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成设计的工作流程 现代有机合成划(B6) 大转积长闲 姚祝军 南京大学化学化工学院 Email:yaoz@nju.edu.cn 2016年5月 考察的基本原则 设计的路线要求高效、简清。 合成计划的考察和选择 2设计的路线包含新奇的化学问题或已知化学的 设计的路线可提供相当量的目标化合物。 4设计的路线在竞争中具有时间或化学忧势。 。复杂分子合成之目的 。确认复杂的分子结构 在雾之产肉特的长时园玉舍输感的主 。提品 。合成行生物: 。发摆。给验新后应和新理论: 的普及 降解测定分子结 构的传统 。探索与目标相关的科学问题和应用研究, 2培养科学研究专业人才 全合成经为有机化学中
1 姚祝军 南京大学化学化工学院 Email: yaoz@nju.edu.cn 2016年5月 1 现代有机合成II (B6) 南京大学化学化工学院 2015级研究生课程 © 2016 YZJ@NJU 合成设计的工作流程 2 目标分子 TM 原料二 SM2 原料一 SM1 原料三 SM3 选择和优化 工作特色的展示 其他原料 SMn . 反合成 化学转化 TM: Target molecule SM: Starting material 3 合成计划的考察和选择 © 2016 YZJ@NJU 4 考察的基本原则 1. 设计的路线要求高效、简洁。 2. 设计的路线包含新奇的化学问题或已知化学的 新应用。 3. 设计的路线可提供相当量的目标化合物。 4. 设计的路线在竞争中具有时间或化学优势。 © 2016 YZJ@NJU 5 复杂分子合成之目的 1. 丰富完善基础科学命题 确定、论证化学结构; 提供样品; 合成衍生物; 发展、检验新反应和新理论; 探索与目标相关的科学问题和应用研究; 2. 培养科学研究专业人才 © 2016 YZJ@NJU 6 确认复杂的分子结构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前的很长时间里,全合成的主要 任务之一就是为分子结构提供最后结论性的证明。 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后期以来,随着X-单晶射线的常规 化,多维超导高分辨核磁共振技术,以及高分辨质谱 的普及,化学降解测定分子结构的传统方法几乎消失 于文献。但是,复杂分子结构的鉴定还是经常发生错 误,仍旧需要通过全合成进行最后的论证。 如今,天然产物全合成已经成为有机化学中首要的基 础科学平台
由最终产物的活性来判断些复杂结构 t 印楝素(Azadirachtin)的确证 0 破 d 现代全合成依旧具有确证结构的功能 Chlorofusin:a story we involved (9 2
2 © 2016 YZJ@NJU Me Et OH Me Me Me 1: Wieland/Windaus structure for cholesterol (1927) Me Me HO H H Me Me Me 3: correct structure for cholesterol (1932) Me Me HO H H Me Me Me 2: structure of ergosterol (1932) (verified by X-ray crystal-structure analysis) H Me 7 A classic misassignment of cholesterol Bernal, 1932年 第一次获得甾体的 X-单晶结构 See Nobel Prize website: http://www.nobel.se/chemistry. Bernal, J. D. Nature 1932, 129, 721. 德国化学家Wieland和Windaus分 别独立获得1927年和1928年诺贝 尔化学奖 © 2016 YZJ@NJU 8 由最终产物的活性来判断某些复杂结构 OH OH OH COOH Lipoxin A S S S O Cl OH OAc AcO O Cl OH OAc AcO PUG 4 12-epi-PUG 3 © 2016 YZJ@NJU 9 印楝素(Azadirachtin)的确证 MeO2C O AcO H O O Me Me MeO2C O O OH O OH HO O 1: originally proposed structure for azadirachtin (1975) MeO2C O AcO H O O Me Me OH O CO2Me O HO O O OH 2: first revised structure for azadirachtin (1985) MeO2C O AcO H O O Me Me OH O CO2Me OH O O OH 3: second revised structure for azadirachtin (1985/1986) O Nakanishi, K. et al. J. Am. Chem. Soc. 1975, 97, 1975. Ley, S. V., et al. JCS Chem Commun 1985, 968. Ley, S. V., et al. JCS Chem Commun 1986, 46. Kraus, W., et al. TL 1985, 26, 6435. Veitch, G. E.; Beckmann, E.; Burke, B. J.; Ley, S. V. Angew. Chem. Int. Ed. 2007, 46, 7629 & 7633. 波谱数 据推测 其他天然 结构启示 昆虫拒食剂X-单晶衍射 分析/NMR © 2016 YZJ@NJU 10 Carzinophilin的结构论证历时10年(合成) Me OMe H N O Me O HO2C HO O OH MeN O NH O O O CO2H HO HO MeN N H O OMe Me 1: original proposed structure for carzinophilin (1982) Me OMe O N H O O Me HO O N O O O Me OH H AcN HO 2: revised structure for carzinophilin (1983) Me OMe O O 3: second revised structure for carzinophilin = azinomycin B (1992) Me O H O H N O N H AcO N HO H O Me OH Lown, J. W., et al. JACS 1982, 104, 3213. Onda, M., et al. JACS 1983, 105, 6311. Armstrong, R. W., et al. TL 1992, 33, 3711. © 2016 YZJ@NJU 11 现代全合成依旧具有确证结构的功能 HN O O HO Ph N H NH O N H NH NH HO H H Oscillarin (NMR, MS: Martin et al., 1996) HN O O HO Ph N H NH O HO H H Oscillarin (Chemical synthesis: Hanessian et al., 2004) N HN NH N H O N O N H OMe OH O HN N MeO OH O S Me Yatakemycin (NMR, UV, IR, MS: Igarashi et al., 2003) N H O N O N H OH OMe O N HN MeO OH Boger (Chemical synthesis, 2004) MeS O WO 96/11941 (1996) JACS 2004, 126, 6064. J. Antibiot. 2003, 56, 107. JACS 2004, 126, 8396. © 2016 YZJ@NJU Chlorofusin: a story we involved 12
士合成化学家的最大“痛苦 转自高4网n 。口扣的后废。 。在类似物中运作良好的反应 。设计的新反应。 ■洗择的基本要求: 。产率高 。操作条件简单易行; ·反应条件不菏刻。 Plant hormone Strigol 集反应条件与产率 . 床区 春肝面夹,中 。对产率的要求因具体情况而异 集新设计反应 需要积累原料的情况: 1.与相应的老反应相比,要求它能够 京的接作和特试剂 。显著简化路线 。是著提高产率 :、效手,等等 2.与老反应相比,新反应的不确定性增加 之只要分的情 。一般安排在合成路线的早期 3.为节省原料,宜使用模型反应优化反应条件。 3
3 © 2016 YZJ@NJU 13 合成化学家的最大“痛苦” .合成化学家最大的痛苦,就是合成目标在最初给出的 不正确信息,但这也正是科学研究的一种使命,即发 现真理、去伪存真. A Recent Review, see: K. C. Nicolaou, et al. Angew. Chem. Int. Ed. 2005, 44, 1012-1044. © 2016 YZJ@NJU 14 I. 考察合成反应 化学反应是合成路线的基本实现条件。 已知的反应; 在类似物中运作良好的反应; 设计的新反应。 选择的基本要求: 产率高; 操作条件简单易行; 反应条件不苛刻。 © 2016 YZJ@NJU 15 Plant hormone Strigol © 2016 YZJ@NJU 16 反应条件与产率 conditions yield the best condition (-) Figure I conditions yield the best condition (-) Figure II 条件容易掌握,有利于反应 的放大和积累原料。 反应不容易完全重复,产率 不稳定。 © 2016 YZJ@NJU 17 对产率的要求因具体情况而异 1. 需要积累原料的情况: 产率高; 没有苛刻的操作和特殊试剂; 经济; 分离简便、效率高,等等。 2. 只要少量分析测试样品的情况: 副产物容易除去,分离纯度高; 原料易得; 产率要求不高。 © 2016 YZJ@NJU 18 新设计反应 1. 与相应的老反应相比,要求它能够 显著简化路线 显著提高产率 2. 与老反应相比,新反应的不确定性增加 一般安排在合成路线的早期 3. 为节省原料,宜使用模型反应优化反应条件
Aklavinone 表模型反应西真实底物 时对一奶 盐→一9 8产q0 然计一的好一 A¥0 Corey.et a/m Chem Soc1713 Ⅱ路线设计的灵活性要求 “瓷7资钟命盛高续林经璃提害新要如的国 SM- TM ·从原程开拾到保若摆宝体以候西 ■优点 喜树碱(Camptothecin) 2,设计和选择发散状的合成图式 函- sM、 -TM3 w4 E-o ·财势器喜楼分中-金问发现多个
4 © 2016 YZJ@NJU 19 Aklavinone © 2016 YZJ@NJU 20 模型反应 vs 真实底物 Corey, E. J.; et al. J. Am. Chem. Soc. 1971, 93, 7318. © 2016 YZJ@NJU II 路线设计的灵活性要求 为了应付合成路线执行过程中出现不可预知的困 难,设计时应留有一定的灵活机动的余地。 21 © 2016 YZJ@NJU 22 II-1. 设计和选择灌渠状的合成树 从原料(SM)开始到某一关键中间体(KIM),再合 成至目标产物(TM)。最好有多条途径可以供选择。 优点: 可以避免由于一条路线的不成功而全功尽弃。 从关键中间体(KIM)出发,可以分头组织人力进行探索, 加快整体工作的进度。 SM KIM TM © 2016 YZJ@NJU 23 喜树碱(Camptothecin) © 2016 YZJ@NJU 24 II-2. 设计和选择发散状的合成图式 由于生源合成规律的原因,在天然产物分离中一般会同时发现多个结 构类似且性质相似的天然产物(家族)。 通过发展某一关键中间体(KIM)的通用合成途径具有十分积极的意 义,如collective total synthesis; 同时,也有利于生理活性构效关系的 研究
Corey内酯与前列腺素 单THF型番荔枝内酯的合成 是受 wa axtwx ungnmxtcxrf durn-2005 Cortistatins A,J,Kand L 基3设计接力型的合成图式 番木鳖碱的全合成 集赤看素GA3:Cy6y出 H1。 Yey -女严之 -女女地
5 © 2016 YZJ@NJU 25 Corey 内酯与前列腺素 (a) Corey, E. J.; Weinshenker, N. M.; Schaaf, T. K.; Huber, W. J. Am. Chem. Soc. 1969, 91, 5675-5677; (b) Nicolaou, K. C.; Sorensen, E. J. Classics in Total Synthesis, VCH, New York, 1996, ISBN 3-527-29231-4; (c) Corey, E. J.; Schaaf, T. K.; Huber, W.; Koelliker, V.; Weinshenker, N. M.; J. Amer. Chem. Soc. 1970, 92, 397. (d) For a review see: Axen, U.; Pike, J. E.; Schneider, W. P.; in The Total Synthesis of Natural Products, Vol. 1, ApSimon, J. W., ed. Wiley, New York, 1973, 81. © 2016 YZJ@NJU 26 单THF型番荔枝内酯的合成 Yao, Z.-J.; Wu, Y.-L; et al. published works during 1992-2005. © 2016 YZJ@NJU Cortistatins A, J, K and L 27 A. G. Myers; et al. Nature Chemistry, 2010, 2, 886-892 © 2016 YZJ@NJU 28 II-3. 设计接力型的合成图式 降解产物的重组转化研究,可以使合成实践者分头同时进 行目标产物(TM)和降解产物(KIM)的合成研究,从而 以接力跑的方式加速合成研究的总体进展。 © 2016 YZJ@NJU 29 番木鳖碱的全合成 Magnus, P.; et al. J. Am. Chem. Soc. 1992, 114, 4403. © 2016 YZJ@NJU 30 赤霉素GA3:Corey-Camey acid Danheiser, R. L. in Strategies and Tactics in Organic Synthesis. Ed. by L. T. Orlando, Academic Press, 1984, 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