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2014学年(上)七年级语文第一单元试卷 姓名 班级 座号 温馨提示:认真审题,仔细答题,相信你一定能行! 积累与运用(28分) 1、给下列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10分) 分q1 tan 痪 树杈( 诀别() 妹j角沐()浴 脸颊() 2、下列词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2分) A.内疚匿笑形影不离B.憔悴攥着不可抗拒 C.脸颊祷告各得其所D.繁衍烂漫自做主张 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 A.会不会用心观察,能不能重视积累,是提高写作水平的关键 B.他的语文成绩不仅在全校很突出,而且在我班也名列前茅。 C.开展“每月少开一天车”的活动,可以使蕉城的空气更加清新。 4、下列句子的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2分) A.我们在田野散步:我,我的母亲,我的妻子和儿子。 B.后来发生了分歧:母亲要走大路,大路平顺。我的儿子要走小路, 小路有意思。 C.“哎呀,烦不烦,几步路,有什么好准备的?” 对下列句子的描写方法判断错误的一项是()(2分 A、奶奶突然说:“算了吧,这样多不好。”(语言描写) B、我即刻伸手抓断了蝴蝶的一支翅骨,又将风轮掷在地下,踏扁 了。(动作描写) 我想,他要说了,我即刻便受了宽恕,我的心从此也宽松了吧
1 2013---2014 学年(上)七年级语文第一单元试卷 姓名 班级 座号 温馨提示:认真审题,仔细答题,相信你一定能行! 一、积累与运用(28 分) 1、给下列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10 分) 分 qí tān 痪 树杈( ) 诀别 ( ) 一霎( )时 徘 huí zí 妹 jǐ 角 沐( )浴 脸颊( ) 2、下列词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2 分) A.内疚 匿笑 形影不离 B. 憔悴 攥着 不可抗拒 C.脸颊 祷告 各得其所 D. 繁衍 烂漫 自做主张 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2 分) A.会不会用心观察,能不能重视积累,是提高写作水平的关键。 B.他的语文成绩不仅在全校很突出,而且在我班也名列前茅。 C.开展“每月少开一天车”的活动,可以使蕉城的空气更加清新。 4、下列句子的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2 分) A.我们在田野散步:我,我的母亲,我的妻子和儿子。 B.后来发生了分歧:母亲要走大路,大路平顺。我的儿子要走小路, 小路有意思。 C. “哎呀,烦不烦,几步路,有什么好准备的?” 5、对下列句子的描写方法判断错误的一项是( )(2 分) A、奶奶突然说:“算了吧,这样多不好。”(语言描写) B、我即刻伸手抓断了蝴蝶的一支翅骨,又将风轮掷在地下,踏扁 了。 (动作描写) C、我想,他要说了,我即刻便受了宽恕,我的心从此也宽松了吧
(语言描写) 、当你遇到下列情况时,你认为说法较委婉得体的一项是() A当同桌向你请教问题时,你说:“好吧,咱们一起来研究研究。” B、当你乘车被人踩了脚时,你说:“喂,怎么回事,没长眼啊!” C、你参加演讲比赛得了一等奖,同学们夸你,你说:“过奖啦,我 有天赋嘛!” D、同学苗苗被自行车撞伤,你打电话给他妈妈通报情况时说:“阿 姨,不好啦,苗苗出车祸了!”(2分) 7、下列文句的空缺处,依次填入的词语恰当一组是()(2分) (1)母亲()地点点头,便去拿外套 (2)看看三轮车远去,也绝没有想到那竞是永远的() (3)学习上,我们如果不讲究方法,只是一味地死记硬背,结果 只可能是() A.信服诀别事倍功半 B.佩服诀别事半功倍 C.信服永别事倍功半D.佩服永别事半功倍 8、根据释义,写出相应的成语(填写序号)(2分) A.各得其所B.自作主张C.絮絮叨叨D.不可抗拒 (1)每个人或事物都得到了合适的安顿。() (2)说话啰嗦,来回反复地说。() (3)任何力量都不能阻挡。() (4)做事不与别人商量,擅自处置。() 9、下列句子与上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 我蹲下来,背起了母亲,妻子也蹲下来,背起了儿子。我的母 亲虽然高大,然而很瘦,自然不算重 自然也轻 但我和妻子都是慢慢地,稳稳地,走得很仔细,好像我背上的同她
2 (语言描写 ) 6、当你遇到下列情况时,你认为说法较委婉得体的一项是( ) A 当同桌向你请教问题时,你说:“好吧,咱们一起来研究研究。” B、当你乘车被人踩了脚时,你说:“喂,怎么回事,没长眼啊!” C、你参加演讲比赛得了一等奖,同学们夸你,你说:“过奖啦,我 有天赋嘛!” D、同学苗苗被自行车撞伤,你打电话给他妈妈通报情况时说:“阿 姨,不好啦,苗苗出车祸了!” (2 分) 7、下列文句的空缺处,依次填入的词语恰当一组是( )(2 分) (1)母亲( )地点点头,便去拿外套。 (2)看看三轮车远去,也绝没有想到那竟是永远的( ) (3)学习上,我们如果不讲究方法,只是一味地死记硬背,结果 只可能是( ) A.信服 诀别 事倍功半 B.佩服 诀别 事半功倍 C.信服 永别 事倍功半 D.佩服 永别 事半功倍 8、根据释义,写出相应的成语(填写序号)(2 分) A.各得其所 B.自作主张 C.絮絮叨叨 D.不可抗拒 (1)每个人或事物都得到了合适的安顿。( ) (2)说话啰嗦,来回反复地说。( ) (3)任何力量都不能阻挡。( ) (4)做事不与别人商量,擅自处置。( ) 9、下列句子与上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2 分) 我蹲下来,背起了母亲,妻子也蹲下来,背起了儿子。我的母 亲虽然高大,然而很瘦,自然不算重;-----------,自然也轻。 但我和妻子都是慢慢地,稳稳地,走得很仔细,好像我背上的同她
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 A.儿子毕竟幼小,虽然很胖B.儿子毕竟很胖,即使幼小 C.儿子尽管很胖,毕竟幼小D.儿子虽然很胖,毕竟幼小 10.下面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散步》的作者是莫怀戚,本文是一篇散文,写了一家人 起散步的故事,是对中华传统美德中尊老爱幼观念的形象诠释。 B.《秋天的怀念》选自《史铁生作品集》。那个秋天,母亲病 故了,“我”终于懂得了母亲未说完的遗言,领悟出“好好儿活” 这句话的意义和分量。 C.《金色花》主要写了”我”四次变成金色花与母亲嬉戏的 情形,让读者感受到母子情深,感受到母子之爱。 填空(12分) 志在千里。(《龟虽寿》) 2、开轩面场圃, 。(《过故人庄》) 3、《过故人庄》中“ ”两句写出 了农村的优美风光。 4 还来就菊花。(《过故人庄》) 5、《繁星》《春水》是 (作者)在印度诗人 的《 》的影响下写成的。总的来说,它们包括三个方面 的内容:一是 二是 三是 《繁星》《春水》在语言上的特点是
3 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 A.儿子毕竟幼小,虽然很胖 B.儿子毕竟很胖,即使幼小 C.儿子尽管很胖,毕竟幼小 D.儿子虽然很胖,毕竟幼小 10.下面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2 分) A.《散步》的作者是莫怀戚,本文是一篇散文,写了一家人一 起散步的故事,是对中华传统美德中尊老爱幼观念的形象诠释。 B.《秋天的怀念》选自《史铁生作品集》。那个秋天,母亲病 故了,“我”终于懂得了母亲未说完的遗言,领悟出“好好儿活” 这句话的意义和分量。 C. 《金色花》主要写了”我”四次变成金色花与母亲嬉戏的 情形,让读者感受到母子情深,感受到母子之爱。 二、填空(12 分) 1、 ,志在千里。(《龟虽寿》) 2、开轩面场圃, 。(《过故人庄》) 3、《过故人庄》中“ ”两句写出 了农村的优美风光。 4、 ,还来就菊花。(《过故人庄》) 5、《繁星》《春水》是 (作者)在印度诗人 的《 》的影响下写成的。总的来说,它们包括三个方面 的内容:一是 二是 三是 。 《繁星》《春水》在语言上的特点是
三、课内阅读(60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1--5题。(24分)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f6u)?”答曰: 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 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 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字词(6分) 与人期行 太丘舍去 去后乃至 相委而去 尊君在不 入门不顾 2、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1)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2)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找出友人被元方反驳前后神态变化的两个词。(4分) 4、元方是从哪两个方面去反驳他父亲的友人的?从中可知元 方是个怎样的孩子?(4分) 5、学习了本文你明白了什么道理?(4分)
4 三、课内阅读(60 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 1---5 题。(24 分)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fǒu)?”答曰: “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 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 骂父,则是无礼。” 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字词(6 分) 与人期行 太丘舍去 去后乃至 相委而去 尊君在不 入门不顾 2、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 分) (1)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2)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3、找出友人被元方反驳前后神态变化的两个词。(4 分) 4、元方是从哪两个方面去反驳他父亲的友人的?从中可知元 方是个怎样的孩子?(4 分) 5、学习了本文你明白了什么道理?(4 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6-10题(18分) 这南方初春的田野,大块小块的新绿随意地铺着,有的浓,有 的淡;树上的绿芽也密了;田野里的冬水也咕咕地起着水泡。这 切使人想起一样东西一一生命。 我和母亲走在前面,我的妻子和儿子走在后面。小家伙突然叫 起来:“前面也是妈妈和儿子,后面也是妈妈和儿子。”我们都笑 后来发生了分歧:母亲要走大路,大路平顺:我的儿子要走小 路,小路有意思。不过,一切都取决于我。我的母亲老了,她早已 习惯听从她强壮的儿子;我的儿子还小,他还习惯听从他高大的父 亲;妻子呢,在外边,她总是听我的。一霎时我感到了责任的重大 我想一个两全的办法,找不出;我想拆散一家人,分成两路,各得 其所,终不愿意。我决定委屈儿子,因为我伴同他的时日还长。我 说:“走大路。” 但是母亲摸摸孙儿的小脑瓜,变了主意:“还是走小路吧。 她的眼随小路望去:那里有金色的菜花,两行整齐的桑树,尽头二 口水波粼粼的鱼塘。“我走不过去的地方你就背着我。”母亲对我 说 这样,我们在阳光下,向着那菜花、桑树和鱼塘走去。到了 处,我蹲下来,背起了母亲,妻子也蹲下来,背起了儿子。我的母 亲虽然高大,然而很瘦,自然不算重:儿子虽然很胖,毕竟幼小 自然也轻。但我和妻子都是慢慢地,稳稳地,走得很仔细,好像我 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 6、下列哪个细节表现我对母亲的孝敬()(3分) A、我的母亲又熬过了一个严冬
5 (二)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 6—10 题(18 分) 这南方初春的田野,大块小块的新绿随意地铺着,有的浓,有 的淡;树上的绿芽也密了;田野里的冬水也咕咕地起着水泡。这一 切使人想起一样东西——生命。 我和母亲走在前面,我的妻子和儿子走在后面。小家伙突然叫 起来:“前面也是妈妈和儿子,后面也是妈妈和儿子。”我们都笑 了。 后来发生了分歧:母亲要走大路,大路平顺;我的儿子要走小 路,小路有意思。不过,一切都取决于我。我的母亲老了,她早已 习惯听从她强壮的儿子;我的儿子还小,他还习惯听从他高大的父 亲;妻子呢,在外边,她总是听我的。一霎时我感到了责任的重大。 我想一个两全的办法,找不出;我想拆散一家人,分成两路,各得 其所,终不愿意。我决定委屈儿子,因为我伴同他的时日还长。我 说:“走大路。” 但是母亲摸摸孙儿的小脑瓜,变了主意:“还是走小路吧。” 她的眼随小路望去:那里有金色的菜花,两行整齐的桑树,尽头一 口水波粼粼的鱼塘。“我走不过去的地方你就背着我。”母亲对我 说。 这样,我们在阳光下,向着那菜花、桑树和鱼塘走去。到了一 处,我蹲下来,背起了母亲,妻子也蹲下来,背起了儿子。我的母 亲虽然高大,然而很瘦,自然不算重;儿子虽然很胖,毕竟幼小, 自然也轻。但我和妻子都是慢慢地,稳稳地,走得很仔细,好像我 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 6、下列哪个细节表现我对母亲的孝敬( )(3 分) A、我的母亲又熬过了一个严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