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骨骼肌细胞的生物电现象 静息电位 二、动作电位 三、动作电位的传导 四、细胞间的兴奋传递 五、肌电
第二节 骨骼肌细胞的生物电现象 一、静息电位 二、动作电位 三、动作电位的传导 四、细胞间的兴奋传递 五、肌 电
静息电位 (一)静息电位的概念 细胞处于安静状态时,细 胞膜内外所存在的电位差
一、静息电位 (一)静息电位的概念 • 细胞处于安静状态时,细 胞膜内外所存在的电位差。 下一页
静息电位证明实验 放大器 示波器 (甲)当A、B电极都位 细 令他 于细胞膜外,无电位改变干干干干卡辛 证明膜外无电位差 (甲) 放大器 (乙)当A电极位于细胞 膜外,B电极插入膜内时,细 示波器 有电位改变,证明膜内、卡行 外间有电位差。 放大器 (丙)当A、B电极都位 示波器 于细胞膜内,无电位改变 士== 细 胞 证明膜内无电位差。 (丙)
(甲)当A、B电极都位 于细胞膜外,无电位改变, 证明膜外无电位差。 (乙)当A电极位于细胞 膜外, B电极插入膜内时, 有电位改变,证明膜内、 外间有电位差。 (丙)当A、B电极都位 于细胞膜内,无电位改变, 证明膜内无电位差。 静息电位证明实验:
4与RP相关的概念 静息电位:细胞处于相对安静状态时,细胞膜内外 存在的电位差。 因电位差存在于膜的两侧所以又称膜电位 RP值:哺乳动物的神经、骨骼肌和心肌细胞为 70~-90mV,红细胞约为-10mV左右。 RP值描述 RP↑→膜内负电位↑(-70→90mV=超极化 RP↓→膜内负电位↓(-70→-50mV)=去极化
4.与RP相关的概念: 静息电位:细胞处于相对安静状态时,细胞膜内外 存在的电位差。 因电位差存在于膜的两侧所以又称膜电位 RP值:哺乳动物的神经、骨骼肌和心肌细胞为- 70~-90mV,红细胞约为-10mV左右。 RP值描述: RP↑→膜内负电位↑(-70→-90mV)=超极化 RP↓→膜内负电位↓(-70→-50mV)=去极化
二=)静息电位产生原理 用离子学说”来解释: ①细胞内外各种离子的浓度分布是不均匀的。 表1-1 哺乳动物神经轴突膜内外的离子浓度(mdL 细胞膜内 细胞膜外 130 膜内外浓度比 281 离子流动方向膜内流向膜外膜外流向膜内膜外流向膜内
(二)静息电位产生原理 用“离子学说”来解释 : ①细胞内外各种离子的浓度分布是不均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