圳工理发 SE正 中国电机工程学会 CHINESE SOCIETY FOR ELECTRICAL ENGINEERING 核能发电专业发展报告 核能发电分会宣讲 2019年11月26日北京
1 2019年11月26日 北京 核能发电专业发展报告 核能发电分会宣讲
宣济尚容 02 一、前言 二、核能发电技术研究最新进展 三、核能发电技术学科发展趋势及展望 四、创新发展机制分析与建议 五、小结 水 E 中国电机工程学会
宣讲内容 2 一、前言 二、核能发电技术研究最新进展 三、核能发电技术学科发展趋势及展望 四、创新发展机制分析与建议 五、小结
前言 03 (一)编制团队 序号 姓名 任职 1 汪映荣 国核示范电站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中国电机工程学会核能发电分会秘书长 2 苗富足 原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副院长 3 董玉杰 清华大学核研院副院长 4 王雪林 山东大学物理学院副院长 5 时振刚 清华大学核研院研究室主任 6 杨波 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堆芯设计所所长 7 雷梅芳 中国核能行业协会专家 8 毛正雄 国核示范电站有限责任公司设备管理与采购部高级主任工程师 9 吴爱民 山东核电有生产计划处副处长 10 王其胜 国核示范电站有限责任公司运行部主任工程师 11 张雨佳 中国电机工程学会核能发电分会秘书处秘书
一、前言 3 序号 姓名 任职 1 汪映荣 国核示范电站有限责任公司 董事长、党委书记/中国电机工程学会核能发电分会秘书长 2 苗富足 原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 副院长 3 董玉杰 清华大学核研院 副院长 4 王雪林 山东大学物理学院 副院长 5 时振刚 清华大学核研院研究室 主任 6 杨 波 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堆芯设计所 所长 7 雷梅芳 中国核能行业协会 专家 8 毛正雄 国核示范电站有限责任公司设备管理与采购部 高级主任工程师 9 吴爱民 山东核电有生产计划处 副处长 10 王其胜 国核示范电站有限责任公司运行部 主任工程师 11 张雨佳 中国电机工程学会核能发电分会 秘书处秘书 (一)编制团队
前言 04 (二)报告综述 1.本报告重点介绍了核能发电技术最新研究进展,包括压水堆核电技术、重水堆核 电技术、高温气冷堆核电技术、快堆核电技术、小型模块化堆核电技术、熔盐堆 核电技术、核聚变技术。 2.通过各技术方向基本情况介绍、国内外核电技术研究情况比较,提出世界和我国 核电发展的八个趋势,及各技术方向我国未来五年或更长时期内新的发展战略。 3.结合各技术方向国内外的差距,以及国内现有技术发展现状和不足,分析出我国 核电发展的驱动力,及影响我国核电技术发展的六个主要因素,并最终提出了七 条适合我国国情的核能发电技术中长期发展建议。 E 中国电机工程学会
一、前言 4 (二)报告综述 1. 本报告重点介绍了核能发电技术最新研究进展,包括压水堆核电技术、重水堆核 电技术、高温气冷堆核电技术、快堆核电技术、小型模块化堆核电技术、熔盐堆 核电技术、核聚变技术。 2. 通过各技术方向基本情况介绍、国内外核电技术研究情况比较,提出世界和我国 核电发展的八个趋势,及各技术方向我国未来五年或更长时期内新的发展战略。 3. 结合各技术方向国内外的差距,以及国内现有技术发展现状和不足,分析出我国 核电发展的驱动力,及影响我国核电技术发展的六个主要因素,并最终提出了七 条适合我国国情的核能发电技术中长期发展建议
前言 05 (三)核能发电技术发展历程 1950 1601970198019029002093020202830 已全部退役 1960开始建设 2000开始建设 2000开始建设 第一代 第二代 第三代 第四代 早期原型堆 商业动力堆 先进压水堆 口正在进行概念设计和研究 口1954年,前苏联 ▣300MW以上的压水堆 口《美国用户要求文件》、 开发 5MW实验性核电站 、重水堆、沸水堆等 《欧洲用户要求文件》 口反应堆和燃料循环方面有 ▣1957年,美国 口目前世界上商业运行的 口能动型、非能动型 重大创新 90MW原型核电站 400余台机组基本为第二 ▣EPR、AP1000、VVER 口高温/超高温气冷堆,熔盐 堆,钠冷/铅冷/气冷快堆、超临界水 证明利用核能发电的技 代技术 HTR1000、CAP1400、 核能发电安全性进一步提 APR1400、APWR等 堆等 术可行,兼顾经济性。 高,商业化、标准化,经 从设计上考虑了预防和缓解 安全性更高、经济性更好、可持续发 济性得以显现。 严重事故的能力,具有更高 展、废物产生量更少、核燃料利用率 的安全性、经济性。 更高、抗核扩散、更强的实体保护
一、前言 5 第一代 早期原型堆 1954年,前苏联 5MW实验性核电站 1957年,美国 90MW原型核电站 证明利用核能发电的技 术可行,兼顾经济性。 第二代 商业动力堆 300MW以上的压水堆 、重水堆、沸水堆等 目前世界上商业运行的 400余台机组基本为第二 代技术 核能发电安全性进一步提 高,商业化、标准化,经 济性得以显现。 第三代 先进压水堆 《美国用户要求文件》、 《欧洲用户要求文件》 能动型、非能动型 EPR、AP1000、VVER、 HTR1000、CAP1400 、 APR1400、APWR等 从设计上考虑了预防和缓解 严重事故的能力,具有更高 的安全性、经济性。 第四代 正在进行概念设计和研究 开发 反应堆和燃料循环方面有 重大创新 高温/超高温气冷堆,熔盐 堆,钠冷/铅冷/气冷快堆、超临界水 堆等 安全性更高、经济性更好、可持续发 展、废物产生量更少、核燃料利用率 更高、抗核扩散、更强的实体保护 1950 1960 1970 1980 1990 2000 2010 2020 2030 已全部退役 1960开始建设 2000开始建设 2000开始建设 (三)核能发电技术发展历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