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江概貌◆ 大千故里—内江市 内江市位于四川盆地东南部、沱江下游中段。东连重庆,西接成都,南靠自贡、宜宾、泸州,北通资阳、遂 宁。地理位置东经104°15′—105°26′,北纬2911-30°2。全市幅员面积5385平方公里,辖市中区、东兴 区、资中县、隆昌县、威远县和内江经济开发区,108个乡镇,1673个行政村,13个街道办事处,281个社区,总 人口430万。2014年地区生产总值达1156.77亿元,地方公共财政收入45.08亿元,地方公共财政收入占地 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3.9%,税收收入占地方公共财政收入的比重为71.9%,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23162元,农民人均纯收入9565元 内江历史悠久内江是开发较早的巴蜀腹心城市,东汉建县,曾称汉安、中江,距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 史,1950年设内江专区,1985年改建省辖内江市,1998年经国务院批准,内江市行政区划再次调整,分为内江 市、资阳地区。曾经盛产甘蔗、蜜饯,鼎盛时期糖产量占到全川68%、全国26%,故被誉为“甜城”。 区位优势突出内江是交通运输部规划的国家公路运输主枢纽之一、四川省第二大交通枢纽和西南陆 路交通的重要交汇点,是成渝经济区的中心城市,素有“川南咽喉”、“巴蜀要塞”之称。新中国第一条铁路成 渝铁路和全国第二条高速公路成渝高速公路贯境而过,境内现有铁路5条(成渝、内昆、资威、归连、隆泸) 在建快速铁路1条(成渝铁路客运专线),过境高速公路5条(成渝、内宜、隆纳、内遂、成自泸赤)、在建高速 公路3条(内威荣、自隆、内江城市过境高速),周边有3个千吨级货运码头4个机场,基本形成了南北贯通 东西相连、纵横交错、水陆空立体发展的交通网络。随着成渝铁路客运专线全面贯通,内江将同时融入成渝 “半小时经济圈”。 农业基础扎实内江属浅丘地区,气候温和(2014年平均气温17.4℃)、雨量充沛(2014年平均降雨量 1189.7毫米)、土地肥沃、物产丰富,盛产粮、油、猪、蔗、麻、丝和多种农副产品,是国家商品粮生产基地,全省 粮食和经济作物的主产区和水产产业化试点市。塔罗科血橙、冬尖、七星椒、周萝卜、柠檬等17个品种荣获 无公害产品称号,“隆昌素”兰花获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资中“塔罗科血橙”通过国家绿色食品认证,“资 中鲶鱼”、“永安白乌鱼”获国家地理标志性产品。2014年,第一产业增加值为182.61亿元,增长3.8%;粮食 产量151.23万吨,连续8年增产。 工业实力较强内江既是四川的老工业基地,又是重庆、成都支柱产业的配套基地和副食品供应基地 初步形成了钒钛钢铁、食品饮料、机楲汽配等支柱产业,正在加快建设西部钒钛资源综合利用基地、中国循环 流化床电站节能环保示范基地、中国¨城市矿产”示范基地、中国汽车(摩托车)零部件制造基地、西部电子信 息产业配套基地等五大新兴产业基地。有一批辐射能力强、发展潜力大的骨干企业,川威集团是全国500强 企业,白马循环流化床示范电站拥有目前世界上容量最大、技术水平最先进的循环流化床机组。有一大批优 势拳头产品,域内钢材、水泥、墙地砖等优势拳头产品具有较高知名度,不仅在国内市场占有较高份额,而且
◆内江概貌◆ 大千故里———内江市 内江市位于四川盆地东南部、沱江下游中段。东连重庆,西接成都,南靠自贡、宜宾、泸州,北通资阳、遂 宁。地理位置东经104°15′—105°26′,北纬29°11′—30°2′。全市幅员面积5385 平方公里,辖市中区、东兴 区、资中县、隆昌县、威远县和内江经济开发区,108个乡镇,1673个行政村,13个街道办事处,281个社区,总 人口430万。2014年地区生产总值达1156. 77亿元,地方公共财政收入45. 08亿元,地方公共财政收入占地 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3. 9% ,税收收入占地方公共财政收入的比重为71. 9%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23162元,农民人均纯收入9565元。 内江历史悠久内江是开发较早的巴蜀腹心城市,东汉建县,曾称汉安、中江,距今已有2000 多年的历 史,1950年设内江专区,1985年改建省辖内江市,1998年经国务院批准,内江市行政区划再次调整,分为内江 市、资阳地区。曾经盛产甘蔗、蜜饯,鼎盛时期糖产量占到全川68% 、全国26% ,故被誉为“甜城”。 区位优势突出内江是交通运输部规划的国家公路运输主枢纽之一、四川省第二大交通枢纽和西南陆 路交通的重要交汇点,是成渝经济区的中心城市,素有“川南咽喉”、“巴蜀要塞”之称。新中国第一条铁路成 渝铁路和全国第二条高速公路成渝高速公路贯境而过,境内现有铁路5 条(成渝、内昆、资威、归连、隆泸)、 在建快速铁路1条(成渝铁路客运专线),过境高速公路5 条(成渝、内宜、隆纳、内遂、成自泸赤)、在建高速 公路3条(内威荣、自隆、内江城市过境高速),周边有3个千吨级货运码头、4个机场,基本形成了南北贯通、 东西相连、纵横交错、水陆空立体发展的交通网络。随着成渝铁路客运专线全面贯通,内江将同时融入成渝 “半小时经济圈”。 农业基础扎实内江属浅丘地区,气候温和(2014 年平均气温17. 4℃ )、雨量充沛(2014 年平均降雨量 1189. 7毫米)、土地肥沃、物产丰富,盛产粮、油、猪、蔗、麻、丝和多种农副产品,是国家商品粮生产基地,全省 粮食和经济作物的主产区和水产产业化试点市。塔罗科血橙、冬尖、七星椒、周萝卜、柠檬等17 个品种荣获 无公害产品称号,“隆昌素”兰花获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资中“塔罗科血橙”通过国家绿色食品认证,“资 中鲶鱼”、“永安白乌鱼”获国家地理标志性产品。2014年,第一产业增加值为182. 61亿元,增长3. 8% ;粮食 产量151. 23万吨,连续8年增产。 工业实力较强内江既是四川的老工业基地,又是重庆、成都支柱产业的配套基地和副食品供应基地, 初步形成了钒钛钢铁、食品饮料、机械汽配等支柱产业,正在加快建设西部钒钛资源综合利用基地、中国循环 流化床电站节能环保示范基地、中国“城市矿产”示范基地、中国汽车(摩托车)零部件制造基地、西部电子信 息产业配套基地等五大新兴产业基地。有一批辐射能力强、发展潜力大的骨干企业,川威集团是全国500强 企业,白马循环流化床示范电站拥有目前世界上容量最大、技术水平最先进的循环流化床机组。有一大批优 势拳头产品,域内钢材、水泥、墙地砖等优势拳头产品具有较高知名度,不仅在国内市场占有较高份额,而且 —3 —
◆内江概貌◆ 远销国外。2014年,规模工业总产值达1654亿元;重工业实现总产值1105亿元,占规模工业总产值的比重 为66.8%。尤其是生命力旺盛的民营经济十分活跃,占GDP的比重达到60.3%,位居全省前列 商贸市场发达内江地处西部人口密度最大地区,在高速公路2小时车程的城市经济带,覆盖四川、重 庆、云南、贵州等省市,区域内人口众多,市场容量巨大。内江商贸物流发达,2014年,第三产业增加值实现 263.12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356.22亿元。目前,北京华联内江购物中心、内江国际家居商贸城 万达广场先后投入运营。 文化底蕴深厚内江素有“大千故里”、“文化之乡”的美誉,是川中文化发达地区之一。自古以来,人文 荟萃、才俊辈出,涌现了历史上著名的“一师、二相、三状元、四大家”,即一师:孔子之师苌弘;二相:南宋宰相 赵雄、明朝礼部尚书兼文渊阁大学士赵贞吉;三状元:唐朝开元年间范崇凯、南宋状元赵逵、清末状元骆成骧 (清代四川唯一状元);四大家:国画大师张大千、张善孖,新闻巨子范长江,被孙中山授予“大将军”称号的喻 培伦(黄花岗七十二烈土之一)。 旅游资源丰富全市有旅游景区30余处,旅游景点180余处。境内有被誉为“立体史书”的隆昌古牌坊 群、号称“川中第一禅林”的圣水寺、佛教圣地西林寺、鬼斧神工的重龙山摩崖石刻、东林寺的千手观音、号称 “巴蜀四大文庙”之首的资中文庙、始建于明代的资中武庙。自然景观方面,有威远穹窿地貌、喀斯特奇观圣 灵山溶洞、九曲十八弯的甜城湖、观鸟基地古宇湖等。 能源供应充足内江是川南电力基地和四川两大电力输出网之一,境内发电装机容量达130万千瓦,且 处于四川电网核心区,电网容量大。能源矿产主要有煤、天然气、油页岩。已探明天然气储量达600多亿立 方米、页岩气储量超过5000亿方,炼焦煤的保有资源储量7509.8万吨、水泥用石灰岩资源储量10821万吨 玻璃用石英砂岩资源量7576.46万吨
◆内江概貌◆ 远销国外。2014年,规模工业总产值达1654亿元;重工业实现总产值1105亿元,占规模工业总产值的比重 为66. 8% 。尤其是生命力旺盛的民营经济十分活跃,占GDP的比重达到60. 3% ,位居全省前列。 商贸市场发达内江地处西部人口密度最大地区,在高速公路2 小时车程的城市经济带,覆盖四川、重 庆、云南、贵州等省市,区域内人口众多,市场容量巨大。内江商贸物流发达,2014 年,第三产业增加值实现 263. 12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356. 22亿元。目前,北京华联内江购物中心、内江国际家居商贸城、 万达广场先后投入运营。 文化底蕴深厚内江素有“大千故里”、“文化之乡”的美誉,是川中文化发达地区之一。自古以来,人文 荟萃、才俊辈出,涌现了历史上著名的“一师、二相、三状元、四大家”,即一师:孔子之师苌弘;二相:南宋宰相 赵雄、明朝礼部尚书兼文渊阁大学士赵贞吉;三状元:唐朝开元年间范崇凯、南宋状元赵逵、清末状元骆成骧 (清代四川唯一状元);四大家:国画大师张大千、张善,新闻巨子范长江,被孙中山授予“大将军”称号的喻 培伦(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之一)。 旅游资源丰富全市有旅游景区30余处,旅游景点180余处。境内有被誉为“立体史书”的隆昌古牌坊 群、号称“川中第一禅林”的圣水寺、佛教圣地西林寺、鬼斧神工的重龙山摩崖石刻、东林寺的千手观音、号称 “巴蜀四大文庙”之首的资中文庙、始建于明代的资中武庙。自然景观方面,有威远穹窿地貌、喀斯特奇观圣 灵山溶洞、九曲十八弯的甜城湖、观鸟基地古宇湖等。 能源供应充足内江是川南电力基地和四川两大电力输出网之一,境内发电装机容量达130万千瓦,且 处于四川电网核心区,电网容量大。能源矿产主要有煤、天然气、油页岩。已探明天然气储量达600 多亿立 方米、页岩气储量超过5000亿方,炼焦煤的保有资源储量7509. 8万吨、水泥用石灰岩资源储量10821万吨、 玻璃用石英砂岩资源量7576. 46万吨。 —4 —
◆内江概貌◆ 书画之乡—市中区 内江市市中区地处四川盆地中南部,是内江市人民政府所在地,幅员面积386.11平方公里,建城区面积 32.0平方公里,辖10镇(白马、史家、凌家、靖民、永安、朝阳、全安、龚家、交通、四合)、3乡(凤鸣、沱江、伏 龙)、7个街道办事处(城东、城南、城西、玉溪、牌楼、壕子口、乐贤)、村委会169个、社区居民委员会59个。 2014年末户籍总人口53.55万人,人口密度1387人/平方公里,是内江市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所在地。 2013年起,交通镇、四合镇、壕子口街道及白马镇、靖民镇的部分村社,共29个村(社区)44.34平方公里、约 8万余人由内江经济开发区托管。 区位交通优势突岀市中区地处成渝经济区川南城市群北部,位于成都、重庆、川南三大城市群结合部 居于成渝经济带黄金节点上。成都、重庆、川南城市群和成内渝经济带是成渝经济区工业区域性布局的重点 区域。是成渝经济区重要的交通枢纽,成渝、内宜、内遂高速公路和成渝、内昆铁路在此相连,321国道、206 省道穿境而过。内威荣高速公路市中区段建设顺利,预计在2015年底实现通车。区内公路基本形成网络, 总里程达917公里,公路密度已达每百平方公里237.5公里。高于全国、全省、全市平均水平,已具备较强的 客流、货流通勤能力和产业集聚能力。 城郊经济特色凸现通过近年来的努力,城郊型经济发展特色突出、成效明显。成功实施中央财政小型 农田水利建设重点县(区)、省现代农业生产发展等大型农业项目,坚持做大做强果蔬、畜禽、水产、花卉林木 等特色产业,加快推进小家禽、特种水产、果蔬、休闲观光等“四个产业基地”建设,打造环区80公里现代农业 产业带。已建成农业产业化重点基地42个、龙头企业29个,其中省市级18个。 工业基础稳固扎实2014年(不含经开区)完成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188.31亿元,规模工业增加值同 比增长9.0%,形成了冶金建材、食品饮料、医药化工、电力能源、机械制造等五大支柱产业。 服务业发展优势明显市中区充分利用地处内江市中心城区的区位及三产业传统积淀优势,加强城乡 市场建设和知名商贸企业的引进,重点市场的辐射力和带动力不断增强,总体实力不断提升。全区重点服务 业35户,含经开区8户,全年实现营业收入6.74亿元。 城市功能不断完善辖区内有楼高21层的专一医院综合业务大楼、内江市图书馆、楼高28层的嘉禾大 厦商场、内江市污水处理厂等公共设施。西林大桥、沱桥、三桥、四桥纵横城区,城市交通畅通便利。面积为 14万平方米的城市中心大洲广场每晚迎来数以千计的市民锻炼、娱乐、休闲、散步。 旅游景观纷纷崛起辖区内有“中川第一禅林”之称的古刹圣水寺,青山翠绿的三元塔,喻培伦将军纪 念碑,“十里休闲观光走廊”、碧波荡漾的甜城湖、绵延数十公里的沿江亲水步道。创新用地和税收优惠政 策,引导市内外书画名人在景区投资建设“书画村”。形成以十里休闲观光走廊、黄鹤湖、龙门古镇、大自然 景园等景点为中心的城郊型休闲观光旅游带;北起邓家坝、南接乐贤大自然,沿途串联圣水寺、大洲广场、东
◆内江概貌◆ 书画之乡———市中区 内江市市中区地处四川盆地中南部,是内江市人民政府所在地,幅员面积386. 11平方公里,建城区面积 32. 0平方公里,辖10镇(白马、史家、凌家、靖民、永安、朝阳、全安、龚家、交通、四合)、3 乡(凤鸣、沱江、伏 龙)、7个街道办事处(城东、城南、城西、玉溪、牌楼、壕子口、乐贤)、村委会169 个、社区居民委员会59 个。 2014年末户籍总人口53. 55 万人,人口密度1387 人/平方公里,是内江市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所在地。 2013年起,交通镇、四合镇、壕子口街道及白马镇、靖民镇的部分村社,共29个村(社区)、44. 34平方公里、约 8万余人由内江经济开发区托管。 区位交通优势突出市中区地处成渝经济区川南城市群北部,位于成都、重庆、川南三大城市群结合部, 居于成渝经济带黄金节点上。成都、重庆、川南城市群和成内渝经济带是成渝经济区工业区域性布局的重点 区域。是成渝经济区重要的交通枢纽,成渝、内宜、内遂高速公路和成渝、内昆铁路在此相连,321 国道、206 省道穿境而过。内威荣高速公路市中区段建设顺利,预计在2015 年底实现通车。区内公路基本形成网络, 总里程达917公里,公路密度已达每百平方公里237. 5公里。高于全国、全省、全市平均水平,已具备较强的 客流、货流通勤能力和产业集聚能力。 城郊经济特色凸现通过近年来的努力,城郊型经济发展特色突出、成效明显。成功实施中央财政小型 农田水利建设重点县(区)、省现代农业生产发展等大型农业项目,坚持做大做强果蔬、畜禽、水产、花卉林木 等特色产业,加快推进小家禽、特种水产、果蔬、休闲观光等“四个产业基地”建设,打造环区80公里现代农业 产业带。已建成农业产业化重点基地42个、龙头企业29个,其中省市级18个。 工业基础稳固扎实2014年(不含经开区)完成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188. 31亿元,规模工业增加值同 比增长9. 0% ,形成了冶金建材、食品饮料、医药化工、电力能源、机械制造等五大支柱产业。 服务业发展优势明显市中区充分利用地处内江市中心城区的区位及三产业传统积淀优势,加强城乡 市场建设和知名商贸企业的引进,重点市场的辐射力和带动力不断增强,总体实力不断提升。全区重点服务 业35户,含经开区8户,全年实现营业收入6. 74亿元。 城市功能不断完善辖区内有楼高21层的专一医院综合业务大楼、内江市图书馆、楼高28层的嘉禾大 厦商场、内江市污水处理厂等公共设施。西林大桥、沱桥、三桥、四桥纵横城区,城市交通畅通便利。面积为 14万平方米的城市中心大洲广场每晚迎来数以千计的市民锻炼、娱乐、休闲、散步。 旅游景观纷纷崛起辖区内有“中川第一禅林”之称的古刹圣水寺,青山翠绿的三元塔,喻培伦将军纪 念碑,“十里休闲观光走廊”、碧波荡漾的甜城湖、绵延数十公里的沿江亲水步道。创新用地和税收优惠政 策,引导市内外书画名人在景区投资建设“书画村”。形成以十里休闲观光走廊、黄鹤湖、龙门古镇、大自然 景园等景点为中心的城郊型休闲观光旅游带;北起邓家坝、南接乐贤大自然,沿途串联圣水寺、大洲广场、东 —5 —
◆内江概貌◆ 林寺、三元塔等文物景点与风景名胜的沿江城区风光带。 文化底蕴浓郁深厚市中区人杰地灵、素有“书画之乡”美誉,文人学者、诗文书画闻名中外。“世界第 大画家”张大千、著名国画大师张善子、著名书法家公孙长子、余燮阳都是从这里脱颖而出,享誉海内外,故 被称作“书画之乡”。近代民主革命者、广州起义中牺牲的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之一喻培伦;历任新华社总编 辑、上海《解放日报》社长、新闻总署副署长、《人民日报》社长等职的新闻巨子范长江;谐联名家刘师亮均是 内江人。永安镇被评为全国唯一的省级“夏布画秀”之乡。市中区书画底蕴深厚,代代传承,人才辈出。现 代书法中的篆、隶、行、草代表人物有刘柱、李文馥、李明珣、陶进超;现代绘画中以山水、人物、花鸟为题材的 代表人物有邱笑秋、刘政权、孟英声、张文忠、陈文通、陈尔云等,众多的年轻一代书画家,以其颇有时代风韵 的作品,将“书画之乡”的美名继续远播 发展势头强劲迅猛2014年,全区(不含经开区)GDP完成152.84亿元,按可比价计算同比增长8.5%; 规模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0%;农业增加值完成12.28亿元,增长3.6%;服务业增加值完成35.01亿元, 增长10.0%;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74.25亿元,增长4.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44.57亿元 同比增长12.4%;招商引资完成50.87亿元,增长10.6%;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人23082元,增长9.5%; 农民人均纯收入9864元,增长11.3%。 发展定位明确清晰2014年,市中区紧紧围绕建设内江“工贸双强、城乡共进”先行区,以实现科学发 展、追赶发展、跨越发展为工作目标,深入实施“两化”互动城乡统筹、创新驱动、改革开放“三大战略”,牢牢 把握科学发展、加快发展主题,以产业培育促进为重点,努力做大经济总量、提高发展质量
◆内江概貌◆ 林寺、三元塔等文物景点与风景名胜的沿江城区风光带。 文化底蕴浓郁深厚市中区人杰地灵、素有“书画之乡”美誉,文人学者、诗文书画闻名中外。“世界第 一大画家”张大千、著名国画大师张善子、著名书法家公孙长子、余燮阳都是从这里脱颖而出,享誉海内外,故 被称作“书画之乡”。近代民主革命者、广州起义中牺牲的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之一喻培伦;历任新华社总编 辑、上海《解放日报》社长、新闻总署副署长、《人民日报》社长等职的新闻巨子范长江;谐联名家刘师亮均是 内江人。永安镇被评为全国唯一的省级“夏布画秀”之乡。市中区书画底蕴深厚,代代传承,人才辈出。现 代书法中的篆、隶、行、草代表人物有刘柱、李文馥、李明繤、陶进超;现代绘画中以山水、人物、花鸟为题材的 代表人物有邱笑秋、刘政权、孟英声、张文忠、陈文通、陈尔云等,众多的年轻一代书画家,以其颇有时代风韵 的作品,将“书画之乡”的美名继续远播。 发展势头强劲迅猛2014年,全区(不含经开区)GDP完成152. 84亿元,按可比价计算同比增长8. 5% ; 规模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 0% ;农业增加值完成12. 28亿元,增长3. 6% ;服务业增加值完成35. 01亿元, 同比增长10. 0%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74. 25亿元,增长4. 0%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44. 57亿元, 同比增长12. 4% ;招商引资完成50. 87亿元,增长10. 6%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3082元,增长9. 5% ; 农民人均纯收入9864元,增长11. 3% 。 发展定位明确清晰2014年,市中区紧紧围绕建设内江“工贸双强、城乡共进”先行区,以实现科学发 展、追赶发展、跨越发展为工作目标,深入实施“两化”互动城乡统筹、创新驱动、改革开放“三大战略”,牢牢 把握科学发展、加快发展主题,以产业培育促进为重点,努力做大经济总量、提高发展质量。 —6 —
◆内江概貌◆ 产业高地活力新城 国家级内江经济技术开发区 历史沿革 四川内江经济技术开发区是经四川省人民政府批准,于1992年7月正式成立的首批省级重点开发区之 。2006年1月,经国家发改委、国土资源部、建设部审核保留为省级经济开发区,辖西林新城区和城西工 业园区(原名双苏开发区)两部分;2013年11月,经国务院批准,由省级开发区升级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 区,批准面积9.35平方公里;2013年7月,经开区托管市中区交通乡、四合乡、壕子口街道办事处。截止 2014年底,内江经济技术开发区包含交通乡、四合乡、壕子口街道办事处,常住人口8.08万人,总管辖面积 49平方公里。自2008年起,内江经开区发展重点向工业经济转移,开发重点调整至城西工业园区,截至 2014年底,城西工业园区总体规划面积32.56平方公里。 发展之势 内江经济技术开发区重点发展机械汽配、电子信息、生物医药和现代服务业,打造“3+1”特色产业,即 以凤凰集团、浩物机电等企业为龙头,发展以汽车零部件为核心的机械汽配业;以巨腾国际、海德科技、效率 源为龙头,发展电子信息、信息安全及电子元器件制造加工业;以汇宇制药、天德制药、恒通药业为龙头,发展 生物医药产业。近年来,先后被评为“中国汽车(摩托车)零部件制造基地”、“成渝经济区电子信息产业配套 基地”、“四川省51025发展计划产业园区”、“四川省特色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 014年,经开区全面按照准县区运行,完成地区生产总值52.14亿元,同比增长9.0%;完成规模以上工 业企业总产值169.55亿元,同比增长30.9%;完成固定资产投资60.95亿元,同比增长28.0%;招商引资到 位资金45.06亿元;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6.2亿元,同比增长12.5%;进出口总额8447万美元。 工业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支柱产业支撑力强。机械汽配、电子信息、生物医药三大主导产业实现规模工 业总产值146.88亿元,同比增长32%,占规模工业总产值的86.6%。其中,机械汽配产业实现78.64亿元 电子信息产业实现33.13亿元,生物医药产业实现35.11亿元。优势产品产销两旺。巨腾国际数码产品机 壳销量占全球市场30%,内江基地员工达7000人以上;三龙电子日产液晶显示模组5万片,产品远销国外; 海德科技单晶铜生产线正式投产。高新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初具规模。高新技术企业达到10户,战 略性新兴产业企业达到7户,企业当年申请专利88个;重点企业发展态势良好,效率源公司多项数据恢复技 术获得实用新型专利证书,并获得军用信息安全产品认证证书和欧盟CE认证,信息安全产品销往130个国 家;凤凰煤机曲轴和煤矿机械设计研发都达到了国内领先水平;汇宇制药抗癌制剂获英国、中国GMP认证。 现代服务业加速发展家居商贸城、川南汽贸城、苏宁集团物流基地等项目加快推进,效率源信息服务
◆内江概貌◆ 产业高地 活力新城 ———国家级内江经济技术开发区 历史沿革 四川内江经济技术开发区是经四川省人民政府批准,于1992年7月正式成立的首批省级重点开发区之 一。2006年1月,经国家发改委、国土资源部、建设部审核保留为省级经济开发区,辖西林新城区和城西工 业园区(原名双苏开发区)两部分;2013年11 月,经国务院批准,由省级开发区升级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 区,批准面积9. 35平方公里;2013 年7 月,经开区托管市中区交通乡、四合乡、壕子口街道办事处。截止 2014年底,内江经济技术开发区包含交通乡、四合乡、壕子口街道办事处,常住人口8. 08 万人,总管辖面积 49平方公里。自2008年起,内江经开区发展重点向工业经济转移,开发重点调整至城西工业园区,截至 2014年底,城西工业园区总体规划面积32. 56平方公里。 发展之势 内江经济技术开发区重点发展机械汽配、电子信息、生物医药和现代服务业,打造“3 + 1”特色产业,即 以凤凰集团、浩物机电等企业为龙头,发展以汽车零部件为核心的机械汽配业;以巨腾国际、海德科技、效率 源为龙头,发展电子信息、信息安全及电子元器件制造加工业;以汇宇制药、天德制药、恒通药业为龙头,发展 生物医药产业。近年来,先后被评为“中国汽车(摩托车)零部件制造基地”、“成渝经济区电子信息产业配套 基地”、“四川省51025发展计划产业园区”、“四川省特色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 2014年,经开区全面按照准县区运行,完成地区生产总值52. 14亿元,同比增长9. 0% ;完成规模以上工 业企业总产值169. 55亿元,同比增长30. 9% ;完成固定资产投资60. 95亿元,同比增长28. 0% ;招商引资到 位资金45. 06亿元;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6. 2亿元,同比增长12. 5% ;进出口总额8447万美元。 工业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支柱产业支撑力强。机械汽配、电子信息、生物医药三大主导产业实现规模工 业总产值146. 88亿元,同比增长32% ,占规模工业总产值的86. 6% 。其中,机械汽配产业实现78. 64亿元, 电子信息产业实现33. 13亿元,生物医药产业实现35. 11 亿元。优势产品产销两旺。巨腾国际数码产品机 壳销量占全球市场30% ,内江基地员工达7000人以上;三龙电子日产液晶显示模组5万片,产品远销国外; 海德科技单晶铜生产线正式投产。高新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初具规模。高新技术企业达到10户,战 略性新兴产业企业达到7户,企业当年申请专利88个;重点企业发展态势良好,效率源公司多项数据恢复技 术获得实用新型专利证书,并获得军用信息安全产品认证证书和欧盟CE认证,信息安全产品销往130个国 家;凤凰煤机曲轴和煤矿机械设计研发都达到了国内领先水平;汇宇制药抗癌制剂获英国、中国GMP认证。 现代服务业加速发展家居商贸城、川南汽贸城、苏宁集团物流基地等项目加快推进,效率源信息服务 —7 —