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高职高专药品类专业卫生部“十一五”规划教材 分析化学(第2版) 第二节气相色谱法的基本理论 第二节气相色谱法的基本理论 一、塔板理论 ◆马丁和辛格于1941年提出了塔板理论,塔板理论假设: 1.在塔板内,样品中某组分可以很快达到分配平衡,H 称为理论塔板高度。 11
全国高职高专药品类专业卫生部“十一五”规划教材 分析化学(第2版) 11 第二节气相色谱法的基本理论 第二节 气相色谱法的基本理论 一、塔板理论 ◆ 马丁和辛格于1941年提出了塔板理论,塔板理论假设: 1.在塔板内,样品中某组分可以很快达到分配平衡,H 称为理论塔板高度
全国高职高专药品类专业卫生部“十一五”规划教材 分析化学(第2版) 第二节气相色谱法的基本理论 2.流动相间歇式通过色谱柱,每次进入量为一个塔 板体积。 3.样品都加在第0号塔板上,并且样品的纵向扩散可 以忽略。 4.分配系数在各塔板上是常数。 12
全国高职高专药品类专业卫生部“十一五”规划教材 分析化学(第2版) 12 第二节气相色谱法的基本理论 2.流动相间歇式通过色谱柱,每次进入量为一个塔 板体积。 3.样品都加在第0号塔板上,并且样品的纵向扩散可 以忽略。 4.分配系数在各塔板上是常数
全国高职高专药品类专业卫生部“十一五”规划教材 分析化学(第2版) 第二节免相色谱法的基本理论 ◆理论塔板数(n)和峰宽的关系: n=合=554广=160 ◆理论塔板高度(H)可由色谱柱长(L)和理论 塔板数来计算: L H= n 13
全国高职高专药品类专业卫生部“十一五”规划教材 分析化学(第2版) 13 第二节气相色谱法的基本理论 ◆ 理论塔板数(n)和峰宽的关系: ◆ 理论塔板高度(H)可由色谱柱长(L)和理论 塔板数来计算: n L H = 2 R 2 1 2 R 2 R W t 16 W t 5 54 t n ( ) . ( ) ( ) / = = =
全国高职高专药品类专业卫生部“十一五”规划教材 分析化学(第2版) 第二节气相色谱法的基本理论 ◆有效塔板数: r-5是=1导 ◆有效塔板高度: L nef 14
全国高职高专药品类专业卫生部“十一五”规划教材 分析化学(第2版) 14 第二节气相色谱法的基本理论 ◆ 有效塔板数: ◆ 有效塔板高度: eff eff n L H = 2 R 2 1/ 2 R 2 R eff ( ) 5.54( ) 16( ) W t W t t n = = =
全国高职高专药品类专业卫生部“十一五”规划教材 分析化学(第2版) 第二节气相色谱法的基本理论 得堂互动 1.在一根3m长的色谱柱上,分离一个样品的 结果为:A组分的保留时间为17分钟,B组分 的保留时间为14分钟,空气峰的保留时间为1 分钟,A和B两组分色谱峰的基线宽度为1分 钟,用组分A计算色谱柱的理论塔板数n为多 少?板高H为多少? (1)4.6×104片;(2)4.6×103片; (3)0.65mm; (4)0.65m 15
全国高职高专药品类专业卫生部“十一五”规划教材 分析化学(第2版) 15 第二节气相色谱法的基本理论 课堂互动 1.在一根3m长的色谱柱上,分离一个样品的 结果为:A组分的保留时间为17分钟,B组分 的保留时间为14分钟,空气峰的保留时间为1 分钟,A和B两组分色谱峰的基线宽度为1分 钟,用组分A计算色谱柱的理论塔板数n为多 少?板高H为多少? (1)4.6×104片; (2) 4.6×103片; (3) 0.65mm; (4) 0.65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