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文学》 宋元文学部分教案 院(系):人文学院 教研室(系):中文系 课程名 称 中国古代文学(3)课程类别 必修课(是 总学时54学分 讲授 上机 实验 学时 专业中文系 班级 2004级 「任课教 师 李永平 职称 副教授 1、本课程的目的《中国古代文学》是为了汉语语言文学系本科专业学生全面深入的 掌握中国古代文学所设的专业课。它的任务是通过教学与实践,一方面,提高学生对 中国古代文学的各文学种类的阅读、理解、欣赏、会通的能力,为进一步理解、融会 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打下扎实的基础。另一方面,通过中国古代文学课的学习,扩大 文学阅读,提高文学鉴赏力,增强文章写作功底,培养爱国情操和人文修养,增强学 教学目生的基本素质,以适应未来发展的需要。 2、课程的基本要求 的和要 (1)首先要求学生具备中国古代文学的基本功。在解决字、词、意的基础上,进 求一步提高学生对古代文学文献的阅读和理解能力,扩大知识面,并进一步掌握古代各 种文学体裁的审美特征,掌握每一种文学题材、体裁由产生、发展到成熟演变的一般 规律 (2)中国古代文学是中国古代优秀的文化遗产的精华部分,其中承载了中华民族 自强不息、勇于进取、忧国忧民、崇尚和平、自强自立、天人合一等优秀的精神文化 遗产。中国古代文学课将进一步弘扬这些宝贵的精神遗产,提高当代大学生的精神境 界和人文素质。 苏轼、苏轼的创作道路、苏轼的古文、苏轼的诗、苏轼的词、苏轼的意义与影响 江西诗派与两宋之际的诗、歌黄庭坚的诗歌、江西诗派的形成 辛弃疾和辛派诗人、辛弃疾的创作道路、辛弃疾对词境的开拓、辛弃疾的艺术成就、 教学重辛派词人 点、难点关汉卿的生平与创作《单刀会》与《西蜀梦》《窦娥冤》与关汉卿的悲剧创作关汉卿 的语言艺术 王实甫的《西厢记》 《西厢记》的戏剧冲突 《西厢记》的人物塑造、语言艺术
《中国古代文学》 宋元文学部分教案 院(系): 人文学院 教研室(系):中文系 课程名 称 中国古代文学(3) 课程类别 必修课(是 ) 总学时 54 学分 3 讲授 学时 54 上机 学时 实验 学时 专 业 中文系 班 级 2004 级 任课教 师 李永平 职 称 副教授 教学目 的和要 求 1、本课程的目的《中国古代文学》是为了汉语语言文学系本科专业学生全面深入的 掌握中国古代文学所设的专业课。它的任务是通过教学与实践,一方面,提高学生对 中国古代文学的各文学种类的阅读、理解、欣赏、会通的能力,为进一步理解、融会 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打下扎实的基础。另一方面,通过中国古代文学课的学习,扩大 文学阅读,提高文学鉴赏力,增强文章写作功底,培养爱国情操和人文修养,增强学 生的基本素质,以适应未来发展的需要。 2、课程的基本要求 (1)首先要求学生具备中国古代文学的基本功。在解决字、词、意的基础上,进 一步提高学生对古代文学文献的阅读和理解能力,扩大知识面,并进一步掌握古代各 种文学体裁的审美特征,掌握每一种文学题材、体裁由产生、发展到成熟演变的一般 规律。 (2)中国古代文学是中国古代优秀的文化遗产的精华部分,其中承载了中华民族 自强不息、勇于进取、忧国忧民、崇尚和平、自强自立、天人合一等优秀的精神文化 遗产。中国古代文学课将进一步弘扬这些宝贵的精神遗产,提高当代大学生的精神境 界和人文素质。 教学重 点、难点 苏轼、苏轼的创作道路、苏轼的古文、苏轼的诗、苏轼的词、苏轼的意义与影响 江西诗派与两宋之际的诗、歌黄庭坚的诗歌、江西诗派的形成 辛弃疾和辛派诗人、辛弃疾的创作道路、辛弃疾对词境的开拓、辛弃疾的艺术成就、 辛派词人 关汉卿的生平与创作《单刀会》与《西蜀梦》《窦娥冤》与关汉卿的悲剧创作 关汉卿 的语言艺术 王实甫的《西厢记》 《西厢记》的戏剧冲突 《西厢记》的人物塑造、语言艺术
(1)《中国文学史》,袁行霈高等教育出版社 (2)《中国古代文学史》,郭预衡,上海古籍出版社 (3)《新编中国文学史》,章培恒上海文艺出版社 教材和 (4)《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郭绍预上海古籍出版社 参考书(5)《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袁世硕上海古籍出版社 (6)《中国文学发展史》,刘大杰,上海古籍出版社 (7)《断代中国文学史》,人民文学出版社 (8)《插图本中国文学史》,郑振铎,北京出版社。等
教材和 参考书 (1)《中国文学史》,袁行霈 高等教育出版社。 (2)《中国古代文学史》,郭预衡, 上海古籍出版社。 (3)《新编中国文学史》,章培恒 上海文艺出版社。 (4)《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郭绍预 上海古籍出版社。 (5)《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袁世硕 上海古籍出版社 (6)《中国文学发展史》,刘大杰, 上海古籍出版社。 (7)《断代中国文学史》,人民文学出版社。 (8)《插图本中国文学史》,郑振铎,北京出版社。等
学时:2 章节 绪论宋代文学概说 阳识点科1、经济文化对文学繁荣的影响 析方法2、城市繁荣对文学的影响 重点 难点城市繁对文学的影响 1、商业经济的繁荣与城市文化形态的形成 要求掌握 内容2、俗文学的发展与对文学特性认误的深化 3、众多的文学群体及文学的论争 教授思 果堂讲授 咯,采用 的教学方1、商业经济的繁荣与城市文化形态的形成 法和轴2、俗文学的发展与对文学特性认识的深化 助手段,3、众多的文学群体及文学的论争 和题 历史上意识形态与文学的互动关系 《中国文学史》,袁行霈高等教育出版社。 《中国古代文学史》,郭预衡,上海古籍出版社。 《新编中国文学史》,章培恒上海文艺出版社。王国维《宋元戏曲史》,华东师范大 主要学出版社,199年 考资料 王季思主编《全元戏曲》,人民文学出版社,1999年2月第1版 王利器《元明清三代禁毁小说戏曲史料》,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版 葛兆光《中国思想史》第二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0年
学 时: 2 章节 绪论 宋代文学概说 知识点和 分析方法 1、经济文化对文学繁荣的影响 2、城市繁荣对文学的影响 重点 难点 城市繁荣对文学的影响 要求掌握 内容 1、商业经济的繁荣与城市文化形态的形成 2、俗文学的发展与对文学特性认识的深化 3、众多的文学群体及文学的论争 教授思 路,采用 的教学方 法和 辅 助手段, 课堂讲授 1、商业经济的繁荣与城市文化形态的形成 2、俗文学的发展与对文学特性认识的深化 3、众多的文学群体及文学的论争 本章思考题 和习题 历史上意识形态与文学的互动关系 主要 参考资料 《中国文学史》,袁行霈 高等教育出版社。 《中国古代文学史》,郭预衡, 上海古籍出版社。 《新编中国文学史》,章培恒 上海文艺出版社。王国维 《宋元戏曲史》,华东师范大 学出版社,1995 年 王季思主编 《全元戏曲》,人民文学出版社,1999 年 2 月第 1 版 王利器 《元明清三代禁毁小说戏曲史料》,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 年版 葛兆光 《中国思想史》第二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0 年 备注
学时:2 章节 第一章宋初文学 识点和 分析方法作品分析、文献考证法 重点 难点白体诗人、晚唐体、西昆体 、王禹偁 要求掌握 内容 二、宋初晚唐体诗人 三、西昆体诗人 教授思 ,采用教授思路:通过展示原著或音像作品,再展开分析 的教学方 教学方法:情境教学法,多媒体课件与课堂讲授,通过电子课件、音像课件来解决 法和辅 难点 助手段 北宋开国不久,就有柳开等人提出文学复古理论,反对晚唐五代浮靡文风,但当 板书设 ,重点时的诗文创作,主要还是沿袭晚唐五代风格,只少数作家如王禹偁、杨亿等人的创作 如何突呈现了一些新的因素 出,难 ,宋初诗歌的“三体”。(1)“白体”。(2)“西昆体”。(3)“晚唐体”。 如何解2,王禹。在宋初文坛上,最为优秀的作家当推王禹偁。他的诗文对宋代文学的发 决,师生 展都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互动等 本章思考是 和|何谓西昆体,有哪些代表作家,风格如何? 主要(1)《中国文学史》,袁行霈高等教育出版社。(2)《中国古代文学史》,郭预衡, 参考资料上海古籍出版社。(3)《新编中国文学史》,章培恒上海文艺出版社。 备 汪
学 时: 2 章节 第一章 宋初文学 知识点和 分析方法 作品分析、文献考证法 重点 难点 白体诗人、晚唐体、西昆体 要求掌握 内容 一、王禹偁 二、宋初晚唐体诗人 三、西昆体诗人 教授思 路,采用 的教学方 法和 辅 助手段, 板书设 计,重点 如何突 出,难点 如何解 决,师生 互动等 教授思路:通过展示原著或音像作品,再展开分析 教学方法:情境教学法,多媒体课件与课堂讲授,通过电子课件、音像课件来解决 难点 北宋开国不久,就有柳开等人提出文学复古理论,反对晚唐五代浮靡文风,但当 时的诗文创作,主要还是沿袭晚唐五代风格,只少数作家如王禹偁、杨亿等人的创作 呈现了一些新的因素。 1,宋初诗歌的“三体”。 (1)“白体”。(2)“西昆体”。(3)“晚唐体”。 2,王禹偁。在宋初文坛上,最为优秀的作家当推王禹偁。他的诗文对宋代文学的发 展都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本章思考题 和习题 何谓西昆体,有哪些代表作家,风格如何? 主要 参考资料 (1)《中国文学史》,袁行霈 高等教育出版社。(2)《中国古代文学史》,郭预衡, 上海古籍出版社。(3)《新编中国文学史》 ,章培恒 上海文艺出版社。 备注
学时 章节 第二章柳永与北宋前期词风的演变、开拓词境的尝试柳永词的新变 知识点和 析方法 作品分析、文献考证法 教学目的和任务:了解北宋前期重要词人的创作情况 重点教学重点和难点:词风的转变:晏殊、范仲淹词:柳永对宋词发展的贡献 难点散学方法:讲授 教学过程(内容、方法、步骤) 、柳永发展了慢词。 创调方面 用赋体创作 要求掌握如《望海潮》:“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烟柳画桥,风帘翠幕 内容参差十万人家。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无涯。市列珠乳,户盈罗绮,竞豪奢 湖叠巘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钓叟莲娃。千骑 拥高牙。乘醉听箫鼓,吟赏烟霞。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 雅俗并陈的风格取向。 四、柳永词的地位和影响。 教投思教授思路:通过展示音像作品再展开分析 路,采用教学方法:情境教学法,多媒体课件与课堂讲授,通过电子课件、音像课件来解决难 的教学方 法和辅 晁补之《评本朝乐章》:“世言柳耆卿曲俗,非也,如《八声甘州》云:‘渐 劻手段,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楼’,此真唐人语,不减高处矣。” 板书设王灼《碧鸡漫志》卷二:“沈公述,李景元,孔方平、处度叔侄,晁次膺,万俟雅言, 皆有佳句,就雅言又绝出。然六人者源流皆从柳氏来,病在无韵。 重肉况周颐《蒸风词话》卷三:“柳屯田《乐章集》为词家正体之一,又为金元已还乐语 如何突所自出 难点作品分析法 本章思 和题柳永在词发展史上的主要贡献是什么? (1)《中国文学史》,袁行霈高等教育出版社。(2)《中国古代文学史》,郭预衡, 主要 考资料上海古籍出版社。(3)《新编中国文学史》,章培恒上海文艺出版社。《作品选》(明 清)《百家讲坛》vcd和课件
学 时: 4 章节 第二章柳永与北宋前期词风的演变、开拓词境的尝试柳永词的新变 知识点和 分析方法 作品分析、文献考证法 重点 难点 教学目的和任务:了解北宋前期重要词人的创作情况 教学重点和难点:词风的转变;晏殊、范仲淹词;柳永对宋词发展的贡献 教学方法:讲授 教学过程(内容、方法、步骤): 要求掌握 内容 二、柳永发展了慢词。 创调方面。 用赋体创作。 如《望海潮》:“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烟柳画桥,风帘翠幕, 参差十万人家。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 重湖叠巘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钓叟莲娃。千骑 拥高牙。乘醉听箫鼓,吟赏烟霞。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 雅俗并陈的风格取向。 四、柳永词的地位和影响。 教授思 路,采用 的教学方 法和 辅 助手段, 板书设 计,重点 如何突 出,难点 教授思路:通过展示音像作品再展开分析 教学方法:情境教学法,多媒体课件与课堂讲授,通过电子课件、音像课件来解决难 点 晁补之《评本朝乐章》:“世言柳耆卿曲俗,非也,如《八声甘州》云:‘渐 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楼’,此真唐人语,不减高处矣。” 王灼《碧鸡漫志》卷二:“沈公述,李景元,孔方平、处度叔侄,晁次膺,万俟雅言, 皆有佳句,就雅言又绝出。然六人者源流皆从柳氏来,病在无韵。” 况周颐《蕙风词话》卷三:“柳屯田《乐章集》为词家正体之一,又为金元已还乐语 所自出。” 作品分析法 本章思考题 和习题 柳永在词发展史上的主要贡献是什么? 主要 参考资料 (1)《中国文学史》,袁行霈 高等教育出版社。(2)《中国古代文学史》,郭预衡, 上海古籍出版社。(3)《新编中国文学史》 ,章培恒 上海文艺出版社。《作品选》(明 清)《百家讲坛》vcd 和课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