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榴》 ①五月过了,太阳增加了它的威力,A树木都把各自的伞盖伸张了起来,不想再争妍斗艳的时候 有少数的树木却在这时开起了花来。石榴树便是这少数树木中的最可爱的一种 ②石榴有梅树的枝干,有杨柳的叶片,奇崛而不枯瘠,清新而不柔媚,这风度实兼备了梅柳之长, 而舍去了梅柳之短 ③最可爱的是它的花,那对于炎阳的直射亳不辟易的深红色的花。B单瓣的已够陆离,双瓣的更为 华贵,那可不是夏季的心脏吗? ④单那小茄形的骨朵已经就是—种奇迹了。你看它逐渐翻红,逐渐从顶端整裂为四瓣,任你用怎样 犀利的劈刀也都劈不岀那样的匀称,可是谁用红玛瑙琢成了那样多的花瓶儿,而且还精巧地插上了花 ⑤单瓣的花虽没有双瓣者的豪华,但它却更有一段妙幻的演艺,红玛瑙的花瓶儿由希腊式的安普剌 变为中国式的金罍——殷周时古味盎然的种青铜器。博古家所命名的各种锈彩,它都是具备着的。 ⑥你以为它真是盛酒的金罍吗?它会笑你呢。秋天来了,它对于自己的戏法好像忍俊不禁地破口大 笑起来,露出一口的皓齿。那样透明光嫩的皓齿你在别的地方还看见过吗? ⑦我本来就喜欢夏天。夏天是整个宇宙向上的一个阶段,在这时使人的身心解脱尽重重的束缚。因 而我更喜欢这夏天的心脏。 ⑧有朋友从昆明回来,说昆明石榴特别大,子粒特别丰腴,有酸甜两种,酸者味更美。 ⑨禁不住唾津的潜溢了。 1.第①段文字运用了什么写法?有什么作用? 2.第①段文字中最能表达作者对石榴树感情的句子是哪句 3.第②段写石榴的枝干和叶片,从中可以看出它有什么特点 4.第③段是从哪几个方面来写石榴花的? 5.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第④段的内容。 6.你喜欢第⑥段文字中的哪句话?请说说你喜欢的原因。 文章的第⑦⑧⑨段文字有什么作用 梅柳之长、梅柳之短指的是什么? 9.夏天是整个宇宙向上的一个阶段,在这时使人的身心解脱尽重重的束缚。“尽”能省吗?为什么 10.文中几次写到“炎阳”、“太阳的威力”的作用是什么? 11.体会画线句子的含义。 12.作者为什么将石榴比作“夏天的心脏”? 参考答案: 1.对比的写法。点出石榴树非同寻常的品格,总领全文 2.石榴树便是这少数树木中的最可爱的一种 3.奇崛而不枯瘠,清新而不柔媚 4.色彩和习性。 5.写石榴由骨朵到花的演变 6.略(提示:可从语言表达方面去谈) 7.交待了我喜欢石榴的原因和对石榴的向往 8.奇崛清新、枯瘠柔媚。 9.不能省,“尽”表程度,是完全解脱,去掉后就没有这种表达效果。 10.反衬突出石榴不怕威压、顽强不屈的精神 11.A.用对比手法,点出石榴不同寻常的品格。B.根据花瓣的色彩和外形作比喻,将花瓣比喻为夏季的心脏,形象生动。 12.第一次将石榴比作“夏天的心脏”,主要是从石榴花的色彩和外形的角度比喻:第二次将石榴比作夏天的心脏,主要是 从“热烈”、“充满活力”、不受東缚这一内在特征比喻,形象生动地表现了石榴热烈、充满活力、积极向上的内在品格。“心 脏”使人具有活力,而石榴能给火热的夏天带来无限生机与活力(二者在这一点上相似),因而把石榴比作“夏天的心脏
1.《石榴》 ①五月过了,太阳增加了它的威力,A 树木都把各自的伞盖伸张了起来,不想再争妍斗艳的时候, 有少数的树木却在这时开起了花来。石榴树便是这少数树木中的最可爱的一种。 ②石榴有梅树的枝干,有杨柳的叶片,奇崛而不枯瘠,清新而不柔媚,这风度实兼备了梅柳之长, 而舍去了梅柳之短。 ③最可爱的是它的花,那对于炎阳的直射毫不辟易的深红色的花。B 单瓣的已够陆离,双瓣的更为 华贵,那可不是夏季的心脏吗? ④单那小茄形的骨朵已经就是一种奇迹了。你看它逐渐翻红,逐渐从顶端整裂为四瓣,任你用怎样 犀利的劈刀也都劈不出那样的匀称,可是谁用红玛瑙琢成了那样多的花瓶儿,而且还精巧地插上了花? ⑤单瓣的花虽没有双瓣者的豪华,但它却更有一段妙幻的演艺,红玛瑙的花瓶儿由希腊式的安普剌 变为中国式的金罍——殷周时古味盎然的一种青铜器。博古家所命名的各种锈彩,它都是具备着的。 ⑥你以为它真是盛酒的金罍吗?它会笑你呢。秋天来了,它对于自己的戏法好像忍俊不禁地破口大 笑起来,露出一口的皓齿。那样透明光嫩的皓齿你在别的地方还看见过吗? ⑦我本来就喜欢夏天。夏天是整个宇宙向上的一个阶段,在这时使人的身心解脱尽重重的束缚。因 而我更喜欢这夏天的心脏。 ⑧有朋友从昆明回来,说昆明石榴特别大,子粒特别丰腴,有酸甜两种,酸者味更美。 ⑨禁不住唾津的潜溢了。 1.第①段文字运用了什么写法?有什么作用? 2.第①段文字中最能表达作者对石榴树感情的句子是哪句? 3.第②段写石榴的枝干和叶片,从中可以看出它有什么特点? 4.第③段是从哪几个方面来写石榴花的? 5.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第④段的内容。 6.你喜欢第⑥段文字中的哪句话?请说说你喜欢的原因。 7.文章的第⑦⑧⑨段文字有什么作用? 8.梅柳之长、梅柳之短指的是什么? 9.夏天是整个宇宙向上的一个阶段,在这时使人的身心解脱尽重重的束缚。“尽”能省吗?为什么? 10.文中几次写到“炎阳”、“太阳的威力”的作用是什么? 11. 体会画线句子的含义。 12.作者为什么将石榴比作“夏天的心脏”? 参考答案: 1.对比的写法。点出石榴树非同寻常的品格,总领全文。 2.石榴树便是这少数树木中的最可爱的一种。 3.奇崛而不枯瘠,清新而不柔媚。 4.色彩和习性。 5.写石榴由骨朵到花的演变。 6.略(提示:可从语言表达方面去谈) 7.交待了我喜欢石榴的原因和对石榴的向往。 8.奇崛清新、枯瘠柔媚。 9.不能省,“尽”表程度,是完全解脱,去掉后就没有这种表达效果。 10.反衬突出石榴不怕威压、顽强不屈的精神。 11.A.用对比手法,点出石榴不同寻常的品格。B.根据花瓣的色彩和外形作比喻,将花瓣比喻为夏季的心脏,形象生动。 12.第一次将石榴比作“夏天的心脏”,主要是从石榴花的色彩和外形的角度比喻;第二次将石榴比作夏天的心脏,主要是 从“热烈”、“充满活力”、不受束缚这一内在特征比喻,形象生动地表现了石榴热烈、充满活力、积极向上的内在品格。“心 脏”使人具有活力,而石榴能给火热的夏天带来无限生机与活力(二者在这一点上相似),因而把石榴比作“夏天的心脏’’
2.《海燕》 海水是皎洁无比的蔚蓝色,海波平稳得如舂晨的西湖一样,偶有微风,只吹起了绝细绝细的千万个 粼{粼的小波纹,这更使照晒于初夏之太阳光之下的、金光灿烂的水面显得温秀可喜。我没有见过那么美 的海!天上也是皎洁无比的蔚蓝色,只有几片薄纱似的轻云,平贴于空中,就如个女郎,穿了绝美的 蓝色夏衣,而颈间却围绕了一段绝细绝轻的白纱巾。我没有见过那么美的天空 我们倚在青色的船栏上,默默地望着这绝美的海天,我们一点杂念也没有,我们是被沉醉了,我们 是被带入晶莹的天空中了。 就在这时,我们的小燕子,二只,三只,四只,在海上出现了。它们仍是隽逸地从容地在海面上斜 掠着,如在小湖面上一样;a海水被它的似剪的尾与翼尖一打,也仍是连漾了好几圈圆晕。小小的燕子, 浩莽的大海,飞着飞着,不会觉得倦么?不会遇着暴风疾雨么?我们真替它们担心呢! b小燕子却从容地憩着了。它们展开了双翼,身子落,落在海面上了,双翼如浮圈似的支持着体 重,活是一只乌黑的小水禽,在随波上下地浮着,又安闲,又舒适。海是它们那么安好的家,我们真是 想不到。 在故乡,我们还会想像得到我们的小燕子是这样的一个海上英雄么? 海水仍是平贴无波,许多绝小绝小的海鱼,为我们的船所惊动,群向远处窜去;随了它们飞窜着 水面起了一条条的长痕,正如我们当孩子时用瓦片打水漂在水面所划起的长痕。这小鱼是我们小燕子的 粮食么? 小燕子在海面上斜掠着,浮憩着。它们果是我们故乡的小燕子么? 啊,乡愁呀,如轻烟似的乡愁呀! 1.海上的燕子与故乡的燕子有什么不同?(用文中的句子回答) 2.作者从动、静两方面描写海上的燕子,请各举一例 3.作者描绘海上的小燕子的活动背景时先写 然后写 这是作者远眺;然后作者(描 写的角度) 写天的 天上的 ,构成一幅“ 4.从课文中找出作者对小燕子十分关心的语句 5.找出能体现文章主旨的句子。 6、说说画线句分别运用的修辞手法。a 7、文章通过写小燕子,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8.就本文语言特色方面,写一两句品析的话。 9.语段中两次提到“乡愁”,而且说它是“轻烟似的”、“一缕两缕的”,关于这样写的含义下列说法 正确的是( A.“如轻烟似的”说明这种思乡之情很淡,不是很浓。 缕两缕的”说明作者的思乡之情不是很强烈的。 C.轻烟可挥去,一缕两缕可剪断,理出头绪,说明作者看轻这份感情 D.作者的思乡之情,像烟雾缭绕,挥之不去:像乱麻“剪不断,理还乱”。这是一种举重若轻的写法 10.按描述内容的角度将课文划分为两部分。 提示:作者按忆( )思路结构全文 课文第一段对小燕子的描写是从哪四个方面着笔的?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对小燕子和故乡 怎样的情感? 参考答案 1.在故乡,我们还会想像得到我们的小燕子是这样的一个海上英雄么? 3.海上的颜色海波仰视颜色白云绝美的海天 4.小小的燕子,浩莽的大海,飞着飞着,不会觉得倦么?不会遇着暴风疾雨么?我们真替它们担心呢! 5.啊,乡愁呀,如轻烟似的乡愁呀! 6.A比喻B拟人 7表达了作者思念故土、想念家乡的思想感情。 8.可以从用词和修辞方面品析
2.《海燕》 海水是皎洁无比的蔚蓝色,海波平稳得如春晨的西湖一样,偶有微风,只吹起了绝细绝细的千万个 粼粼的小波纹,这更使照晒于初夏之太阳光之下的、金光灿烂的水面显得温秀可喜。我没有见过那么美 的海!天上也是皎洁无比的蔚蓝色,只有几片薄纱似的轻云,平贴于空中,就如一个女郎,穿了绝美的 蓝色夏衣,而颈间却围绕了一段绝细绝轻的白纱巾。我没有见过那么美的天空! 我们倚在青色的船栏上,默默地望着这绝美的海天,我们一点杂念也没有,我们是被沉醉了,我们 是被带入晶莹的天空中了。 就在这时,我们的小燕子,二只,三只,四只,在海上出现了。它们仍是隽逸地从容地在海面上斜 掠着,如在小湖面上一样;a 海水被它的似剪的尾与翼尖一打,也仍是连漾了好几圈圆晕。小小的燕子, 浩莽的大海,飞着飞着,不会觉得倦么?不会遇着暴风疾雨么?我们真替它们担心呢! b 小燕子却从容地憩着了。它们展开了双翼,身子一落,落在海面上了,双翼如浮圈似的支持着体 重,活是一只乌黑的小水禽,在随波上下地浮着,又安闲,又舒适。海是它们那么安好的家,我们真是 想不到。 在故乡,我们还会想像得到我们的小燕子是这样的一个海上英雄么? 海水仍是平贴无波,许多绝小绝小的海鱼,为我们的船所惊动,群向远处窜去;随了它们飞窜着, 水面起了一条条的长痕,正如我们当孩子时用瓦片打水漂在水面所划起的长痕。这小鱼是我们小燕子的 粮食么? 小燕子在海面上斜掠着,浮憩着。它们果是我们故乡的小燕子么? 啊,乡愁呀,如轻烟似的乡愁呀! 1.海上的燕子与故乡的燕子有什么不同?(用文中的句子回答) 2.作者从动、静两方面描写海上的燕子,请各举一例。 3.作者描绘海上的小燕子的活动背景时先写__________,然后写_________,这是作者远眺;然后作者(描 写的角度)__________,写天的___________,天上的___________,构成一幅“____ ___图”。 4.从课文中找出作者对小燕子十分关心的语句。 5.找出能体现文章主旨的句子。 6、说说画线句分别运用的修辞手法。a b 7、文章通过写小燕子,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8.就本文语言特色方面,写一两句品析的话。 9.语段中两次提到“乡愁”,而且说它是“轻烟似的”、“一缕两缕的”,关于这样写的含义下列说法 正确的是 ( ) A.“如轻烟似的”说明这种思乡之情很淡,不是很浓。 B.“一缕两缕的”说明作者的思乡之情不是很强烈的。 C.轻烟可挥去,一缕两缕可剪断,理出头绪,说明作者看轻这份感情。 D.作者的思乡之情,像烟雾缭绕,挥之不去;像乱麻“剪不断,理还乱”。这是一种举重若轻的写法。 10.按描述内容的角度将课文划分为两部分。 提示:作者按忆( )——看( )思路结构全文。 11.课文第一段对小燕子的描写是从哪四个方面着笔的?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对小燕子和故乡 怎样的情感? 参考答案: 1.在故乡,我们还会想像得到我们的小燕子是这样的一个海上英雄么? 2.略 3.海上的颜色 海波 仰视 颜色 白云 绝美的海天 4.小小的燕子,浩莽的大海,飞着飞着,不会觉得倦么?不会遇着暴风疾雨么?我们真替它们担心呢! 5.啊,乡愁呀,如轻烟似的乡愁呀! 6. A 比喻 B 拟人 7 表达了作者思念故土、想念家乡的思想感情。 8.可以从用词和修辞方面品析。 9.D
3.《白鹅》 ①这白鹅,是一位将要远行的朋友送给我的。这朋友住在北碚,特地从北碚把这鹅带到重庆来送给 我。我亲自抱了这雪白的大鸟回家,放在院子内。它伸长了头颈,左顾右盼。我一看这姿态,想道:“好 个高傲的动物!”凡动物头是最主要的部分。这部分的形状,最能表明动物的性格。例如狮子、老虎, 头都是大的,表示其力强。麒麟、骆驼,头都是高的,表示其高超。狼、狐、狗等,头都是尖的,表示 其刁奸猥鄙。猪猡、乌龟等,头都是缩的,表示其冥顽愚蠢。鹅的头在比例上比骆驼更高,与麒麟相似, 正是高超的性格的表示。而在它的叫声、步态、吃相中,更表示出一种傲慢之气 ②鹅的叫声,与鸭的叫声大体相似,都是“轧轧”然的。但音调上大不相同。鸭的“轧轧”,其音 调琐碎而愉快,有小心翼翼的意味;鹅的“轧轧″,其音调严肃郑重,有似厉声呵斥。它的旧主人告诉 我:养鹅等于养狗,它也能看守门户。后来我看到,果然凡有生客进来,鹅必然厉声叫嚣,甚至篱笆外 有人走路,它也要引吭大叫,其叫声的严厉,不亚于狗的狂吠。狗的狂吠,是专对生客或宵小用的;见 了主人,狗会摇头摆尾,呜呜地乞怜。鹅则对无论何人,都是厉声呵斥:要求饲食时的叫声,也好像大 爷嫌饭迟而怒骂小使一样 ③鹅的步态,更是傲慢了。这在大体上也与鸭相似。但鸭的步调急速,有局促不安之相。鹅的步调 从容,大模大样的,颇像京剧里的净角出场。这正是它的傲慢的性格的表现。我们走近鸡或鸭,这鸡或 鸭一定让步逃走。这是表示对人惧怕。所以我们要捉住鸡或鸭,颇不容易。那鹅就不然:它傲然地站着 看见人走来简直不让;有时非但不让,竟伸过颈子来咬你一口。这表示它不怕人,看不起人。但这傲慢 终归是狂妄的。我们一伸手,就可一把抓住它的项颈,而任意处置它。家禽之中,最傲人的无过于鹅, 同时最容易捉住的也无过于鹅。 1.结合具体语境解释加点词 ①猪猡、乌龟等,头都是缩的,表示其冥顽愚蠢。 ②鹅的“轧轧”,其音调严肃郑重,有似厉声呵斥 2.“我亲自抱了这雪白的大鸟回家”句中的“大鸟”指的是什么 3.“它伸长了头颈,左顾右盼。我一看这姿态,想道:‘好一个高傲的动物!’”作者根据什么推断这 只白鹅是个高傲的动物? 4.选文中,为表现白鹅的高傲,作者用了什么方法?他是从哪几个方面展现白鹅的高傲的?请举例说 明 5.“鹅的步态,更是傲慢了”在这句话中“更”起到了一个什么作用? 6.请试着结合语句说说作者对白鹅的态度。 7.②③两段选文写了两个方面的内容,请就这两个方面概括鹅的特点。() 8.第②段写鹅的叫声,为什么还要写鸭和狗的叫声? 9.同鸭和狗的叫声相比,鹅的叫声 鸭的叫声 狗的叫声 10.分析一下“鹅的步态,更是傲慢了”一句中,“更”字有的作用。 鹅的步态的傲慢,体现在哪些方面? 12.鹅不惧怕人的性格导致的后果是 参考答案 1.①愚昧顽固形象地写出了猪和乌龟动作行为缓慢的特点②用拟人化的语言写出了鹅的叫声大而凝重 2.指的就是白鹅。 3.因为“凡动物,头是最主要的部分。这部分的形状,最能表明动物的性格”“鹅的头在比例上比骆驼更高,与麒麟相似, 正是高超的性格的表示 4.对比,在全文通过与鸭与狗以及其它动物的对比显示鹅的高傲。举例略。而具体文字中很恰当地运用细节描写来表现 鹅的傲慢。举例略。 5.递进,说明鹅的步态比叫声还要傲慢。 6.喜爱 7.(1)鹅的叫声充满了傲慢。(2)鹅的步态傲慢。(意近即可) 8.通过对比,突出鹅的叫声的傲慢。(意近即可) 9.音调严肃郑重;音调琐碎而愉快:针对生客或宵小的 10.承上启下
3.《白鹅》 ①这白鹅,是一位将要远行的朋友送给我的。这朋友住在北碚,特地从北碚把这鹅带到重庆来送给 我。我亲自抱了这雪白的大鸟回家,放在院子内。它伸长了头颈,左顾右盼。我一看这姿态,想道:“好 一个高傲的动物!”凡动物,头是最主要的部分。这部分的形状,最能表明动物的性格。例如狮子、老虎, 头都是大的,表示其力强。麒麟、骆驼,头都是高的,表示其高超。狼、狐、狗等,头都是尖的,表示 其刁奸猥鄙。猪猡、乌龟等,头都是缩的,表示其冥顽愚蠢。鹅的头在比例上比骆驼更高,与麒麟相似, 正是高超的性格的表示。而在它的叫声、步态、吃相中,更表示出一种傲慢之气。 ②鹅的叫声,与鸭的叫声大体相似,都是“轧轧”然的。但音调上大不相同。鸭的“轧轧”,其音 调琐碎而愉快,有小心翼翼的意味;鹅的“轧轧”,其音调严肃郑重,有似厉声呵斥。它的旧主人告诉 我:养鹅等于养狗,它也能看守门户。后来我看到,果然凡有生客进来,鹅必然厉声叫嚣,甚至篱笆外 有人走路,它也要引吭大叫,其叫声的严厉,不亚于狗的狂吠。狗的狂吠,是专对生客或宵小用的;见 了主人,狗会摇头摆尾,呜呜地乞怜。鹅则对无论何人,都是厉声呵斥:要求饲食时的叫声,也好像大 爷嫌饭迟而怒骂小使一样。 ③鹅的步态,更是傲慢了。这在大体上也与鸭相似。但鸭的步调急速,有局促不安之相。鹅的步调 从容,大模大样的,颇像京剧里的净角出场。这正是它的傲慢的性格的表现。我们走近鸡或鸭,这鸡或 鸭一定让步逃走。这是表示对人惧怕。所以我们要捉住鸡或鸭,颇不容易。那鹅就不然:它傲然地站着, 看见人走来简直不让;有时非但不让,竟伸过颈子来咬你一口。这表示它不怕人,看不起人。但这傲慢 终归是狂妄的。我们一伸手,就可一把抓住它的项颈,而任意处置它。家禽之中,最傲人的无过于鹅, 同时最容易捉住的也无过于鹅。 1.结合具体语境解释加点词。 ①猪猡、乌龟等,头都是缩的,表示其冥顽愚蠢。 ②鹅的“轧轧”,其音调严肃郑重,有似厉声呵斥。 2.“我亲自抱了这雪白的大鸟回家”句中的“大鸟”指的是什么? 3.“它伸长了头颈,左顾右盼。我一看这姿态,想道:‘好一个高傲的动物!’”作者根据什么推断这 只白鹅是个高傲的动物? 4.选文中, 为表现白鹅的高傲,作者用了什么方法?他是从哪几个方面展现白鹅的高傲的?请举例说 明。 5.“鹅的步态,更是傲慢了”在这句话中“更”起到了一个什么作用? 6.请试着结合语句说说作者对白鹅的态度。 7.②③两段选文写了两个方面的内容,请就这两个方面概括鹅的特点。⑴ ⑵ 8.第②段写鹅的叫声,为什么还要写鸭和狗的叫声? 9.同鸭和狗的叫声相比,鹅的叫声 ,鸭的叫声 ,狗的叫声 。 10.分析一下“鹅的步态,更是傲慢了”一句中,“更”字有 的作用。 11.鹅的步态的傲慢,体现在哪些方面? 12.鹅不惧怕人的性格导致的后果是 。 参考答案: 1.①愚昧顽固形象地写出了猪和乌龟动作行为缓慢的特点 ②用拟人化的语言写出了鹅的叫声大而凝重 2.指的就是白鹅。 3.因为“凡动物,头是最主要的部分。这部分的形状,最能表明动物的性格”“鹅的头在比例上比骆驼更高,与麒麟相似, 正是高超的性格的表示” 4.对比,在全文通过与鸭与狗以及其它动物的对比显示鹅的高傲。举例略。而具体文字中很恰当地运用细节描写来表现 鹅的傲慢。举例略。 5.递进,说明鹅的步态比叫声还要傲慢。 6.喜爱。 7.⑴鹅的叫声充满了傲慢。⑵鹅的步态傲慢。(意近即可) 8.通过对比,突出鹅的叫声的傲慢。(意近即可) 9.音调严肃郑重;音调琐碎而愉快;针对生客或宵小的 10.承上启下
11.从容、大模大样、傲然地站着、不怕人 12.最容易被人抓住。 5.《鲁迅自传》 鲁迅原名 是我国伟大的 我们学过他的 另一篇散文 2.本文以 为顺序,简要叙述了鲁迅先生从 的情况,语言俭省,感情 含蓄。 3.文中提到的“新文艺”是指 4.根据课文内容填空并回答: 鲁迅选择学医的原因是 ,后来又决定弃医从文的原因是 从这里可以看出鲁迅是个怎样的人? 5.读课文,回答下列问题: (1)我的母亲便给我筹办了一点旅费,教我去寻无需学费的学校去,因为我总不肯学做幕友或商人 这是我乡衰落了的读书人家子弟所常走的两条路 鲁迅自己不肯做幕友或商人,却强调“这是我乡衰落了的读书人家子弟所常走的两条路”,这是为什么? (2)到一九二六年,有几个学者到段祺瑞政府去告密,说我不好,要捕拿我 作者为什么用轻描淡写的语气写这一件非常重大的事? 6.下面这句话表明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我寄住在一个亲戚家里,有时还被称为乞食者 7.指出下列句子中词语的表达作用: 这时才用“鲁迅”的笔名,也常用别的名字做一点短论。 8.课文共写了关于鲁迅先生四个方面的内容,请加以概括 (4) 9.鲁迅以“鲁迅”为笔名发表的第一篇白话小说是 10.《人民日报》曾举办过征集“献给母亲的一句话”活动,请欣赏两则获奖作品,并完成其后两题: 其一:母亲是月台,儿子是那挂长长的列车。 其二:慈母手中的那根为游子缝补衣衫的线,是世界上最长的线 (1)上述两句运用的主要修辞手法分别是 (2)其二是活用两句古诗而来,这两句古诗是 (3)请你也参与这项活动,为母亲献上一句话,并指出你所运用的修辞手法 献给母亲的一句话是 所运用的修辞手法是 我一回国就在浙江杭州的两级师范学堂做化学和生理学教员,第二年就走出,到绍兴中学堂去做教 务长,第三年又走出,没有地方可去,想在一个书店去做编译员,到底被拒绝了。但革命也就发生,绍 兴光复后,我做了师范学校的校长。革命政府在南京成立,教育部长招我去做部员,移入北京;后来又 兼做北京大学、师范大学、女子师范大学的国文系讲师。到九二六年,有几个学者到段祺瑞政府去告
11.从容、大模大样、傲然地站着、不怕人 12.最容易被人抓住。 5.《鲁迅自传》 1.鲁迅原名 ,是我国伟大的 、 、 ,我们学过他的 另一篇散文 。 2.本文以 为顺序,简要叙述了鲁迅先生从 到 的情况,语言俭省,感情 含蓄。 3.文中提到的“新文艺”是指 。 4.根据课文内容填空并回答: 鲁迅选择学医的原因是 ,后来又决定弃医从文的原因是 ,从这里可以看出鲁迅是个怎样的人? 5.读课文,回答下列问题: ⑴我的母亲便给我筹办了一点旅费,教我去寻无需学费的学校去,因为我总不肯学做幕友或商人,—— 这是我乡衰落了的读书人家子弟所常走的两条路。 鲁迅自己不肯做幕友或商人,却强调“这是我乡衰落了的读书人家子弟所常走的两条路”,这是为什么? ⑵到一九二六年,有几个学者到段祺瑞政府去告密,说我不好,要捕拿我…… 作者为什么用轻描淡写的语气写这一件非常重大的事? 6.下面这句话表明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我寄住在一个亲戚家里,有时还被称为乞食者。 7.指出下列句子中词语的表达作用: 这时才用“鲁迅”的笔名,也常用别的名字做一点短论。 一点: 8.课文共写了关于鲁迅先生四个方面的内容,请加以概括: ⑴ ⑵ ⑶ ⑷ 9.鲁迅以“鲁迅”为笔名发表的第一篇白话小说是 。 10.《人民日报》曾举办过征集“献给母亲的一句话”活动,请欣赏两则获奖作品,并完成其后两题: 其一:母亲是月台,儿子是那挂长长的列车。 其二:慈母手中的那根为游子缝补衣衫的线,是世界上最长的线。 ⑴上述两句运用的主要修辞手法分别是 和 。 ⑵其二是活用两句古诗而来,这两句古诗是 。 ⑶请你也参与这项活动,为母亲献上一句话,并指出你所运用的修辞手法。 献给母亲的一句话是: 所运用的修辞手法是: 我一回国就在浙江杭州的两级师范学堂做化学和生理学教员,第二年就走出,到绍兴中学堂去做教 务长,第三年又走出,没有地方可去,想在一个书店去做编译员,到底被拒绝了。但革命也就发生,绍 兴光复后,我做了师范学校的校长。革命政府在南京成立,教育部长招我去做部员,移入北京;后来又 兼做北京大学、师范大学、女子师范大学的国文系讲师。到一九二六年,有几个学者到段祺瑞政府去告
密,说我不好,要捕拿我,我便因了朋友林语堂的帮助逃到厦门,去做厦门大学的教授,十二月走出 到广东做了中山大学教授,四月辞职,九月出广东,一直住在上海。 按时间顺序给本段分为三层,并概括层意 12.选段中多次提到“走出”,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13 月辞职”暗含了一个重大事件,是什么事件?作者为什么辞职? 参考答案 1.周树人: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风筝》 2.时间:1881年出生:1930年的经历与著作 3.新文化运动 4.他知道了新医学对日本维新有很大的帮助,他希望自己能掌握医学知识,为祖国效力:因为他发出在中国医好几个人 也无用,还应该有较为广大的运动疗治国人的精神,而提倡新文艺是最好的方法:他是一个希望民族强盛、具有强烈的爱 国主义感情的知识分子。 5.(1)说明鲁迅和那些衰落了读书人家子弟所走的路不同,他寻求的是救国救民之路。(2)表现鲁迅不畏强暴与邪恶,“不好” 二字语气中含有蔑视的意味,体现了他“横眉冷对千夫指”的精神 6.表现了作者对当时寄人篱下的生活十分痛苦的感情 7.表现了鲁迅的谦虚,把数量很多的如同投向敌人的匕首的杂文,轻描淡写地称其为“一点” 8.(1)介绍了“我”的出身和家境。(2)写了“我”离开家乡后在外求学的经历。(3)写“我”回国以后的工作简历。(4)介绍 了“我”的主要著述 9.《狂人日记》 10.(1)比喻:夸张(2)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3)略 l1.第一层:(……被拒绝了。)写“我”刚回国的任职情况:第二层(…国文系讲师。)革命发生后“我”的任职情况: 第三层:一九二六年后“我”的任职情况。 2.说明“我”处境不如人意,为寻求一个适合自己理想的职业而不得已,体现了作者无可奈何、失落、惆怅之感。 13.“四一二”反革命政变:作者认清了蒋介石的反革命本质,不愿在反革命统治区任职。 9.《骆驼寻宝记》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瀚海( )潺潺( )花团锦簇( )高瞻远瞩( 淙淙( )狼嗥( )踽踽独行( )一瘸一拐( 2.结合语境解释下列加点字的意义 携手同行 )不觉眼红( )胃在叽哩咕噜地造反( 水泄不通( )花团锦簇 )为大家谋福利( 3.在煕熙攘攘的寻宝路上,大群动物纷纷半途而废,他们相同的行动——“打道回府”,被作者写得精 彩纷呈。请找出这些句子,细细体会。麻雀、斑鸠、白鹅、鸭子,还有老公和老母鸡, 小毛驴一见 。黄牛也 旱獭、沙 獾、果子狸、黄鼠狼、还有鹌鹑、鹧鸪也 呆了一会儿,他们就 4.本文选自 》一文,体裁 ,作者 5.课文一开头,作者就用极简练的语言高度概括地写了禽兽国地各种动物急切地要去寻宝地情景。找出 课文中用来表现动物们急切心情及渲染寻宝场面的语句,体会这样写的好处 答 6.本文的题目是《骆驼寻宝记》,为什么写那么多的动物都去寻宝? 7.骆驼在寻宝途中遇到哪些困难?它是怎样对待的?
密,说我不好,要捕拿我,我便因了朋友林语堂的帮助逃到厦门,去做厦门大学的教授,十二月走出, 到广东做了中山大学教授,四月辞职,九月出广东,一直住在上海。 11.按时间顺序给本段分为三层,并概括层意。 ⑴ ⑵ ⑶ 12.选段中多次提到“走出”,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13.“四月辞职”暗含了一个重大事件,是什么事件?作者为什么辞职? 参考答案: 1.周树人;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风筝》 2.时间;1881 年出生;1930 年的经历与著作 3.新文化运动 4.他知道了新医学对日本维新有很大的帮助,他希望自己能掌握医学知识,为祖国效力;因为他发出在中国医好几个人 也无用,还应该有较为广大的运动疗治国人的精神,而提倡新文艺是最好的方法;他是一个希望民族强盛、具有强烈的爱 国主义感情的知识分子。 5.⑴说明鲁迅和那些衰落了读书人家子弟所走的路不同,他寻求的是救国救民之路。⑵表现鲁迅不畏强暴与邪恶,“不好” 二字语气中含有蔑视的意味,体现了他“横眉冷对千夫指”的精神。 6.表现了作者对当时寄人篱下的生活十分痛苦的感情。 7.表现了鲁迅的谦虚,把数量很多的如同投向敌人的匕首的杂文,轻描淡写地称其为“一点”。 8.⑴介绍了“我”的出身和家境。⑵写了“我”离开家乡后在外求学的经历。⑶写“我”回国以后的工作简历。⑷介绍 了“我”的主要著述。 9.《狂人日记》 10.⑴比喻;夸张⑵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⑶略 11.第一层:(……被拒绝了。)写“我”刚回国的任职情况;第二层(……国文系讲师。)革命发生后“我”的任职情况; 第三层:一九二六年后“我”的任职情况。 12.说明“我”处境不如人意,为寻求一个适合自己理想的职业而不得已,体现了作者无可奈何、失落、惆怅之感。 13.“四一二”反革命政变;作者认清了蒋介石的反革命本质,不愿在反革命统治区任职。 9.《骆驼寻宝记》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瀚.海( ) 潺.潺( ) 花团锦簇.( ) 高瞻远瞩.( ) 淙淙.( ) 狼嗥.( ) 踽踽.独行( ) 一瘸.一拐( ) 2.结合语境解释下列加点字的意义。 携.手同行( ) 不觉眼红..( ) 胃在叽哩咕噜地造反..( ) 水泄.不通( ) 花团锦簇.( ) 为大家谋.福利( ) 3.在熙熙攘攘的寻宝路上,大群动物纷纷半途而废,他们相同的行动——“打道回府”,被作者写得精 彩纷呈。请找出这些句子,细细体会。麻雀、斑鸠、白鹅、鸭子,还有老公和老母鸡,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毛驴一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黄牛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旱獭、沙 獾、果子狸、黄鼠狼、还有鹌鹑、鹧鸪也_____________________。呆了一会儿,他们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本文选自《 》一文,体裁______,作者_____ 。 5.课文一开头,作者就用极简练的语言高度概括地写了禽兽国地各种动物急切地要去寻宝地情景。找出 课文中用来表现动物们急切心情及渲染寻宝场面的语句,体会这样写的好处。 答: 6.本文的题目是《骆驼寻宝记》,为什么写那么多的动物都去寻宝? 答: 7.骆驼在寻宝途中遇到哪些困难?它是怎样对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