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知情人员获取财务信息和非财务信息,并对答复进行评价的过程。被审计单位律师及财会人员都属于内 部知情人员。 5ADE6ABCD7ACD分析:审计工作底稿应由项目负责人、部门负责人和审计机构的负责 人或专职的复核机构或复核人员对审计工作底稿进行逐级复核的一种复核制度。 8.ABCD【解析】询问是 指注册会计师以书面或口头方式,向P公司内部或外部的知情人员获取财务信息和非财务信总,并对答复 进行评价的过程。被审计单位律师及财会人员都属于内部知情人员, 三、综合恩 1.审计工作底稿是指审计人员在审计工作过程中形成的全部审计工作记录和获取的资料. 审计工作底稿审枝采用三级复核制度。即会计师事务所建立以主任会计师,部门经理和项目经理为复核人, 对审计工作底稿进行逐级复核。通过三级复核,审计工作底种得到充分地补充和完善,为审计报告提供】 强有力的保证。 对于审计工作底稿的审核应当按照以下要点进行: (1)实施审计程序时引用的有关资科是香真实可靠。 (2)获取的审计证据是否充分有效。 (3)审计判断是否有理有据,符合审计专业标准。 (4)审计结论是否怡当. 2.(1)审计程序的性质审计程序的编号 检查(6) 监盘(2)(8) 观察(7) 查询及函证(1)(3) 计算(5) 分析性复核(4) (2)证据类型审计程序的编号 实物证据(2)8) 书面证据(3)(4)(5)(6)》 口头证据(1) 环境证据(7)
的知情人员获取财务信息和非财务信息,并对答复进行评价的过程。被审计单位律师及财会人员都属于内 部知情人员。 5 ADE 6 ABCD 7 ACD 分析:审计工作底稿应由项目负责人、部门负责人和审计机构的负责 人或专职的复核机构或复核人员对审计工作底稿进行逐级复核的一种复核制度。 8.ABCD【解析】询问是 指注册会计师以书面或口头方式,向 P 公司内部或外部的知情人员获取财务信息和非财务信息,并对答复 进行评价的过程。被审计单位律师及财会人员都属于内部知情人员。 三、综合题 1. 审计工作底稿是指审计人员在审计工作过程中形成的全部审计工作记录和获取的资料。 审计工作底稿审核采用三级复核制度。即会计师事务所建立以主任会计师,部门经理和项目经理为复核人, 对审计工作底稿进行逐级复核。通过三级复核,审计工作底稿得到充分地补充和完善,为审计报告提供了 强有力的保证。 对于审计工作底稿的审核应当按照以下要点进行: (1)实施审计程序时引用的有关资料是否真实可靠。 (2)获取的审计证据是否充分有效。 (3)审计判断是否有理有据,符合审计专业标准。 (4)审计结论是否恰当。 2. (1) 审计程序的性质审计程序的编号 检查(6) 监盘(2)(8) 观察(7) 查询及函证(1)(3) 计算(5) 分析性复核(4) (2)证据类型审计程序的编号 实物证据(2)(8) 书面证据(3)(4)(5)(6) 口头证据(1) 环境证据(7)
第六章 一、单题 【解析】会计师事务所如果不能除对劲立性的响或不能格其影响降纸至可技受水平,必柜绝承业务成解除业多 约定, 2-54 二、多选题 1D分析:审计计划是审计人员为了达到预期的审计目的,在具体实施市计流程之篇的制的工作计划、它是市计人员 在审计宝施阶的工作指南。 28C3Mc456 三、综合题 1答:市计业务约定书由会计师事务所和委托人共同签订的 会计师事务所应当履行的主要义务有: ()按照约定时间完成审计业务,出具审计报告 (②对在执行业务过程中铁的商业秘密保帝。 委托人应当履行的主要义务有: )及时提供注册会计师审计所需的全部资料 (②)为注册会计师执行审计业务提供合作: (3)按照约定条件,及时足额支付审计费用。 2。这道避考核的是注册会计师在签订审计业务约定书前,会计师事务所应委派注册会计师了解被审计单位基本情况, 初步评价市计风险,并与委托人就的定事项进行商议,达成一致意见。 注册会计师应了解被审计单位的以下基本情况:(一)业务性质。经营规模和组织结构:(仁)经营情况及经营风
第六章 一、单选题 1D 【解析】会计师事务所如果不能消除对独立性的影响或不能将其影响降低至可接受水平,必须拒绝承接业务或解除业务 约定。 2-5 ACBD 二、多选题 1 BCD 分析:审计计划是审计人员为了达到预期的审计目的,在具体实施审计流程之前编制的工作计划,它是审计人员 在审计实施阶段的工作指南。 2ABC 3 AC 4 5 6 三、综合题 1. 答:审计业务约定书由会计师事务所和委托人共同签订的。 会计师事务所应当履行的主要义务有: (1)按照约定时间完成审计业务,出具审计报告; (2)对在执行业务过程中获悉的商业秘密保密。 委托人应当履行的主要义务有: (1)及时提供注册会计师审计所需要的全部资料; (2)为注册会计师执行审计业务提供合作; (3)按照约定条件,及时足额支付审计费用。 2.这道题考核的是注册会计师在签订审计业务约定书前,会计师事务所应委派注册会计师了解被审计单位基本情况, 初步评价审计风险,并与委托人就约定事项进行商议,达成一致意见。 注册会计师应了解被审计单位的以下基本情况: (一) 业务性质、经营规模和组织结构; (二) 经营情况及经营风
险:()以前年度接受审计的情况:(四)财务会计机构及工作组织:(团五)共他与签订审计业务约定书相关的事 项。 解答:根据圈目所给的资料说明。孟注册会计师拒绝立即签约是正确,其原因是:(1)未全面了解江华公同的基本情 况,无法确定自身的胜任能力和独立性 (2)审计人与被审计人未对审计业务的性质,审计范围达成共识 第七章 一、单选题 1B由于控制风险与圆有风隐相互联系,注册会计师应当对圆有风险与控制进行综合评估,并据以作为检查风晚的评估 基础。不论固有风险和控制风险的评估结果如何,注册会计师都应当对各重要账户或交易类别进行实质性测试。然面 注册会计师实施的实质性测试,其性质、时间和范围的定,最终取决于根有风险和控制风验的棕合水平所确定的 可接受的检查风险。可接受的检查风险水平跟实质性测试的数量工作量成反向变动关系, 2C分析:按会计制度的要求安更会计政策,不违背一一贯性原则。A和D能恰当地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 也不违疗一贾性则,C不符合会计政策变更的两种情形,居于随意变会计政策,违背一贯性原,审计人员应根指 其重要性,考虑在市计报告中的反肤。 3B 4D 5D 6C 【解析】注册会计师应根据尚未更正的错报来决定是香建议管层调整,尚未更正的错报包括已别尚未更正的报和 推断的错报,所以当已经识别但尚太更正的错报汇总数接近但不超过重委性水平,注册会计师应当考步凌汇总数走同尚 未发现的情报是可能超过重婴件水平,并考通过实施追加的市计程序或婴求管星层测整财务报表降低审计风险。 7B809A10B11c 【解】总体应对指中不包括C,C居于实施进步市计程序时应考忠的内容
险; (三) 以前年度接受审计的情况; (四) 财务会计机构及工作组织; (五) 其他与签订审计业务约定书相关的事 项。 解答:根据题目所给的资料说明,孟注册会计师拒绝立即签约是正确,其原因是:(1)未全面了解江华公司的基本情 况,无法确定自身的胜任能力和独立性 (2)审计人与被审计人未对审计业务的性质,审计范围达成共识 第七章 一、单选题 1 B 由于控制风险与固有风险相互联系,注册会计师应当对固有风险与控制进行综合评估,并据以作为检查风险的评估 基础。不论固有风险和控制风险的评估结果如何,注册会计师都应当对各重要账户或交易类别进行实质性测试。然而, 注册会计师实施的实质性测试,其性质、时间和范围的确定,最终取决于根据固有风险和控制风险的综合水平所确定的 可接受的检查风险。可接受的检查风险水平跟实质性测试的数量工作量成反向变动关系。 2C 分析:按会计制度的要求变更会计政策,不违背一贯性原则。A 和 D 能恰当地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 也不违背一贯性原则。C 不符合会计政策变更的两种情形,属于随意变更会计政策,违背一贯性原则,审计人员应根据 其重要性,考虑在审计报告中的反映。 3B 4D 5D 6 C 【解析】注册会计师应根据尚未更正的错报来决定是否建议管理层调整。尚未更正的错报包括已识别尚未更正的错报和 推断的错报,所以当已经识别但尚未更正的错报汇总数接近但不超过重要性水平,注册会计师应当考虑该汇总数连同尚 未发现的错报是否可能超过重要性水平,并考虑通过实施追加的审计程序或要求管理层调整财务报表降低审计风险。 7B 8C 9A 10B 11 C 【解析】总体应对措施中不包括 C,C 属于实施进一步审计程序时应考虑的内容
128 二、多选题 1 BCD 2AB 3CD 4AB 5AB 三、综合题 商对新或汽年。 重委性水平与审计证据的关系 :一个容易置涌的展含。 通雪我以为。的会额越大(此视法本身没有问》,在家要性水甲的念里。作木学是针对会计报传用者有言的。也是报 ·重要水平行申计据的关系:反肉关系 重委性本平越高。所需的审非正据道少 重要村水平越低。新需的审计证据地多】 2.资产重要性水平=1800000.5%=900万元 净资产重要性水平=95000*1%=950万元 主营业务收入重要性水平=2200000.5%=1100万元 利润总额重要性水平=24000*5%=1200万元 财务报表层次的重要水平选择最低的,为900万元 3.(1)市计风险=重大错报风险*检查风险 栓查风险=审计风险/重大错报风险 A:计划的检查风险水平=1%/25%=4% B:计划的检查风隐水平=5%20%=25%
12B 二、多选题 1 BCD 2AB 3CD 4AB 5AB 三、综合题 1. 重要性水平:会计报表中出现错报、漏报能否影响会计报表使用者对会计报表全面反映的整体理解的“临界点”,超过该“临界点”,就会影响其作出正 确判断或决策。 重要性水平与审计证据的关系 •一个容易混淆的概念: 通常我们认为,错报的金额越大就越重要(此说法本身没有问题),但在重要性水平的概念里面,重要性水平是针对会计报表使用者而言的,也就是说报 表使用者可以接受的报表错报漏报的金额。因而,重要性水平的金额制定的越低越重要。 •重要性水平和审计证据的关系:反向关系 重要性水平越高,所需的审计证据越少; 重要性水平越低,所需的审计证据越多。 2. 资产重要性水平=180 000*0.5%=900 万元 净资产重要性水平=95 000*1%=950 万元 主营业务收入重要性水平=220 000*0.5%=1 100 万元 利润总额重要性水平=24 000*5%=1 200 万元 财务报表层次的重要水平选择最低的,为 900 万元。 3.(1)审计风险=重大错报风险*检查风险 检查风险=审计风险/重大错报风险 A:计划的检查风险水平=1%/25%=4% B:计划的检查风险水平=5%/20%=25%
C:计划的检查风险水平=5%/40%=12.5% D:计划的检查风险水平=10%/20%=50% (2)检查风险和审计证据数量成方向变动关系。检查风险水平越低,所需审计证据数量越多。按这四种情 况所需的审计证据数量从多到少予以排列的话,顺序应该为A>C,B>D。 4.应以10万元为重要性水平,因为根帮独立审计具体准则第10号一审计重要性中的规定:如果同一时期的不同 会计报表的重要性水平不同。注册会计师应当取其最低者作为会计报表层次的重要性水平。 第八资 一、单选题 1-5C①℃5D注册会计师应根据其对被审计单位内部控制的了解,确定是否进行控制测试以及将要执行的控制测 试的性质、时间和范围。 队注册会计师在进行控制测试时,应关注以下抽样风险:信赖不足风险一这是指抽样结果使注册会计师没有充分 信赖实际上应子信赖的内够控制的可能性,导致执行额外市计程序,降低审计效率:信赖过度风险一这是指抽样结果使 注册会计师对内部控制的信赖超过了其实际上可予信赖程度的可能性。导致错误结论,降低审计效果。注册会计师在进 行实质性测试时,应关注以下抽样风险:误受风险一是指抽样结果表明账户余额不存在重大辐误而实际上存在重大错误 的可能性。导致形成不正确的市计结论,降低审计效果。误拒风险一与误受风隐相反,误拒风险是指抽样结果表明账户 余额存在重大错误而实际上不存在重大错误的可能性。 7A8D9D10C1山C12BA项属于授权控制,B项属于会计记录控制,C项属于货产接触与记录使用的控 制,D属于内部控制职责分工控制。1314A 分析:内部控制制废的作用主要有:保护资产的安全和完整,保证会计及其他信息资料的真实可靠,有利于实现企业 的经营方针和经营目标,提高业务处理的工作效率,有利于实现四家对企业的宏戏控制。15C 16-c20D
C:计划的检查风险水平=5%/40%=12.5% D:计划的检查风险水平=10%/20%=50% (2)检查风险和审计证据数量成方向变动关系。检查风险水平越低,所需审计证据数量越多。按这四种情 况所需的审计证据数量从多到少予以排列的话,顺序应该为 A﹥C﹥B﹥D。 4.应以 10 万元为重要性水平,因为根据独立审计具体准则第 10 号——审计重要性中的规定:如果同一时期的不同 会计报表的重要性水平不同,注册会计师应当取其最低者作为会计报表层次的重要性水平。 第八章 一、单选题 1-5 CDDC 5D 注册会计师应根据其对被审计单位内部控制的了解,确定是否进行控制测试以及将要执行的控制测 试的性质、时间和范围。 6A 注册会计师在进行控制测试时,应关注以下抽样风险:信赖不足风险-这是指抽样结果使注册会计师没有充分 信赖实际上应予信赖的内部控制的可能性。导致执行额外审计程序,降低审计效率;信赖过度风险-这是指抽样结果使 注册会计师对内部控制的信赖超过了其实际上可予信赖程度的可能性。导致错误结论,降低审计效果。注册会计师在进 行实质性测试时,应关注以下抽样风险:误受风险-是指抽样结果表明账户余额不存在重大错误而实际上存在重大错误 的可能性。导致形成不正确的审计结论,降低审计效果。误拒风险-与误受风险相反,误拒风险是指抽样结果表明账户 余额存在重大错误而实际上不存在重大错误的可能性。 7A 8D 9D 10C 11C 12B A 项属于授权控制,B 项属于会计记录控制,C 项属于资产接触与记录使用的控 制, D 属于内部控制职责分工控制。 13D 14 A 分析:内部控制制度的作用主要有:保护资产的安全和完整,保证会计及其他信息资料的真实可靠,有利于实现企业 的经营方针和经营目标,提高业务处理的工作效率,有利于实现国家对企业的宏观控制。 15C 16-ABCC 20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