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 第4章正弦交流电路 4.1 正弦交流电 4.2 正弦量的相量表示法 4.3单一元件的正弦交流电路 4.4 正弦稳态交流电路的计算 4.5 正弦交流电路的功率 4.6 功率因数的提高 4.7 正弦交流电路的谐振 *4.8非正弦周期电压和电流 2011年11月1日星期二 1
2011年11月1日星期二 1 第4章 正弦交流电路 4.2 正弦量的相量表示法 正弦量的相量表示法 4.4 正弦稳态交流电路的计算 正弦稳态交流电路的计算 4.1 正弦交流电 4.3 单一元件的正弦交流电路 单一元件的正弦交流电路 4.5 正弦交流电路的功率 正弦交流电路的功率 *4.8 非正弦周期电压和电流 非正弦周期电压和电流 4.7 正弦交流电路的谐振 正弦交流电路的谐振 4.6 功率因数的提高 功率因数的提高
第4章正弦交流电路 本章要求 1.理解正弦量的特征及其各种表示方法; 2.掌握电路基本定律的相量形式及阻抗: 3.熟练掌握计算正弦交流电路的相量分析法,会 画相量图; 4.掌握有功功率和功率因数的计算,了解瞬时功率、 无功功率和视在功率的概念; 5。了解正弦交流电路的频率特性,掌握串、并联 谐振的条件及特征; 6。了解提高功率因数的意义和方法。 2011年11月1日星期二 2
2011年11月1日星期二 2 第4章 正弦交流电路 1. 理解正弦量的特征及其各种表示方法; 理解正弦量的特征及其各种表示方法; 2. 掌握电路基本定律的相量形式及阻抗; 掌握电路基本定律的相量形式及阻抗; 3. 熟练掌握计算正弦交流电路的相量分析法,会 熟练掌握计算正弦交流电路的相量分析法,会 画相量图; 4. 掌握有功功率和功率因数的计算 掌握有功功率和功率因数的计算,了解瞬时功率、 了解瞬时功率、 无功功率和视在功率的概念; 无功功率和视在功率的概念; 5. 了解正弦交流电路的频率特性,掌握串、并联 了解正弦交流电路的频率特性,掌握串、并联 谐振的条件及特征; 谐振的条件及特征; 6. 了解提高功率因数的意义和方法。 了解提高功率因数的意义和方法。 本章要求
4.1正弦交流电 正弦量: 随时间按正弦规律做周期变化的量。 正弦交流电的优越性: 正半周 ®负半周 便于传输;易于变换; 便于运算; 正弦量变化平滑,在正常情况下不会引起过 电压,有利于电器设备的运行。 2011年11月1日星期二 3
2011年11月1日星期二 3 4.1 正弦交流电 正弦量: 随时间按正弦规律做周期变化的量。 随时间按正弦规律做周期变化的量。 i u R + _ ⊕ _ ⊕ _ + _ 正弦交流电的优越性: 正弦交流电的优越性: 便于传输;易于变换 便于传输;易于变换; 便于运算; 正弦量变化平滑,在正常情况下不会引起过 正弦量变化平滑,在正常情况下不会引起过 电压,有利于电器设备的运行。 电压,有利于电器设备的运行。 正半周 负半周 i u R + _ i ωt u
设正弦交流电流: i=/sin(+p) 初相角:决定正弦量起始位置 角频率:决定正弦量变化快慢 幅值:决定正弦量的大小 幅值、角频率、初相角成为正弦量的三要素。 2011年11月1日星期二 4
2011年11月1日星期二 4 设正弦交流电流: 设正弦交流电流: 角频率:决定正弦量变化快慢 决定正弦量变化快慢 幅值:决定正弦量的大小 决定正弦量的大小 幅值、角频率、初相角成为正弦量的三要素。 幅值、角频率、初相角成为正弦量的三要素。 初相角:决定正弦量起始位置 决定正弦量起始位置 ϕι i I t = + m sin (ω ϕi) Im π 2π T i O ωt
4.1.1振幅(幅值、最大值)1、有效值1(要素之一) i=usin(ot+φ)=√2sin(ot+φ∂ ©反映正弦量变化幅度的大小。 2元 3元 峰-峰值2lm 在放大器参数中有时用峰-峰值表达。 2011年11月1日星期二 5
2011年11月1日星期二 5 4.1.1 振幅(幅值、最大值) Im、有效值I (要素之一) o i ωt −π π 2π 3π Im −Im 在放大器参数中有时用峰-峰值表达。 峰−峰值2Im i = Imsin(ωt + φi) = 2 Isin(ωt + φi) �反映正弦量变化幅度的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