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江概貌◆ 历史文化名城—资中县 位置面积资中县位于四川盆地中部,沱江中游,成渝线中段,地跨北纬29934′-30°24′,东经104°27′ 105°07′,东邻资阳市安岳县周礼镇、内江市东兴区双桥镇;南接内江市市中区全安、史家镇,威远县高石镇; 西毗眉山市仁寿县双宝、北斗镇,威远县观音滩镇;北连资阳市雁江区碑记、小院、丰裕、堪嘉镇。东西长64 49公里,南北宽52.13公里,幅员面积1734平方公里,2014年,县城建成区面积25.1平方公里。 地形地貌资中地处荣威穹窿西北翼尾端斜层地带,为平缓倾斜岩层,岩层倾角2~5度,地震基本裂度 为6度。受岩层影响,地形西南高,东及东北部低。境内最高点(新桥镇杉树坳)海拔739.8米,最低点(银 」镇沱江水面)海拔298米,山体相对高差小,约439米。地貌类型主要为丘陵(坪状深丘、浅丘中谷、缓丘宽 谷),海拔300~550米,面积1478.96平方公里,占幅员面积的85%;低山窄谷,海拔500~700米,面积255 平方公里,占幅员面积的15%。 行政区划与人口1992年7月,县撤销12个区、79个乡、19个镇(包括1个区级镇),调整为9个乡、24 个镇。19%6年,省民政厅批准高楼撤乡改镇。2000年6月,省政府同意撤销孟塘、陈家、配龙、狮子、走马和 马鞍等6个乡,新建为6个镇。2014年末,全县31个镇,2个乡,391个村、3622个村民小组,社区居民委员 会59个、居民小组435个,总人口1300605人(其中城镇居民185117人、男683364人),比上年末减少5778 人,平均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公里750人。 历史沿革资中历史悠久,春秋时为巴国蜀地,战国时为蜀郡地,西汉武帝建元六年(前135年)设置资 中县(治所在今资阳市),属益州犍为郡;西魏废帝二年(553年)设资州,州治所在资阳;北周保定中(561 565年)设置盘石县,县址在今资中县城北门外两路口一带;隋文帝开皇七年(587年),资州治所由资阳迁盘 石县。唐懿宗时,资州辖盘石(今资中)、资阳、清溪、内江、月山、龙水、银山、丹山八县。明太祖洪武四年 (1371年),降资州为资县,属成都府。清雍正五年(1727年)升资县为资州直隶州,辖资阳、内江、井研、仁 寿。民国三年(1914年)资州改为资中县,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资中属四川省第二行政督察区,专员公署 设在资中(简称资中专区),辖资中、资阳、内江、荣县、仁寿、井研、威远、简阳八县。1949年12月8日,资中 解放,仍名资中县,属资中专区。1950年2月,资中专区更名内江专区,治所迁内江。资中县先后隶属内江 专区、内江地区和内江市。1991年,资中被省政府批准为省级历史文化名城。2003年9月,县委、县政府办 公地点,由重龙镇水南上街145号迁至水南镇桂花街38号。资中人杰地灵,名士辈出。孔子的老师苌弘,金 榜夺魁的赵逵、骆成骧,文学骁将林如稷,著名作家郑拾风等皆生于资中,隋唐至明淸开科取士1300多年间, 四川所出状元屈指可数,资中得天独厚,中状元2名,进士217名,举人400多名。 旅游资源资中历史悠久,山川秀美,古迹名胜蔚为壮观,自古以来即为巴蜀胜地。古有“三山”(指围 在古城墙之内的重龙山、衙后山、郡前山)、“六宫”(指天上宫、禹王宫、万寿宫、文昌宫、西秦宫、三星宫)、“九
◆内江概貌◆ 历史文化名城———资中县 位置面积资中县位于四川盆地中部,沱江中游,成渝线中段,地跨北纬29°34′ ~ 30°24′,东经104°27′ ~ 105°07′,东邻资阳市安岳县周礼镇、内江市东兴区双桥镇;南接内江市市中区全安、史家镇,威远县高石镇; 西毗眉山市仁寿县双宝、北斗镇,威远县观音滩镇;北连资阳市雁江区碑记、小院、丰裕、堪嘉镇。东西长64. 49公里,南北宽52. 13公里,幅员面积1734平方公里,2014年,县城建成区面积25. 1平方公里。 地形地貌资中地处荣威穹窿西北翼尾端斜层地带,为平缓倾斜岩层,岩层倾角2 ~ 5度,地震基本裂度 为6度。受岩层影响,地形西南高,东及东北部低。境内最高点(新桥镇杉树坳)海拔739. 8 米,最低点(银 山镇沱江水面)海拔298米,山体相对高差小,约439米。地貌类型主要为丘陵(坪状深丘、浅丘中谷、缓丘宽 谷),海拔300 ~ 550米,面积1478. 96平方公里,占幅员面积的85% ;低山窄谷,海拔500 ~ 700 米,面积255 平方公里,占幅员面积的15% 。 行政区划与人口1992年7月,县撤销12个区、79个乡、19个镇(包括1个区级镇),调整为9个乡、24 个镇。1996年,省民政厅批准高楼撤乡改镇。2000年6月,省政府同意撤销孟塘、陈家、配龙、狮子、走马和 马鞍等6个乡,新建为6个镇。2014年末,全县31个镇,2个乡,391个村、3622个村民小组,社区居民委员 会59个、居民小组435个,总人口1300605人(其中城镇居民185117人、男683364人),比上年末减少5778 人,平均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公里750人。 历史沿革资中历史悠久,春秋时为巴国蜀地,战国时为蜀郡地,西汉武帝建元六年(前135年)设置资 中县(治所在今资阳市),属益州犍为郡;西魏废帝二年(553 年)设资州,州治所在资阳;北周保定中(561— 565年)设置盘石县,县址在今资中县城北门外两路口一带;隋文帝开皇七年(587年),资州治所由资阳迁盘 石县。唐懿宗时,资州辖盘石(今资中)、资阳、清溪、内江、月山、龙水、银山、丹山八县。明太祖洪武四年 (1371年),降资州为资县,属成都府。清雍正五年(1727 年)升资县为资州直隶州,辖资阳、内江、井研、仁 寿。民国三年(1914年)资州改为资中县,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资中属四川省第二行政督察区,专员公署 设在资中(简称资中专区),辖资中、资阳、内江、荣县、仁寿、井研、威远、简阳八县。1949年12月8 日,资中 解放,仍名资中县,属资中专区。1950年2 月,资中专区更名内江专区,治所迁内江。资中县先后隶属内江 专区、内江地区和内江市。1991年,资中被省政府批准为省级历史文化名城。2003 年9 月,县委、县政府办 公地点,由重龙镇水南上街145号迁至水南镇桂花街38号。资中人杰地灵,名士辈出。孔子的老师苌弘,金 榜夺魁的赵逵、骆成骧,文学骁将林如稷,著名作家郑拾风等皆生于资中,隋唐至明清开科取士1300多年间, 四川所出状元屈指可数,资中得天独厚,中状元2名,进士217名,举人400多名。 旅游资源资中历史悠久,山川秀美,古迹名胜蔚为壮观,自古以来即为巴蜀胜地。古有“三山”(指围 在古城墙之内的重龙山、衙后山、郡前山)、“六宫”(指天上宫、禹王宫、万寿宫、文昌宫、西秦宫、三星宫)、“九 —13 —
◆内江概貌◆ 庙”(指城隍庙、张爷庙、五显庙、川主庙、老君庙、土地庙、衙神庙、王爷庙、娘娘庙)、“四观”(指县城东门外的 高山观、南门外的大峰观、西门外玄天观、北门外北斗观)、“八景”(指“重龙晴岚”、“灵岩泉韵”、“北田秋 丰”、“盘峰暮雨”、“醮坛云梯”、“珠江夜月”、“古渡春波”、“渔灯晩照”,1955年,张大千先生将此八景绘成 《资州八胜图》,轮回展出于巴黎、新加坡、台北,使得山清水秀的资中更加美名远扬)、文武二庙(国家重点文 物保护单位)、甘露寺(唐代建筑)、大东门城楼(南宋建筑)、唐明渡双塔、清代一条街、罗泉(国家级历史文化 名镇)、铁佛(省级历史文化名镇),今有重龙阁、白云山、白云峡、九龙峡、圣灵山溶洞、龙江湖、宁国寺、喻培 伦大将军青年读书处纪念碑等主要景区(景点)。 交通优势沱江自西向东横贯县境,有球溪河、麻柳河等支流,通航140公里。国道(成渝高速公路和 “321”国道)、省道(资威、资安、仁顺公路)、成渝铁路等交通干线横贯其中。县境内公路通车里程3582公 里,铁路总里程122公里,有4个成渝高速公路进出口,10个火车站。全县33个乡镇通乡公路全部实现硬化 黑化,形成了以县城为中心,辐射周边县区、连接镇村和重点工矿区的快速畅通交通网络。 民俗文化资中木偶戏源于清代光绪年间。属四大木偶戏(布袋、提线、杖头和铁线)之一。2010年《木 偶变脸·吐火》、《木偶书法》、《摇滚木偶〈巴比伦河〉》、《木偶长袖舞》参加“首届中国农民艺术节”展演展 示,获国家农业部、文化部、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颁发的“首届中国农民艺术节精粹奖”;软体木偶《传承》、 杖头木偶《流动》、人偶组合《绽放》赴湖南长沙参加“全国第三届金狮奖木偶皮影中青年技艺大赛”,获“三 奖两杯一匾”;木偶组合《变脸·吐火·书法·耍佛珠》和《木偶长袖舞》代表四川省内江市赴上海参加世博 会展演展示,分别在四川展馆和内江展馆开馆日进行精彩演出;《木偶变脸·吐火》参加四川省组织的赴美 感恩世界——中美友好文化交流”演出,县木偶剧团被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表彰为赴美举办2010“文化中 国·锦绣四川”系列活动突出贡献单位。2012年4月,《资中木偶》参加央视七台《乡村大世界》节目录制;10 月30日,参加中央电视台《北纬30度中国行》栏目摄制组实地拍摄,并于11月28日在央视4台《远方的家》 栏目播出。 经济发展2014年,全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234.09亿元,同比(下同)增长8.6%;其中:第一产 业增加值61.α2亿元,增长3.9%;第二产业增加值116.73亿元,增长10.0%;第三产业增加值56.34亿元, 增长9.6%,产业结构由上年的26.8:49.8:23.4调整为26.1:49.8:24.1;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7.54亿元, 增长16.0%;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31.94亿元,增长22.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1.66亿元,增长12. 7%;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3052元,增长9.5%;农民人均纯收入9358元,增长11.5%
◆内江概貌◆ 庙”(指城隍庙、张爷庙、五显庙、川主庙、老君庙、土地庙、衙神庙、王爷庙、娘娘庙)、“四观”(指县城东门外的 高山观、南门外的大峰观、西门外玄天观、北门外北斗观)、“八景”(指“重龙晴岚”、“灵岩泉韵”、“北田秋 丰”、“盘峰暮雨”、“醮坛云梯”、“珠江夜月”、“古渡春波”、“渔灯晚照”,1955年,张大千先生将此八景绘成 《资州八胜图》,轮回展出于巴黎、新加坡、台北,使得山清水秀的资中更加美名远扬)、文武二庙(国家重点文 物保护单位)、甘露寺(唐代建筑)、大东门城楼(南宋建筑)、唐明渡双塔、清代一条街、罗泉(国家级历史文化 名镇)、铁佛(省级历史文化名镇),今有重龙阁、白云山、白云峡、九龙峡、圣灵山溶洞、龙江湖、宁国寺、喻培 伦大将军青年读书处纪念碑等主要景区(景点)。 交通优势沱江自西向东横贯县境,有球溪河、麻柳河等支流,通航140 公里。国道(成渝高速公路和 “321”国道)、省道(资威、资安、仁顺公路)、成渝铁路等交通干线横贯其中。县境内公路通车里程3582 公 里,铁路总里程122公里,有4个成渝高速公路进出口,10个火车站。全县33个乡镇通乡公路全部实现硬化 黑化,形成了以县城为中心,辐射周边县区、连接镇村和重点工矿区的快速畅通交通网络。 民俗文化资中木偶戏源于清代光绪年间。属四大木偶戏(布袋、提线、杖头和铁线)之一。2010年《木 偶变脸·吐火》、《木偶书法》、《摇滚木偶〈巴比伦河〉》、《木偶长袖舞》参加“首届中国农民艺术节”展演展 示,获国家农业部、文化部、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颁发的“首届中国农民艺术节精粹奖”;软体木偶《传承》、 杖头木偶《流动》、人偶组合《绽放》赴湖南长沙参加“全国第三届金狮奖木偶皮影中青年技艺大赛”,获“三 奖两杯一匾”;木偶组合《变脸·吐火·书法·耍佛珠》和《木偶长袖舞》代表四川省内江市赴上海参加世博 会展演展示,分别在四川展馆和内江展馆开馆日进行精彩演出;《木偶变脸·吐火》参加四川省组织的赴美 国“感恩世界———中美友好文化交流”演出,县木偶剧团被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表彰为赴美举办2010“文化中 国·锦绣四川”系列活动突出贡献单位。2012年4月,《资中木偶》参加央视七台《乡村大世界》节目录制;10 月30日,参加中央电视台《北纬30度中国行》栏目摄制组实地拍摄,并于11月28日在央视4台《远方的家》 栏目播出。 经济发展2014年,全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234. 09亿元,同比(下同)增长8. 6 % ;其中:第一产 业增加值61. 02亿元,增长3. 9% ;第二产业增加值116. 73亿元,增长10. 0% ;第三产业增加值56. 34 亿元, 增长9. 6% ,产业结构由上年的26. 8:49. 8:23. 4调整为26. 1:49. 8:24. 1;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7. 54亿元, 增长16. 0%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31. 94 亿元,增长22. 0%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1. 66 亿元,增长12. 7%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3052元,增长9. 5% ;农民人均纯收入9358元,增长11. 5% 。 —14 —
◆内江概貌◆ 中国石牌坊之乡—隆昌县 隆昌县位于四川盆地南腹地,地处东经105°02′-105°26′,隆昌自古以来商贾云集,为川、渝、滇、黔陆路 交通枢纽和物资集散地,东临重庆市荣昌县,南倚泸县,西接富顺县,北靠内江市东兴区,地处内江市南端, 素有“川南门户”之称,重庆直辖后,又成为四川的东大门。全县南北宽约37公里,东西长约39公里,幅员面 积794平方公里,辖17个镇、2个街道办事处和1个省级经济技术开发区,365个行政村,47个社区。2014 年,全县户籍总人口78.71万人,其中城镇人口20.16万人,农业人口58.55万人。 隆昌地处丘陵、从北向南倾斜,地势平坦,最高海拔665.8米,最低海拔290米,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热 量丰富,雨量充沛。2014年,降水量1146.5毫米,年平均气温17.6℃,日照时数965.6小时 自然资源隆昌资源丰富,煤储量2764万吨,天然气藏量70亿立方米,石英砂储量1.14亿立方米,青 石储量3.2亿立方,陶泥储量2968万立方米,耐火泥、页岩、铁矿、釉泥等矿产资源丰富,具有较大开发潜力。 隆昌地方特产驰名中外,宫廷贡品“隆昌夏布”、现代古饰“隆昌陶瓷”、中华国宝“隆昌白猪”、世界名兰“隆 昌素”、隆昌“三白”(白猪、白兔、白鹅)以及山川智能减震器、汽车后视镜、汽车弹簧钢板、川石牌射孔弹等数 十种工农业产品已跻身于国际市场,行销40多个国家和地区。 旅游资源隆昌人文、自然景观独具特色,国家AAA级古湖风景名胜区以古宇湖为中心,由县城古牌 坊群、云顶古寨堡和圣灯山风景区襟连而成。川南明珠古宇湖,距县城2公里,以5.4平方公里湖泊水景、环 湖松林和成群野鸭灰鹤〈冬季可达10万只以上)为景观特色;石化圣地圣灯山,距县城10公里,以混交林和 独特的地质景观为特征,有毛主席唯一视察过的石油单位“3.27”车间纪念馆;梦幻奇峰云顶山,距县城20公 里,始建于明朝的六百年历史古城堡云顶寨,以其万担地主收租院、40平方公里地主庄园微缩景观、千年民 风民俗活化石和独特民俗云顶场”鬼市”享誉四海;立体史书牌坊群,属全国重点文物保持单位,主要位于县 城南北二关,有节孝坊、贞节坊、功德坊、德政坊等1类明清牌坊17座,从中可见民淸时期隆昌政治、经济 军事、民俗、宗教等方面特征。隆昌”三古”(古牌坊、古寨堡、古宇湖)之旅蕴育着无穷的生机和魅力。2005 年,隆昌被中国乡土协会正式命名为“中国石牌坊之乡”。 工业经济全县规模工业实现总产值352.7亿元、销售收入338亿元、利润总额22亿元。规模工业增 加值增长9.6%,全部工业入库税金4.68亿元。川渝经济合作隆昌工业园承载面积达到14.2平方公里,园 区内投产规模工业企业达到64户,实现工业总产值256亿元。新能源工业园承载面积达2平方公里,完成 固定资产投资2.3亿元,实现总产值20.31亿元 农村经济实现农业总产值48.36亿元,增长3.7%;增加值28.81亿元,增长3.7%。粮食总产量26 05万吨,出栏生猪47.45万头、小家禽785.49万只,水产品2.97万吨,2014年农业产业化经营产值达34.5 亿元,增长7.8%。转移农村劳动力24.53万人,实现劳务收入34.02亿元。建设高标准农田2.2万亩
◆内江概貌◆ 中国石牌坊之乡———隆昌县 隆昌县位于四川盆地南腹地,地处东经105°02′ - 105°26′,隆昌自古以来商贾云集,为川、渝、滇、黔陆路 交通枢纽和物资集散地,东临重庆市荣昌县,南倚泸县,西接富顺县,北靠内江市东兴区,地处内江市南端, 素有“川南门户”之称,重庆直辖后,又成为四川的东大门。全县南北宽约37公里,东西长约39公里,幅员面 积794平方公里,辖17个镇、2个街道办事处和1 个省级经济技术开发区,365 个行政村,47 个社区。2014 年,全县户籍总人口78. 71万人,其中城镇人口20. 16万人,农业人口58. 55万人。 隆昌地处丘陵、从北向南倾斜,地势平坦,最高海拔665. 8米,最低海拔290米,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热 量丰富,雨量充沛。2014年,降水量1146. 5毫米,年平均气温17. 6℃ ,日照时数965. 6小时。 自然资源隆昌资源丰富,煤储量2764万吨,天然气藏量70 亿立方米,石英砂储量1. 14 亿立方米,青 石储量3. 2亿立方,陶泥储量2968万立方米,耐火泥、页岩、铁矿、釉泥等矿产资源丰富,具有较大开发潜力。 隆昌地方特产驰名中外,宫廷贡品“隆昌夏布”、现代古饰“隆昌陶瓷”、中华国宝“隆昌白猪”、世界名兰“隆 昌素”、隆昌“三白”(白猪、白兔、白鹅)以及山川智能减震器、汽车后视镜、汽车弹簧钢板、川石牌射孔弹等数 十种工农业产品已跻身于国际市场,行销40多个国家和地区。 旅游资源隆昌人文、自然景观独具特色,国家AAAA级古湖风景名胜区以古宇湖为中心,由县城古牌 坊群、云顶古寨堡和圣灯山风景区襟连而成。川南明珠古宇湖,距县城2公里,以5. 4平方公里湖泊水景、环 湖松林和成群野鸭灰鹤〈冬季可达10万只以上)为景观特色;石化圣地圣灯山,距县城10公里,以混交林和 独特的地质景观为特征,有毛主席唯一视察过的石油单位“3. 27”车间纪念馆;梦幻奇峰云顶山,距县城20公 里,始建于明朝的六百年历史古城堡云顶寨,以其万担地主收租院、40平方公里地主庄园微缩景观、千年民 风民俗活化石和独特民俗云顶场”鬼市”享誉四海;立体史书牌坊群,属全国重点文物保持单位,主要位于县 城南北二关,有节孝坊、贞节坊、功德坊、德政坊等11 类明清牌坊17 座,从中可见民清时期隆昌政治、经济、 军事、民俗、宗教等方面特征。隆昌”三古”(古牌坊、古寨堡、古宇湖)之旅蕴育着无穷的生机和魅力。2005 年,隆昌被中国乡土协会正式命名为“中国石牌坊之乡”。 工业经济全县规模工业实现总产值352. 7 亿元、销售收入338 亿元、利润总额22 亿元。规模工业增 加值增长9. 6% ,全部工业入库税金4. 68亿元。川渝经济合作隆昌工业园承载面积达到14. 2平方公里,园 区内投产规模工业企业达到64户,实现工业总产值256 亿元。新能源工业园承载面积达2 平方公里,完成 固定资产投资2. 3亿元,实现总产值20. 31亿元。 农村经济实现农业总产值48. 36亿元,增长3. 7% ;增加值28. 81亿元,增长3. 7% 。粮食总产量26. 05万吨,出栏生猪47. 45万头、小家禽785. 49万只,水产品2. 97万吨,2014年农业产业化经营产值达34. 5 亿元,增长7. 8% 。转移农村劳动力24. 53万人,实现劳务收入34. 02亿元。建设高标准农田2. 2万亩。 —15 —
◆内江概貌◆ 第三产业都英家居建材市场成功投入运营,恒信购物商场顺利完工,物流园区建设有序推进。加强电 子商务与实体经济融合发展,继续实施“全企上网”、“宽带乡村”工程。对外贸易企业达到71户,实现出口 创汇4775.3万美元。认真做好北关景区旅游策划,成功举办各种节庆活动,全年接待游客397.73万人次, 实现旅游收入31.33亿元
◆内江概貌◆ 第三产业都英家居建材市场成功投入运营,恒信购物商场顺利完工,物流园区建设有序推进。加强电 子商务与实体经济融合发展,继续实施“全企上网”、“宽带乡村”工程。对外贸易企业达到71 户,实现出口 创汇4775. 3万美元。认真做好北关景区旅游策划,成功举办各种节庆活动,全年接待游客397. 73 万人次, 实现旅游收入31. 33亿元。 —16 —
◆行政区划和自然资源◆ 1-1行政区划 (2014年) 单位:个 指标名称 内江市 市中区东兴区威远县 资中县 隆昌县 市辖区 街道办事处 镇乡总计 13 镇 3 11 社区居民委员会 居民小组 2146 496 368 470 村民委员会 1673 428 320 391 365 村民小组 1593 4009 4896 注:资料来源于市民政局
◆行政区划和自然资源◆ 1 - 1 行 政 区划 (2014年) 单位:个 指标名称 内江市 市中区 东兴区 威远县 资中县 隆昌县 市辖区 2 1 1 县 3 1 1 1 街道办事处 13 7 4 2 镇乡总计 108 13 25 20 33 17 镇 92 10 14 20 31 17 乡 16 3 11 2 社区居民委员会 281 58 66 50 59 48 居民小组 2 146 496 368 377 435 470 村民委员会 1 673 169 428 320 391 365 村民小组 18 096 1 593 4 009 4 896 3 622 3 976 注:资料来源于市民政局。 —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