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原子的质 第三章 不可分的本原和不可分的元素 第四章 时间 第五章 天象 附 录 评普卢塔克对伊壁鸠鲁神学的论战 前言 一、人同神的关系 1.恐惧和彼岸的存在物 2.崇拜和个人 3.天意和谪降了的神 二、个人的不死 1.论宗教的封建主义。庸众的地狱 2.众人的渴望 3.上帝选民的高傲 14 德谟克利特的自然哲学和伊壁鸠鲁的自然哲学的差别
第二章 原子的质 第三章 不可分的本原和不可分的元素 第四章 时间 第五章 天象 附 录 评普卢塔克对伊壁鸠鲁神学的论战 前言 一、人同神的关系 1.恐惧和彼岸的存在物 2.崇拜和个人 3.天意和谪降了的神 二、个人的不死 1.论宗教的封建主义。庸众的地狱 2.众人的渴望 3.上帝选民的高傲 14 德谟克利特的自然哲学和伊壁鸠鲁的自然哲学的差别
第一部 分 德谟克利特的自然哲学和 伊壁鸠鲁的自然哲学的一般差别 一、论 文 的 对 象 希腊哲学看起来似乎遇到了一出好的悲剧所不应遇到的结局, 即平淡的结局。在希腊,哲学的客观历史似乎在亚里士多德这个希腊 哲学中的马其顿王亚历山大那里就停止了,甚至勇敢坚强的斯多亚 派也没有取得像斯巴达人在他们的庙宇里所取得的那样的胜利:他 们把雅典娜紧紧捆在海格立斯身旁,使她不能逃走。 伊壁鸠鲁派、斯多亚派、怀疑派几乎被看作一种不合适的附加 物,同他们的巨大的前提很不相称。伊壁鸠鲁哲学似乎是德谟克利特 的物理学和昔勒尼派8 的道德思想的混合物;斯多亚主义好像是赫 拉克利特的自然思辨和昔尼克派9 的伦理世界观的结合,也许再加 上一点亚里士多德的逻辑学;最后,怀疑主义则仿佛是同这两种独断 主义相对立的必不可免的祸害。这样,人们在把这些哲学说成是更加 片面而更具有倾向性的折衷主义时,也就不自觉地把它们同亚历山 大里亚哲学10联系在一起。最后,亚历山大里亚哲学则被看成是一种 15
第一部 分 德谟克利特的自然哲学和 伊壁鸠鲁的自然哲学的一般差别 一、论 文 的 对 象 希腊哲学看起来似乎遇到了一出好的悲剧所不应遇到的结局, 即平淡的结局。在希腊,哲学的客观历史似乎在亚里士多德这个希腊 哲学中的马其顿王亚历山大那里就停止了,甚至勇敢坚强的斯多亚 派也没有取得像斯巴达人在他们的庙宇里所取得的那样的胜利:他 们把雅典娜紧紧捆在海格立斯身旁,使她不能逃走。 伊壁鸠鲁派、斯多亚派、怀疑派几乎被看作一种不合适的附加 物,同他们的巨大的前提很不相称。伊壁鸠鲁哲学似乎是德谟克利特 的物理学和昔勒尼派8 的道德思想的混合物;斯多亚主义好像是赫 拉克利特的自然思辨和昔尼克派9 的伦理世界观的结合,也许再加 上一点亚里士多德的逻辑学;最后,怀疑主义则仿佛是同这两种独断 主义相对立的必不可免的祸害。这样,人们在把这些哲学说成是更加 片面而更具有倾向性的折衷主义时,也就不自觉地把它们同亚历山 大里亚哲学10联系在一起。最后,亚历山大里亚哲学则被看成是一种 15
完全的幻想和混乱—— 一种紊乱,在这种紊乱里据说最多只能承认 意向的普遍性。 的确,有一种老生常谈的真理,说发生、繁荣和衰亡是一个铁环, 一切与人有关的事物都注定包含于其中,并且必定要绕着它走一圈。 所以,说希腊哲学在亚里士多德那里达到极盛之后,接着就衰落了, 这也没有什么可惊奇之处。不过英雄之死与太阳落山相似,而和青蛙 因胀破了肚皮致死不同。 此外,发生、繁荣和衰亡是极其一般、极其模糊的观念,要把一切 东西都塞进去固然可以,但要借助这些观念去理解什么东西却办不 到。死亡本身已预先包含在生物中,因此对死亡的形态也应像对生命 的形态那样,在固有的特殊性中加以考察。 最后,如果我们回顾一下历史,难道伊壁鸠鲁主义、斯多亚主义 和怀疑主义是一些特殊现象吗?难道它们不是罗马精神的原型,即希 腊迁移到罗马去的那种形态吗?难道它们不具有性格十分刚毅的、强 有力的、永恒的本质,以致连现代世界也不得不承认它们享有充分的 精神上的公民权吗? 我强调指出这一点,只是为了唤起对于这些体系的历史重要性 的记忆。但是,这里要研究的并不是它们对于整个文化的一般意义; 这里要研究的是它们同更古老的希腊哲学的联系。 有人认为,希腊哲学是以两类不同的折衷主义体系为终结的,其 中一类是伊壁鸠鲁主义、斯多亚主义和怀疑主义这一组哲学,另一类 统称为亚历山大里亚的思辨,难道这种看法不应促使人们至少联系 这种关系去加以探讨吗?其次,在正在向总体发展的柏拉图哲学和亚 里士多德哲学之后,出现了一些新的体系,它们不以这两种丰富的精 神形态为依据,而是进一步往上追溯到最简单的学派:在物理学方面 16 德谟克利特的自然哲学和伊壁鸠鲁的自然哲学的差别
完全的幻想和混乱—— 一种紊乱,在这种紊乱里据说最多只能承认 意向的普遍性。 的确,有一种老生常谈的真理,说发生、繁荣和衰亡是一个铁环, 一切与人有关的事物都注定包含于其中,并且必定要绕着它走一圈。 所以,说希腊哲学在亚里士多德那里达到极盛之后,接着就衰落了, 这也没有什么可惊奇之处。不过英雄之死与太阳落山相似,而和青蛙 因胀破了肚皮致死不同。 此外,发生、繁荣和衰亡是极其一般、极其模糊的观念,要把一切 东西都塞进去固然可以,但要借助这些观念去理解什么东西却办不 到。死亡本身已预先包含在生物中,因此对死亡的形态也应像对生命 的形态那样,在固有的特殊性中加以考察。 最后,如果我们回顾一下历史,难道伊壁鸠鲁主义、斯多亚主义 和怀疑主义是一些特殊现象吗?难道它们不是罗马精神的原型,即希 腊迁移到罗马去的那种形态吗?难道它们不具有性格十分刚毅的、强 有力的、永恒的本质,以致连现代世界也不得不承认它们享有充分的 精神上的公民权吗? 我强调指出这一点,只是为了唤起对于这些体系的历史重要性 的记忆。但是,这里要研究的并不是它们对于整个文化的一般意义; 这里要研究的是它们同更古老的希腊哲学的联系。 有人认为,希腊哲学是以两类不同的折衷主义体系为终结的,其 中一类是伊壁鸠鲁主义、斯多亚主义和怀疑主义这一组哲学,另一类 统称为亚历山大里亚的思辨,难道这种看法不应促使人们至少联系 这种关系去加以探讨吗?其次,在正在向总体发展的柏拉图哲学和亚 里士多德哲学之后,出现了一些新的体系,它们不以这两种丰富的精 神形态为依据,而是进一步往上追溯到最简单的学派:在物理学方面 16 德谟克利特的自然哲学和伊壁鸠鲁的自然哲学的差别
转向自然哲学家,在伦理学方面转向苏格拉底学派,难道这不是值得 注意的现象吗?再者,在亚里士多德之后出现的体系,仿佛都可以在 往昔找到它们现成的基础,这种说法有何根据呢?把德谟克利特和昔 勒尼派、赫拉克利特和昔尼克派结合在一起,这又怎样予以说明呢? 在伊壁鸠鲁派、斯多亚派和怀疑派那里,自我意识的一切环节都得到 充分表现,不过每个环节都表现为一种特殊的存在,难道这是偶然的 吗?这些体系合在一起形成自我意识的完整结构,这也是偶然的吗? 最后,希腊哲学借以神话般地从七贤11开始,并且仿佛作为这一哲学 的中心点,作为这一哲学的造物主体现在苏格拉底身上的形象,我指 的是哲人——σψ —— 的形象,这种形象被上述那些体系说成是真 正科学的现实,难道这也是偶然的吗? 在我看来,如果说那些较早的体系对于希腊哲学的内容较为重 要、较有意义的话,那么亚里士多德以后的体系,主要是伊壁鸠鲁派、 斯多亚派和怀疑派这一组学派则对希腊哲学的主观形式,对其性质 较为重要、较有意义。然而正是这种主观形式,即这些哲学体系的精 神承担者,由于它们的形而上学的规定,直到现在几乎完全被遗忘 了。 关于伊壁鸠鲁派、斯多亚派和怀疑派哲学的全部概况,以及它们 与较早的和较晚的希腊思辨的总体关系,我打算在一部更为详尽的 著作里加以阐述。① 在这里,好像通过一个例子,并且也只从一个方面,即从它们与 较早的思辨的联系方面,来阐述这种关系也就足够了。 我选择了伊壁鸠鲁的自然哲学同德谟克利特的自然哲学的关系 第 一 部 分 17 ① 马克思后来没有写出这部著作。—— 编者注
转向自然哲学家,在伦理学方面转向苏格拉底学派,难道这不是值得 注意的现象吗?再者,在亚里士多德之后出现的体系,仿佛都可以在 往昔找到它们现成的基础,这种说法有何根据呢?把德谟克利特和昔 勒尼派、赫拉克利特和昔尼克派结合在一起,这又怎样予以说明呢? 在伊壁鸠鲁派、斯多亚派和怀疑派那里,自我意识的一切环节都得到 充分表现,不过每个环节都表现为一种特殊的存在,难道这是偶然的 吗?这些体系合在一起形成自我意识的完整结构,这也是偶然的吗? 最后,希腊哲学借以神话般地从七贤11开始,并且仿佛作为这一哲学 的中心点,作为这一哲学的造物主体现在苏格拉底身上的形象,我指 的是哲人——σψ —— 的形象,这种形象被上述那些体系说成是真 正科学的现实,难道这也是偶然的吗? 在我看来,如果说那些较早的体系对于希腊哲学的内容较为重 要、较有意义的话,那么亚里士多德以后的体系,主要是伊壁鸠鲁派、 斯多亚派和怀疑派这一组学派则对希腊哲学的主观形式,对其性质 较为重要、较有意义。然而正是这种主观形式,即这些哲学体系的精 神承担者,由于它们的形而上学的规定,直到现在几乎完全被遗忘 了。 关于伊壁鸠鲁派、斯多亚派和怀疑派哲学的全部概况,以及它们 与较早的和较晚的希腊思辨的总体关系,我打算在一部更为详尽的 著作里加以阐述。① 在这里,好像通过一个例子,并且也只从一个方面,即从它们与 较早的思辨的联系方面,来阐述这种关系也就足够了。 我选择了伊壁鸠鲁的自然哲学同德谟克利特的自然哲学的关系 第 一 部 分 17 ① 马克思后来没有写出这部著作。—— 编者注
作为这样一个例子。我并不认为这是一个最便当的出发点。因为,一 方面人们有一个根深蒂固的旧偏见,即把德谟克利特的物理学和伊 壁鸠鲁的物理学等同起来,以致把伊壁鸠鲁所作的修改看作只是一 些随心所欲的臆造;另一方面,就具体情况来说,我又不得不去研究 一些看起来好像无关紧要的细枝末节。但是,正因为这种偏见同哲学 的历史一样古老,而二者之间的差别又极其隐蔽,好像只有用显微镜 才能发现它们,所以,尽管德谟克利特的物理学和伊壁鸠鲁的物理学 之间有着联系,但是证实存在于它们之间的贯穿到极其细微之处的 本质差别就显得特别重要了。在细微之处可以证实的东西,当各种情 况在更大范围表现出来的时候就更容易加以说明了,相反,如果只作 极其一般的考察,就会令人怀疑所得出的结论究竟是否在每一个别 场合都能得到证实。 二、对德谟克利特的物理学和伊壁 鸠鲁的物理学的关系的判断 一般地说,我的见解和前人的见解关系怎样,只要粗略地考察一 下古代人对德谟克利特的物理学和伊壁鸠鲁的物理学的关系的判 断,就一目了然了。 斯多亚派的波西多尼乌斯、尼古拉和索蒂昂指责伊壁鸠鲁,说他 把德谟克利特关于原子的学说和亚里斯提卜关于快乐的学说冒充为 他自己的学说。(1)学院派的科塔问西塞罗:“在伊壁鸠鲁的物理学中 究竟有什么东西不是属于德谟克利特的呢?伊壁鸠鲁诚然改变了一 些地方,但大部分是重复德谟克利特的话。”(2)西塞罗自己也说:“伊 18 德谟克利特的自然哲学和伊壁鸠鲁的自然哲学的差别
作为这样一个例子。我并不认为这是一个最便当的出发点。因为,一 方面人们有一个根深蒂固的旧偏见,即把德谟克利特的物理学和伊 壁鸠鲁的物理学等同起来,以致把伊壁鸠鲁所作的修改看作只是一 些随心所欲的臆造;另一方面,就具体情况来说,我又不得不去研究 一些看起来好像无关紧要的细枝末节。但是,正因为这种偏见同哲学 的历史一样古老,而二者之间的差别又极其隐蔽,好像只有用显微镜 才能发现它们,所以,尽管德谟克利特的物理学和伊壁鸠鲁的物理学 之间有着联系,但是证实存在于它们之间的贯穿到极其细微之处的 本质差别就显得特别重要了。在细微之处可以证实的东西,当各种情 况在更大范围表现出来的时候就更容易加以说明了,相反,如果只作 极其一般的考察,就会令人怀疑所得出的结论究竟是否在每一个别 场合都能得到证实。 二、对德谟克利特的物理学和伊壁 鸠鲁的物理学的关系的判断 一般地说,我的见解和前人的见解关系怎样,只要粗略地考察一 下古代人对德谟克利特的物理学和伊壁鸠鲁的物理学的关系的判 断,就一目了然了。 斯多亚派的波西多尼乌斯、尼古拉和索蒂昂指责伊壁鸠鲁,说他 把德谟克利特关于原子的学说和亚里斯提卜关于快乐的学说冒充为 他自己的学说。(1)学院派的科塔问西塞罗:“在伊壁鸠鲁的物理学中 究竟有什么东西不是属于德谟克利特的呢?伊壁鸠鲁诚然改变了一 些地方,但大部分是重复德谟克利特的话。”(2)西塞罗自己也说:“伊 18 德谟克利特的自然哲学和伊壁鸠鲁的自然哲学的差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