 风吹柳花满店香,吴姬压酒唤客尝(1)。金陵子弟来相送〔2),欲行不行各尽觞(3)。请 君试问东流水,别意与之谁短长 【注释 吴姬:吴地美女。此指酒店侍女。压酒:米酒醣制将热时,榨取酒汁 子弟:年轻人。 欲行:指诗人自己。不行:指送别者。尽觞( shang):饮尽杯中酒。觞:酒杯 【简析】本诗表现了诗人初游金陵后与几个青年饯饮时的惜别之情。李白曾言他游江东,遇落难公子,皆尽力 接济,其三十万金,就是这样散尽了。由此也可见出他与江东青年友情之深。本诗中的金陵弟子中可能就有这 样的朋友,诗中表现了是一群年轻人在南朝胜地的话别,诗一开头即描写酒店场景,写出“江南佳丽地”的特 色。使饯别富有浪漫气息。第二联写送与被送者的对酌痛饮,具有年轻人的朝气。最后抒情语如沈德潜“语不 必深,写情已足”,别情似水是前人已用过的写法,但是反其意而用,将别情与流水相比则是诗人的独创,本 来这一写法即是将无形之情比作有形水,诗人则抓住喻体与本体的相似点(长)再作进一步想象,真接将两者 作为有形之物来比较长短,这既突出了情之深,也体现了一种童心般的天真
23 抱柱信:《庄子·盗跖》中记:尾生与女子期于梁(桥)下,女子不来,水至,不去。抱梁柱而死。后人以此 事喻对爱情坚贞守信用。望夫台:古代传说,丈夫久出不归,妻子每日上山眺望,日久化为一石。人称此石为 望夫台,此台多处都有,与诗意相关的可能是今江西德安县本北十五里。 瞿塘:瞿塘峡,长江三峡之一。在今重庆奉节县附近。滟滪(yan yu) 堆:瞿塘峡口突起于江的大礁石。是一 人名的险滩, 五月江水上涨,礁石淹没行船,极易触碓。故曰“五月不可触”。古乐府中亦曾有此句。 迟:等待。 坐愁:因愁。 早晚:在此有疑问意,即多早多晚。什么时候。三巴:指巴郡、巴东、巴西三郡,在今重庆的东部地区。 长风沙:地名,在安徽省安庆市长江边。或言在忠州(今重庆的万县)。 【简析】这是一首表现爱情的乐府诗。诗人从儿童时代的戏耍写到初嫁、从婚后的生活写到别后的思念,展现 出了一个完整的爱情故事。这一题材本是取自南朝乐府,但是诗人写此却能一脱原有的金粉气与贵族化的倾向。 而表现出了平民生活的气息。这可能是诗人出生于商人家庭对于这一阶层的生活比较熟悉。其次,诗中的心理 描写非常生动。善于选取一些传神的戏剧化的细节,表现了少妇的性格与变代成长的过程,有小说的情节化效 果,在章法上诗人或以年岁为序或以季节为序,既符合少妇的口吻,又有民歌的韵味。 金陵酒肆留别 【解题】酒肆,酒店。此诗可能是诗人初游金陵后将往广陵时留赠友人之作。其时约在开元十四年(726)春。 风吹柳花满店香,吴姬压酒唤客尝〔1〕。金陵子弟来相送〔2〕,欲行不行各尽觞〔3〕。请 君试问东流水,别意与之谁短长。 【注释】 吴姬:吴地美女。此指酒店侍女。压酒:米酒醣制将热时,榨取酒汁。 子弟:年轻人。 欲行:指诗人自己。不行:指送别者。尽觞(shang):饮尽杯中酒。觞:酒杯。 【简析】本诗表现了诗人初游金陵后与几个青年饯饮时的惜别之情。李白曾言他游江东,遇落难公子,皆尽力 接济,其三十万金,就是这样散尽了。由此也可见出他与江东青年友情之深。本诗中的金陵弟子中可能就有这 样的朋友,诗中表现了是一群年轻人在南朝胜地的话别,诗一开头即描写酒店场景,写出“江南佳丽地”的特 色。使饯别富有浪漫气息。第二联写送与被送者的对酌痛饮,具有年轻人的朝气。最后抒情语如沈德潜“语不 必深,写情已足”,别情似水是前人已用过的写法,但是反其意而用,将别情与流水相比则是诗人的独创,本 来这一写法即是将无形之情比作有形水,诗人则抓住喻体与本体的相似点(长)再作进一步想象,真接将两者 作为有形之物来比较长短,这既突出了情之深,也体现了一种童心般的天真
金陵城西楼下月吟 【解题】金陵,即今江苏省南京市。城西楼,又曰孙楚酒楼。此可能是李白于开元十四年(726)初游金陵时 作。唐属润州 金陵夜寂凉风发,独上高楼望吴越。白云映水摇空城,白露垂珠滴秋月()。月下沉吟久不 归,古来相接眼中稀(2〕。解道澄江静如练,令人长忆谢玄晖〔3) 【注释】 “白云”句译文:白云与城楼映在水中,随波摇荡。似乎空城在摇动,白露滴落下来,在月光下象一颗颗明珠 似是从月中垂落下来 相接:相近,相通,此指古代人物中能与自己思想相契合者, 解道:懂得,想起。谢玄晖:南朝齐代诗人谢朓,字玄晖。其《晚登三山还望京邑》诗中有“馀霞散成绮,澄 江净如练”句,为人称道 【简析】这一首诗表现了诗人在金陵月夜怀古的情感,虽是怀古之作。但出于作者笔下却没有古气幽沉的感觉, 而是如前人所评“清气逼人”。这主要是因为诗人能将怀古与赞景之情和融在起,作者着意描写出秋夜月光明 亮的特点,句句不离此意,反复晕染。首句虽是叙事,但是写夜间能望吴越,同样也表现了夜间月光明亮。次 联写水与露也是突出其在月光下的透明感。三四两联是一气和成的,诗人因美景而生诗兴,但置于此景之中他 感到古来诗人所作都不让人满意,这自然使他感到谢朓之作的可贵。这是诗人在搜寻之中的一个发现,诗人仿 拂是在月夜中与古人同语共话。这是才子对才子的称叹,也是知音间的激赏。诗人将谢诗全句植入诗中,但并 用典的板滞,而是全诗的意境妙合无垠。这些都是诗人在构思上的飘逸之处。 夜 泊 牛 渚 怀 解题:原题下注:“此地即谢尚闻袁宏詠史处。”《世说新语·文学》:袁虎少贫,尝为人佣载运租。谢镇西 经船行,其夜清风朗月,闻江渚间估客船上有咏诗声,甚有情致:所咏五言,又其所未尝闻,叹美不能己 遣委曲讯问,乃是袁自咏其所作咏史诗。因此相要,大相赏得 《咏史诗二首》:“周昌梗皪臣。辞达不为讷。汲黯社稷器。栋梁表天骨。陆贾厌解纷。时与 酒梼杌。婉转将相门。一言和平勃。趋舍各有之。俱令道不没。”“无名困蝼蚁。有名世所疑 中庸难为体。狂狷不及时。杨恽非忌贵。知及有余辞。躬耕南山下。芜秽不遑治。赵瑟奏哀音。 秦声歌新诗。吐音非凡唱。负此欲何之
24 金陵城西楼下月吟 【解题】金陵,即今江苏省南京市。城西楼,又曰孙楚酒楼。此可能是李白于开元十四年(726)初游金陵时 作。唐属润州。 金陵夜寂凉风发,独上高楼望吴越。白云映水摇空城,白露垂珠滴秋月〔1〕。月下沉吟久不 归,古来相接眼中稀〔2〕。解道澄江静如练,令人长忆谢玄晖〔3〕。 【注释】 “白云”句译文:白云与城楼映在水中,随波摇荡。似乎空城在摇动,白露滴落下来,在月光下象一颗颗明珠。 似是从月中垂落下来。 相接:相近,相通,此指古代人物中能与自己思想相契合者, 解道:懂得,想起。谢玄晖:南朝齐代诗人谢朓,字玄晖。其《晚登三山还望京邑》诗中有“馀霞散成绮,澄 江净如练”句,为人称道。 【简析】这一首诗表现了诗人在金陵月夜怀古的情感,虽是怀古之作。但出于作者笔下却没有古气幽沉的感觉, 而是如前人所评“清气逼人”。这主要是因为诗人能将怀古与赞景之情和融在起,作者着意描写出秋夜月光明 亮的特点,句句不离此意,反复晕染。首句虽是叙事,但是写夜间能望吴越,同样也表现了夜间月光明亮。次 联写水与露也是突出其在月光下的透明感。三四两联是一气和成的,诗人因美景而生诗兴,但置于此景之中他 感到古来诗人所作都不让人满意,这自然使他感到谢朓之作的可贵。这是诗人在搜寻之中的一个发现,诗人仿 拂是在月夜中与古人同语共话。这是才子对才子的称叹,也是知音间的激赏。诗人将谢诗全句植入诗中,但并 用典的板滞,而是全诗的意境妙合无垠。这些都是诗人在构思上的飘逸之处。 夜泊牛渚怀古 解题:原题下注:“此地即谢尚闻袁宏詠史处。”《世说新语·文学》:袁虎少贫,尝为人佣载运租。谢镇西 经船行,其夜清风朗月,闻江渚间估客船上有咏诗声,甚有情致;所咏五言,又其所未尝闻,叹美不能已。即 遣委曲讯问,乃是袁自咏其所作咏史诗。因此相要,大相赏得。 《咏史诗二首》:“周昌梗槩臣。辞达不为讷。汲黯社稷器。栋梁表天骨。陆贾厌解纷。时与 酒梼杌。婉转将相门。一言和平勃。趋舍各有之。俱令道不没。”“无名困蝼蚁。有名世所疑。 中庸难为体。狂狷不及时。杨恽非忌贵。知及有余辞。躬耕南山下。芜秽不遑治。赵瑟奏哀音。 秦声歌新诗。吐音非凡唱。负此欲何之
牛渚西江夜,青天无片云。登舟望秋月,空忆谢将军。 余亦能高咏,斯人不可闻。明朝挂帆去,枫叶落纷纷 注 1、西江:古称约自南京至今江西一段长江为西江,牛绪也在西江这一段中 2、谢将军:东晋谢尚,今河南太康县人,官镇西将军 望月怀古,抒发不遇知音之伤感。首联开门见山点明“牛渚夜泊”及其夜景:颔联由望月过渡到怀古。从谢 尚闻袁宏“咏史”事件中,领略到对于文学的爱好和对才能的尊重,是与地位高低无关的。颈联是由怀古回到现 实,发出感慨,抒发不遇知音的深沉感喟。末联宕开写景,想象明朝挂帆远去的情景,烘托不遇知音之凄凉寂 寞。写景清新隽永而不粉饰抒情豪爽豁达而不忸怩作态。诗为五律,却无对偶。或以为李白才高,放逸不羁 兴之所至,随口讽诵,不顾及对偶。此说自有其理。 《能改齋漫錄》卷十:“崔、李詩語同意異。崔信明有「楓落吳江冷」之句,李太白亦有「楓落吳江雪,紛紛 入酒盃’。語同而意異。 《對酒醉題屈突明府厅》:“陶令八十日,長歌歸去來。故人建昌宰,借問幾時迴。風落吳江雪,紛紛入酒杯 山翁今已醉,舞袖為君開。“ 崔氏一句诗,在当时影响影响甚大,李白应有仿写的成分。 淮南卧病書懷寄蜀中趙徴君蕤 题解:《唐書·地理志》:淮南道壽州壽春郡,本淮南郡,天寳元年更名。《唐書·藝文志》: 趙蕤,字太賓,梓州人。開元中,召之,不赴,有《長短要術》十卷。《北夢瑣言》:趙蕤者 梓州鹽亭人,博學,鈐韜長於經世。夫妻俱有節操,不受交辟,撰《長短經》十卷,王霸之道, 見行於世。《四川志》:趙蕤鹽亭人,隱於梓州郏縣,長平山安昌巖,博考六經諸家同異,著 《長短經》十誊,明王霸大晷,其文亦《申鑒》《論衡》之流,凡六十三篇,又注《關朗易 傳》,明皇屢徵之,不就,李白嘗造其廬訪焉。 吳会一浮雲,飄如逹行客[。功業莫從就,崴光屢奔迫[2]。良圖俄棄捐,衰疾乃 綿劇[3]。古琴藏虛匣,長劍挂空壁[4]。楚懷奏鍾儀,越吟比莊舄。國門遥天外, 鄉路逶山隔。朝憶相如臺,夜夢子雲宅。旅情初結緝,秋氣方寂歴。風入松下清 露出草間白。故人不可見,幽夢誰與適。寄書西飛鴻,贈爾慰離析
25 牛 渚 西 江 夜 , 青 天 无 片 云 。 登 舟 望 秋 月 , 空 忆 谢 将 军 。 余 亦 能 高 咏 , 斯 人 不 可 闻 。 明 朝 挂 帆 去 , 枫 叶 落 纷 纷 。 【 注 解 】 : 1、西江:古称约自南京至今江西一段长江为西江,牛绪也在西江这一段中。 2、谢将军:东晋谢尚,今河南太康县人,官镇西将军。 望月怀古,抒发不遇知音之伤感。首联开门见山点明“牛渚夜泊”及其夜景;颔联由望月过渡到怀古。从谢 尚闻袁宏“咏史”事件中,领略到对于文学的爱好和对才能的尊重,是与地位高低无关的。颈联是由怀古回到现 实,发出感慨,抒发不遇知音的深沉感喟。末联宕开写景,想象明朝挂帆远去的情景,烘托不遇知音之凄凉寂 寞。写景清新隽永而不粉饰抒情豪爽豁达而不忸怩作态。诗为五律,却无对偶。或以为李白才高,放逸不羁, 兴之所至,随口讽诵,不顾及对偶。此说自有其理。 《能改齋漫錄》卷十:“崔、李詩語同意異。崔信明有「楓落呉江冷」之句,李太白亦有「楓落呉江雪,紛紛 入酒盃’。語同而意異。 《對酒醉題屈突明府厅》:“陶令八十日,長歌歸去來。故人建昌宰,借問幾時迴。風落呉江雪,紛紛入酒杯。 山翁今已醉,舞袖為君開。“ 崔氏一句诗,在当时影响影响甚大,李白应有仿写的成分。 淮南卧病書懷寄蜀中趙徴君蕤 题解:《唐書·地理志》:淮南道夀州夀春郡,本淮南郡,天寳元年更名。《唐書·藝文志》: 趙蕤,字太賓,梓州人。開元中,召之,不赴,有《長短要術》十巻。《北夢瑣言》:趙蕤者 梓州鹽亭人,博學,鈐韜長於經世。夫妻俱有節操,不受交辟,撰《長短經》十巻,王霸之道, 見行於世。《四川志》:趙蕤鹽亭人,隠於梓州郪縣,長平山安昌巖,博考六經諸家同異,著 《長短經》十巻,明王霸大畧,其文亦《申鑒》《論衡》之流,凡六十三篇,又注《關朗易 傳》,明皇屢徴之,不就,李白甞造其廬訪焉。 吳会一浮雲,飄如逺行客[1]。功業莫從就,嵗光屢奔迫[2]。良圖俄棄捐,衰疾乃 綿劇[3]。古琴藏虛匣,長劔挂空壁[4]。楚懷奏鍾儀,越吟比莊舄。國門遥天外, 鄉路逺山隔。朝憶相如臺,夜夢子雲宅。旅情初結緝,秋氣方寂歴。風入松下清, 露出草間白。故人不可見,幽夢誰與適。寄書西飛鴻,贈爾慰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