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国际分工理论 早期的国际分工理论:绝对 12 成本理论和比较成本理论 3 8+4 765 15-16世纪,地理大发现促使国 际分工的发展,早期的国际分工理论 就对这种分工出现的原因作了最初的 有益的理论探索
一、早期的国际分工理论:绝对 成本理论和比较成本理论 15—16世纪,地理大发现促使国 际分工的发展,早期的国际分工理论 就对这种分工出现的原因作了最初的 有益的理论探索。 第一节 国际分工理论
●(-)绝对成本理论 绝对成本理论是由英国古典经济 12 学家亚当。斯密在其代表作《国民财 3 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中提出的。 8+4 765 绝对成本理论实际上是指在某种商品 的生产上,一个国家所耗费的劳动成 本绝对低于自己的贸易伙伴国,在劳 动生产率上占有绝对优势。各国都生 自己具有绝对优势的成品,继而进 行自由交换,这样彼此都可以获得绝 对利益好处
V(一)绝对成本理论 绝对成本理论是由英国古典经济 学家亚当。斯密在其代表作《国民财 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中提出的。 绝对成本理论实际上是指在某种商品 的生产上,一个国家所耗费的劳动成 本绝对低于自己的贸易伙伴国,在劳 动生产率上占有绝对优势。各国都生 产自己具有绝对优势的成品,继而进 行自由交换,这样彼此都可以获得绝 对利益好处
●(二)比较成本理论 比较成本理论的提出者是英国经 12 济学家大卫·李嘉图。该理论的目的 3 在于说明决定国际贸易的基础是比较 8+4 765 利益,而不是绝对利益。一国即使劳 动生产率在任何一种产品上都处于绝 对不利的地位,仍有可能与他国进行 生产分工,并从分工中获得利益。 但是这里需要遵循一个原则:两 利相权取其重,两弊相权取其轻
V(二)比较成本理论 比较成本理论的提出者是英国经 济学家大卫·李嘉图。该理论的目的 在于说明决定国际贸易的基础是比较 利益,而不是绝对利益。一国即使劳 动生产率在任何一种产品上都处于绝 对不利的地位,仍有可能与他国进行 生产分工,并从分工中获得利益。 但是这里需要遵循一个原则:两 利相权取其重,两弊相权取其轻
正是基于这一原则,在任何产品上 均有优势的一国专门生产其相对优势最 大的产品,而另一国则放弃生产其相对 12 劣势最大的产品,而专门生产相对劣势 最小的产品。 3 8+4 765 虽然比较成本理论在更大的程度上 解释了国际分工的互利性,在揭示国际 分工的产生原因方面具有一定的说服 力。但是,受当时国际分工发展水平所 限,它还不可能更深入地解释国际分工 的根本原因,其理论探讨还只局限于交 换领域,但是,斯密和李嘉图的开创精 神以及以劳动价值论为基础的科学性理 论具有十分深远的意义
正是基于这一原则,在任何产品上 均有优势的一国专门生产其相对优势最 大的产品,而另一国则放弃生产其相对 劣势最大的产品,而专门生产相对劣势 最小的产品。 虽然比较成本理论在更大的程度上 解释了国际分工的互利性,在揭示国际 分工的产生原因方面具有一定的说服 力。但是,受当时国际分工发展水平所 限,它还不可能更深入地解释国际分工 的根本原因,其理论探讨还只局限于交 换领域,但是,斯密和李嘉图的开创精 神以及以劳动价值论为基础的科学性理 论具有十分深远的意义
第一节国际分工理论 国际分工理论的发展:赫克 12 歇尔一俄林模型及里昂惕夫反论 3 8+4 在18世纪和19世纪末,机器大工 765 业的现代生产方式最终得以确定下 来,在此基础上,国际分工在深度、 广度上都达到空前的水平。这使得对 国际分工的理论探索在前人的基础 上,可以引入更多的因素,达到更深 的层次。不过,理论发展也逐渐背离 了劳动价值论
二、国际分工理论的发展:赫克 歇尔—俄林模型及里昂惕夫反论 在18世纪和19世纪末,机器大工 业的现代生产方式最终得以确定下 来,在此基础上,国际分工在深度、 广度上都达到空前的水平。这使得对 国际分工的理论探索在前人的基础 上,可以引入更多的因素,达到更深 的层次。不过,理论发展也逐渐背离 了劳动价值论。 第一节 国际分工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