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国际经济合作理论 12 0 9 3 8 7A5
第二章 国际经济合作理论 国际经济合作理论
国际经济合作已经成为经济 学的一门重要学科,就其理论而 言,就是要解释国际经济合作的 原因、结构和利益分配等这些基 12 本的理论问题。 3 8+4 为此我们介绍几种比较重要 765 的国际经济合作的基本理论:国 际分工理论、国际互相依赖理 论、经济一体化理论和生产要素 移动理论。 这些理论都以国际经济合作 现象为基础,并加以分析,从而 得出国际经济合作形成和发展的 真正原因
国际经济合作已经成为经济 学的一门重要学科,就其理论而 言,就是要解释国际经济合作的 原因、结构和利益分配等这些基 本的理论问题。 为此我们介绍几种比较重要 的国际经济合作的基本理论:国 际分工理论、国际互相依赖理 论、经济一体化理论和生产要素 移动理论。 这些理论都以国际经济合作 现象为基础,并加以分析,从而 得出国际经济合作形成和发展的 真正原因
第一节国际分工理论 萌芽阶段 12 15-16世纪,随着地理大发 3 8+4 现,国际贸易在地域、数量、种 765 类上都有了前所未有的发现,各 国之间通过商品交易已经初步显 示了生产的相互补充和各自优 势,这时就打下了形成国际分工 的基础,但这一时期的国际分工 主要取决于自然条件的差异,尚 未深入到物质生产领域
萌芽阶段: 15—16世纪,随着地理大发 现,国际贸易在地域、数量、种 类上都有了前所未有的发现,各 国之间通过商品交易已经初步显 示了生产的相互补充和各自优 势,这时就打下了形成国际分工 的基础,但这一时期的国际分工 主要取决于自然条件的差异,尚 未深入到物质生产领域。 第一节 国际分工理论
形成与发展阶段 在18-19世纪,兴起了两次 工业革命,生产得到了飞速的发 12 展,为国际分工的发展创造了坚 3 8+4 实物质基础。国际分工在18世纪 765 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基础上形成, 在19世纪末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基 础上充分发展。国际分工以机器 大工业为物质基础,以国际的工 业与农业分工为主要特征,最终 导致先进的工业国与落后的原材 料供应国、城市与农村的对立
形成与发展阶段: 在18—19世纪,兴起了两次 工业革命,生产得到了飞速的发 展,为国际分工的发展创造了坚 实物质基础。国际分工在18世纪 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基础上形成, 在19世纪末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基 础上充分发展。国际分工以机器 大工业为物质基础,以国际的工 业与农业分工为主要特征,最终 导致先进的工业国与落后的原材 料供应国、城市与农村的对立
新的发展阶段 20世纪第二次世界大战以 后,由于发展中国家兴起,第三 12 工业革命产生,以及跨国公司 3 8+4 765 的大发展,使得国际分工发展到 个新阶段,工业国与农业国的 分工已退居次要地位,而部门间 和部门内的分工则成为战后国际 分工的主要特征。 下面简要地介绍国际分工理 论的产生和发展
新的发展阶段: 20世纪第二次世界大战以 后,由于发展中国家兴起,第三 次工业革命产生,以及跨国公司 的大发展,使得国际分工发展到 一个新阶段,工业国与农业国的 分工已退居次要地位,而部门间 和部门内的分工则成为战后国际 分工的主要特征。 下面简要地介绍国际分工理 论的产生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