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随着时间推移,其他国家模仿 能力在加强,从而在这种产品上的技 术差距在缩小,创新国逐渐丧失了比 12 较优势,出口减少,最后甚至从其他 3 8+4 国家进口廉价的该种新产品。 765 产品生命周期理论是在上述理论 的基础上不断理论化、系统化而形成 的。产品生命周期原来是市场学的概 念,美国学者维农和威尔斯将市场学 的产品生命周期与国际分工理论结合 起来,使比较成本理论从静态发展为 动态
但随着时间推移,其他国家模仿 能力在加强,从而在这种产品上的技 术差距在缩小,创新国逐渐丧失了比 较优势,出口减少,最后甚至从其他 国家进口廉价的该种新产品。 产品生命周期理论是在上述理论 的基础上不断理论化、系统化而形成 的。产品生命周期原来是市场学的概 念,美国学者维农和威尔斯将市场学 的产品生命周期与国际分工理论结合 起来,使比较成本理论从静态发展为 动态
产品的生命周期,是指新产品经 历发明、应用、推广到市场饱和、产 品衰落,进而被其他产品所代替四个 阶段。 12 第一阶段是创新阶段,新产品在发明国 3 8+4 产生,供应本国需要,企业占领了国内 765 市场。 第二阶段是成长阶段,在国内市场饱和 以后,新产品的发明国寻求新的市场将 产品出口到国外市场。由于该产品是别 国不能生产的新产品,所以具有垄断优 势,只有那些与发明国收入相近,进而 使需求水平接近的国家才进口这种新产
产品的生命周期,是指新产品经 历发明、应用、推广到市场饱和、产 品衰落,进而被其他产品所代替四个 阶段。 ¾ 第一阶段是创新阶段 ,新产品在发明国 产生,供应本国需要,企业占领了国内 市场。 ¾ 第二阶段是成长阶段,在国内市场饱和 以后,新产品的发明国寻求新的市场将 产品出口到国外市场。由于该产品是别 国不能生产的新产品,所以具有垄断优 势,只有那些与发明国收入相近,进而 使需求水平接近的国家才进口这种新产 品
第三阶段就进入到了成熟阶段,新产 品的进口国在进囗了该种新产品之 后,也随之掌握了该产品的生产技 12 术,从而逐步仿制并有部分出口,这 3 时发明国的技术垄断优势消失,而在 8+4 765 成本上,发明国显然处于劣势地位。 第四阶段是这种新产品进入标准化阶 段,此时,技术相对比较落后的国家 也掌握了该项产品的生产技术,仿制 该标准化产品,替代进口品,进而利 用研制成本为零且消化成本较低的优 势逐步打进国外市场,出口该产品。 之后该产品逐步走向衰落
¾ 第三阶段就进入到了成熟阶段,新产 品的进口国在进口了该种新产品之 后,也随之掌握了该产品的生产技 术,从而逐步仿制并有部分出口,这 时发明国的技术垄断优势消失,而在 成本上,发明国显然处于劣势地位。 ¾ 第四阶段是这种新产品进入标准化阶 段,此时,技术相对比较落后的国家 也掌握了该项产品的生产技术,仿制 该标准化产品,替代进口品,进而利 用研制成本为零且消化成本较低的优 势逐步打进国外市场,出口该产品。 之后该产品逐步走向衰落
这四个阶段中,要素的密集度也 在相应地发生着变化。 12 在创新阶段需要大量科学技术力 3 8+4 量的投入,这时的产品是属于技术密 765 集型的。 在成长阶段,技术工艺基本定 型,生产线日趋完善,大规模的批量 生产需要的是资金投入,因此这时的 产品转为资本密集型
这四个阶段中,要素的密集度也 在相应地发生着变化。 在创新阶段需要大量科学技术力 量的投入,这时的产品是属于技术密 集型的。 在成长阶段,技术工艺基本定 型,生产线日趋完善,大规模的批量 生产需要的是资金投入,因此这时的 产品转为资本密集型
当进入成熟期以后,技术工艺完 全成熟,对技术的要求降低,劳动可 12 以弥补资本方面的不足,这时的产品 3 8+4 生产已转入劳动力丰富而资本短缺的 765 落后国进行,产品也成为劳动密集型 的了。新产品要素密集度的不断变 化,使其具有不同的比较优势,所以 产品的生产才能在不同类型国家间传 递
当进入成熟期以后,技术工艺完 全成熟,对技术的要求降低,劳动可 以弥补资本方面的不足,这时的产品 生产已转入劳动力丰富而资本短缺的 落后国进行,产品也成为劳动密集型 的了。新产品要素密集度的不断变 化,使其具有不同的比较优势,所以 产品的生产才能在不同类型国家间传 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