样,最关心的是他(她)所患的病对其子女将产生的影响,准确地 回答这个问题是非常困难的。一是没有哪一个遗传工作者通晓所有遗 传病,二是人类对致病基因的认识还很有限,即便拥有大量的资料和 强大的检索系统,对许多遗传病的解释还是不能令人满意。只能期待 生命科学与医学的发展早日解决这些问题 、携带者的检出 携带者是指表现型正常,但携带有致病遗传物质的个体。与单基 因隐性遗传中的携带者相比,这里的携带者概念已经扩大,具体指: ①携带有隐性致病基因,本人表现正常的个体;②携带有显性致病基 因,但没有外显的正常个体;③携带有致病基因,迟发个体;④染色 体平衡易位或倒位的个体。 携带者的检出对遗传病的预防具有积极的意义。虽然许多隐性遗 传病的发病率并不高,但人群中的杂合子(携带者)的频率却相当高。 按照 Hardy- Weinberg定律,当某种遗传病的发病率为1/0000时,即 q2=1/0000时,q=0.01,p=0.99,2pq=2×0.99×0.01=0.02,也就是说 人群中该病的携带者频率为2%。检岀这些携带者对于指导他们的婚 姻和生育,防止遗传病患儿的出生具有重要意义。染色体平衡易位或 倒位的正常个体,出生染色体不平衡患儿的可能性较大,检出这些个 体同样具有重要意义。 如果在某一个群体中某种遗传病的发病率较高,则进行携带者筛 查具有较大的意义。但是在实际工作中,由于大多数遗传病的发病率 较低,大面积的筛查至少目前还不现实,所以大多数携带者的检查是 在已经出现遗传病患者的家系中进行,通过家系成员血缘关系和检测 分析,确定携带者,再针对性地检査携带者地配偶,进行生育指导。 携带者地检出方法,大致可分为临床水平、细胞水平、酶与蛋白 质水平和基因水平 酶与蛋白质的检查基础是根据基因剂量效应的理论:即杂合子的 基因表达水平应该是介于两类纯合子(AA与aa)之间,也就是说为
一样,最关心的是他(她)所患的病对其子女将产生的影响,准确地 回答这个问题是非常困难的。一是没有哪一个遗传工作者通晓所有遗 传病,二是人类对致病基因的认识还很有限,即便拥有大量的资料和 强大的检索系统,对许多遗传病的解释还是不能令人满意。只能期待 生命科学与医学的发展早日解决这些问题。 三、携带者的检出 携带者是指表现型正常,但携带有致病遗传物质的个体。与单基 因隐性遗传中的携带者相比,这里的携带者概念已经扩大,具体指: ①携带有隐性致病基因,本人表现正常的个体;②携带有显性致病基 因,但没有外显的正常个体;③携带有致病基因,迟发个体;④染色 体平衡易位或倒位的个体。 携带者的检出对遗传病的预防具有积极的意义。虽然许多隐性遗 传病的发病率并不高,但人群中的杂合子(携带者)的频率却相当高。 按照 Hardy-Weinberg 定律,当某种遗传病的发病率为 1/10000 时,即 q 2=1/10000 时,q=0.01,p=0.99,2pq=2×0.99×0.01=0.02,也就是说 人群中该病的携带者频率为 2%。检出这些携带者对于指导他们的婚 姻和生育,防止遗传病患儿的出生具有重要意义。染色体平衡易位或 倒位的正常个体,出生染色体不平衡患儿的可能性较大,检出这些个 体同样具有重要意义。 如果在某一个群体中某种遗传病的发病率较高,则进行携带者筛 查具有较大的意义。但是在实际工作中,由于大多数遗传病的发病率 较低,大面积的筛查至少目前还不现实,所以大多数携带者的检查是 在已经出现遗传病患者的家系中进行,通过家系成员血缘关系和检测 分析,确定携带者,再针对性地检查携带者地配偶,进行生育指导。 携带者地检出方法,大致可分为临床水平、细胞水平、酶与蛋白 质水平和基因水平。 酶与蛋白质的检查基础是根据基因剂量效应的理论:即杂合子的 基因表达水平应该是介于两类纯合子(AA 与 aa)之间,也就是说为
正常人的一半。但是由于基因表达受多种体内外因素的调控,加上检 测技术的原因,使得许多杂合子携带者仍不能用这种方法。对于酶与 蛋白质的检测,大致存在三种情况:①基因表达完全决定基因数量, 例如过氧化氢酶血症,杂合子红细胞中的过氧化氢酶含量为正常人的 一半。对于有些遗传病,酶活性虽然是正常人的一半,但不一定是杂 合子,有些酶的变异体活性表现出“正常人”的一半,但该个体却是 纯合子,例如半乳糖-1-磷酸尿苷转移酶的 Duarte型就是这样。②只能 查出部分杂合子,因为在人群中,杂合子基因表达量的分布与纯合子 有重叠,如G6PD缺乏症。③不能依靠这种方法检査出杂合子。 临床水平的检査只能提供线索,不能确诊。例如部分血友病基因 的杂合子具有损伤后轻度出血倾向;有些红细胞酶缺陷的携带者具有 轻度溶血性贫血表现 细胞水平的检测包括染色体检査、细胞培养和组织化学测定等 基因诊断对单基因病携带者的检査具有独特的优势,它直接检测 等位基因类型,或检测与致病基因紧密连锁的具有多态性的遗传标 记,从而能够准确判断携带者,该方法是检测携带者技术的发展方向 四、产前诊断 出生前宫内的诊断称为产前诊断( prenatal diagnosis)。遗传病的 产前诊断可以追溯到1966年, Steele和Berg发现胎儿的染色体可以 通过羊水细胞的培养来进行。随着影像诊断、生化诊断和分子诊断的 发展,产前诊断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 产前诊断主要从三个方面进行:①遗传学检查,如细胞培养、染 色体检査、分子诊断等;②生化检査,如特殊蛋白质、酶、代谢底物、 中间产物和终产物等;③物理诊断,如B超、Ⅹ线、胎儿镜、电子监 护等 根据遗传病的严重程度和发病率的高低,可将产前诊断的对象排 列如下:①夫妇之一有染色体畸变,特别是平衡易位携带者,或者夫 妇染色体正常,但出生过染色体异常的患儿的夫妇;②35岁以上的高
正常人的一半。但是由于基因表达受多种体内外因素的调控,加上检 测技术的原因,使得许多杂合子携带者仍不能用这种方法。对于酶与 蛋白质的检测,大致存在三种情况:①基因表达完全决定基因数量, 例如过氧化氢酶血症,杂合子红细胞中的过氧化氢酶含量为正常人的 一半。对于有些遗传病,酶活性虽然是正常人的一半,但不一定是杂 合子,有些酶的变异体活性表现出“正常人”的一半,但该个体却是 纯合子,例如半乳糖-1-磷酸尿苷转移酶的 Duarte 型就是这样。②只能 查出部分杂合子,因为在人群中,杂合子基因表达量的分布与纯合子 有重叠,如 G6PD 缺乏症。③不能依靠这种方法检查出杂合子。 临床水平的检查只能提供线索,不能确诊。例如部分血友病基因 的杂合子具有损伤后轻度出血倾向;有些红细胞酶缺陷的携带者具有 轻度溶血性贫血表现。 细胞水平的检测包括染色体检查、细胞培养和组织化学测定等。 基因诊断对单基因病携带者的检查具有独特的优势,它直接检测 等位基因类型,或检测与致病基因紧密连锁的具有多态性的遗传标 记,从而能够准确判断携带者,该方法是检测携带者技术的发展方向。 四、产前诊断 出生前宫内的诊断称为产前诊断(prenatal diagnosis)。遗传病的 产前诊断可以追溯到 1966 年,Steele 和 Berg 发现胎儿的染色体可以 通过羊水细胞的培养来进行。随着影像诊断、生化诊断和分子诊断的 发展,产前诊断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 产前诊断主要从三个方面进行:①遗传学检查,如细胞培养、染 色体检查、分子诊断等;②生化检查,如特殊蛋白质、酶、代谢底物、 中间产物和终产物等;③物理诊断,如 B 超、X 线、胎儿镜、电子监 护等。 根据遗传病的严重程度和发病率的高低,可将产前诊断的对象排 列如下:①夫妇之一有染色体畸变,特别是平衡易位携带者,或者夫 妇染色体正常,但出生过染色体异常的患儿的夫妇;②35 岁以上的高
龄孕妇;③夫妇之一有开放性神经管畸形,或出生过这种畸形患儿的 夫妇;④夫妇之一有先天性代谢缺陷,或出生过这种患儿的夫妇;⑤ Ⅹ连锁遗传病基因携带者孕妇;⑥原因不明的习惯性流产的孕妇;⑦ 羊水过多的孕妇;⑧夫妇之一有致畸因素接触史的孕妇;⑨具有遗传 病家族史,又系近亲婚配的孕妇。虽然具备了上述条件,但如果出现 先兆流产、妊娠时间过长、有出血倾向者,则不宜做产前诊断,另外 应拒绝仅要求仅做胎儿性别的检查。 胎儿的遗传学检査和生化诊断都需要取胎儿细胞和羊水,这是与 其他诊断区别最大的地方。而取材后的检查技术则与前述的方法差别 不大。目前主要取材的方法有: (一)羊膜穿刺法 该方法是在B超的监视下,用注射器经孕妇腹壁、子宫到羊膜腔 抽取胎儿羊水(见图18-1)。羊水中含有一定数量的胎儿脱落细胞, 多为成纤维样细胞和上皮细胞,可以通过体外培养达到增殖的目的, 因此能够实现胎儿的染色体检查、生化检查和分子诊断的目的。抽出 的羊水还可以进行某些生化测定而辅助判断胎儿患病信息。例如当羊 水中甲胎蛋白(AFP)浓度过高时,可能意味着胎儿无脑、开放性脊柱 裂、脊髓脊膜膨出和脑积水等;或为死胎、先天性肾病综合症、脐膨 出、某些染色体病等。某些脂类代谢病、粘多糖病、氨基酸病糖原累 积病等也可通过羊水检查判断 图181羊膜穿刺示意图 羊膜穿刺的最佳时间是在妊娠16周~20周之间,此时羊水量较 多,成功率高。羊膜穿刺的危险性相对较小,引起流产的风险为0.5%, 母体感染、Rh溶血和其它妇科合并症发生率更低。羊水抽取量一般为 20~30ml,应为淡黄色,混浊,且无母血污染 进行羊水细胞染色体分析的技术关键在于细胞培养的成功与否。 胎儿脱落细胞中虽然含有一部分活细胞,但是培养的成功率比外周血 培养低,一般要培养10天以上才可供染色体制备,除了严格的无菌
龄孕妇;③夫妇之一有开放性神经管畸形,或出生过这种畸形患儿的 夫妇;④夫妇之一有先天性代谢缺陷,或出生过这种患儿的夫妇;⑤ X 连锁遗传病基因携带者孕妇;⑥原因不明的习惯性流产的孕妇;⑦ 羊水过多的孕妇;⑧夫妇之一有致畸因素接触史的孕妇;⑨具有遗传 病家族史,又系近亲婚配的孕妇。虽然具备了上述条件,但如果出现 先兆流产、妊娠时间过长、有出血倾向者,则不宜做产前诊断,另外 应拒绝仅要求仅做胎儿性别的检查。 胎儿的遗传学检查和生化诊断都需要取胎儿细胞和羊水,这是与 其他诊断区别最大的地方。而取材后的检查技术则与前述的方法差别 不大。目前主要取材的方法有: (一)羊膜穿刺法 该方法是在 B 超的监视下,用注射器经孕妇腹壁、子宫到羊膜腔 抽取胎儿羊水(见图 18-1)。羊水中含有一定数量的胎儿脱落细胞, 多为成纤维样细胞和上皮细胞,可以通过体外培养达到增殖的目的, 因此能够实现胎儿的染色体检查、生化检查和分子诊断的目的。抽出 的羊水还可以进行某些生化测定而辅助判断胎儿患病信息。例如当羊 水中甲胎蛋白(AFP)浓度过高时,可能意味着胎儿无脑、开放性脊柱 裂、脊髓脊膜膨出和脑积水等;或为死胎、先天性肾病综合症、脐膨 出、某些染色体病等。某些脂类代谢病、粘多糖病、氨基酸病糖原累 积病等也可通过羊水检查判断。 图 18-1 羊膜穿刺示意图 羊膜穿刺的最佳时间是在妊娠 16 周~20 周之间,此时羊水量较 多,成功率高。羊膜穿刺的危险性相对较小,引起流产的风险为 0.5%, 母体感染、Rh 溶血和其它妇科合并症发生率更低。羊水抽取量一般为 20~30ml,应为淡黄色,混浊,且无母血污染。 进行羊水细胞染色体分析的技术关键在于细胞培养的成功与否。 胎儿脱落细胞中虽然含有一部分活细胞,但是培养的成功率比外周血 培养低,一般要培养 10 天以上才可供染色体制备,除了严格的无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