员;蒙彼利埃大学、都柏林大学、安德鲁斯大学、科英布拉大学、哈佛大学、哥伦比亚大 学、哈佛医学院、密执安州立大学、格拉斯哥大学、西安大略大学、明尼苏达大学、艾伯 塔大学等许多大学授予他名誉博士学位和名誉讲师称号。 【主要著作】 《甾核的构像》(1950):《环已烷衍生物的立体化学》(1953);《有机化学的一 些现代趋向》(1958);《在生理活性化合物合成中的特殊氧化作用》(1969);《头孢 霉菌素和青霉素间的化学关系》(1971)。 第二节078、获奖者哈塞尔,0. (挪威)情况介绍 哈塞尔0.(0 dd Hassel,1897~1981),挪威化学家,由于他在现代有机化学结构 理论和立体化学方面做出了突出贡献于1969年获诺贝尔化学奖,时年72岁。 【哈塞尔教授的履历】 1897年5月17日生于挪威克里斯蒂安娜(现奥斯陆);1915年进入奥斯陆大学学习 化学、数学和物理,1920年毕业:1921年进入幕尼黑大学学习:1922年到柏林大学攻读 物理和化学,1924年获博士学位:1925年任奥斯陆大学讲师:1926年升为物理化学和电 化学副教授:1934年升为物理化学教授兼物理化学系系主任:1947年被选为挪威化学学 会主席:1964年退休:1981年5月11日逝世于挪威奥斯陆。 【获奖原因及主要成就】 他在现代有机化学结构理论和立体化学方面做出了突出贡献,证实了构像分析并应用 于预测化合物的反应,在X射线结晶学和传荷络合物研究方面也取得了很大成就。 1921年在法扬斯实验室通过有机染料卤化银的光敏作用,发现了吸收光谱指示剂 1924年以《用氯化亚锡硝基化合物还原反应速率研究》的论文获博士学位。在威廉·凯 撒学院他还研究了X射线结晶学,并应用确定了石墨的结构。1925年研究络合物、氟氧 化物和氟化物。1930年开始研究测定有机化合物分子三维结构,他运用气相的电子衍射 技术进行测定简单有机化合物分子的三维结构。后来,他主要测定环已烷、十氢萘及其衍 生物的空间结构形态,发现它们大多是由几种不同构像异构体以混合形式存在,纠正了认 为十氢萘分子是顺式结构的概念,发展了有机化学关于结构的概念。他提出和阐明了“构 像分析”的原理和方法,并把它应用在有机化学中,大大推动了有机化合物,特别是脂环 化合物立体化学的发展。 1953年他开始传荷化合物、有机卤素化合物和其它晶体结构方面的研究工作,并对 由稳定分子间弱键作用生成的络合物进行深入研究。他提出解释一定类型传荷化合物几何 形状的法则。他还使用X射线衍射法测量偶极矩等基本数据,得出电荷在分子中的分布情 况,阐明传荷化合物中电荷转移的规律和机理。并指出它们化合键的正确长度。 【获得奖励及荣誉】 122
1964年获挪威科学院授予的吉内鲁斯奖章挪威皇室还授予他圣·奥洛夫爵士勋 位:他是挪威化学学会、英国化学学会、挪威皇家科学院、丹麦皇家科学院、瑞典皇家科 学院、美国化学学会等许多学术团体的名誉成员:他还获得奥斯陆大学、哥本哈根大学、 斯德哥尔摩大学等一些大学授予的名誉博士学位。 【主要著作】 《结晶化学》(1934):《环已院衍生物的电子矩则定结果和由X射线结晶作用得出 它们之间的关系》(1934);《环已烷问题》(1943);《被称作顺式萘烷的结构》 (1946):《用电子衍射研究分子结构》(1947):《环已烷立体化学》(1953);《环 已烷键的命名法则》(1954);《原子间传荷结合键的结构表象》(1970);《气体电子 衍射法》(1971)。 名
第六十二章一九七O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奖者情况介绍 第一书079、获奖者莱洛伊尔,L.F.(阿根廷)情况介绍 莱洛伊尔L.F.(Luis F.Leloir,1906~1987),阿根廷生物化学家,由于他发现 糖-核苷酸及其在糖代谢过程中的重要作用于1970年获诺贝尔化学奖,时年64岁。 【莱洛伊尔教授的履历】 1906年9月6日生于法国巴黎:1932年从布宜诺斯艾利斯大学毕业,获医学副博士 学位:1932年~1934年在该校校医院工作:1934年在该校生理学研究所从师豪塞:1936 年到剑桥大学生物化学实验室从师霍普金斯:1937年回生理研究所:1943年在美国密苏 里州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卡尔·℉·科里生物化学实验室任助理研究员:后在纽约哥伦比 亚大学医学院从师戴维·E·格林:1945年回阿根廷在布宜诺斯艾利斯一家私人生物和实 验医学研究所工作,1847年任该所所长;1962年任布宜诺斯艾利斯大学教投,兼任生物 化学系系主任:他曾任阿根廷全国科学发展联合会主席和国家科学研究委员会委员:1987 年12月2日逝世于阿根廷布宜诺斯艾利斯,享年81岁。 【获奖原因及主要成就】 种生物体内糖代谢过程的研究,揭示了糖核苷酸在这一过程中的重要作用,阐明了多 生物合成的机理,为生物化学中最基本的问题之一,糖的代谢过程研究作出了重要贡 献 1934年在豪斯指导下他开始研究在糖类代谢作用中肾上腺的功能。1936年和马尔利 姆·狄克逊一起研究了二酸脱氢酶,和诺曼·埃德森一起研究肝中的生酮作用。1937年 开始研究脂肪酸的氧化,乙醇代谢作用和在血压调节中肾的作用等,他发现了肽高血压朊 酶。1947年开始研究生物合成乳糖,发现要求热不稳定酶和两种热稳定辅助因素存在合 成过程中,识别出葡萄糖1,6一二磷酸脂和二磷酸葡萄糖核苷。1950年阐明了有关糖转 化反应的机理,揭示二磷酸葡萄糖核苷的辅酶作用。他又陆续发现一些糖核苷酸,有乌苷 二磷酸甘露糖、二磷酸氨基葡萄糖脲核苷、二磷酸氨基半乳糖脲核苷等。他一方面研究氨 基糖的代谢作用,另一方面研究二磷酸葡萄糖脲核苷的生化作用过程。1957年发现一种 合成糖原的转化机制,使用肝提取物和肌肉酶能把二磷酸葡萄糖脲核苷催化成糖原。1965 年在研究类脂多糖生物合成中,发现和阐明了糖核苷酸在寡糖、多糖生物合成中的活性中 间体作用和转位反应等机理。他还发现由二磷酸糖核苷与配质之间的反应形成的糖苷键, 是生物体内葡萄糖和多糖合成的基础。 【获得奖励及荣誉】 他曾被阿根廷的科学学会、海伦·哈伊·惠特内基金会、塞弗罗·瓦卡罗基金会、傅 恩基金会和邦奇基金会授予奖励:他还被加拿大盖尔德纳基金会、美国的路易莎·格罗 斯·霍罗维茨基金会和墨西哥的贝尼托·朱阿雷茨基金会授予奖励:他是美国国家科学 院、英国皇家学会、美国人文自然科学院、美因哲学学会、英国生物化学学会、阿根廷国 家科学院和医学科学院等学术团体的成员或名誉成员,还是泛美生物化学学会联合会的主 席:西班牙的格拉纳达大学、巴黎大学、阿根廷的图库曼大学和拉普拉塔大学等授予他名 誉博士学位。 124
【主要著作】 《肾高渗压》(1946):《1,6一二磷酸酯葡萄糖的合成》(1955);《由二磷酸酯 葡萄糖脲核苷生物合成糖原》(1957);《用酸的不稳定性鉴定磷化合物》(1957); 《在肝中二磷酸酯葡萄糖脲核苷合成糖原》(1960);《由二磷酸酯葡萄糖脲核苷合成淀 粉和低聚糖》(1964):《二十年来糖化物的生物合成研究》(1971);《由肝的微粒体 生物合成含类脂化合物的N,N’ 二乙酸基壳二糖 一二花焦磷酸酯衍生物的类似化 合物》(1973);《糖朊的合成》(1976);《在蛋白质葡萄糖基中二花的作用》 (1977)。 125
第六十三章一九七一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奖者情况介绍 第一节080、获奖者赫茨伯格,G.(德裔加拿大人)情况介绍 赫茨伯格G.(Gerhard Herzberg,1904~1999),德裔加拿大物理化学家,由于他 运用光谱学阐明了分子的电子结构和几何形状,特别是对自由基电子结构的研究方面作出 了重要贡献于1971年获诺贝尔化学奖,时年67岁。 【赫茨伯格教授的履历】 1904年12月25日生于德国汉堡:1927年由达姆施塔特的工业大学毕业,获工程学 硕士学位;1928年在汉斯·劳指导下获物理学博士学位:同年在哥丁根大学从师马克 斯·博尔恩和詹姆斯·弗兰克攻读博士后:1929年在布里斯托尔大学从师廷代尔:1930 年~1935年在达姆施塔特工业大学任讲师、物理系副教授:1935年被加拿大萨斯喀彻温 大学任为物理教授;1945年~1948年任芝加哥大学耶基斯天文台光谱学教授;1948年在 加拿大国家科研委员会工作,1949年~1955年任物理学部主任:1956年~1957年任加拿 大物理学家联合会主席;1957年~1963年任国际应用物理联合会主席:1966年~1967年 任加拿大皇家学会主席:1955年~1969年任物理学部主任:1969年任天体物理学研究所 研究员:1999年浙世,享年95岁。 【获奖原因及主要成就】 他运用光谱学阐明了分子的电子结构和运动,特别是在自由基的研究中取得了卓越成 就。他在分子光谱学和分子结构测定方面的研究对物理化学和量子力学有很大贡献。他还 首次鉴别了星际气体和一些基团的光谱。 1928年他以各种形式气体氨的光谱论文获博士学位。1929年他发表了20多篇科学论 文,证实了氮原子不光是由质子和电子组成,并且还从氧分子的光谱中精确推算出氧分子 的离解能。1930年进行分子结构研究,在双原子分子和多原子分子研究中取得很大成 就,为现代分子光谱学奠定了基础。1933年他阐明了一种分子的对称影响它的光谱,精 确地导出许多双原子分子离解能的值。后来他还发表论述双原子分子结构及其光谱和有关 多原子分子的红外和拉曼光谱的文章。1945年他建起一个实验室,研究宇宙分子光谱, 发现一些星球的大气中含有氢气,证实慧星上存在有水。他在实验室安装了可进行吸收光 程实验的特长吸收管路。他还和特勒尔创立了一种光谱学法则。1948年他首次观察到氢 分子的四极红外吸收光谱,1952年又观察到氢分子的吸收带。他还研究稳定分子的结构 和性质,研究自由基的光谱分析。他创立了一种新的光谱分析法 闪光光解法,取得了 NH自由基的吸收光谱,为研究复杂的自由基开辟了新途径。1956年~1958年他成功地获 得了自由基CH和CH的吸收光谱,并确定了它们的结构。他还采用光学、微波光谱、自 旋共振和激光等方法,先后确定了20多种多原子自由基的电子结构。1971年在研究离子 的电子结构方面取得成就。他在天文学研究方面也有很深的造诣,促进了天体物理学的发 展。 【获得奖励及荣誉】 1953年获加拿大皇家学会授予的托里奖章:1957年获加拿大物理学会授予的金质奖 章:1968年获加拿大勋章:1969年获美国化学学会授予的威拉德·吉布斯奖章:同年获 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