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江概貌◆ 等项目建成运营;汽车消费成为消费增长的主要因素,零售额占限上零售额的83.3%,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 额的51%;圣水寺4A级旅游景区项目前期工作有序开展;电子商务异军突起,人驻了上海鼎锋易达、天虎 商、成都果岭创投集团、四川好百味云商等企业。 重点项目推进有力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形成“五横三纵”的干道骨架系统,其中“五横”分别为:拓宽 至32米的铁站路-壕子口路、60米甜都大道、两条工业区主干及内威高速入城线;“三纵”分别为:工业区平 行远期成渝铁路的32米干道、利用目前正在修建的S206形成的32米干道及60米汉渝大道。建成了较为 完善的水、电、气、路、通讯等基础设施,为人园企业创造了良好的配套条件。项目数量多投资额大。2014 年,储备项目43个,其中高新技术及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22个,总投资124.3亿元;其它产业项目21个,总 投资192.3亿元。部分项目加快加快推进。富晟机械大功率曲轴、梓橦宫搬迁入园项目完成主体工程建设 天津浩物曲轴制造基地竣工试生产,华润雪花啤酒建成投产。 招商选资力度加大坚持“招新引优、招大引强、招才引智”思路,围绕三大主导产业,招商工作向招商 选资、产业招商、供应链招商和核心价值链招商转变。建立了重大项目审批容缺预审、全程代办等制度,完善 了在谈项目库、重要客商资源库和签约项目推进情况台账。2014年,引进了吉运集团医药商贸城、正大集团 搬迁扩能、红星美凯龙商贸中心、成都驰骋工业及民用新型复合管道生产、内江机电市场、川南汽贸城等12 个项目,协议投资总额846亿元,其中,总投资5000万元-1亿元项目1个,1-5亿元项目6个,5亿元 10亿元项目2个,10亿元以上项目2个
◆内江概貌◆ 等项目建成运营;汽车消费成为消费增长的主要因素,零售额占限上零售额的83. 3% ,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 额的51% ;圣水寺4A级旅游景区项目前期工作有序开展;电子商务异军突起,入驻了上海鼎锋易达、天虎云 商、成都果岭创投集团、四川好百味云商等企业。 重点项目推进有力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形成“五横三纵”的干道骨架系统,其中“五横”分别为:拓宽 至32米的铁站路-壕子口路、60米甜都大道、两条工业区主干及内威高速入城线;“三纵”分别为:工业区平 行远期成渝铁路的32米干道、利用目前正在修建的S206 形成的32 米干道及60 米汉渝大道。建成了较为 完善的水、电、气、路、通讯等基础设施,为入园企业创造了良好的配套条件。项目数量多投资额大。2014 年,储备项目43个,其中高新技术及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22个,总投资124. 3亿元;其它产业项目21个,总 投资192. 3亿元。部分项目加快加快推进。富晟机械大功率曲轴、梓?宫搬迁入园项目完成主体工程建设, 天津浩物曲轴制造基地竣工试生产,华润雪花啤酒建成投产。 招商选资力度加大坚持“招新引优、招大引强、招才引智”思路,围绕三大主导产业,招商工作向招商 选资、产业招商、供应链招商和核心价值链招商转变。建立了重大项目审批容缺预审、全程代办等制度,完善 了在谈项目库、重要客商资源库和签约项目推进情况台账。2014年,引进了吉运集团医药商贸城、正大集团 搬迁扩能、红星美凯龙商贸中心、成都驰骋工业及民用新型复合管道生产、内江机电市场、川南汽贸城等12 个项目,协议投资总额84. 6亿元,其中,总投资5000万元" 1亿元项目1个,1 " 5亿元项目6个,5亿元" 10亿元项目2个,10亿元以上项目2个。 —8 —
◆内江概貌◆ 古县新城——东兴区 内江市东兴区(原内江县)历史悠久,东汉置县,名为汉安,北周称中江,隋改内江,1989年11月撤县建 区,迄今已历1800多年。东兴区属中亚热带湿润气候,全区幅员面积1181平方公里,辖12个镇、14个乡、3 个街道办事处428个村66个社区(居委会)、4009个村民小组。全区总人口89.47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 16.78万人。辖区内有汉、回、彝、满、藏、羌等32个民族,其中,汉族人口占99%以上。 区位优势突出东兴区地处成都、重庆两座特大城市之间,是川东乃至西南各省交通的重要交汇点。素 有“川中枢纽”之称,成渝、内宜、内遂、隆纳四条高速公路和成渝、隆泸、内昆三条铁路在此相连,并有三座大 桥横跨沱江直达东兴城区,成渝、内遂、内安、内吴公路穿境而过,公路密度高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北距成 都173公里(高速公路),东南距重庆175公里(高速公路),西南可直达自贡市、宜宾市,东北可直达遂宁市 南充市。区境内河流属长江流域沱江水系,全区境内6平方公里以上溪河55条,沱江为长江一级支流。东 兴区处在沱江东岸,正在规划建设中的成渝城际铁路客运专线,将使东兴区加快融入成都、重庆半小时经济 圈 农业基础良好东兴区是全国大型商品粮基地、全国蔬菜产业重点县、全国生猪调出大县、省级现代农 业产业基地强县和东桑西移基地县(区),2014年全区农林牧渔总产值达71.81亿元,粮食总产量32.92万 吨,出栏生猪77.69万头,蚕桑1782吨。已建成川中丘区长江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内江天门冬产业化生产基 地、内吴路和田天路沿线名酒原料红高梁种植基地;石苏特色水产养殖产业化生产基地初见成效;郭北等8 个优质肉鸡科技养殖基地和白合镇等3个白鹅养殖基地初具雏形。 工业迅速崛起以循环经济为主导的新型工业加快发展,西南再生资源产业基地成为国家首批“城市矿 产”示范基地,西南循环经济产业园被纳入全省成长型特色产业园区建设,机械制造、食品饲料、冶金建材、丝 绸纺织、医药化工等五大支柱产业初步形成。2014年,全区54户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工业总产值161.15 亿元,销售收入157.67亿元,利润13.56亿元。 服务业蓬勃发展以餐饮产业为龙头的服务业蓬勃发展,大千美食街被命名为全省首批特色商业街 街一线”高中低档餐饮业集聚发展,范长江故居(纪念馆)成为国家3A级景区,大连万达、北京华联等知 名商贸企业入驻东兴,中国电信、中国银行等企业总部落户东兴,旅游、商贸、房地产等传统服务业方兴未艾, 通信、金融、物流等现代服务业效应初显,服务业税收占三次产业比重达68%。2014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 售总额51.14亿元,同比增长12.7%;新增获取进出口经营权企业6户,实现外贸进出口2225万美元。 旅游资源丰富东兴区人杰地灵、名人辈出、文化底蕴深厚。因种蔗、制糖历史源远流长,素有“甜城” 之称,因“世界第一大画家”张大千、著名国画大师张善子、“书法一绝”公孙长子、“新闻巨子”范长江都从这 里脱颖而出,故有“书画之乡”的美誉,辖区内有西林古寺、大千纪念馆、大千广场,鹭澜洞,长江森林公园松
◆内江概貌◆ 古县新城———东兴区 内江市东兴区(原内江县)历史悠久,东汉置县,名为汉安,北周称中江,隋改内江,1989年11月撤县建 区,迄今已历1800多年。东兴区属中亚热带湿润气候,全区幅员面积1181平方公里,辖12个镇、14个乡、3 个街道办事处、428个村、66个社区(居委会)、4009个村民小组。全区总人口89. 47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 16. 78万人。辖区内有汉、回、彝、满、藏、羌等32个民族,其中,汉族人口占99%以上。 区位优势突出东兴区地处成都、重庆两座特大城市之间,是川东乃至西南各省交通的重要交汇点。素 有“川中枢纽”之称,成渝、内宜、内遂、隆纳四条高速公路和成渝、隆泸、内昆三条铁路在此相连,并有三座大 桥横跨沱江直达东兴城区,成渝、内遂、内安、内吴公路穿境而过,公路密度高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北距成 都173公里(高速公路),东南距重庆175公里(高速公路),西南可直达自贡市、宜宾市,东北可直达遂宁市、 南充市。区境内河流属长江流域沱江水系,全区境内6 平方公里以上溪河55 条,沱江为长江一级支流。东 兴区处在沱江东岸,正在规划建设中的成渝城际铁路客运专线,将使东兴区加快融入成都、重庆半小时经济 圈。 农业基础良好东兴区是全国大型商品粮基地、全国蔬菜产业重点县、全国生猪调出大县、省级现代农 业产业基地强县和东桑西移基地县(区),2014年全区农林牧渔总产值达71. 81亿元,粮食总产量32. 92 万 吨,出栏生猪77. 69万头,蚕桑1782吨。已建成川中丘区长江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内江天门冬产业化生产基 地、内吴路和田天路沿线名酒原料红高梁种植基地;石苏特色水产养殖产业化生产基地初见成效;郭北等8 个优质肉鸡科技养殖基地和白合镇等3个白鹅养殖基地初具雏形。 工业迅速崛起以循环经济为主导的新型工业加快发展,西南再生资源产业基地成为国家首批“城市矿 产”示范基地,西南循环经济产业园被纳入全省成长型特色产业园区建设,机械制造、食品饲料、冶金建材、丝 绸纺织、医药化工等五大支柱产业初步形成。2014年,全区54户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工业总产值161. 15 亿元,销售收入157. 67亿元,利润13. 56亿元。 服务业蓬勃发展以餐饮产业为龙头的服务业蓬勃发展,大千美食街被命名为全省首批特色商业街, “三街一线”高中低档餐饮业集聚发展,范长江故居(纪念馆)成为国家3A级景区,大连万达、北京华联等知 名商贸企业入驻东兴,中国电信、中国银行等企业总部落户东兴,旅游、商贸、房地产等传统服务业方兴未艾, 通信、金融、物流等现代服务业效应初显,服务业税收占三次产业比重达68% 。2014 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 售总额51. 14亿元,同比增长12. 7% ;新增获取进出口经营权企业6户,实现外贸进出口2225万美元。 旅游资源丰富东兴区人杰地灵、名人辈出、文化底蕴深厚。因种蔗、制糖历史源远流长,素有“甜城” 之称,因“世界第一大画家”张大千、著名国画大师张善子、“书法一绝”公孙长子、“新闻巨子”范长江都从这 里脱颖而出,故有“书画之乡”的美誉,辖区内有西林古寺、大千纪念馆、大千广场,鹭澜洞,长江森林公园松 —9 —
◆内江概貌◆ 柏古寨等著名旅游景点。尤其是松柏古寨位于城东高桥镇境内,青山环抱、重岩叠嶂、淸静幽雅、景色怡人, 景区内山、水、园、林、面积达800余亩,其间石门寺、灵芝岩一带有大量石刻作品,寺庙、寨墙、寨门古迹犹存 自然风光与宗教文化融为一体。 发展势头强劲2014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217.44亿元,同比增长8.8%,其中:第一产业43.10 亿元,第二产业120.58亿元,第三产业5376亿元,三次产业结构比为198:55.5:24.7。全社会固定资产投 资总额152.39亿元,增长21.8%。地方公共财政收入48603万元,增长19.4%。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1 14亿元,同比增长12.7%。招商引资到位资金53.13亿元。实现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2654元,农民 人均纯收入9427元
◆内江概貌◆ 柏古寨等著名旅游景点。尤其是松柏古寨位于城东高桥镇境内,青山环抱、重岩叠嶂、清静幽雅、景色怡人, 景区内山、水、园、林、面积达800余亩,其间石门寺、灵芝岩一带有大量石刻作品,寺庙、寨墙、寨门古迹犹存, 自然风光与宗教文化融为一体。 发展势头强劲2014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217. 44亿元,同比增长8. 8% ,其中:第一产业43. 10 亿元,第二产业120. 58亿元,第三产业53. 76亿元,三次产业结构比为19. 8:55. 5:24. 7。全社会固定资产投 资总额152. 39亿元,增长21. 8% 。地方公共财政收入48603万元,增长19. 4%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1. 14亿元,同比增长12. 7% 。招商引资到位资金53. 13亿元。实现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2654 元,农民 人均纯收入9427元。 —10 —
◆内江概貌◆ 工业强县——威远县 威远县位于四川盆地中南部,辖区面积1289平方公里,地跨北纬29°22~2947,东经104°16-104°5 东邻内江市市中区,南连自贡市大安区和贡井区,西接荣县,北衔资中,西北与眉山市仁寿县、乐山市井研县 接壤。威远古为梁州之域,周属蜀国,秦隶蜀郡,汉属犍为郡,东晋时为僚人聚居地。北周保定五年(公元 565年),置盘石县,辖有威远境地。隋开皇三年(583年),置威远戍,取“威名远震”之义。开皇十一年(591 年),改戍为县,为威远建县之始。唐贞观元年(627年),威远县析置为婆日、至如二县。县城所在地为婆日 镇〔今严陵镇),婆城”之名由此而来。境内西北髙、东南低,低山、丘陵约各半。威远县属亚热带暖湿季风 气候分区,受较特殊的地理位置和地形地貌影响,又分丘陵温暖季风气候分区和低山温凉季风气候分区。 014年全县实现国内生产总值294.0亿元,同比增长9.2%(可比价,下同)。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 37.7亿元,增长4.0%;第二产业增加值208.6亿元,增长9.8%;第三产业增加值47.7万元,增长9.9%。全 县三次产业结构比为12.8:71.0:16.2,三次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4.3%、79.5%和16.2%。人均 GDP为49528元 工业经济快速发展以“建设工业强县、提升基础设施、打造生态威远”为目标,大力发展钒钛合金、新 型建材、精细化工、绿色食品、电子机械等产业,通过技改转型升级,确立了页岩气、信息安全、节能环保三大 高端成长型产业为发展重点,推动全县工业经济健康快速发展。2014年,全县规模工业企业达100户,实现 规模工业总产值558.2亿元,增加值193.0亿元。 农村经济硕果累累威远县大规模地进行川中农业综合开发,农业正由传统型向资源综合开发型大步 迈进。198年,时任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温家宝,亲临视察川中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威远向义 镇四方村工程,并给与了好评。农业产业化迅速发展,威远已经成为全国商品粮基地、全国瘦肉型猪基地、全 国速生丰产林基地、全国优质蚕茧基地、全国柠檬生产基地县、中国无花果之乡、省生态建设试点县、省节水 灌溉示范县、省首批优质蔬菜基地和无公害蔬菜基地县。2014年全县有耕地2.95万公顷,实现农业总产值 62.5亿元,粮食总产量30.3万吨,油料产量2.0万吨,蔬菜产量70.1万吨,水果7.3万吨。全年出栏肉猪 55.1万头、肉牛4865头、山羊19.3万只、小家禽家畜790.4万只。 内外贸易快速增长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4.6亿元,增长13.0%;实现进出口总额3450万美 元;到位域外资金93.3亿元,同口径增长27.7%。 旅游产业增势强劲威远拥有世界罕见、全国第一的原生态自然景观穹窿地貌,有美丽的自然景观和古 老的人文景观。静宁寺、弥陀寺、凤凰古寨、俩母山、大小老君山、长沙坝、葫芦口、船石湖、石板河、感恩寺等 景点吸引了不少外地游客。全年接待旅游人数275.2万人次,增长27.1%。实现旅游总收入16.7亿元,增 长27.0%
◆内江概貌◆ 工业强县———威远县 威远县位于四川盆地中南部,辖区面积1289平方公里,地跨北纬29°22'~ 29°47',东经104°16'~ 104°53'。 东邻内江市市中区,南连自贡市大安区和贡井区,西接荣县,北衔资中,西北与眉山市仁寿县、乐山市井研县 接壤。威远古为梁州之域,周属蜀国,秦隶蜀郡,汉属犍为郡,东晋时为僚人聚居地。北周保定五年(公元 565年),置盘石县,辖有威远境地。隋开皇三年(583年),置威远戍,取“威名远震”之义。开皇十一年(591 年),改戍为县,为威远建县之始。唐贞观元年(627 年),威远县析置为婆日、至如二县。县城所在地为婆日 镇(今严陵镇),“婆城”之名由此而来。境内西北高、东南低,低山、丘陵约各半。威远县属亚热带暖湿季风 气候分区,受较特殊的地理位置和地形地貌影响,又分丘陵温暖季风气候分区和低山温凉季风气候分区。 2014年全县实现国内生产总值294. 0 亿元,同比增长9. 2% (可比价,下同)。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 37. 7亿元,增长4. 0% ;第二产业增加值208. 6亿元,增长9. 8% ;第三产业增加值47. 7万元,增长9. 9% 。全 县三次产业结构比为12. 8:71. 0:16. 2,三次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4. 3% 、79. 5%和16. 2% 。人均 GDP为49528元。 工业经济快速发展以“建设工业强县、提升基础设施、打造生态威远”为目标,大力发展钒钛合金、新 型建材、精细化工、绿色食品、电子机械等产业,通过技改转型升级,确立了页岩气、信息安全、节能环保三大 高端成长型产业为发展重点,推动全县工业经济健康快速发展。2014年,全县规模工业企业达100户,实现 规模工业总产值558. 2亿元,增加值193. 0亿元。 农村经济硕果累累威远县大规模地进行川中农业综合开发,农业正由传统型向资源综合开发型大步 迈进。1998年,时任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温家宝,亲临视察川中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威远向义 镇四方村工程,并给与了好评。农业产业化迅速发展,威远已经成为全国商品粮基地、全国瘦肉型猪基地、全 国速生丰产林基地、全国优质蚕茧基地、全国柠檬生产基地县、中国无花果之乡、省生态建设试点县、省节水 灌溉示范县、省首批优质蔬菜基地和无公害蔬菜基地县。2014年全县有耕地2. 95万公顷,实现农业总产值 62. 5亿元,粮食总产量30. 3万吨,油料产量2. 0 万吨,蔬菜产量70. 1 万吨,水果7. 3 万吨。全年出栏肉猪 55. 1万头、肉牛4865头、山羊19. 3万只、小家禽家畜790. 4万只。 内外贸易快速增长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4. 6亿元,增长13. 0% ;实现进出口总额3450万美 元;到位域外资金93. 3亿元,同口径增长27. 7% 。 旅游产业增势强劲威远拥有世界罕见、全国第一的原生态自然景观穹窿地貌,有美丽的自然景观和古 老的人文景观。静宁寺、弥陀寺、凤凰古寨、俩母山、大小老君山、长沙坝、葫芦口、船石湖、石板河、感恩寺等 景点吸引了不少外地游客。全年接待旅游人数275. 2万人次,增长27. 1% 。实现旅游总收入16. 7亿元,增 长27. 0% ; —11 —
◆内江概貌◆ 自然资源丰富多样威远县林木种类37科58属70多个品种,主要为松、杉、柏、桉等,药用植物788 种。矿产资源有石油、天然气、煤、石灰岩、铝土页岩矿、砖用页岩、含钾水云母粘土矿、粘土、高岭土、岩盐等 20多种。 特色产业出类拔萃“川威牌”螺纹钢被评为国家级名牌产品,“白塔牌”瓷砖销往全国各地,出口俄罗 斯、中东及东南亚。“威宝牌”酱萝卜获国际农业博览会四川名牌称号,产品远销全国。“沐春”牌、“复立”牌 荼叶远销省内外。“沐春”牌“明前香”、“世文香芽”、“毛峰”、“复立雪芽”、“复立飘香”分获国家新技术、新 产品金奖;“复立雪芽”获得2000年国际(成都)茶博会金奖,并列入全国十三大名茶。“新店牌”酱椒、泡椒 干椒等系列产品,荣获农业部“优质农产品”称号;七星椒被指定为“中国电视吉尼斯吃椒赛唯一指定专用 椒”;七星椒产业化经营被科技部列为“国家级星火计划项目”。 居民收入不断提高2014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4381元,增长10.3%;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 41.1%。农民人均纯收入9967元,增长11.3%;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396%
◆内江概貌◆ 自然资源丰富多样威远县林木种类37 科58 属70 多个品种,主要为松、杉、柏、桉等,药用植物788 种。矿产资源有石油、天然气、煤、石灰岩、铝土页岩矿、砖用页岩、含钾水云母粘土矿、粘土、高岭土、岩盐等 20多种。 特色产业出类拔萃“川威牌”螺纹钢被评为国家级名牌产品,“白塔牌”瓷砖销往全国各地,出口俄罗 斯、中东及东南亚。“威宝牌”酱萝卜获国际农业博览会四川名牌称号,产品远销全国。“沐春”牌、“复立”牌 茶叶远销省内外。“沐春”牌“明前香”、“世文香芽”、“毛峰”、“复立雪芽”、“复立飘香”分获国家新技术、新 产品金奖;“复立雪芽”获得2000年国际(成都)茶博会金奖,并列入全国十三大名茶。“新店牌”酱椒、泡椒、 干椒等系列产品,荣获农业部“优质农产品”称号;七星椒被指定为“中国电视吉尼斯吃椒赛唯一指定专用 椒”;七星椒产业化经营被科技部列为“国家级星火计划项目”。 居民收入不断提高2014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4381 元,增长10. 3% ;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 41. 1% 。农民人均纯收入9967元,增长11. 3% ;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39. 6% 。 —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