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 言 无机非金属材料类专业教材编审委员会“材料科学基础理论” 教材编审小组,在1990年度工作会议(1990年10月8日一10日 于天津大学)上,对“无机材料物理性能”教材进行了审查,同意列 为全国统编教材。并经国家建筑材料工业局教材办公室审定“同意 作为必修课教材出版”。 本书的主要内容是研究无机材料(指无机非金属材料,包括陶 瓷、玻璃、耐火材料、建筑材料等)的各种物理性能,不牵涉到化学 性能(如耐腐蚀等)。所研究的性能包括无机材料的变形与力学性 能、脆性断裂与强度以及热学、光学、电导、介电、压电和磁学等性 能。这些性能基本上都是各个领域在研制和应用无机非金属材料 中,对它们提出来的一系列技术要求,即所谓材料的本征参数。因 此,首先要掌握上述各类本征参数的物理意义和单位以及这些参 数在实际问题中所处的地位。其次,要搞懂这些性能参数的来源, 即性能和材料的组成、结构和构造的关系。也就是说,掌握这些性 能参数的物质规律,从而为判断材料优劣,正确选择和使用材料, 改变材料性能,探索新材料、新性能、新工艺打下理论基础。为了全 面地掌握材料的结构,对无机材料的原料和工艺也应有所认识,以 取得分析性能的正确依据。 书中安排了较多的实验内容,从验证性能参数、掌握检验技 术、学习科研方法和分析手段等方面加强学习效果。 本书的先修内容为:材料力学、物理化学,固体材料结构基 。1
础、微观分析方法、硅酸盐工艺等。 无机材料物理性能的研究方法可以分成两种:一种是经验方 法,在大壁占有实验数据的基础上,经过对数据的分析处理,整理 为经验方程,来表示它们的函数关系,另-一种是从机理着手,即从 反映本质的基本关系(如原子间的相互作用,点阵振动的波形方程 等)出发,按照性能的有关规律,建立物理模型,用数学方法求解, 得到有关理论方程式。通过以上两种方法的相互验证促进了材料 科学的发展。 在材料的性能研究过程中,为了阐明材料的宏观构造和徽观 结构,在各种性能实验的同时,常常进行材料的金相显微镜形貌 偏光、扫描电镜徽观构造以及X射线衍射等微观分析,以取得物 质结构和成分的宏观及亚徽观方面的直观验证。 在本书的一些章节中,介绍了最近发表的科研成果,特别是新 型材料和新型工艺下获得的高性能机理(例如超导材料性能机 理)。为便于统计运算,个别章节列出了专用程序! 本书适用于无机非金属材料中的新型陶瓷、传统陶瓷、玻璃、 晶体、半导体、石墨、薄膜、复合材料以及耐火材料等专业。其它像 硅酸盐工程,包括水泥与混凝土材料、建筑及装饰材料等专业也可 参考。 本书第一、二、三、四章由关振锋编著,第五章由张中太编著, 第六、七章由焦金生编著。全书由关振铎统编。 目录中打星号(*)者,可视为拓宽及加深知识面的内容,不作 为基本学习要求。 书中不妥及错误之处,敬请读者指正。 作者 1991年2月于清作离 ·2·
第一章无机材料的受力形变 §1.1无机材料的应力、应变及弹性形变 各种材料在外力作用下,发生形状和大小的变化,称为形变。 不同材料的变形行为是很不同的,如图.1所示。 名义应变(aL/L)×00 25x102 20 00 600300 断裂 1.5×0 20 (b)低碳钢 入塑性变形 0弹姓变形 5 《c)橡皮 前方0方0 名义应变(△L/Lax100 图1.1不同材料的拉伸应力-应变曲线 绝大多数无机材料的变形行为如图中曲线()所示,即在弹性 变形后没有塑性形变(或塑性形变很小),接营就是断裂,总弹性应 变能非常小,这是所有脆性材料的特征。对于延性材料,如低碳钢, 开始为弹性形变,接着有一段弹塑性形变,然后才断裂,总变形能 ·3·
很大,如图中曲线()所示。橡皮这类高分子材料具有极大的弹性 形变,如图中曲线(©)所示,是没有残余形变的材料,称为弹性材 料。 无机材料的形变是重要的力学性能,与材料的制造、加工和使 用都有密切的关系.因此,研究无机材料在受力情况下产生形变的 规律是有重要意义的。 一、应力 在分析形变时通常用应力的概念。应力的定义为单位面积上 所受的内力 = (1.1) 式中F为外力,·为应力,应力的单位为P阳,A为面积。如果材料受 力前的初始面积为4,则=F/A,叫名义应力。实用上一般都用 名义应力。如果A为受力后的真实面积,则。叫真实应力。但对于 形变总量很小的无机材料,二者数值上相差不大,只在高温蠕变情 况下,才有显著差别。围绕材料内部一点P取一体积单元,体积元 的六个面均垂直于坐标轴x,。在这六个面上的作用应力可分解 为法向应力a,0和剪应力,t等,如图l.2,每个面上有 一个法向应力。和两个剪应力x.应力分量。,x的下标第一个字母 表示应力作用面的法线方向,第二个字母表示应力作用的方向,法 向应力若为拉应力则规定为正:若为压应力侧规定为负。剪应力 分量的正负规定如下:如果体积元任·面上的法向应力与坐标轴 的正方向相同,则该面上的剪应力指向坐标轴的正方向者为正; 如果该面上的法向应力指向坐标轴的负方向,则剪应力指向坐标 轴的负方向者为正,根据上述规定,图1.2上所表示的所有应力分 钳都是正的。 根据平衡条件,体积元上相对的两个平行平面上的法向应力 4
图1.2应力分量 应该是大小相等、正负号一样.作用在体积元上任一平面上的两个 剪应力应互相垂直。根据剪应力互等定理,4=Tm,余类推。故一点 的应力状态由六个应力分量决定,即aa,0m,0a,Tm下。 法向应力导致材料的伸长或缩短,剪应力引起材料的剪切畸 变。 二、应变 应变是用来描述物体内部各质点之间的相对位移的。如果材 料是理想刚体,就不会有相对位移,物体也就不会发生形变。实际 材料为非刚体,在受力之下材料内部各质点之间会发生相对位移。 一根长度为乙的杆,在单向拉应力作用下被拉长到乙,则应变的 定义为: =2-岩 (1.2) 叫名义应变。如果上式中分母不是原来的长度1。,而是随拉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