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德州市初中学业考试说明 语文 Ⅰ.考试指导思想 初中语文学业考试是义务教育初中阶段的终结性省级考试,目的是全面、准确地 反映初中毕业生是否达到《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所规定的学业水平。 考试结果既是衡量学生是否达到毕业标准的主要依据,也是高中阶段学校招生的 重要依据。 1.在坚持《语文课程标准》的前提下,兼顾不同层次学习水平和不同发展状态的 学生,使语文考试最大限度地为每一个学生服务 2.命题要以全面考查学生的语文素养为宗旨,不仅要考查学生的语文知识、能力 水平,还要关注学生掌握语文学习方法的情况以及在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方面的发 展状况。 3.对传统文化的关注是近年语文命题的方向。语文作为文化载体,决定了语文学 科的工具性的特征。民族文化的传承、发展和创新,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语文,因 此在语文试题中,要让考生感受到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并乐于在日常教学中学 习民族文化智慧。 4.要重视考査语言文字的实际运用能力,关注语言文字这一特殊信息载体的人文 价值导向,关注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的感悟、体验和审美活动,体现语文学科 特有的灵性和生气 5.试题中要选用相当比例的课外语言材料,了解学生的阅读能力发展状况。选文 要注意语言的规范性 6.试题应符合学生生活的实际情况,与学生的已有经验和身心发展水平相适应。 要注意通过测试发现学生的潜能。 7.鼓励设计一些开放性的试题,这类试题不规定统一的标准答案,鼓励学生发表 独立见解,做出自己富有个性的解答。 Ⅱ1.考试内容和要求 、考试内容 考试内容依据《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语文教学大纲》(试用修订版)、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及现行语文教材确定。考题为一套,后附样题 仅供参考,如有改动,以中考题为准。 (一)积累及运用 1.掌握现代汉语常用字的音、形、义。做到读音准确、书写规范,运用正确 2.在具体语言环境中正确理解、恰当运用词语(包括成语)。 3.正确使用常见标点符号,并能体会其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表达作用。 4.要了解基本的古汉语和现代汉语语法知识,并能够运用相关的知识解答相关 的问题。 5.能辨识并修改常见的病句。 6.了解并恰当运用常见的修辞方法(比喻、拟人、排比、夸张、对偶、反复 设问、反问),能体会它们在具体语境下的表达效果 7.能默写要求背诵的古诗文名句。 掌握课文涉及的重要的作家作品及文化常识 9.能了解文学名著的内容梗概、文学形象及写作特色。 10.能根据具体语言情景进行口语交际。 11.能综合运用课内外材料表达自己的假设或观点
2015 年德州市初中学业考试说明 语 文 Ⅰ.考试指导思想 初中语文学业考试是义务教育初中阶段的终结性省级考试,目的是全面、准确地 反映初中毕业生是否达到《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所规定的学业水平。 考试结果既是衡量学生是否达到毕业标准的主要依据,也是高中阶段学校招生的 重要依据。 1.在坚持《语文课程标准》的前提下,兼顾不同层次学习水平和不同发展状态的 学生,使语文考试最大限度地为每一个学生服务。 2.命题要以全面考查学生的语文素养为宗旨,不仅要考查学生的语文知识、能力 水平,还要关注学生掌握语文学习方法的情况以及在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方面的发 展状况。 3.对传统文化的关注是近年语文命题的方向。语文作为文化载体,决定了语文学 科的工具性的特征。民族文化的传承、发展和创新,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语文,因 此在语文试题中,要让考生感受到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并乐于在日常教学中学 习民族文化智慧。 4.要重视考查语言文字的实际运用能力,关注语言文字这一特殊信息载体的人文 价值导向,关注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的感悟、体验和审美活动,体现语文学科 特有的灵性和生气。 5.试题中要选用相当比例的课外语言材料,了解学生的阅读能力发展状况。选文 要注意语言的规范性。 6.试题应符合学生生活的实际情况,与学生的已有经验和身心发展水平相适应。 要注意通过测试发现学生的潜能。 7.鼓励设计一些开放性的试题,这类试题不规定统一的标准答案,鼓励学生发表 独立见解,做出自己富有个性的解答。 Ⅱ.考试内容和要求 一、考试内容 考试内容依据《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语文教学大纲》(试用修订版)、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及现行语文教材确定。考题为一套,后附样题 仅供参考,如有改动,以中考题为准。 (一)积累及运用 1.掌握现代汉语常用字的音、形、义。做到读音准确、书写规范,运用正确。 2.在具体语言环境中正确理解、恰当运用词语(包括成语)。 3.正确使用常见标点符号,并能体会其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表达作用。 4.要了解基本的古汉语和现代汉语语法知识,并能够运用相关的知识解答相关 的问题。 5.能辨识并修改常见的病句。 6.了解并恰当运用常见的修辞方法(比喻、拟人、排比、夸张、对偶、反复、 设问、反问),能体会它们在具体语境下的表达效果。 7.能默写要求背诵的古诗文名句。 8.掌握课文涉及的重要的作家作品及文化常识。 9.能了解文学名著的内容梗概、文学形象及写作特色。 10.能根据具体语言情景进行口语交际。 11.能综合运用课内外材料表达自己的假设或观点
(二)阅读 古诗文阅读 1.掌握古代诗词和浅易文言文的朗读节奏。 2.了解和掌握古诗文有关的文体和文学知识。 3.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4.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 5.能正确理解并翻译文中语句 6.能对古诗文的思想内容、文学形象及作者观点等作出概括和初步鉴赏。 现代文阅读 1.能运用小说、散文、诗歌、戏剧的基本知识来解读不同文体的文章。 2.能运用记叙类,说明类、议论类、应用文的基本知识来解读不同文体的文章。 3.能运用所学知识阅读课本之外的与课文难易相当的现代文。 4.能理解关键词语在文章的含义和作用。 5.理解文章中重要句子的深层含义和作用。 6.能归纳文章的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把握文中作者的态度或观点,作出 自己的评价。 7.能分析出文章的结构,把握文章的行文思路。 8.能就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表达、写作特色等作出初步的鉴赏品评,提倡多 角度个性理解 9.能由文章的感情、观点、价值观和思维方式等产生联想和创新。 (三)写作 1.能正确理解题意,根据要求表达的内容和中心,选用恰当的表达方式,提倡 有创意的表达。 2.观点正确,感情真挚,思想健康,价值取向合理 3.内容充实,详略得当,条理清楚,结构完整。 4.语言通顺、流畅,有文采 5.卷面整洁,书写规范,标点正确。 6.能按要求对文章进行修改。 二、考试要求 考试采用闭卷笔试的形式,由德州市统一命题。试卷满分为120分,答题时间为 120分钟。 三、具体内容与考试要求细目列表(以2014年为例) 板块 题号考点分值性质能力层次 识记理解分析应用鉴赏 语音2 字形2 成语2 语法2 积累与运用 5文学2 客客主主客主主 √√√ 6语病2 名著3 8名句5客\主
(二)阅读 古诗文阅读 1.掌握古代诗词和浅易文言文的朗读节奏。 2.了解和掌握古诗文有关的文体和文学知识。 3.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4.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 5.能正确理解并翻译文中语句。 6.能对古诗文的思想内容、文学形象及作者观点等作出概括和初步鉴赏。 现代文阅读 1.能运用小说、散文、诗歌、戏剧的基本知识来解读不同文体的文章。 2.能运用记叙类,说明类、议论类、应用文的基本知识来解读不同文体的文章。 3.能运用所学知识阅读课本之外的与课文难易相当的现代文。 4.能理解关键词语在文章的含义和作用。 5.理解文章中重要句子的深层含义和作用。 6.能归纳文章的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把握文中作者的态度或观点,作出 自己的评价。 7.能分析出文章的结构,把握文章的行文思路。 8.能就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表达、写作特色等作出初步的鉴赏品评,提倡多 角度个性理解。 9.能由文章的感情、观点、价值观和思维方式等产生联想和创新。 (三)写作 1.能正确理解题意,根据要求表达的内容和中心,选用恰当的表达方式,提倡 有创意的表达。 2.观点正确,感情真挚,思想健康,价值取向合理。 3.内容充实,详略得当,条理清楚,结构完整。 4.语言通顺、流畅,有文采。 5.卷面整洁,书写规范,标点正确。 6.能按要求对文章进行修改。 二、考试要求 考试采用闭卷笔试的形式,由德州市统一命题。试卷满分为 120 分,答题时间为 120 分钟。 三、具体内容与考试要求细目列表(以 2014 年为例) 板块 题号 考点 分值 性质 能力层次 识记 理解 分析 应用 鉴赏 积累与运用 1 语音 2 客 √ 2 字形 2 客 √ 3 成语 2 主 √ 4 语法 2 主 √ 5 文学 2 客 √ 6 语病 2 主 √ 7 名著 3 主 √ 8 名句 5 客\主 √ √ √
9综合5主 10文体2 古诗阅读 内容3 12写法2 客主主客 13词义2 14翻译2主 15语法2主 古文阅读16词义2客 17翻译2主 18内容2主 19观点2主 20写法2主 21写法2主 内容3 23写法3 现代文阅读 24内容3 赏析4 26写法3 主主主主主主 27拓展4 写作 28写作50主 四、初高衔接要求 1.题型、内容和难度等向高考靠拢 2.重视语法学习。 3.拓展阅读视野。 4强化写作能力。 Ⅲ.试卷结构 (一)题型结构 选择题:10分、填空题:15分、简答题45分、写作50分。 (二)内容结构 积累与运用:25分、阅读:45分、写作:50分。 (三)难度结构 试题易、中、难的比例约为5:3:2。 Ⅳ.题型示例 (一)选择题 例: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有错误的一项是()(2分) A.进(beng)溅伫(zhu)立咆(pao)哮颔(han)首低眉 B.砭(bian)骨炽(chi)热堰塞(se)湖硕果累(lei)累 C.哺(pu)育窥伺(si)扎(zha)小辫惟妙惟肖(xiao) D.檄(xi)文蜜饯(jan)一抔(pou)土吹毛求疵(ci) 答案:C
9 综合 5 主 √ 古诗阅读 10 文体 2 客 √ 11 内容 3 主 √ 12 写法 2 主 √ 古文阅读 13 词义 2 客 √ 14 翻译 2 主 √ 15 语法 2 主 √ 16 词义 2 客 √ 17 翻译 2 主 √ 18 内容 2 主 √ 19 观点 2 主 √ 现代文阅读 20 写法 2 主 √ 21 写法 2 主 √ 22 内容 3 主 √ 23 写法 3 主 √ 24 内容 3 主 √ 25 赏析 4 主 √ 26 写法 3 主 √ 27 拓展 4 主 √ 写作 28 写作 50 主 √ 四、 初高衔接要求 1.题型、内容和难度等向高考靠拢。 2.重视语法学习。 3.拓展阅读视野。 4.强化写作能力。 Ⅲ.试卷结构 (一)题型结构 选择题:10 分、填空题:15 分、简答题 45 分、写作 50 分。 (二)内容结构 积累与运用:25 分 、 阅读:45 分、写作:50 分。 (三)难度结构 试题易、中、难的比例约为 5:3:2。 Ⅳ.题型示例 (一)选择题 例: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有错误的一项是( )(2 分) A.迸(bèng)溅 伫(zhù)立 咆(páo)哮 颔(hàn)首低眉 B.砭(biān)骨 炽(chì)热 堰塞(sè)湖 硕果累(léi)累 C.哺(pǔ)育 窥伺(sì) 扎(zhā)小辫 惟妙惟肖(xiào) D.檄(xí)文 蜜饯(jiàn) 一抔(póu)土 吹毛求疵(cī) 答案:C
分析:1.以教材为主。16个词语中,12个出自教材。2.重视生活。第三列4个 词语来源于生活用词。3.难度低。“有错误”相对好做。4.考査内容单一。仅涉 及到语音考查。 (二)填空题 例:填空。(5分) ①,风正一帆悬。 ②春潮带雨晚来急 ③无可奈何花落去, ④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钟表现游子漂泊在外思想悲情的句子是: ⑤写出一个带“云”字的古诗名句。 答案:①潮平两岸阔②野渡无人舟自横③似曾相识燕归来④夕阳西下断肠人在 分析:1.以教材为主。5个题基本出自教材。2.适当向课外拓展。⑤题有开放性, 课外有积累的,答题更容易。3.涉及年代广。唐宋元等均有。4.考査体材丰富。 不限于一般诗歌,词、曲及散文都可考查。 (三)简答题 例: 祢衡唯善鲁国孔融及弘农杨修,常称曰:“大儿孔文举,小儿杨德祖。余子碌碌, 莫足数也。”融亦深爱其才。衡始弱冠,而融年四十,遂与为交友。融既爱衡才, 数称述于曹操。操欲见之,而衡素相轻疾,自称狂病,不肯往,而数有恣言。(黄) 祖长子射尤善于衡,尝与衡俱游,共读蔡邕所作碑文,射爱其辞,还恨不缮写。 衡曰:“吾虽一览,犹能识之,唯其中石缺二字,为不明耳。”因书出之,射驰 使写碑,还校,如衡所书,莫不叹伏。射时大会宾客,人有献鹦鹉者,射举卮① 于衡曰:“愿先生赋之,以娱嘉宾。”衡揽笔而作,文无加点,辞采甚丽。后黄 祖在蒙冲船上,大会宾客,而衡言不逊顺,祖惭,乃呵之。衡更熟视曰:“死公! 云等道?”祖大怒,令五百②将出,欲加棰。衡方大骂,祖恚,遂令杀之。射徒 跣来救,不及。祖亦悔之,乃厚加棺敛。衡时年二十六,其文章多亡云。 节选自《后汉书》 【注】①卮:酒器。②五百:执杖行刑之人。 祢衡其人,后世毁誉参半,你如何评价他?(3分) 答案示例:我欣赏他的为人。因为他才华横溢,潇洒磊落;不媚权贵,痛快淋漓 视死如归,宁死不屈。 分析:1.此题为开放性试题。正面肯定他可以,反面否定他也不错,正反结合分 析同样没有问题,但要言之成理。2.答案仅为示例。不要死抠,学生用自己的语 言,能答出若干点即可得满分。3.能够读懂文言大意,对人物有大致概念就可, 不必过于细究。4.欢迎学生言为心声,有个性地表达 (四)写作 例:结合下面场景要求,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地点:街道 时间:夏天 天气:雨 人物:15岁的中学生小州等 要求:①标题自拟,立意自定。②文体自选,诗歌除外。③书写规范。④不得抄 袭。⑤不能出现真实的姓名、学校等敏感信息
分析:1.以教材为主。16 个词语中,12 个出自教材。2.重视生活。第三列 4 个 词语来源于生活用词。3.难度低。“有错误”相对好做。4.考查内容单一。仅涉 及到语音考查。 (二)填空题 例:填空。(5 分) ① ,风正一帆悬。 ②春潮带雨晚来急, 。 ③无可奈何花落去, 。 ④马致远的《天净沙 秋思》钟表现游子漂泊在外思想悲情的句子是: , 。 ⑤写出一个带“云”字的古诗名句。 答案:①潮平两岸阔②野渡无人舟自横③似曾相识燕归来④夕阳西下断肠人在 分析:1.以教材为主。5 个题基本出自教材。2.适当向课外拓展。⑤题有开放性, 课外有积累的,答题更容易。3.涉及年代广。唐宋元等均有。4.考查体材丰富。 不限于一般诗歌,词、曲及散文都可考查。 (三)简答题 例: 祢衡唯善鲁国孔融及弘农杨修,常称曰:“大儿孔文举,小儿杨德祖。余子碌碌, 莫足数也。”融亦深爱其才。衡始弱冠,而融年四十,遂与为交友。融既爱衡才, 数称述于曹操。操欲见之,而衡素相轻疾,自称狂病,不肯往,而数有恣言。(黄) 祖长子射尤善于衡,尝与衡俱游,共读蔡邕所作碑文,射爱其辞,还恨不缮写。 衡曰:“吾虽一览,犹能识之,唯其中石缺二字,为不明耳。”因书出之,射驰 使写碑,还校,如衡所书,莫不叹伏。射时大会宾客,人有献鹦鹉者,射举卮① 于衡曰:“愿先生赋之,以娱嘉宾。”衡揽笔而作,文无加点,辞采甚丽。后黄 祖在蒙冲船上,大会宾客,而衡言不逊顺,祖惭,乃呵之。衡更熟视曰:“死公! 云等道?”祖大怒,令五百②将出,欲加棰。衡方大骂,祖恚,遂令杀之。射徒 跣来救,不及。祖亦悔之,乃厚加棺敛。衡时年二十六,其文章多亡云。 —节选自《后汉书》 【注】①卮:酒器。②五百:执杖行刑之人。 祢衡其人,后世毁誉参半,你如何评价他?(3 分) 答案示例:我欣赏他的为人。因为他才华横溢,潇洒磊落;不媚权贵,痛快淋漓; 视死如归,宁死不屈。 分析:1.此题为开放性试题。正面肯定他可以,反面否定他也不错,正反结合分 析同样没有问题,但要言之成理。2.答案仅为示例。不要死抠,学生用自己的语 言,能答出若干点即可得满分。3.能够读懂文言大意,对人物有大致概念就可, 不必过于细究。4.欢迎学生言为心声,有个性地表达。 (四)写作 例:结合下面场景要求,写一篇不少于 600 字的文章。 地点:街道 时间:夏天 天气:雨 人物:15 岁的中学生小州等 要求:①标题自拟,立意自定。②文体自选,诗歌除外。③书写规范。④不得抄 袭。⑤不能出现真实的姓名、学校等敏感信息
答案略 分析:1.杜绝宿构。现在中学生作文抄袭现象较为严重,这样的命题方式,学生 只能考场现写,有利于甄别优劣高低。2.切近学生生活。会观察生活、积累写作 素材、升华生活体验的考生能够写岀较好的作文。3.注重文学修养。掌握一定写 作技巧和方法的学生,能够写出较出彩的文章。4.记叙文为学段重点。初中阶段, 以写记叙文为主,中考一定要有明确的导向 V.样题2014年山东省德州市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积累与运用(25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不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 A、扒窃(pa)枯涸(he)背包(bei)小心翼翼(yi) B、稽首(j)嫉妒(j)屏蔽(ping)迥乎不同(jong) C、哽咽(geng)亢奋(kang)豆豉(chi)苦心孤诣(yi D、蜷伏(quan)星宿(xi)空乘( cheng)毛骨悚然(song) 2.下列各组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2分) A、健忘取谛履行物竟天折 B、斑斓隐逸卸妆黯然失色 C、晨曦媲美摸高言不及义 D、驱除骄奢待机器宇轩昂 3.下列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2分) A、某电视台播出的《家庭幽默秀》节目,总是让观者忍俊不禁。 B、老王是一位很有经验的警察,在煕煕攘攘的进站人群中能够望眼欲穿,使坏 人无法遁形。 C、他最喜欢在华灯初上之时,与一帮朋友坐在董子巷的街边茶室举杯小酌,同 享天伦之乐。 D、小刘待人接物和颜悦色、古道热肠,每每让老者夸他细致周到、八面玲珑。 4.下面画线部分的句子成分和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2分) 核心价值观承载着一个民族、一个国家(A)的精神追求,是最持久、最深层(B) 的力量。广大青年要从现在做起,从自己做起,勤学、修德、明辨、笃实,使社 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自己的基本遵循,并身体力行大力将其推广到全社会去, 努力在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实践中(C)创造自己(D)的精彩人生 5.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2分) A、庄子,名周,战国时期伟大的思想家、哲学家和文学家。出自《庄子》的成 语有鹏程万里、越俎代庖、游刃有余和井底之蛙等。 B、《世说新语》是一部记述魏晋士大夫言谈轶事的笔记小说,是南北朝时刘义 庆组织一批门人食客编写的 C、李清照,号易安居士,宋代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女”之 称。所作词,前期多写悠闲生活,轻快明朗;后期多悲叹身世,情调感伤。 D、契诃夫,十九世纪末期俄国小说家、戏剧家。他的小说坚持现实主义传统 塑造了具有典型性格的小人物,反映出当时俄国社会现况。代表作有《吝啬鬼》 《变色龙》《套中人》《死魂灵》等。 6.下面语段有两处语病,请在原句中改正。(2分) 今年,最为热门的科技领域当属智能可穿戴设备。众多此类产品纷纷亮相:智能 眼镜、智能手表、智能手环等。普通配饰变身为科技神器,引来众多媒体、报纸 和杂志的关注
答案略 分析:1.杜绝宿构。现在中学生作文抄袭现象较为严重,这样的命题方式,学生 只能考场现写,有利于甄别优劣高低。2.切近学生生活。会观察生活、积累写作 素材、升华生活体验的考生能够写出较好的作文。3.注重文学修养。掌握一定写 作技巧和方法的学生,能够写出较出彩的文章。4.记叙文为学段重点。初中阶段, 以写记叙文为主,中考一定要有明确的导向。 Ⅴ.样题 2014 年山东省德州市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一、积累与运用(25 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不全正确的一项是()(2 分) A、扒窃(pá) 枯涸(hé) 背包(bēi) 小心翼翼(yì) B、稽首(jī) 嫉妒(jì) 屏蔽(píng) 迥乎不同(jiǒng) C、哽咽(gěng) 亢奋(kàng) 豆豉(chǐ) 苦心孤诣(yì) D、蜷伏(quán) 星宿(xiù) 空乘(chéng) 毛骨悚然(sǒng) 2.下列各组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2 分) A、健忘 取谛 履行 物竟天折 B、斑斓 隐逸 卸妆 黯然失色 C、晨曦 媲美 摸高 言不及义 D、驱除 骄奢 待机 器宇轩昂 3.下列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2 分) A、某电视台播出的《家庭幽默秀》节目,总是让观者忍俊不禁。 B、老王是一位很有经验的警察,在熙熙攘攘的进站人群中能够望眼欲穿,使坏 人无法遁形。 C、他最喜欢在华灯初上之时,与一帮朋友坐在董子巷的街边茶室举杯小酌,同 享天伦之乐。 D、小刘待人接物和颜悦色、古道热肠,每每让老者夸他细致周到、八面玲珑。 4.下面画线部分的句子成分和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2 分) 核心价值观承载着一个民族、一个国家(A)的精神追求,是最持久、最深层(B) 的力量。广大青年要从现在做起,从自己做起,勤学、修德、明辨、笃实,使社 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自己的基本遵循,并身体力行大力将其推广到全社会去, 努力在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实践中(C)创造自己(D)的精彩人生。 5.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2 分) A、庄子,名周,战国时期伟大的思想家、哲学家和文学家。出自《庄子》的成 语有鹏程万里、越俎代庖、游刃有余和井底之蛙等。 B、《世说新语》是一部记述魏晋士大夫言谈轶事的笔记小说,是南北朝时刘义 庆组织一批门人食客编写的。 C、李清照,号易安居士,宋代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女”之 称。所作词,前期多写悠闲生活,轻快明朗;后期多悲叹身世,情调感伤。 D、契诃夫,十九世纪末期俄国小说家、戏剧家。他的小说坚持现实主义传统, 塑造了具有典型性格的小人物,反映出当时俄国社会现况。代表作有《吝啬鬼》 《变色龙》《套中人》《死魂灵》等。 6.下面语段有两处语病,请在原句中改正。(2 分) 今年,最为热门的科技领域当属智能可穿戴设备。众多此类产品纷纷亮相:智能 眼镜、智能手表、智能手环等。普通配饰变身为科技神器,引来众多媒体、报纸 和杂志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