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向 原来女娲氏炼石补天①之时,于大荒山无稽崖②炼成高经 十二丈、方经二十四丈颃石三万六千五百零一块。姻皇氏只用 了三万六千五百块,只单单剩了一块未用,便弃在此山青埂峰 下。谁知此石自经煅炼之后,灵性已通,因见众石俱得补天,独 自己无材不堪入选,送自怨自叹,目夜悲号惭愧 日,正当嗟悼之际,俄见一僧一道远远而来,生得骨格不 凡,丰神迥异,说说笑笑来至峰下,坐于石边高谈快论。先是说 些云山雾海神仙玄幻之事,后便说到红尘中荣华富贵。此石听 了,不觉打动凡心,也想要到人间去享一享这荣华富贵;但自恨 粗,不得已,便口吐人言,向那僧道说道:“大师,弟子蠢物,不 能见礼了。适闻二位谈那人世间荣耀繁华,心切慕之。弟子质 虽粗蠢,性却稍通;况见二师仙形道体,定非凡品,必有补天济 世之材,利物济人之德。如蒙发一点慈心,携带弟子得入红尘 在那富贵场中,温柔乡里受享几年,自当永佩洪恩,万劫不忘 也。”二仙师听毕,齐憨笑道;“善哉,善哉!那红尘中有却有些乐 ④女娲(w洼)氏炼石补天一—古代神话传说。女蜗氏;传说中的上古“三皇” 之一,又称媧皇。《淮南子·览冥训》:“往古之时,四极废,九州裂,天不兼熨地不周 裳,……子是女娲炼五色石以补苍天断足以立四极。”《列子·汤问》也有类似记载。 ②大荒山无稻崖一大荒山:《山海经·大荒西经》“大荒之中有山名目大谎 之山。”这里寓“荒唐”。无稻迮和后文“青埂”,均属作者虚拟,分别宫“无稽”、“情 根”之意。《红楼梦》一书用人名地名谐音寓意,如后文由脂矾斋(《红楼梦》早的评 论者的别号。他和曹芹的关系密切,既了解雪芹的身世,也关心《红楼梦》的创 作,并写了大量的评语。虽然评语的观点不尽正确,但它有助于理解《红楼梦》的思 想内容、艺术特点对研究《红褛梦》有参考价值)注明的有:士隐(真事隐),贾 雨村假语村言),甄英莲(真应怜),霍启〔祸起)封肃(风俗),娇杏(侥幸),冯渊(逢 冤),元、迎探惜(原应叹息)等等,不再一一作注a
甄土隐梦幻识灵贸雨村风尘怀倒秀 事,但不能永远依恃,况又有美中不足,好事多魔八个字紧相 连属瞬息间则又乐极悲生,人非物换,究竟是到头一梦,万境归 空,倒不如不去的好。”这石凡心已炽,那里听得进这话去,乃复 苦求再四。二仙知不可强制,乃叹道:“此亦静极思动,无中生有 之数也既如此,我们便携你去受享受享,只是到不得意时,切莫 后悔。”石道:“自然,自然。”那僧又道:“若说你性灵,却又此质 織并更无奇贵之处。如此也只好踮脚而已。也罢,我如今大施 佛法助你助,待劫终之日,复还本质,以了此案。你道好否?”石 头听了,感谢不尽。那僧便念咒书符,大展幻术,将一块大石登 时变成(一)一块鲜明莹洁的美玉,且又缩成扇坠①大小的可佩 可拿。那僧托于掌上,笑道:“形体倒也是个宝物了!还只没有 实在的好处,须得再镌上数字使人一见便知是奇物方妙。然后 携你到那昌明隆盛之邦,诗礼簪缨之族⑧,花柳繁华地,温柔富 贽乡去安身乐业。”石头听了,喜不能禁,乃问:“不知赐了弟子那 几件奇处,又不知携了弟子到何地方?望乞明示,使弟子不惑。” 那僧笑道:“你且莫问,日后自然明白的。”说着,便袖了这石,同 那道人飘然而去,竟不知投奔何方何舍。 后来,又不知过了几世几劫③,因有个空空道人访道求仙, 忽从这大荒山无稽崖青埂峰下经过,忽见一大块石上字迹分明, ①扇坠一悬于扇柄的饰物,多用玉石等制成。 ②诗礼簪缨之族—指书香门第,宫宦家族。诗礼:读诗书,讲机仪。轡(zan) 缨:贵者的冠饰,这里代指作官。簪,一种横插上或莲接冠与卷的长针。缨;帽带。 ⑧劫—佛家用语。梵文音译“动波”之略,意为“远大时节”。佛教认为,世 界有闻期性的生灭过程,它给历岩干万年后,就要毁灭一次,重新开始,此一周期称 为一“”。每“劫”屮还包括“成”、“住”、“坏”、“空”四个阶段。到“坏拗“时,有水
第 编述历历。空空道人乃从头一看,原来就是无材补天,幻形入 世,蒙茫茫大士、渺渺真人携入红尘,历尽离合悲欢炎凉世态的 一段故事。后面又有一首偈④云: 无材可去补苍天,枉入红尘若许年。 此系身前身后事,倩谁记去作奇传? 诗后便是此石坠落之乡,投胎之处,亲自经历的一段陈迹故事。 其中家庭阁琐事,以及闲情诗词倒还全备,或可适趣解闷;然 朝代年纪,地舆邦国却反失落无考。 空空道人遂向石头说道:“石兄,你这一段故事,据你自己说 有些趣味,故编写在此,意欲问世传奇。据我看来,第一件,无朝 代年纪可考;第二件,并无大贤大忠理朝廷治风俗的善政,其中 只不过几个异样女子,或情或痴,戌小才微善,亦无班姑、蔡女之 德能⑧。我纵抄去,恐世人不爱看呢。”石头笑答道:“我师何太 痴耶!若云无朝代可考,今我师竟假借汉唐等年纪添缀,又有何 难?但我想,历来野史⑧,皆蹈一辙,萇始我这不借此套者,反 火、风三灾出现,世界便妇于毁灭,故后人又将“劫”引伸作灾难解,如后文“劫终之 臼”、“生关死劫”等。 ④偈(j记)一一梵文音译“偈陀”或“伽陀”之略,意译为颂。一般为四句之韵 文,倩(q}n9庆)谁:请谁。 班姑蔡女之德能—班姑:即班昭东汉史学家班固之妹博学,曾参与续 汉1》。和帝时担任过宫廷教师,号称“大家(姑)”故称“斑姑”。编有《女诚》七篇, 被封建统治阶级奉为妇德的典范。见《后汉书·曹世叔妻传》燕女指蔡文姬名琰, 东汉文学家蔡邕之女,博学多才精通音律,是历史上有名的“才女”。见《后汉书·蕈 祀萎传》。 ⑥野史—一般是与官修正史相对面言的私家编撰的史类著作。“野史”之 名始见于《新唐书·艺文志》后渐与小说家言的“稗官”连用,称“稗官野史"。这里即 拍小说
翦士隐梦幻识通灵贾雨村风尘怀邮秀 新奇别致,不过只取其事体懵理罢了,又何必拘拘于朝代年纪 哉!再者,市井俗人喜看理治之书①者甚少,爱适趣闲文者特 多。历来野史,或讪谤君相,或贬人妻女,奸淫凶恶,不可胜数。 更有一种风月笔墨②,其淫秽污臭,屠毒笔墨,坏人子弟,又不可 胜数(二。至若住人才子等书则又千邮共出一套,且其中终不 能不涉于淫滥,以致满纸潘安、子建、西子文君③,不过作者要写 出自已的那两首情诗艳賦来,故假拟出男女二人名姓,又必旁出 一小人其间拨乱,亦如剧中之小丑然。且餐婢开即者也之乎, 书文即理。故逐一看去,悉皆自相矛盾、大不近情理之话,竟不 如我半世亲睹亲闻的这几个女子,虽不敢说强似前代书中所有 之人,但事迹原委,亦可以消愁破闷;也有几首歪诗熟话,可以噴 饭供酒。至若离合悲欢兴衰际遏则又追踪蹑迹不敢稍加穿凿, 徒为供人之目而反失其真传者。今之人,贫者日为衣食所累,富 者又怀不足之心,纵然一时稍闲,又有贪淫恋色、好货寻愁之事, 那里去有工夫看那理治之书?所以我这一段故事,也不愿世人 称奇道妙,也不定要世人喜悦检读,只愿他们当那醉淫饱卧(三〕 之时,或避世四)去愁之际,把此一玩,岂不省了些寿命筋力?就 比那谋虚逐妄,却也省了口舌是非之害,腿脚奔忙之苦。再者 亦令世人换新眼日,不比那些胡牵乱扯,忽离忽遇,满纸才人淑 ①理治之书—泛指古代“理朝廷治风俗”的书箱。 ②风月笔器—一原猪描写风花月、儿女私悄的文字。这里专指着意染色 情的作品。 ③番安子建西子文君—这里代指才子佳人。潘安即潘安仁,晋代文人, 者名美男子。子建:曹植的字,三国时文学家,以才高著称。西子:即西施,春秋时 国女。文君:汉代卓王孙的女儿,新寡后“私奔”文学家司马相如结为夫妇
女、子建文君红娘小玉①等通共熟套之旧稿。我师意为何如? 空空道人听如此说,思忖半晌,将《石头记》再检阅一遍,因 见上面虽有些指奸责佞贬恶诛邪之语,亦非伤时骂世之旨;及至 君仁臣良父慈子孝,凡伦常②所关之处,皆是称功颂德,眷眷无 穷,实非别书之可比。虽其中大旨谈情,亦不过实录其事,又菲 假拟妄称,一眯淫邀艳约、私订偷盟之可比。因毫不干涉时世, 方从头至尾抄录回来,间世传奇。从此空空道人五)因空③见色, 由色生情,传情入色,自色悟空,递易名为情僧,改《石头记》为 《情僧录》。东鲁孔搏溪则题日《风月宝鉴》④。后因曹雪芹于悼 红轩中披阅十载,增删五次,纂成目录,分出章回,则题日《金陵 十二钗》◎。并题一绝云: ①红娘、小玉—红娘:唐代元稹《会真记》(至元代王实甫衍为杂剧《西厢 记》中莺莺的丫饗。小玉:唐代蒋防《霍小玉传》中的女主人公。 ②伦常——即封建伦理道德。伦:人伦,封建社会指人与人之间关系及行为 的准则。《孟子·滕文公上》:“使契为司徒教以人伦,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 别,长幼有序,友有信。”封建社会以上述君臣父子夫妇、兄弟册友为五伦,认为 是不可收变的常道,亦称五常 ③空—“空”与下文的“色”、“情”,均佛教用语。佛教认为“空”乃天地万物 的本体,切终属空虚。“色”乃万物本体(空)的瞬息生灭的假象“情”乃对此等 象(色)所产生的种种感情,如爱僧等等。 ④《风月宝鉴》甲戌本眉批云:“雪芹]旧有《风月宝鉴》之书,乃其弟裳村序 也。”甲戌本“凡例”云:《红楼梦》“又日《风月宝鉴》是戒妄动风月之悄。”风月:指男 文之情。宝鉴:宝铭。 ⑤金隙十二钗一金陵古邑名,楚威王七年(公元前333年置,在今南京 市。后即为南京市别称。钗:本为妇女的头饰。旧称女子为“裙钗”或“佥钗”。十二 钗,语本《乐府》1“头上金钗十二行”,原言暂高插钗之多。唐代白居易《酬牛思黯》 诗州用“金钗十二行”借指女子排列之众。至宋人沈立《海棠百韵》:“金钗人十二,珠 履吝三于。”明指十二个女子。此书又“题日《金骏十二钗》”,通常认为是由第五回“册 子”上所写的二个女子得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