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峪关市一中2012-2013学年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试卷 语文试题 第I卷阅读题 甲必考题 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古玛雅人预言2012年将是世界末日,无论是考古学家还是普通公众都对这一预 言予以极大关注。墨西哥国家人类学与历史研究所的考古学家承认,他们发现了 第二个提及2012年末日预言的古玛雅文字记录。这一记录是在科马卡科废墟发 现的,刻在一块砖块上。 科马卡科是古玛雅人建造的砖结构寺庙之一。在此之前,考古学家只发现一件提 及末日预言的古玛雅文物,即在墨西哥湾塔巴斯科的托土盖罗发现的一个刻着象 形文字的石板。 国家人类学与历史研究所发言人阿托罗-门德兹表示,这个砖碎片很多年前就已 经被人发现,一直在进行深入研究。这件文物一直保存在研究所,并未对外展出。 在一些网上论坛,专家们对这个被称之为“科马卡科砖”的古玛雅人文字记录进 行了讨论。 很多人仍旧怀疑科马卡科砖上的文字提到2012年12月21日或者12月23日是 玛雅人预言的世界末日。美国德克萨斯州大学奥斯汀分校的玛雅铭文专家大 卫·斯图亚特表示:“一些人认为这是另一个提及2012年世界末日的文物,但 我仍持怀疑态度。”砖块上的铭文记录了所谓的“历法圆”,这是日子和月份位 置的一种组合,每52年重复一次。 砖块提及的日期为第13个 Baktun末期。 Baktun是一个大约394年的周期,13 是一个重要数字,在玛雅人心目中拥有神圣地位。玛雅长计数历开始于公元前 3114年,第13个 Baktun大约结束于2012年12月21日。但斯图亚特表示,砖 块上的日期同样与过去的一些类似日期相符。他说:“我们没有理由怀疑这是古 代的另一个日期,与古典时期一些重要的历史事件有关。实际上,砖块上的第三 个象形文字似乎是动词huli,意为他/她/它来了。与托土盖罗发现的石板不同 这个砖块上没有采用将来时的记述,更多的是讲述科马卡科的历史,而不是预言 未来。 托土盖罗石板和科马卡科砖上的文字可能是在1300年前左右刻上去的,从某种 程度上说都有隐含意义。托土盖罗石板提到了可能发生在2012年的事情,这些 事情与玛雅人心中的神秘神灵一一掌握着战争和创造的 Bolon yokte有关。石板 上的腐蚀痕迹和一道裂缝导致一些象形文字几乎无法辨认,最后的一段已经遭腐 蚀的象形文字似乎可以解读为“他将从天而降” 科马卡科砖刻有文字的一面朝内并且上面涂以灰泥,说明不想被人看到。墨西哥 国家人类学与历史研究所一再表示2012年12月末将是世界末日或者将发生改变 世界事件的传闻不过是西方人对古玛雅历法的一种曲解。他们一再重申西方的救 世主想法歪曲了玛雅等古代文明的宇宙观。研究所的专家指出,古玛雅人将时间 看成一系列圆圈,有规律地开始和结束,一个圆圈的结束并不代表任何末日灾难 鉴于互联网上充斥着大量有关2012年末日灾难的流言,国家人类学与历史研究 所将于本周在墨西哥南部的帕伦克考古遗址举行圆桌会议,邀请60名研究玛雅 的专家出席。他们将在会上为消除人们对玛雅长计数历中一个时代结束和另一个 时代开始的种种疑虑而展开讨论 1.下列关于原文第1、2两段内容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3分)(
嘉峪关市一中 2012-2013 学年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试卷 语文试题 第 I 卷 阅读题 甲 必考题 一、现代文阅读(9 分,每小题 3 分) 古玛雅人预言 2012 年将是世界末日,无论是考古学家还是普通公众都对这一预 言予以极大关注。墨西哥国家人类学与历史研究所的考古学家承认,他们发现了 第二个提及 2012 年末日预言的古玛雅文字记录。这一记录是在科马卡科废墟发 现的,刻在一块砖块上。 科马卡科是古玛雅人建造的砖结构寺庙之一。在此之前,考古学家只发现一件提 及末日预言的古玛雅文物,即在墨西哥湾塔巴斯科的托土盖罗发现的一个刻着象 形文字的石板。 国家人类学与历史研究所发言人阿托罗-门德兹表示,这个砖碎片很多年前就已 经被人发现,一直在进行深入研究。这件文物一直保存在研究所,并未对外展出。 在一些网上论坛,专家们对这个被称之为“科马卡科砖”的古玛雅人文字记录进 行了讨论。 很多人仍旧怀疑科马卡科砖上的文字提到 2012 年 12 月 21 日或者 12 月 23 日是 玛雅人预言的世界末日。美国德克萨斯州大学奥斯汀分校的玛雅铭文专家大 卫·斯图亚特表示:“一些人认为这是另一个提及 2012 年世界末日的文物,但 我仍持怀疑态度。”砖块上的铭文记录了所谓的“历法圆”,这是日子和月份位 置的一种组合,每 52 年重复一次。 砖块提及的日期为第 13 个 Baktun 末期。Baktun 是一个大约 394 年的周期,13 是一个重要数字,在玛雅人心目中拥有神圣地位。玛雅长计数历开始于公元前 3114 年,第 13 个 Baktun 大约结束于 2012 年 12 月 21 日。但斯图亚特表示,砖 块上的日期同样与过去的一些类似日期相符。他说:“我们没有理由怀疑这是古 代的另一个日期,与古典时期一些重要的历史事件有关。实际上,砖块上的第三 个象形文字似乎是动词 huli,意为他/她/它来了。与托土盖罗发现的石板不同, 这个砖块上没有采用将来时的记述,更多的是讲述科马卡科的历史,而不是预言 未来。” 托土盖罗石板和科马卡科砖上的文字可能是在 1300 年前左右刻上去的,从某种 程度上说都有隐含意义。托土盖罗石板提到了可能发生在 2012 年的事情,这些 事情与玛雅人心中的神秘神灵——掌握着战争和创造的 Bolon Yokte 有关。石板 上的腐蚀痕迹和一道裂缝导致一些象形文字几乎无法辨认,最后的一段已经遭腐 蚀的象形文字似乎可以解读为“他将从天而降”。 科马卡科砖刻有文字的一面朝内并且上面涂以灰泥,说明不想被人看到。墨西哥 国家人类学与历史研究所一再表示2012年12月末将是世界末日或者将发生改变 世界事件的传闻不过是西方人对古玛雅历法的一种曲解。他们一再重申西方的救 世主想法歪曲了玛雅等古代文明的宇宙观。研究所的专家指出,古玛雅人将时间 看成一系列圆圈,有规律地开始和结束,一个圆圈的结束并不代表任何末日灾难。 鉴于互联网上充斥着大量有关 2012 年末日灾难的流言,国家人类学与历史研究 所将于本周在墨西哥南部的帕伦克考古遗址举行圆桌会议,邀请 60 名研究玛雅 的专家出席。他们将在会上为消除人们对玛雅长计数历中一个时代结束和另一个 时代开始的种种疑虑而展开讨论。 1.下列关于原文第 1、2 两段内容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3 分)( )
A.无论是普通民众还是考古学家都对玛雅人“2012世界末日”的预言给予了巨 大的关注,研究人员们在为之不断验证和探索。 B.不论是托土盖罗的象形文字石板,还是科马卡科废墟上的文字砖块,都出自于 墨西哥,所以墨西哥人在“古玛雅文明”以及“2012世界末日”研究方面具有 得天独厚的优势,而且拥有最权威的研究成果 C.科马卡科是古玛雅人建造的砖结构寺庙之一,它出土的雕刻有古玛雅文字的 砖块,为当代人研究玛雅预言和文明提供了帮助。 D.科马卡科废墟发现的砖块意义重大,但它并不是我们研究玛雅文明的唯一的 信息来源。 2.下列理解和分析,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A.国家历史研究所人员承认他们已经发现科马卡科废墟砖块很多年了,之所以没 有向世人公布,是因为其研究成果还不够成熟,还未获得有把握的结论。 B.包括美国德克萨斯州大学大卫·斯图亚特在内的很多人都怀疑“玛雅2012 世界末日”的预言。 C.科马卡科砖块上提及的日期 Baktun或可作为证明“世界末日论”的证据,但 动词huli却在暗示我们它讲述的是历史而非预言。 D.大卫·斯图亚特对科马卡科砖块上铭文所记录的“历法圆”非常认同,但同 时他又提到砖块上记录的时间也可能与过去某个重要历史事件的日期有关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从古玛雅人将时间看成有规律地开始和结束的一系列圆圈的观点可以看出, 个圆圈的结束并不代表所谓的末日灾难 B.依据石板上已几乎遭腐蚀的象形文字为“他将从天而降”的解读,我们可以判 断,托土盖罗石板和科马卡科砖块都是在向我们讲述着一段历史往事,而不是在 预言后世。 C.墨西哥国家人类学与历史研究所的专家们认为,由于缺少研究资料,再加之 学术思想的偏狭,西方学家对玛雅文明的研究存在着曲解, D.在帕伦克举行的会议旨在对玛雅长计数历进行科学论证,将会平息互联网上 对有关2012年末日灾难的流言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逢萌字子康,北海都昌人也。时王莽杀其子宇,萌谓友人曰:“三纲绝矣!不去, 祸将及人。”即解冠挂东都城门,客于辽东。萌素明阴阳,知莽将败,有顷,乃 首戴瓦盎,哭于市曰:“新乎新乎!”因遂潜藏。及光武即位,乃之琅邪劳山, 养志修道,人皆化其德。北海太守素闻其高,遣吏奉谒致礼,萌不答。太守怀恨 而使捕之。吏叩头曰:“子康大贤,人敬如父,往必不获,只自毁辱。”太守怒, 更发它吏。行至劳山,人果相率以兵弩捍御。吏被伤流血,奔而还。后诏书征萌, 托以老耄,迷路东西,语使者云:“朝廷所以征我者,以其有益于政,尚不知方 面所在,安能济时乎?”即便驾归。连征不起,以寿终。 周党字伯况,太原广武人也。家产千金。少孤,为宗人所养,而遇之不以理,及 长,又不还其财。党诣乡县讼,主乃归之。既而散与宗族,悉免遣奴婢,遂至长 安游学。自此敕身修志,州里称其髙。及王莽窃位,托疾杜门。自后贼暴从横, 残灭郡县,唯至广武,过城不入。建武中,征为议郎,以病去职,遂将妻子居黾 池。复被征,不得已,乃着短布单衣,穀皮绡头,待见尚书。及光武引见,党伏
A.无论是普通民众还是考古学家都对玛雅人“2012 世界末日”的预言给予了巨 大的关注,研究人员们在为之不断验证和探索。 B.不论是托土盖罗的象形文字石板,还是科马卡科废墟上的文字砖块,都出自于 墨西哥,所以墨西哥人在“古玛雅文明”以及“2012 世界末日”研究方面具有 得天独厚的优势,而且拥有最权威的研究成果。 C. 科马卡科是古玛雅人建造的砖结构寺庙之一,它出土的雕刻有古玛雅文字的 砖块,为当代人研究玛雅预言和文明提供了帮助。 D. 科马卡科废墟发现的砖块意义重大,但它并不是我们研究玛雅文明的唯一的 信息来源。 2.下列理解和分析,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 分)( ) A.国家历史研究所人员承认他们已经发现科马卡科废墟砖块很多年了,之所以没 有向世人公布,是因为其研究成果还不够成熟,还未获得有把握的结论。 B. 包括美国德克萨斯州大学大卫·斯图亚特在内的很多人都怀疑“玛雅 2012 世界末日”的预言。 C. 科马卡科砖块上提及的日期 Baktun 或可作为证明“世界末日论”的证据,但 动词 huli 却在暗示我们它讲述的是历史而非预言。 D. 大卫·斯图亚特对科马卡科砖块上铭文所记录的“历法圆”非常认同,但同 时他又提到砖块上记录的时间也可能与过去某个重要历史事件的日期有关。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 从古玛雅人将时间看成有规律地开始和结束的一系列圆圈的观点可以看出, 一个圆圈的结束并不代表所谓的末日灾难。 B.依据石板上已几乎遭腐蚀的象形文字为“他将从天而降”的解读,我们可以判 断,托土盖罗石板和科马卡科砖块都是在向我们讲述着一段历史往事,而不是在 预言后世。 C. 墨西哥国家人类学与历史研究所的专家们认为,由于缺少研究资料,再加之 学术思想的偏狭,西方学家对玛雅文明的研究存在着曲解。 D. 在帕伦克举行的会议旨在对玛雅长计数历进行科学论证,将会平息互联网上 对有关 2012 年末日灾难的流言。 二、古代诗文阅读(36 分) (一)文言文阅读(19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4~7 题。 逢萌字子康,北海都昌人也。时王莽杀其子宇,萌谓友人曰:“三纲绝矣!不去, 祸将及人。”即解冠挂东都城门,客于辽东。萌素明阴阳,知莽将败,有顷,乃 首戴瓦盎,哭于市曰:“新乎新乎!”因遂潜藏。及光武即位,乃之琅邪劳山, 养志修道,人皆化其德。北海太守素闻其高,遣吏奉谒致礼,萌不答。太守怀恨 而使捕之。吏叩头曰:“子康大贤,人敬如父,往必不获,只自毁辱。”太守怒, 更发它吏。行至劳山,人果相率以兵弩捍御。吏被伤流血,奔而还。后诏书征萌, 托以老耄,迷路东西,语使者云:“朝廷所以征我者,以其有益于政,尚不知方 面所在,安能济时乎?”即便驾归。连征不起,以寿终。 周党字伯况,太原广武人也。家产千金。少孤,为宗人所养,而遇之不以理,及 长,又不还其财。党诣乡县讼,主乃归之。既而散与宗族,悉免遣奴婢,遂至长 安游学。自此敕身修志,州里称其高。及王莽窃位,托疾杜门。自后贼暴从横, 残灭郡县,唯至广武,过城不入。建武中,征为议郎,以病去职,遂将妻子居黾 池。复被征,不得已,乃着短布单衣,穀皮绡头,待见尚书。及光武引见,党伏
而不谒,自陈愿守所志,帝乃许焉。博士范升奏毁党,诏曰:“自古明王圣主, 必有不宾之士。伯夷、叔齐不食周粟,太原周党不受朕禄,亦各有志焉。其赐帛 四十匹。”党遂隐居黾池,著书上下篇而终。邑人贤而祠之 井丹字大春,扶风郿人也。性清高。建武末,沛王辅等五王居北宫,皆好宾客, 更遣请丹,不能致。信阳侯阴就,光烈阜后弟也,以外戚贵盛,乃诡说五王,求 钱千万,约能致丹,而别使人要劫之。丹不得已,既至,就故为设麦饭葱叶之食 丹推去之,曰:“以君侯能供甘旨,故来相过,何其薄乎?”更置盛馔,乃食 及就起,左右进辇。丹笑曰:“吾闻桀驾人车,岂此邪?”坐中皆失色。就不得 已而令去辇。自是隐闭,不关人事,以寿 终 (摘编自《后汉书·逸民列传七十三》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遣吏奉谒致礼 奉谒:拜 见 B.及王莽窃位,托疾杜门 杜:杜绝 C.自古明王圣主,必有不宾之士 宾:归顺 D.博士范升奏毁党 毁:诋毁 5.下列各组句子中,能表现三位传主性格同一侧面的一组是(3分)( A.①乃首戴瓦盎,哭于市曰:“新乎新乎!”②及王莽窃位,托疾杜门 B.①后诏书征萌,托以老耄,迷路东西 ②党伏而不谒,自陈愿 守所志 C.①与乡佐相闻,期克斗日 ②更置盛馔, 乃食 D.①既而散与宗族,悉免遣奴婢 ②更遣请丹,不 能致。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本文所讲的三位隐士最终都实现了他们归隐的愿望,但是他们隐逸的动机不 尽相同 B.逢萌、周党最初选择隐居避世,是因为他们都不满王莽篡权:而井丹避世隐 居则是因为他本性清高,不愿意与王侯贵戚结交。 C.光武帝即位以后曾多次征召逢萌、周党,他们没有因为时局改变而积极入仕, 而是委婉地拒绝了朝廷的聘用,坚持独善其身,光武帝对此也很理解 D.周党品德高尚,得到人们的景仰。王莽篡位期间,社会动荡,常有匪盗屠城 的血案发生,可对广武城却能网开一面,居然过城而不入。 7.把文中划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朝廷所以征我者,以其有益于政,尚不知方面所在,安能济时乎? (2)信阳侯阴就,光烈皇后弟也,以外戚贵盛,乃诡说五王,求钱千万,约能 致丹,而别使人要劫之。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的诗词,回答后面的问题 送韩十四江东觐省① 杜甫 兵戈不见老莱衣②,叹息人间万事非。 我已无家寻弟妹,君今何处访庭闱
而不谒,自陈愿守所志,帝乃许焉。博士范升奏毁党,诏曰:“自古明王圣主, 必有不宾之士。伯夷、叔齐不食周粟,太原周党不受朕禄,亦各有志焉。其赐帛 四十匹。”党遂隐居黾池,著书上下篇而终。邑人贤而祠之。 井丹字大春,扶风郿人也。性清高。建武末,沛王辅等五王居北宫,皆好宾客, 更遣请丹,不能致。信阳侯阴就,光烈皇后弟也,以外戚贵盛,乃诡说五王,求 钱千万,约能致丹,而别使人要劫之。丹不得已,既至,就故为设麦饭葱叶之食。 丹推去之,曰:“以君侯能供甘旨,故来相过,何其薄乎?”更置盛馔,乃食。 及就起,左右进辇。丹笑曰:“吾闻桀驾人车,岂此邪?”坐中皆失色。就不得 已而令去辇。自是隐闭,不关人事,以寿 终。 (摘编自《后汉书·逸民列传七十三》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 遣吏奉谒致礼 奉谒:拜 见 B. 及王莽窃位,托疾杜门 杜:杜绝 C. 自古明王圣主,必有不宾之士 宾:归顺 D. 博士范升奏毁党 毁:诋毁 5.下列各组句子中,能表现三位传主性格同一侧面的一组是(3 分)( ) A.①乃首戴瓦盎,哭于市曰:“新乎新乎!” ②及王莽窃位,托疾杜门。 B.①后诏书征萌,托以老耄,迷路东西 ②党伏而不谒,自陈愿 守所志 C.①与乡佐相闻,期克斗日 ②更置盛馔, 乃食。 D.① 既而散与宗族,悉免遣奴婢 ②更遣请丹,不 能致。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本文所讲的三位隐士最终都实现了他们归隐的愿望,但是他们隐逸的动机不 尽相同。 B.逢萌、周党最初选择隐居避世,是因为他们都不满王莽篡权;而井丹避世隐 居则是因为他本性清高,不愿意与王侯贵戚结交。 C.光武帝即位以后曾多次征召逢萌、周党,他们没有因为时局改变而积极入仕, 而是委婉地拒绝了朝廷的聘用,坚持独善其身,光武帝对此也很理解。 D.周党品德高尚,得到人们的景仰。王莽篡位期间,社会动荡,常有匪盗屠城 的血案发生,可对广武城却能网开一面,居然过城而不入。 7.把文中划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 分) (1)朝廷所以征我者,以其有益于政,尚不知方面所在,安能济时乎? (2)信阳侯阴就,光烈皇后弟也,以外戚贵盛,乃诡说五王,求钱千万,约能 致丹,而别使人要劫之。 (二)古代诗歌阅读(11 分) 阅读下面的诗词,回答后面的问题。 送韩十四江东觐省① 杜甫 兵戈不见老莱衣②,叹息人间万事非。 我已无家寻弟妹,君今何处访庭闱?
黄牛峡③静滩声转,白马江寒树影稀。 此别应须各努力,故乡犹恐未同归。 【注】①这首诗是诗人在成都白马江畔送韩十四去江东探亲时写的。②老莱衣 相传为春秋时隐士,七十岁还常常穿上彩衣,模仿儿童,使双亲欢娱。③黄牛峡: 位于宜昌之西 8.请从表达技巧的角度对颈联进行赏析。(5分) 9.这首诗情感丰富,请作分析。(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 1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6分) (1)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 驾一叶之扁 舟 。(《赤壁赋》) (2)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或取诸怀 或因寄 所 。(《兰亭集序》) (3)野芳发而幽香, ,风霜高洁, 山间之四时也。 (《醉翁亭记》) 乙选考题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分) 绳子的故事 莫泊桑 这是个赶集的日子。戈德维尔的集市广场上,人群和牲畜混在一起,黑压压一片 整个集市都带着牛栏、牛奶、牛粪、干草和汗臭的味道,散发着种田人所特有的 那种难闻的人和牲畜的酸臭气 布雷村奥士纳大爷正在向集市广场走来。突然他发现地下有一小段绳子,奥士纳 大爷具有诺曼底人的勤俭精神,他弯下身去,从地上捡起了那段细绳子。这时他 发现自己的冤家对头马具商马朗丹大爷在自家门口瞅着他,颇感丢脸。他立即将 绳头藏进罩衫,接着又藏入裤子口袋,然后很快便消失在赶集的人群中去了 教堂敲响了午祷的钟声,集市的人群渐渐散去。朱尔丹掌柜的店堂里,坐满了顾 客。突然,客店前面的大院里响起了一阵鼓声,传达通知的乡丁拉开嗓门背诵起 来:“今天早晨,九、十点钟之间,有人在勃兹维尔大路上遗失黑皮夹子一只 内装法郎五百,单据若干。请拾到者立即交到乡政府,或者曼纳村乌勒大爷家 送还者得酬金法郎二十。 午饭已经用毕,这时,宪兵大队长突然出现在店堂门口。他问道:“奥士纳大爷 在这儿吗?”坐在餐桌尽头的奥士纳大爷回答说:“在。”于是宪兵大队长又说: “奥士纳大爷,请跟我到乡政府走一趟。乡长有话要对您说。 乡长坐在扶手椅里等着他。“奥士纳大爷,”他说,“有人看见您今早捡到了乌 勒大爷遗失的皮夹子。马具商马朗丹先生,他看见您捡到了啦 老人明白了,气得满脸通红。“啊!这个乡巴佬!他看见我捡起的是这根绳子,您 瞧!”他在口袋里摸了摸,掏出了那一小段绳子。但是乡长摇摇脑袋,不肯相信。 他和马朗丹先生当面对了质,后者再次一口咬定他是亲眼看见的。根据奥士纳大 爷的请求,大家抄了他的身,但什么也没抄着。最后,乡长不知如何处理,便叫 他先回去,同时告诉奥士纳大爷,他将报告检察院,并请求指示。 消息传开了。老人一走出乡政府就有人围拢来问长问短,于是老人讲起绳子的故 事来。他讲的,大家听了不信,一味地笑。他走着走着,凡是碰着的人都拦住他
黄牛峡③静滩声转,白马江寒树影稀。 此别应须各努力,故乡犹恐未同归。 【注】①这首诗是诗人在成都白马江畔送韩十四去江东探亲时写的。②老莱衣: 相传为春秋时隐士,七十岁还常常穿上彩衣,模仿儿童,使双亲欢娱。③黄牛峡: 位于宜昌之西。 8.请从表达技巧的角度对颈联进行赏析。(5 分) 9.这首诗情感丰富,请作分析。(6 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6 分) 1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6 分) (1) 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 ,驾一叶之扁 舟 。(《赤壁赋》) (2)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或取诸怀 ;或因寄 所 。(《兰亭集序》) (3)野芳发而幽香, ,风霜高洁,______,山间之四时也。 (《醉翁亭记》) 乙 选考题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 分)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 分) 绳子的故事 莫泊桑 这是个赶集的日子。戈德维尔的集市广场上,人群和牲畜混在一起,黑压压一片。 整个集市都带着牛栏、牛奶、牛粪、干草和汗臭的味道,散发着种田人所特有的 那种难闻的人和牲畜的酸臭气。 布雷村奥士纳大爷正在向集市广场走来。突然他发现地下有一小段绳子,奥士纳 大爷具有诺曼底人的勤俭精神,他弯下身去,从地上捡起了那段细绳子。这时他 发现自己的冤家对头马具商马朗丹大爷在自家门口瞅着他,颇感丢脸。他立即将 绳头藏进罩衫,接着又藏入裤子口袋,然后很快便消失在赶集的人群中去了。 教堂敲响了午祷的钟声,集市的人群渐渐散去。朱尔丹掌柜的店堂里,坐满了顾 客。突然,客店前面的大院里响起了一阵鼓声,传达通知的乡丁拉开嗓门背诵起 来:“今天早晨,九、十点钟之间,有人在勃兹维尔大路上遗失黑皮夹子一只。 内装法郎五百,单据若干。请拾到者立即交到乡政府,或者曼纳村乌勒大爷家。 送还者得酬金法郎二十。” 午饭已经用毕,这时,宪兵大队长突然出现在店堂门口。他问道:“奥士纳大爷 在这儿吗?”坐在餐桌尽头的奥士纳大爷回答说:“在。”于是宪兵大队长又说: “奥士纳大爷,请跟我到乡政府走一趟。乡长有话要对您说。” 乡长坐在扶手椅里等着他。“奥士纳大爷,”他说,“有人看见您今早捡到了乌 勒大爷遗失的皮夹子。马具商马朗丹先生,他看见您捡到了啦。” 老人明白了,气得满脸通红。“啊!这个乡巴佬!他看见我捡起的是这根绳子,您 瞧!”他在口袋里摸了摸,掏出了那一小段绳子。但是乡长摇摇脑袋,不肯相信。 他和马朗丹先生当面对了质,后者再次一口咬定他是亲眼看见的。根据奥士纳大 爷的请求,大家抄了他的身,但什么也没抄着。最后,乡长不知如何处理,便叫 他先回去,同时告诉奥士纳大爷,他将报告检察院,并请求指示。 消息传开了。老人一走出乡政府就有人围拢来问长问短,于是老人讲起绳子的故 事来。他讲的,大家听了不信,一味地笑。他走着走着,凡是碰着的人都拦住他
问,他也拦住熟人,不厌其烦地重复他的故事,把只只口袋都翻转来给大家看。 他生气,着急,由于别人不相信他而恼火,痛苦,不知怎么办,总是向别人重复 绳子的故事。 第二天,午后一时左右,依莫村的长工马利,把皮夹子和里面的钞票、单据一并 送还给了曼纳村的乌勒大爷。这位长工声称确是在路上捡着了皮夹子,但他不识 字,所以就带回家去交给了东家。 消息传到了四乡。奥士纳大爷得到消息后立即四处游说,叙述起他那有了结局的 故事来。他整天讲他的遭遇,在路上、在酒馆里、在教堂门口讲。不相识的人, 他也拦住讲给人家听。现在他心里坦然了,不过,他觉得有某种东西使他感到不 自在。人家在听他讲故事时,脸上带着嘲弄的神气,看来人家并不信服。他好像 觉得别人在他背后指指戳戳 下一个星期二,他纯粹出于讲自己遭遇的欲望,又到戈德维尔来赶集。他朝一位 庄稼汉走过去。这位老农民没有让他把话说完,在他胸口推了一把,冲着他大声 说:“老滑头,滚开!”然后扭转身就走。奥士纳大爷目瞪口呆,越来越感到不 安。他终于明白了,人家指责他是叫一个同伙,一个同谋,把皮夹子送回去的。 他想抗议。满座的人都笑了起来,他午饭没能吃完便在一片嘲笑声中走了。他回 到家里,又羞又恼。愤怒和羞耻使他痛苦到了极点。他遭到无端的怀疑,因而伤 透了心。于是,他重新向人讲述自己的遭遇,有了更加有力的抗议,更加庄严的 发誓。然而他的辩解越是复杂,理由越是多,人家越不相信他。他眼看着消瘦下 去。将近年底时候,他卧病不起。年初,他含冤死去。临终昏迷时,他还在证明 自己是清白无辜的,一再说:“一根细绳……乡长先生,您瞧,绳子在这儿。 (有删改) (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A.奧士纳大爷在赶集路上捡到一段绳子,因被冤家陷害,又受到众人奚落,最 后忧郁而死,小说通过这一故事,主要反映了小人物的性格悲剧 B.小说中的下层人民思想麻木是非不分,是荒唐社会道德的基础,但奥士纳大 爷的死不是社会道德堕落的必然悲剧,而是马具商与他个人纠葛和他个人性格悲 剧造成的结果。 C.马具商是农村小奸商,他狡猾、阴险、诡诈,通过他的行为和举动,可以看 出,他的处世哲学具有广泛的社会基础 D.小说的语言简练而富有表现力,通篇没有纤巧华美的辞藻,淡淡的幽默与辛 辣的讽刺相交织,使全文呈现出含蓄冷峻的风格特点。 E.这篇小说叙事详略得当,巧妙地处理了“赶集”这样一个特定环境中的群众 场面和主要人物的关系,使主要人物形象鲜明,个性突出 (2)小说中置奥士纳大爷于死地的力量有哪些?请简要分析。(6分) (3)小说是如何塑造奥士纳大爷这一主要人物形象的?请简要分析。(6分) (4)小说的题目是“绳子的故事”,但主要内容是围绕一个老实人而展开的,如 果以“老实人的故事”为题,你认为是否合适?请谈谈你的观点和理由。(8分) 四、实用类文本阅读(25分) 1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分 莫言自述:我平时是孙子写作时色胆包天 1957年,我家来了个大学生邻居。他讲,当时他在济南的时候,认识一个山东 省比较“腐败”的作家。这个作家“腐败”到一天三顿吃饺子!我们当时一年 也吃不上一次饺子。我当时就问他:“叔叔,如果我将来能够写出一本小说来
问,他也拦住熟人,不厌其烦地重复他的故事,把只只口袋都翻转来给大家看。 他生气,着急,由于别人不相信他而恼火,痛苦,不知怎么办,总是向别人重复 绳子的故事。 第二天,午后一时左右,依莫村的长工马利,把皮夹子和里面的钞票、单据一并 送还给了曼纳村的乌勒大爷。这位长工声称确是在路上捡着了皮夹子,但他不识 字,所以就带回家去交给了东家。 消息传到了四乡。奥士纳大爷得到消息后立即四处游说,叙述起他那有了结局的 故事来。他整天讲他的遭遇,在路上、在酒馆里、在教堂门口讲。不相识的人, 他也拦住讲给人家听。现在他心里坦然了,不过,他觉得有某种东西使他感到不 自在。人家在听他讲故事时,脸上带着嘲弄的神气,看来人家并不信服。他好像 觉得别人在他背后指指戳戳。 下一个星期二,他纯粹出于讲自己遭遇的欲望,又到戈德维尔来赶集。他朝一位 庄稼汉走过去。这位老农民没有让他把话说完,在他胸口推了一把,冲着他大声 说:“老滑头,滚开!”然后扭转身就走。奥士纳大爷目瞪口呆,越来越感到不 安。他终于明白了,人家指责他是叫一个同伙,一个同谋,把皮夹子送回去的。 他想抗议。满座的人都笑了起来,他午饭没能吃完便在一片嘲笑声中走了。他回 到家里,又羞又恼。愤怒和羞耻使他痛苦到了极点。他遭到无端的怀疑,因而伤 透了心。于是,他重新向人讲述自己的遭遇,有了更加有力的抗议,更加庄严的 发誓。然而他的辩解越是复杂,理由越是多,人家越不相信他。他眼看着消瘦下 去。将近年底时候,他卧病不起。年初,他含冤死去。临终昏迷时,他还在证明 自己是清白无辜的,一再说:“一根细绳……乡长先生,您瞧,绳子在这儿。” (有删改) (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 分)( )( ) A.奥士纳大爷在赶集路上捡到一段绳子,因被冤家陷害,又受到众人奚落,最 后忧郁而死,小说通过这一故事,主要反映了小人物的性格悲剧。 B.小说中的下层人民思想麻木是非不分,是荒唐社会道德的基础,但奥士纳大 爷的死不是社会道德堕落的必然悲剧,而是马具商与他个人纠葛和他个人性格悲 剧造成的结果。 C.马具商是农村小奸商,他狡猾、阴险、诡诈,通过他的行为和举动,可以看 出,他的处世哲学具有广泛的社会基础。 D.小说的语言简练而富有表现力,通篇没有纤巧华美的辞藻,淡淡的幽默与辛 辣的讽刺相交织,使全文呈现出含蓄冷峻的风格特点。 E.这篇小说叙事详略得当,巧妙地处理了“赶集”这样一个特定环境中的群众 场面和主要人物的关系,使主要人物形象鲜明,个性突出。 (2)小说中置奥士纳大爷于死地的力量有哪些?请简要分析。(6 分) (3)小说是如何塑造奥士纳大爷这一主要人物形象的?请简要分析。(6 分) (4)小说的题目是“绳子的故事”,但主要内容是围绕一个老实人而展开的,如 果以“老实人的故事”为题,你认为是否合适?请谈谈你的观点和理由。(8 分) 四、实用类文本阅读(25 分) 12.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 分) 莫言自述:我平时是孙子写作时色胆包天 1957 年,我家来了个大学生邻居。他讲,当时他在济南的时候,认识一个山东 省比较“腐败”的作家。这个作家 “腐败”到一天三顿吃饺子!我们当时一年 也吃不上一次饺子。我当时就问他:“叔叔,如果我将来能够写出一本小说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